9月 14, 2022

《北大荒》作者梅濟民是誰?

《北大荒》是一本70年代的暢銷書,作者梅濟民對於中國東北的描繪以及思鄉情懷,感動許多人。他出過19本書,書上介紹他來自黑龍江,台大中文系碩士畢業,曾在東京大學、新加坡南洋大學任教。但是沒人認識這位教授作家,也不曾出現在公開場合,有人懷疑梅濟民只是個筆名。這個名字是真的,書是他寫的,只不過其他都是假的。 

 梅濟民是跟著祖父母來到台灣,進入空軍當軍械兵,負責修理飛機。1955年他的長官偷聽廣播被指控心繫匪黨組織,被處死。梅濟民則被指控知匪不報,還被發現在廁所牆上寫「打倒蔣中正」。雖然他本人否認這些指控,不過還是被判17年有期徒刑。那年他29歲。 

 在監獄中裡寫作成了他自我療癒的方法。他被判刑17年,又因為沒有親人擔保,多關了3年才出獄。出獄後找不到工作,他把自己寫的文章拿給出版社,卻意外暢銷,生活才獲得改善。解嚴後他還出版過有關軍隊和綠島監獄的書籍,卻都沒有《北大荒》、《哈爾濱之霧》、《牧野》來的暢銷。

直到今天許多看過書的人都以為他是旅居日本的退休教授。在戒嚴時期他必須捏造了一個能掩蓋政治犯的身分才能賣書。和許多白色恐怖的受難者一樣,他很低調,有關他的資料很少,甚至連他出生在哪一年都是個謎。

另外他被送往綠島前,被關的空總軍法處看守所到底在哪,至今也還不知道。確定的是在那個看守所關過80多人,而且地點不在舊的空軍總部裏面。舊空總的前身是台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在2015年登錄為臺北市文化資產,2018年成為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 

這個星期日(9/18) @PiannTiunn 的勻境計畫會在此表演,來告訴大家梅濟民的故事。 當天會有民主車隊裝置,三牲獻藝和拍謝少年的演出,還有蔡寬裕,鄭竹梅,黃惠君的短講。

9月 12, 2022

183 拚場的文化獨立運動

這兩三年許多人看過黃土水的作品「少女」或者「甘露水」。經由藝術研究團隊的調查,找出許多一百年前台灣人的藝術作品,這些作品的展覽造成相當多的迴響。因為社會大眾對於什麼是台灣本土藝術?具有台灣認同的藝術創作的樣貌為何?等問題相當關注。這些也是藝文界人士從日治時期開始一直到今天都還在討論的問題。

尋找台灣特色的藝術創作

具有台灣民族意識的藝術創作再日治殖民統治下出現。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台灣的藝文發展卻受到兩個政治因素的影響,一個是國民政府推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讓原來受過日本美術教育的藝術家發展機會減少。另外一個因素是美國的援助,讓台灣藝術家到美國交流,帶來歐美的藝術思潮,對台灣美術教育有很大的影響。不過1970年代中華民國在外交上遇到困難,在自力救國的氣氛下,鄉土運動就從文學界發展到整個文化界,當時的口號是「回歸鄉土、認同台灣」。台灣藝術創作者不願再被動接收西方的影響,企圖找出未受外來文化影響的本土藝術;洪通、朱銘、陳達等等,都是當時的學院派藝術家們發掘出來的民間藝術家。不過那個時期也是白色恐怖的年代,國內的言論和任何型態的創作發表都受到審查和監督。在反共復國的意識形態下,當時所謂的「本土藝術」是反西方,但和中國文化是高度重疊。

解嚴後,威權體制的改變,不僅讓藝術創作者擁有更多的自由,台灣意識又開始被討論,只不過這次台灣、本土觀點的對照,不再是西方,而是中國。在1996台灣人第一次投票選總統的那年,台北雙年展的主題就是「台灣藝術主體」。在這樣的發展下,也不再將台灣文化視為是單一的、本質性的文化,而是好幾百年來很不一樣的文化交流、融合才造就了今日的台灣文化特色。這時藝術已經不是只在美術館裡或者很高尚的地方才看得到,日常都是藝術創作的主題,台灣夜市,釣蝦場,廟會的陣頭,都是藝術創作的元素。

藝術家尋找台灣認同和文化的這個過程一直都沒有停過,當代強調台灣認同的藝術創作又是什麼樣子?和過去有什麼不同?拚場,這個藝術團隊他們發起的文化運動是追尋台灣認同的藝術創作中一個很特別的例子。

拚場:文化獨立、自信建國

拚場是由一群不同專業的藝術家組成,從美術、跳舞、音樂、寫作、戲劇、建築和服裝設計都有,他們是李文政,拚場的藝術總監,在2014年太陽花運動之後找到的一群人,這些藝術家也大多參加過這個運動。拚場這名稱代表不同藝術表現的集結,大家一起創作也相互較勁;同時也代表台灣本來就有許多不同的文化,各自獨立卻又相互影響。拚場的作品是用很前衛方式來創作台灣藝術,他們將廟會的大仙尪仔、社會運動抗議的旗子、寺廟音樂、新的科技和許多其他元素結合。他們有靜態的作品,有唱歌,跳舞的演出,也有文字創作和漫畫和其他的創作方式。 

拚場和其他藝術團隊有什麼不一樣?李文政認為拚場最特別的是政治理念,就如他們的口號「文化獨立,自信建國」。即便台灣是個言論相當自由的國家,不過獨立建國這件事大家還是很少談論。在文化藝術界更難說出來,所有的藝術創作需要國際的認同和中國的市場,這樣做在國際上會受到中國的打壓。像加入拚場的三牲獻藝樂團也曾說過,他們是只能在台灣發展的樂團。正獨立和建國鮮少被談論,所以怎麼才算獨立?建國的目標是什麼?該如何進行?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除了獨立、統一還有哪些選項?拚場創作的一個目標就是讓社會大眾開始思考這些問題。現狀到底還能維持多久,沒有人知道,無論是支持或者不支持獨立,這都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以歷史事件為基礎的藝術創作

拚場他們又要怎麼做?他們的作品會以台灣歷史事件做基礎,讓大家知道過去歷史課本沒教的事情。像2019年的作品「起醮」就是用藝術來紀念6個為了台灣民主用火燒死自己的人:朱文光、鄭南榕、詹益樺、廖述炘 sut him、許昭榮和劉柏煙。朱文光是在1980年自焚,早鄭南榕9冬,他自己關在車上放火死,這個人是在中國出生,他留下來的信寫他來台灣在軍隊受到迫害,所以他支持台灣要獨立。1989年鄭南榕為了台灣言論自由在辦公室自焚,詹益樺在鄭南榕出殯的路上自焚。另外3個人都在2008年自殺,廖述炘他是一個記者,也是地下電台海洋之聲的台長,他為了台灣獨立在電台自焚。許昭榮是在海軍做台獨運動被抓去關十年,出來以後做貿易,又因為支援施明德,流亡去加拿大。解嚴後他回來台灣為了和他一樣派到中國打仗的台籍老兵走跑,最後在他的台灣無名戰士紀念碑前面自焚抗議。同那年退休的老師,國民黨的老黨員劉柏煙,在學生抗議陳雲林來台灣的現場拿汽油放火燒自己,他寫說,陳雲林對總統的稱呼都是你,總統沒生氣還笑笑,他在路上看到警察打抗議的民眾,這些事讓他做這麼多年的國民黨黨員覺得很見笑。拚場這群藝術家去找這些人的資料,用新的不一樣的方式來說這些故事,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也讓不知道的年輕人知道過去為了台灣打拼的人。

拚場的藝術創作帶來哪些改變?

可能有人會想說,若要知道歷史事件,看書,看紀錄片就好,為什麼看這款新型的藝術創作? 其實藝術可以做的事情很不一樣,可以造成很多的改變,甚至有一些事情是藝術創作才有辦法做的。

重構社會大眾對歷史的記憶與感受:若說到過去白色恐怖的事件都是很悲傷,甚至有的人不想知道也不想說。拚場用新的方式來說這些歷史事件。就像提到鄭南榕大眾腦還浮現的是被燒成黑炭的身體或者頭綁黃布條的頭像。在拚場的作品裡,卻是個看起來就要起身行動,憤怒,很有個性的鄭南榕。他們畫全身的人物像,有如門神一般,人物後方有火光,代表著這些人就像神明保護著台灣的民主自由。藉由這樣的藝術轉譯,拚場希望改變大眾對於歷史的印象和哀傷嚴肅的情緒,讓大家看到這些人的勇氣跟精神。他們用藝術重新建構歷史記憶的感受。就像他們也用快節奏的流行樂曲和MV來介紹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故事。

改變對既有文化的認知:藝術創作也會改變我們對日常既有的文化認知與想像。就像這些自焚義士變成門神,無論樣貌還是人物和我們過去看過的門神很不一樣。台灣寺廟的門神和壁畫作品,畫的大多是中國古代人物和故事,拚場畫的門神卻是當代的台灣人。門神是否也可以是一個更貼近台灣本地的人物呢?另一個例子是拚場常使用的彩色燈管,尤其在舞台設計上。燈管在台灣很常見,過去幾乎家家戶戶都使用裸露的日光燈,晚上在路邊看到的檳榔攤,商店招牌也有許多彩色燈管。大量使用燈管的設計讓觀眾知道生活中的物品也能成為藝術,再接觸到這些日常用品時可以產生其他的想法與感受。 

增進歷史資料的搜尋: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影響是,拚場的各樣作品能增加大家在線上搜尋和找到這些歷史事件的機會。除了藝術作品能引起觀眾對歷史事件的事件,然後上網搜尋之外會去線上找以外,無論是音樂,影片,照片或者文字的宣傳,這些資料都在網路上,這能夠增加這些歷史資料和人物曝光的機會。現在網路搜尋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網路上有相當多不同消息來源互相競爭曝光機會,拚場作品介入這虛擬世界,讓課本上沒有教的歷史事件有更多被找到、被看到的機會。

塑造歷史空間的記憶:拚場的作品也試圖地理空間的歷史記憶。當他們在景美國家人權博物館,過去景美監獄,附近的橋上拍出巡的MV時,遇到一個騎著摩托車經過的老阿伯對他們說:「這裏橋下都是死人,你們是在拍什麼?」。透過MV介紹這樣的地點有多重的意義,一方面介紹這裡所發生的事情,重新找回空間的歷史記憶;另一方面讓這些記憶透過聲音和影像的傳遞,不再是不能說的秘密,而是可以被提出來討論和反省的過去。 

今年開始的計劃「勻境」也有相同的目的。勻境就是遶境,神明出門辦事保佑民眾平安。「勻境」這個計畫用精心設計的民主車隊載著爭取台灣民主的神明倒不義遺址繞境,讓他們繼續守護台灣民主。像在台南繞境的地點是湯德章紀念公園。這個地方在大清時代就很熱鬧,日本人來了以後改建成圓環公園,在裡頭放著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的雕像。國民政府來了以後放了孫中山的銅像。二二八事件發生後,湯德章律師就在這個地點被處決,所以1998年台南市政府在他被槍決的地點豎立了他的半身像,將這公園改名為湯德章紀念公園。這個圓環周圍的車很多,平常會走進這個公園的人不多,拚場除了繞境,還在公園裡陳列他們的作品,在民主車隊上唱歌表演,聚集了許多人,改變了這個空間的日常樣貌,也讓更多人來到這個公園,想知道這裡有什麼故事。

來到台北的勻境計畫

勻境計畫的展覽和表演都會配合不義遺址的歷史事件進行規劃,下星期日,9月18日,他們的民主車隊會抵達台北的C-Lab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這個地點原來是空軍總司令部,在這個地方也有一個很特殊的歷史故事,是一個關於許多人,就算沒看過他的書,也聽過他名字的作家,但是他特殊的經歷卻鮮少有人知道。到底是誰?這次在台北勻境的舞台和表演又有什麼變化? 請大家下個星期日到台北市仁愛路和建國南路路口的C-Lab觀賞。


9月 06, 2022

古人戰南北 Kó͘-chá-lâng chiàn lâm-pak

面積小小的台灣,卻常常談到頂港、下港的差異。從歌仔冊《嘉義歌》可發現原來頂港、下港的區別在早期就很明顯。

Tâi-oân bīn-chek chin sió, m̄-koh tiāⁿ-tiāⁿ thiaⁿ tio̍h pí-kàu téng-káng kah ē-káng. Tùi koa-á-chheh “Ka-gī-koa” tō hoat-hiān goân-lâi téng ē káng ê chha-pia̍t tī chá-kî tō ū. 

這裡的「港」指的是商業港口。百年前台灣大港口,北部兩個(淡水 基隆),南部也兩個(安平和打狗),所以北部稱為頂港,南部是下港,上下港是個相對的地理位置。

Chia kóng ê káng tō sī siong-gia̍p káng-kháu. Pah-nî chêng ê Tâi-oân tōa-káng-kháu, pak-pō͘ 2 ê (Tām-chúi, Ke-lâng), lâm-pō͘ 2 ê (An-pêng, Tá-káu). Pak-pō͘ hō-chò téng-káng, lâm-pō͘ kiò ē-káng, teng-ē káng sī siong-tùi ê tē-lí ūi-tì.

《嘉義歌》描述一個人從台北出發到嘉義找朋友沿途所見的風景民俗。

“Ka-gī-koa” kóng chi̍t ê lâng ùi Tâi-pak khì Ka-gī chhōe pêng-iú iân-lō͘ khòaⁿ-tio̍h ê hong-kéng bîn-sio̍k. 

在當時,日治時期,的建設發展已經明顯往北移動,所以當時主角不僅發現南部賺錢不易:

Tī hit-sî, Ji̍t-pún sî-tāi ê kiàn-siat kah hoat-tián bêng-hián óng pak sóa, só͘-í chú-kak m̄-nā hoat-hiān lâm-pō͘ chîⁿ phái thàn

「卜趂錢銀着頂港 ,Beh-thàn tsînn-gûn tio̍h tíng-káng ,

亦有金山塗炭空 ,Ia̍h-ū kim-suann thôo-thàn-khang ,

下港通是作田人 ,Ē-káng thong-sī tsoh-tshân-lâng ,

卜趂錢銀着四冬 。Beh-thàn tsînn-gûn tio̍h sì-tang . 」

他也試圖說明為何南部工人賺不了錢:

mā kái-soeh sī-án-chóaⁿ lâm-pō͘ chò-kang thàn bô chîⁿ

「下面水牛恰大隻 ,Ē-bīn tsuí-gû khah tuā-tsiah ,

粗重工力用牛車 ,Tshoo-tāng kang-la̍t iōng gû-tshia ,

不免用人来担夯 ,M̄-bián iōng-lâng lâi tann-giâ ,

卜做科落趂無食 。Beh-tsuè khoo-lo̍h thàn-bô-tsia̍h .」

他還說到下港的生活,如烏日的吃檳榔,斗六商業繁榮,嘉義建設先進,消費卻又很便宜。

I iáu-koh kóng tio̍h ē-káng ê seng-oa̍h si̍p-koàn, O͘-ji̍t pō͘ pun-nn̂g, Táu-la̍k seng-lí chē, Ka-gī kiàn-siat sian-chìn, siau-hùi koh sio̍h.

台灣民間文學歌仔冊資料庫的收集,除了有漢字和台羅,還有註解。

更多古代人的台灣旅遊 請聽 〈182 百年前的觀光行銷〉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