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30, 2021

089 台灣女性故事 清水照子


清水照子是1910年出生在日本京都。她父母是做紙張批發生意。算是相當富裕的家庭,家裡有不少工人和僕人。照子從小學茶道,學花道,也去高等女學校讀書。她和一個住在他們家隔壁的台灣女留學生施秀鳳很要好,施秀鳳常和照子提起她的一位親戚,堂哥,施乾。清水照子是因為後來認識施乾所以到台灣來。

施乾是誰?他是淡水人,1899年出生。他從當時的台北工業學校,今天的台北科技大學畢業。他在學校讀土木工程因為成績很好,所以畢業後就進入臺灣總督府商工課工作。有一次他被派到艋舺地區調查當地的貧窮家庭,他才知道原來有些乞丐是三代都靠行乞為生,他就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這些人。

他一開始是下班就去艋舺教大家唸書識字。24歲時,他將總督府的工作辭去、家裡的財產賣掉,在艋舺,現在大理街附近,用木頭搭建了一間房子,創辦「愛愛寮」,專門照顧這些無家可歸的人的生活。他會拖著拖車四處尋找乞丐、吃鴉片的人、精神病人和痲瘋病人,將他們全都帶回愛愛寮。施乾不是台灣第一個照顧乞丐的人,但是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不只是布施或者救濟,他將貧窮當成最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他寫了不少文章介紹乞丐是什麼?這些人怎麼生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他想改變台灣當時做慈善救濟的想法,認為要先理解這些人,幫助他們獨立生活。他宣傳自己的理念,也徵求會員每個月繳一元,用來維持愛愛寮的開支。他在愛愛寮照顧這些帶回來的人,請醫生來替他們看病,也教他們讀書、編織草笠、草鞋,讓他們學會自己賺錢生活。1929年日本天皇知道這件事後還表揚他,也給他獎金,讓他將「愛愛寮」蓋得更大,收容更多人。但是那時候他的夫人謝惜卻因為太累來過世。

在日本的清水照子因為常聽到施秀鳳跟她說施乾的事情,她也想做一樣的事業,經過介紹兩個人就開始寫信,因為當時施乾的夫人也過世,所以通信一年後,清水照子決定要結婚。照子是他們家的大女兒,按照日本人的風俗他要招婿繼承他們家的生意和香火。所以他們的父母當然不同意她嫁來台灣。他們兩個人在京都的神社結婚後,就坐火車坐船來台灣,但是清水照子家裡沒有人去送她。

因為施乾在信中跟她說很多愛愛寮的理念,說愛愛寮就像一間學校,住在那裏的人是穿制服在上課,他們也會一起打野球。但是清水照子來到台灣一看到愛愛寮,才知道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樣。她看到的愛愛寮雖然是已經經營十年,但是還是大部分都是搭棚子,而且施乾的主張是要照顧乞丐,就要和他們過一樣的生活,才能了解他們的需要。所以一個在家裡有女傭服侍的大小姐開始過和乞丐一樣的生活,連環境衛生都不一定顧得到。照子一開始因為水土不服生病。也因為生活不適應,她常會走到愛愛寮旁邊的「台灣製糖會社」,去找裡頭的日本員工聊天。在愛愛寮施乾和她都要替住在那裏頭的人洗身體、捉虱子、理髮、敷藥、換衣服;和他們一起編草笠,縫衣服,一起養豬、種菜、做豆腐。

早期淡水河在颱風天常淹水,但是堤防沒有蓋到愛愛寮那邊,所以他們倆人常常因為淹水要整理環境。後來太平洋戰爭開始,物資很缺乏,為了愛愛寮的兩百個人要吃飯,她和施錢的第一個妻子謝惜一樣,將身邊有的項鍊、戒指、有價值的東西都拿去換吃的回來。當時日本軍隊也會將吃剩的白米加黑麥煮的飯,預防腳氣病的飯,用比較便宜的價格賣給愛愛寮。

清水照子除了照顧丈夫的兩個女兒,另外還生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在戰爭結束前,1944年施乾也因為太累過世了。那時在台灣的七十萬的日本人都將被送回日本。那一年照子三十四歲,她要決定是要留下來,還是要回日本。後來她自己說,她沒有想過回日本,因為她不可能放六個在台灣出生,台灣籍的小孩和兩百個住在愛愛寮的人,自己離開。所以她就決定歸化,拿台灣的身分證,變成施照子,繼續在那裏照顧那些乞丐,也替愛愛寮募捐。

很古早的時候,喪禮很久,有些乞丐會去幫忙,家屬就會將四七的祭品送給他們。施照子自己管理愛愛寮的初期,她就遇到住在愛愛寮的人還是會去找附近辦喪事的家庭討錢,她只好請附近的鄰居若遇到,就先通知她,會便派人去帶回來。後來有人辦喪事的時候會插愛愛院旗幟,讓這些人不會在出現。她也曾請愛愛院的人去幫台北市衛生大隊掃街道。

1950年代時,她認識我在079集說過的孫理蓮。孫理蓮看到一個女性從日本來台灣和她一樣做社會工作也很感動,所以就幫助愛愛院拿到不少美國援助的物資。另外,孫理蓮也讓施照子接受基督教,變成基督徒。那個時候台北都還沒有說日語的教會,他們還特別找到有日語翻譯的聚會所,讓她可以參加。施照子的台語和華語都不太好,原因是她耳朵重聽,所以要學語言很困難。也因此她常跟小孩說,不要和外國人結婚,不然會像她一樣,都無法和孫子講話。

國民黨政府遷台後,愛愛寮改叫做「愛愛院」,多年來都是施照子擔任院長,漸漸從收乞丐變成是收孤單老人,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戰後來台灣但是有榮民身分的人。她一直到很多歲的時候,都會一大早進廚房幫忙煮食,帶領早上的禱告會,然後去看住在那裏的每一個人。她一直有保留一些日本人的習慣,就算年紀大,眼睛看不清楚、雙耳重聽、雙腿也不太能走路,但是她行禮就是彎腰九十度,而且就是和日本人一樣不吃稀飯。

無論台灣或是日本政府要表揚她,但是她都拒絕。唯一一次是她要過世的前一年已經九十歲,她去國際扶輪社拿資深職業婦女成就獎。那個時候有記者要訪問她,她跟記者說,從施乾過世以後的五十年中她每一天的生活都一樣,沒什麼好說的。也有人問她,除了宗教以外還有什麼力量,讓她一直在愛愛院照顧那些人?她沒有說出大道理,回答也很簡單就是「愛情」。隔年2001年她過世的時候,李登輝、陳水扁都去參加她的告別式。


6月 25, 2021

088 大甲聖人來自日本


台灣人台灣事這個節目一直都是說女性的故事,原因很簡單,因為這些人很少被寫入歷史書裡,大家比較不熟悉。但今天來說一個男性的故事,因為這個人應該很少人知道,但是我認為這個人的故事對現在的台灣來說意義深遠。是什麼樣的意義,請大家聽完故事再來思考這個問題。這個人就是志賀哲太郎,大甲人都叫他大甲的聖人。 

說志賀哲太郎之前,我想要先說一下大甲這個地方的歷史,讓大家比較能夠理解為什麼大甲人會將一個日本人當成聖人來對待,到現在清明節還有人會去掃墓。

在上一集說大甲草蓆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大甲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2000年前就有的番仔園文化就在大甲,這個地方原來是平埔族的道卡斯族住的地方。但是大甲也是很早就有漢人來開墾的地方,鄭成功的兒子鄭經在十七世紀就來到這裡,那個時候漢人和住在那裏的原住民開始有了接觸。但是真正很多漢人住到大甲去是18世紀初期的事。他們從大安溪進入,開始在那裏開河道種田,長期居住在那裏。因為這樣所以大甲和中國的生意往來也很早就開始了。

因為有港口,經濟發展好,繁華的大甲也遇到很多次的戰爭。林文爽事件的時候,清朝就將大甲當作是作戰基地;後來的鴉片戰爭,也發生英國船進入大安港被當地人搶。甚至日本為了進入大甲,也曾派海軍戰艦到大安港用大砲攻擊海邊的村莊。這都是因為大甲是一個資源多,人多的地方,其實大甲人自己也很清楚。所以為了防止外面的人的攻擊或者偷搶,在十九世紀時,大甲富有的人就捐錢蓋大甲城,在大甲四面設了四個城門。

因為很早就有漢人開墾,而且發展不錯,和中國做不少生意,在大甲從很早讀書人就讀漢學,也出不少秀才。這些種種原因,也讓日治時期大甲也出不少反對日本統治的人。在這樣的地方的卻將一位日本人當作聖人,這個日本人是誰?

志賀哲太郎出生在日本熊本,他二十二歲考上東京法學院,現在的中央大學,是日本很早的法律學校,也是最古老的私立大學之一。畢業之後,他就回故鄉參加政治,他加入當地政黨,並擔任「九州日日新聞」記者。有可能是發現自己和政治界不合,不想再插手政治,他就離開政黨,也離開政治轉入教育界。他在三十歲的時候,1896年,那個時候日本剛接管台灣,他就來到台灣開酒館賣酒。因為他自己也愛喝,做人也很大方,所以客人欠帳都不在意,很快酒館生意就做不下去了。後來他就跑到中部的銅鑼(現在的后里)幫忙建鐵路,但是卻得了寒熱症,也無法繼續工作。那個時候就被送到大甲鎮瀾宮,當時日本軍隊的醫護站,志賀哲太郎就住在那裏治療。病好了後剛好遇到日本人在大甲辦公學校,志賀哲太郎對教育很有興趣,他也學過漢字,毛筆字也寫得很漂亮,所以當時苗栗廳長的就介紹他在大甲公學校服務。他就在大甲住下來。他當時算是學校員工,並不是專任的老師。他從1899年開始教學,一直到過世的26年間,在大甲幫助過非常多的學生。

公學校一開始並沒有教室,所以是在大甲的文昌祠上課,志賀哲太郎就住在旁邊改建的宿舍。他個子很高,很有禮貌,但是對學生很嚴格,學生都怕他。

當時台灣除了富裕人家,一般家庭人對小孩教育不太關心。他星期天都會帶一個便當,走路到偏僻的鄉村拜訪有年齡適合上學的孩童家庭,拜託他們的家長讓孩子去上學。因為他大甲公學校在那個時候的學生出席率,和畢業後繼續念書的比例是全台中第一。他的同事曾說過志賀老師會買紙買筆送給家裡比較窮的學生,也會補貼他們的學費,學生若生病沒來上課,他也會去家裡探訪。有關他的事蹟傳說不少,也有人記得,有一次學生的腳被鐵釘刺傷,不能走路到學校,他就每天背學生上、下課,直到學生腳傷好為止。

因為他本身也學過漢學,所以他並不贊成完全日本化的教育,原本在大甲就有的漢學被日本政府停掉,但是因為他四處找人關說,又重新開課。他應該是很愛大甲這個地方和大甲的人,很怕被調離開大甲。很多次學校要將他升為專任教師,他都拒絕,他怕變成正式的老師會輪調到別的地方氣,所以他一直到去逝都是學校的代用教員。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他一直不想讓別人知道他的學歷和過去的經歷,所以在填資料時學歷欄都是空白,因為他怕以他的大學學歷,很難留在大甲教書,會被請到別的地方去。

除了教書,他常替大甲人處理和日本警察或者日本官員的問題,無論繳稅、法律或是語言不通被日本人欺負種種問題,大甲人遇到時都會去找他。大甲人也有不少反抗日本統治,參加台灣民主運動的人。他的學生曾說,志賀哲太郎也偷偷支援台灣青年,幫助台灣人抗議。因為他在日本和在總督府認識的人不少,所以當地的日本官員看了很頭痛。當時學校也很怕他惹麻煩,很常勸他離開大甲才不會有事。他一方面想幫助台灣人,另外一方面又領總督府的薪水,讓他的立場很為難。

在1924年,大甲公學校高等科學生因為集體罷課,學生被學校退學。家長很擔心就來找志賀哲太郎幫忙。他跑去請校長原諒那些學生,讓他們可以繼續讀書,但是校長和學校裡的老師都不贊成。不知是否因為這件事,不久後志賀哲太郎就在水邊,排好木屐,身上綁了一顆大石頭,跳下水池自殺了。那年他59歲。大甲人為了他在公學校的運動場舉行的告別式,後來大甲人說那天參加者的隊伍超過一公里,送葬的路邊兩旁家家戶戶門口都擺各種祭品來弔祭他。

志賀哲太郎在自己的遺書上寫說因為很愛台灣,希望可以按照台灣的風俗土葬,也將他的書捐給大甲人成立圖書館,就是現在的大甲圖書館。這間也是台灣西邊的第一間圖書館。他身邊一直都有一個跟著他的日本女僕,這個女僕在他死後出家,過世自知後也葬在他旁邊。

在大甲差不多在他過世前,只要唸過公學校的學生都被他教過。大甲人將他放在鐵砧山。後來1958年台灣和日本政府,決定將埋在台灣的日本人都集中放到新北投的時候,大甲人反對江志賀哲太郎的墓撤除,所以現在的鐵砧山上還看得到那個大顆大石頭。後來有一次山土崩塌,志賀哲太郎的墳墓被掩蓋,整理以後,他的一位學生就把自己的墓蓋在志賀哲太郎墓的後上方,預防山土在崩塌將他的老師蓋住。而且在他一百歲冥誕的時候,1966年,大甲人不僅在墓前舉行典禮弔念他,他的學生也在墓旁建立高4公尺的紀念碑來紀念他。

聽說他有一個女兒,所以前幾年在他的故鄉熊本紀念他的團體,主要是他的外孫,還來台灣參觀。台中政府也將他過去住過的大甲文昌祠旁邊的那間房間改作紀念館。

不知道你認為這個故事對現在的台灣的意義是什麼?

有關志賀哲太郎的資料並不多,這裡寫的大部分來自維基百科,還有參考大甲鎮志。


6月 23, 2021

087 台灣草蓆兩百年


不知多少人現在家裡還有草蓆?過去夏天一到,就會把草蓆拿出來鋪在床上,睡覺時涼快很多。做草蓆是台灣18世紀就有的技術。台灣做的草蓆和草帽自很早就賣到中國,後來還外銷日本。現在夏天買得到的涼蓆,很多都是進口的。真正台灣做的草蓆很少,若有得買也很貴,因為會做的師傅越來越少,我們今天來說這超過200年歷史的台灣工藝。

在1727年就紀載台灣在大安溪附近有兩個平埔族的女性用大甲藺做籠子、袋子和日常用品,因為這兩個人做出來的東西很好用,其他部落的人也開始學著做。這是最早編蓆草的紀載。差不多三四十年以後,另一個同樣在番社的婦女想到大甲藺草可以曬乾、加工,然後做出草蓆可鋪在地上。因為草蓆很軟又好帶,所以很受到歡迎。這些做出第一張草席的平埔族住在雙簝社,就是現在中西部海岸的大甲、苑裡附近。

大甲草,也叫做蓆草不是四處都有,他是靠水生長,很多野生是在靠海的水窪地方,所以台灣人也將這草叫做鹹草。但是大甲草和生長在別的地方的鹹草不太一樣,大甲草比較有韌性,不容易斷。在日治時期做的調查就發現,最適合編織的鹹草是長在大安溪,也就是大甲及苑裡附近一帶。別的地方也有鹹草,只是比較脆,易斷,性質不太一樣,不適合做草蓆。而且不同季節的蓆草,用途也不一樣,春天的蓆草,莖比較粗也比較長,但是易斷裂,只適用在粗製品,價錢比較便宜。秋天的草,莖就比較短也富彈性,適合編織較高級的東西,價格較貴。冬天的草較細較短,僅適合編成小物品。

一開始漢人看到時,就稱這種草蓆為「番仔蓆」,後來也開始學習原住民草編的技術,所以編出來的草蓆的變化就越來越多,開始有圖和花紋。這些草蓆是當時中國官員回去中國或是台灣富人要去中國,會帶去贈送親友的禮物。因為漢人也開始編草蓆,他們就想到野生的蓆草不多,摘採也麻煩,就開墾種蓆草,從這個時開始當地草蓆產量變多,大甲草也被人稱為蓆草。

採下的草如何變成草蓆?

蓆草曬乾後先按照長度分類,然後又按照粗細分。析草是將一枝草剝成二三枝。然後先槌過,讓草便軟,接下來要揉,就是拿一把先噴水,用腳夾住一邊,另一邊用手搓揉,這樣裡面白色的部分就會被蓋住

接下來是最重要的鋪草, 是將草鋪整齊用一個蓆竿夾夾緊,這樣編出來的草蓆才會平整。然後編的時候,還有接草、添草,最後才收邊,做好後還要磨平,草蓆才會光滑。因為這麼麻煩,所以現在一件草蓆才會這麼貴。

若說到草蓆,大家都會知道大甲草蓆、應該也有人聽過大甲帽。但是編織草蓆的技術到底是大甲或者是苑裡開始的?一直到今天還是有爭議。照理說這兩個地方是靠在一起,大安溪的兩邊都有在生產。甚至也有研究說,其實最開始是在苑裡的原住民負責生產,但是大甲的牛墟比較熱鬧,原住民會拿到那裏的市場去賣。大甲人比較有生意頭腦,就將草蓆從大安溪的大安港出口去中國。後來也開始把草蓆賣到台灣其他城市。因為有生意好,所以大甲人也開始做草蓆,一直到1902年的時已經有550戶人家在做草蓆了。 所以草蓆和大甲草編的東西開始大量外銷時,大甲、苑裡,甚至到通霄都有人在生產。

日本人來以後也發現草蓆和大甲草編的手工藝品,他們很喜愛。起初是買草鞋,因為大甲藺編的草鞋能治腳臭,防濕診所以賣得很好。後來真正出口最多的是草帽。大甲草帽怎麼來的?是一個苑裡的婦人發明做出來的。她做這帽子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苑裡的日本官員發現洪鴦的編織技術很好,就要求她試編草帽。另外一種是說洪鴦自己的小孩頭上有皮膚病,常被蚊蟲叮,所以她就想到可以做帽子給小孩帶。無論哪一種原因,編織大甲草的技術因為洪鴦進步很多,她發明很多新的編織方法,也做出許多東西。

洪鴦是19世紀出生的人,有人說是苑裡人,也有人說是通霄人嫁到苑裡,但是他丈夫很早過世,她自己養5個小孩,所以很早就開始編草蓆賺錢。

後來日本政府來以後,發現她的手藝很好,就請她教當地的人編織,她還被請到台北的第三高女當手工藝老師,也四處教學,所以從新竹到台南沿海都有她教過的學生。當時全台灣差不多有十萬女性從事這項手工藝。

在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表揚過的台灣人都是男性,洪鴦是例外。而且不只總督府表揚,而且連日皇太子來台灣的時候還特別送禮給她,她曾有在七年內被公開表揚六次的紀錄,無論是技術發明獎,產業推廣獎,國際貿易獎都有得過。然而,大甲草帽並未替洪鴦賺很多錢,因為他的大兒子早逝,小兒子做生意失敗,最後她也僅靠在公學校教學的薪水生活。

但是靠著大甲蓆和大甲草帽賺大錢的生意人不少。1900年大甲街的副街長朱麗,去日本參加貿易品博覽會,看一看回來就認為應該要將大甲的草蓆和草帽大量出口,所以找地方有錢有名的人幫忙,先設一間商行,也開始指導當地女性編帽子。他們在第一年就送2000頂草帽到基隆港,賣給日本貿易商,「元泰商行」,成為大甲第一家帽行。 後來為了推銷大甲帽還成立「大甲帽蓆同業組合」,全面負責帽蓆的生產和銷路。

大甲的草蓆和草帽連續在日本的展覽會得獎,越來越出名,所以只要附近生產的草帽都稱為大甲帽。這還因為山線鐵路通車,大甲變成一個大型的轉運站,草蓆和草帽的通路就越多,生產的人也越多。因為這樣大家記得的草蓆是大甲做的比較有名。到1929年,台灣草帽的產量已經是全世界產量的六成,很驚人的產量,這是因為大甲草的農作產量穩定,編草的技術和工夫變好,加上日本政府的支持,所以外銷量最高曾有一年一千六百多萬頂的草帽。大甲草帽的出口僅次米、糖、茶、樟腦,這些台灣重要的出口物。總督府甚至特別為草帽定一條《台灣帽子檢查規則》,設立出口貿易標準及如何檢查帽子的生產品質。

那個年代因為編草蓆、草帽收入比做農更好,還有人說過,生女比生男好,因為家裡只要有一個會做帽子的女性就能養活全家,也因為如此,當時這些做大甲蓆,大甲帽的地區,負責養家的人大多是女性。生意好到連男性也會來幫忙。

但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地經濟都不景氣,也因為通路受到限制,國際航線斷絕,無法外銷,產量只能縮減。戰爭後那幾年,其實又恢復貿易,除了賣到日本也賣到中國,生意又變好,但是好景不長,因為國民政府來台以後開始管制所有的進出口,尤其和日本和中國的生意都受到影響。

但是生意人也很聰明,因為他們又發揮過去在一起做生意的精神。有一次政府官員想到用蓆草編一個中國地圖送給蔣中正,這些業者開會後設計了一副地圖,特別請三個最優秀的女工下去做。這項禮物公開以後,很多官員看到都很喜歡,就又開始補助大甲蓆的製作和廣告,國內的銷量增加。另外是苗栗的婦聯會的理事有一次遇到宋美齡就建議說,因為草帽生意不好,苑裡家庭收入受到影響,若能讓全省童子軍都戴草帽,應該有幫助。雖然草帽的價錢很便宜,但是因為量大,所以因為這方法,生意也又增加。1960年代又遇到日本景氣變好,大甲蓆和大甲帽的外銷量又增加,靠這個產業生活的人也又增加。很可惜是因為手工變貴,願意學的人變少,漸漸大甲草編的東西就變少,會這項手工藝的人也減少。

張仲堅,台灣帽蓆產業概說,台灣文獻61(2):320-368.

王振勳,日治時期苑裡通霄地區藺草帽蓆產銷與當地社會變遷,人文暨社會學刊,1(2): 1-17。



6月 18, 2021

086 女扮男裝歌仔戲

不少人都看過楊麗花的歌仔戲,不知是否有人想過為什麼歌仔戲的演員都是女生?我最近才知道歌仔戲是正港的台灣本土戲劇,不是從中國傳過來的。台灣的歌仔戲是從哪裡來?又是怎麼來的? 我們今天來說歌仔戲。

根據記載,最早唱歌仔戲的人在宜蘭,是農民空閒時,一群人坐在一起唱的歌。就像其他地方的唸歌,他們在廟埕、樹下唱,被叫做「本地歌仔」。歌仔 後面還加一個「仔」是小的意思,小歌、小調。一開始是一個人唱,後來也有更多人對唱。逐漸村里就出現了一些專門唱唸「歌仔」的地方,稱為「歌仔館」。有人唱,有人教,所以就越傳越廣,會唱的人變多。後來開始有人跟著歌扮演裡頭的角色,再加上動作,再來為了表演,就開始有樂器伴奏和表演服裝。

但是本地歌仔的表演不是在舞台上;有一種叫「排場」是在固定地點演唱,另外一種叫「落地掃」是跟著廟會陣頭遊行的表演。落地掃也叫做土腳剉,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都在地板掃來掃去。剛開始是很簡單的小戲,衣服,曲調、妝扮、腳步手路都較為簡單。後來因為廟會常常邀請去演出,所以開始有歌仔陣,這差不多是日本時代1910年代左右的事。這些歌仔傳也學習其他戲劇的表演方式,音樂,服裝,身段,才變成台灣的歌仔戲。

歌仔戲團逐漸變多,和布袋戲一樣也就分為外台戲和內台戲。外台歌仔戲,也叫做野台歌仔戲,是演給神明看的,在廟會活動時,搭棚子在廟埕演出。內台戲就是在戲院內,或者在室外,但是要收門票,不是免費的。這種戲的就變成商業性的表演,也不一定一天就演完,有些像連續劇一樣,天天演的「連台本戲」。若有辦法每天演,每天有人付錢看,這表示當時已經很多人喜愛歌仔戲。

後來日本的「皇民化」政策開始禁止使用台灣話演戲,也要求劇團,無論是布袋戲或者歌仔戲演皇民戲,所以歌仔戲團也開始唱日本歌,穿和服、演日本戲。這個時候,因為開始使用西方音樂,有時還會穿西裝,所以對歌仔戲的表演有新的影響。尤其是烏撇仔戲,一直到現在都還有。為什麼叫烏撇仔戲?就是和正統的歌仔戲不一樣的表演。有一種說法,烏撇仔戲是從日語的西方歌戲劇Opera來的,因為戲裏頭會有西方音樂也會穿西裝。另一種說法是「烏撇仔」就是不照正本演出,亂來的意思。因為日治時期,台上演員演到一半看到警察來就會改用日語說和唱,所以很亂來。

這種為了可以繼續演歌仔戲又不會被警察抓的表演方式,在戰後變成新的歌仔戲的形式,和古冊戲不同,故事很活潑,甚至演員可以自己編,裡頭加許多校科的對話,也有很多俗語使用,穿的衣服也比較新式,有時演員還會唱流行歌,但受到許多觀眾喜愛,所以就外台戲就變成「日演古冊戲,夜演胡撇仔」的方式。

戰後內台和外台歌仔戲又開始演出,但是電影、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的出現,對歌仔戲帶來衝擊。1950 年代在這些新的媒體出現時,歌仔戲從舞台戲變成電影和電視劇這個過渡期間,有過一段電影舞台化和舞台電影化的時間,這是什麼意思?電影舞台化是因為電影越來越流行,所以歌仔戲的古冊戲也受影響。為了競爭,歌仔戲師傅去看電影,回來將電影的故事改作歌仔戲,變成和古冊戲不一樣的新劇。戲院宣傳廣告時會特別寫電影舞台化,有時會寫從哪一部電影改過的,有時候沒有,因為改過的戲和電影也不會完全一樣,但是這樣寫,大家就知道是新型的歌仔戲。

也有舞臺電影化的作法,這種表演方式現在還看得到,就是將一些比較難用唱的或者用演的地方用電影來表達,也就是在歌仔戲裏頭加上影片。台南光興社歌劇團,在1950年代用這種新的方式表演大受歡迎,曾在台北(1954)連續四個月在四間歌仔戲院演出。

歌仔戲後來也錄唱片,在廣播電台唱。第一齣電影歌仔戲,也是台灣第一齣說台語的電影,是1956年的《薛Sih平貴與王寶釧》,這部電影一出來就造成轟動,電影票的收入是拍片成本的三倍多,所以那一年很多人開始拍台語片,不少是歌仔戲。一直到1965年這十年內,台灣拍了差不多百餘部的電影歌仔戲。

接下來就是電視歌仔戲,1962年王明山在台是製作的《陳三五娘》是第一齣。但是因為這齣只演三天就結束,大家沒有什麼印象,很多人記得的是同一年也是在台視廖瓊枝與何鳳珠演的《雷峰塔》。廖瓊枝後來開始在學校和大學教歌仔戲,一直到現在,對歌仔戲傳承的貢獻很大。外台戲,電視歌仔戲沒了以後,歌仔戲變成在學校裏頭教的一種表演藝術,台灣戲曲學院就有歌仔戲系。而且現在要看歌仔戲變成是要進去國家戲劇廳才看得到。 

另外一個問題是,小時候看的電視歌仔戲,都是女生在演,楊麗花從頭到尾都演男生,葉青,孫翠鳳都是,而且演男生都比演女生的演員有名,為什麼歌仔戲演員都是女生?

原本在宜蘭的在地歌仔和歌仔陣,在滾歌仔的人,都是男生,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女性不可拋頭露面,更不要說演戲了。後來女演員越來越多,是和商業性演出以及職業歌仔戲班的出現有關。1928年內台戲出現時,嘉義市就有一團「嘉興社女優團」,整團都是女演員,因為看戲的人覺得很新奇。後來女演員變多,並不只是觀眾愛看女生,主要是因為戲班找演員比較方便。

過去不管是演什麼戲,演員都被看不起,比較好的家庭不會讓小孩去當演員。但是歌仔戲正紅的時候,需要很多演員,這些人從哪裡來?一種是缺錢的人,他們可以先向戲班借錢,免利息,但是要參加演出不拿薪水,一直到這筆錢還清;若要先走,就要先將錢還完才可以。

另外一種就是家裡經濟不好送小孩去學戲。人說:「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因為戲班會拿錢給小孩的父母,這算是綁戲。綁戲就是簽一個契約,戲班付錢給小孩的父母,時間到才讓這些小孩離開。這種方式比較能夠培養演員,因為從小學,而且他們在戲班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都是綁戲,兒子女兒卻不同。一般父母都會需要兒子回家,所以綁給戲班的時間有限,但是女兒常常是買斷的方式,就是送給戲班當養女,不再接回家。因為是綁一輩子,所以女孩綁戲的價錢比男孩高。

對戲班來說,演員當然是越穩定越好,一方面是因為訓練需要時間,常訓練新人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歌仔戲流行時,怕競爭,怕別的戲班來將好的演員搶走。所以像女孩綁戲,變成養女是一種好的方法,因為演員變成家屬、家人,不但不用付薪水,而且也不會跑走,戲班也願意專心培養他們。收養女是一個方式,戲班的團長取好多個老婆,有部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讓戲班大部分的人都變成一家人。因為這樣,歌仔戲班的女性就越來越多,歌仔戲團也開始想辦法讓女性表演不同的角色,讓這些演員可以發揮。最近也有全男性的歌仔戲團,新聲劇坊,這也是一個很趣的嘗試。


林永昌,2009,台灣歌仔戲發展進程中電影舞台化與舞臺電影化的演出風潮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https://taiwaneseopera.ncfta.gov.tw/home/zh-tw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


6月 16, 2021

085 防瘧成功的故事

上星期 從午時水可以治蟲治百命 說到洗身軀,保持個人衛生 今天我來說台灣是怎麼防治傳染病。流行傳染病很多 台灣也遇過和治過不少傳染病,我今天要介紹台灣在公共衛生的歷史上受到國際肯定的瘧疾防治。 因為氣候的關係,瘧疾很早就在台灣流行。在十九世紀時,中法戰爭發生以後,法國軍隊從基隆進來,在淡水和中國兵相戰失敗,因為不少人水土不服,得傳染病。十幾年後發生的牡丹事件,日本人從恆春進來打台灣的時候,也一樣,當時日本兵因為得瘧疾死亡的人不少。若按照日本政府的統計,在20世紀初期,瘧疾是台灣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一年大約有一萬人左右因為這個傳染病來過世。雖然台灣現在已經很少聽到這個病了,但是這個並不是完全不見,在10多年前的台灣還有發生過。全世界到現在一年還有超過2億的人得這個病,40萬人因瘧疾來過世。 在過去瘧疾很普遍時,台灣人怎麼做? 過去的人認為得瘟疫pháiⁿ-chèng-thâu或者說得災,是因為人犯罪受到上天的報應,這無論是甚麼宗教都很類似。大家要舉行儀式來懺悔,來解決,無論是祈禱,建醮,乩童治病,辦法會,都算是宗教治病的方式。所以台灣有不少廟會活動,如基隆中元祭與放水燈、萬華青山王出巡都是為了將瘟疫趕走的儀式。 除了宗教信仰以外,早期醫療傳教的外國人就發現台灣瘧疾很嚴重,出門都會帶奎寧,也叫做雞納霜。因為瘧疾很早就有的病,所以在17世紀南美洲的人就發現金雞納樹kim-ke-la̍p, 這種樹的葉子可以治病,後來歐洲人將這樹葉提煉做奎寧。 後來日本人為了為治瘧疾,也引進這些樹和技術,在台灣種金雞納樹,提煉奎寧。這個藥前不久還上新聞,因為有人說奎寧可以預防新冠狀病毒只不過後來又說無效。日本人除了在台灣提煉治療瘧疾的藥,另外也開始研究如何防治。 第一個規模較大的是1906年在高雄甲仙,當時在甲仙的樟腦會社因為瘧疾找不到工人,就請一位專家來研究要防治方法,當時木下嘉七認為台灣會傳染疾病的蚊子喜歡在清潔而且靜止的水中繁殖seⁿ-thòaⁿ,所以種稻的地方就是蚊子繁殖的地方。但是不可能為了抓蚊子把稻子毀掉。若要教大家使用蚊帳、紗窗,需要不少錢,而且還要等到大家習慣使用,效果有限。所以最後決定定期定量吃奎寧。這個方法效果很好,但是只要停用藥後,患者又再度增加,並無法控制疫情。 後來總督府開始設特別防制區,要求防制區的人要先檢查血,而且若發現得病,就強迫吃藥。特別防制區每年增加,一直到戰爭前全台灣已經有200個,不只是在瘧疾多的地方,在日本人多的市區或是日本人想開發的樟腦、森林、鐵道、移民、水利等相關地點都設,因為不能讓瘧疾影響開發台灣資源的工作。 後來也開始整理下水道和水溝,整理環境也強調個人衛生。1920年代開始,要求大家除草,剪樹,清垃圾,家中東西拿出來曬,家後的竹林要清理,才不會滋生蚊蟲。這一方面是日本人教育台灣人,變成文明的日本人,就像洗澡就是其中的一項,但是受過教育的台灣人,也開始提倡清潔的重要,認為台灣環境骯髒所以瘧疾才會流行。因為要求民眾檢查和整理環境,也因為醫護人員的教育,瘧疾從一開始是十大死亡原因的前三名,一直到戰爭以前已經降到第十名,在台灣因為這個命死亡的人數確實有減少。 雖然日本政府為了台灣的公共衛生做很多,但是日本人在台灣所做的經濟開發 也造成瘧疾的傳染,像1931年嘉南大圳的開發與通水造成社會和生態變化, 各地因灌溉渠道,水池增加,蚊子也增加,在南部瘧疾患者原已減少又再增長。但是最嚴重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候,日本開始將台灣生產的奎寧送往南洋支援戰事,也不再注重防瘧工作,所以瘧疾再度爆發。因為戰爭,無論水電都受到影響,空襲後生活環境衛生又變不好,所以台灣的瘧疾又變多。 根據國民政府來台灣初期的統計,台灣600萬人,有120萬人患瘧疾。因為那個時候很嚴重,所以戰後,美國和聯合國都出錢幫助台灣的抗瘧工作。也開始在基隆、台中、屏東進行實驗和研究。後來台灣開始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瘧疾防治計畫,就是噴DDT。 DDT不只對付蚊子有效,是什麼蟲都可治,效果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而且成本很低。這個藥在1942年上市,發現DDT的長效性的人還拿到諾貝爾醫學獎。世界衛生組織一開始噴DDT是為了殺死蚊蟲,但是後期認為這個方法可以讓瘧疾滅絕,因為蚊子裏不再有瘧疾的原蟲,所以不少國家前後噴灑DDT的時間不少年。 在台灣一開始要去家家戶戶裏頭噴DDT,不只需要很多人工 還需要很多民眾教育,像說噴過的地方,大家不能擦,不然藥就被擦掉沒有藥效了。一開始知道時,以為蚊子不見,臭蟲螞蟻也都沒了,大家很高興,還要噴灑人員也去牛棚噴,這樣牛才不會被蟲叮。 但是DDT有毒,這件事其實不少人知道,像在美國還是繼續使用很長一段時間,當時的人認為只要按照規矩使用就沒問題。台灣在1954年有一家人在中元節做貢丸,不小心將DDT加入,全家11人吃過後都中毒,好家在2天後就都好了,這件事讓很多人認為雖然有毒,但是吃到的人不小心,而且不會死人。 但是在南部養殖虱目魚,在高雄養蠶的人家都發現噴藥後,魚和蠶都死了,這影響到他們的經濟,後來噴DDT的時間就和養魚和養蠶的時間隔開。 引起很多人注意到DDT有毒是,死貓掛樹頭的風俗。開始噴DDT以後,鄉下樹上就多了不少死貓,所以有民眾反映,貓被DDT毒死,家裡老鼠變多。瘧疾研究所調查後,結論是死去的老鼠比貓多,因為老鼠也不衛生,所以若DDT可以殺老鼠就應該繼續噴。 但是貓會死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後來民眾還發現並不是噴一噴就沒有蚊子,政府還要求藥噴灑許多年,瘧疾才會不見,所以漸漸也有人開始懷疑,要不要噴DDT。 但是無論如何聯合國推廣使用DDT防治瘧疾的計畫,卻在台灣看到成果。聯合國用DDT防治瘧疾的計畫不是針對台灣,是在全世界66個有瘧疾的國家進行。台灣在1957年第一次DDT噴灑作業結束時只剩500名患者,後來因為控制成功,所以196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到台灣認定已經根治,台灣還拿到世界衛生組織發的證書,是當時亞洲地區需要防治瘧疾唯一拿到成果證明的國家。後來1967年發現全國10個病人有5個是從外國進來的,所以飛機場和港口的海關的檢查就變嚴格,尤其從非洲回來的人,每個月都會採血檢查 連續四個月,然後每半年都還要做一次。 台灣為什麼能夠成功?第一輪噴完後,不少國家,像印度,的患者也減少,但是沒多久又開始增加。一樣都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幫助,台灣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現在看起來,台灣防治malaria的成果和人有關,和政府也有關。 其他國家常常發生噴藥的工人,因為背的工具很重,所以剛出去的時候會多噴一些,很早工作就結束,該噴的地方沒有全都噴到。有的國家的官員會將分到的DDT拿到黑市賣給別人,沒真正的執行。 像在馬來西亞他們蓋房子的材料不一樣,DDT噴在牆上卻無法長期有效。 還有,台灣因為戒嚴,和日治時期一樣,要管理和控制比較簡單。政府規定要噴,大家不太反抗。戒嚴時進出國也都比較麻煩,所以比較好管理。另外是台灣在日本時期就訓練的防治瘧疾人員不少,而且也已經在研究,這讓美國的支援或者世界衛生組織的計畫在台灣的工作都比較好進行,已有基礎不必再從頭教起。最後還有台灣人教育程度提升和衛生習慣變好,都有是瘧疾不見的原因,應該不僅是因為噴DDT。後來台灣在1970年代開始禁止使用DDT。 林宜平 ,2010,〈DDT與樹頭的死貓: 台灣除虐的科技與爭議〉《科學發展》 452: 84-85. 許峰源,2013,《世界衛生組織與台灣瘧疾的防治 1950-197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 顧雅文,〈台灣瘧疾史》 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2013/read_4-9-5.html

 

6月 12, 2021

084 洗身軀


五月五日要用青草水洗澡,坐月子的時候不能洗澡。到底哪一天洗澡?什麼時候洗?早上還是晚上?如何洗澡?用沖的,用泡的?都是有學問的。大家應該聽過古時候的人不太洗澡。那到底什麼時候台灣人開始每天洗澡?洗澡用具有什麼變化? 

日治時期時候有一個日本警察就在他的《台風雜記》寫到,台灣人不愛洗澡。他說台灣人洗澡都是用水潑一潑,手和臉擦一擦而已,所以身有異味。他還寫說,因為台灣人不愛洗澡,所以反而要勤勞的洗衣服,因為衣服很容易髒,她常常看到溪邊有人洗衣,而且還拿棍子打,但是若不洗澡只洗衣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另外, 一本1921年出版的《台灣風俗誌》,也說台灣人是晚上吃飽以後洗澡,夏天每天,但是冬天一星期才一次,而且是臉盆透溫水,用臉巾差身體,雖然去公共浴場的人變多,但是只有男性,女性因為害羞不會去。

按照紀載,台灣在那個時候洗澡的方式很簡單,因為也沒有浴室。男性常在房間或廚房,拿臉盆裝水,並沒有脫衣,就用用濕毛巾擦身體。女生多在房間內,也是用濕毛巾擦身體,有時會使用腰桶。小孩則在大埕洗。但整體說來,大家不太常洗澡。

為什麼不太洗澡有很多原因。一個可能是台灣人認為脫衣服被風吹到對身體不好,就像說坐月子不可以洗澡洗頭的道理一樣,所以並不常洗澡。雖然日本人來以後,也開始教產婦可以用溫水擦身體,受過新式教育的婦女也不一定會遵守坐月子不能洗身體這項規定。過去嬰兒出生也是不洗,只用布擦乾淨,但是 從1930年代開始也用水洗。

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人來台灣時,台灣人家裡是沒有浴室的。洗澡只擦身體,男生在廚房,女生在房間。尤其在房間洗怕將地面弄濕,那個年代也沒有地板,所以身體用擦地比較方便。還有人會到戶外洗,河邊,古井邊或樹下,也都是拿桶子提水,擦身體的地方。

沒浴室不洗澡的另一個原因是,牽水管,蓋浴室,是很複雜的工程。不管是要牽地下水還是自來水。而且自來水是日本人來才有,但是很少人家裡有,一直到日本人離開都還不到2成的台灣家庭有自來水,所以大家用的都是古井水或地下水。 

受日本人影響,1930年代開始台灣很有錢的人家裡也裝自來水的浴室,當然很少人有。按照當時日本人的調查,大部分的台灣人的浴室最多是在廚房旁邊或後面,差不多一坪的地方,用石頭水泥簡單隔起來,當作浴室。但還是自己從外面或者廚房提水進去洗澡。

台灣人後來比較常洗澡的習慣,和日本政府認真蓋公共浴場又推廣個人衛生有關。其實在日本人來以前台灣就有公用的浴室,像在艋舺這種比較熱鬧的地方都有公共浴場但是並沒衛生管理,而且只有男生會去。

台灣第一座公共浴場,是1905年11月由台灣婦人慈善會在北投所經營的舊公共浴場。1912年總督府為了推廣個人衛生,鼓勵台灣人洗澡,開始開設公共浴場,但是大部分都蓋在溫泉區,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洗溫泉像是去旅行遊玩,反而將身體洗淨不是那麼重要,而且洗溫泉要付錢,都是比較有錢的人才去。

後來為了讓更多人重視清潔衛生,日本政府將洗澡當作社會福利事業,在市區也開始開設公共浴場,又鼓勵民間自己經營。所以在市區裡去公共浴場洗澡很便宜,甚至有免費的浴場。另外也在學校和報紙開始宣傳洗身體和個人衛生的重要。雖然如此,台灣人一開始都認為公用的浴池很不衛生,又不習慣不穿衣服,要和一堆人一起洗。所以剛開始去的人不多,後來發現去那裏有熱水可以洗,去的人才漸漸變多。但是台灣人一開始不習慣要進水池浸泡時,要先將身體洗乾淨,所以浴場裏頭還會貼告示,叫大家不要在水池裡搓垢或者小便。後來大家才漸漸習慣先在外面把身體洗乾淨再入浴。

根據1938年底的統計,當時台灣各地已經有53座公共浴場,很多是在溫泉區北投、草山、礁溪,在台南的關子嶺,高雄的四重溪,台東知本,都有,但是裡外在市區也有,在學校、員工宿舍、糖廠和工廠都有設公共浴場,甚至還獎勵在鄉下設浴室,也鼓勵大家用風呂桶洗澡。因為這樣台灣人才漸漸習慣洗澡浸在水裡的洗澡方式

台灣人真的完全接受和學到日本人的習慣嗎?其實也沒有,雖然大家也都接受文明社會的衛生觀念,但是台灣人還是不習慣裸體和很多人一起洗澡的文化,所以公共浴場在台灣也很快就沒有了,並不向日本韓國至今還是那麼普遍。就像台灣的溫泉,裸湯也不多。但是除了裸體的文化比較難接受以外,泡溫泉也變成台灣人的一種娛樂活動,雖然民間的公共浴場消失但是溫泉倒沒有減少。

除了日本人蓋公共浴場,讓台灣人漸漸習慣洗澡,戰爭後洗身體的習慣有什變化?

其實因為戰爭的原因 所以戰後有自來水的家庭比戰爭前更少 雖然有蓋水庫牽水管 但是台灣的自來水一直到1950年代都還不到三成 不只鄉下房子沒有浴室 都市新蓋的公寓也沒有浴室 一開始大家還是靠公共浴場 鄉下還是使用井水多一直到 1970年代才將近一半的家庭有自來水 也差不多那個時候家裡有裝水管的浴室才變多 家家戶戶有自己的浴室廁所事1980年代以後的事情

台灣人用來洗澡的工具有改變嗎?

大家應該聽過臉盆、腳盆、水桶等等,這些桶子大小和高度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在很少人聽過腰桶,在前面有說道早期女性在房間擦身體有時候會用到腰桶。腰桶比腳桶高,但是桶底也比較高,所以並不需要裝更多水,是女性月事來時,可以坐在上面洗下體或用來洗內褲的,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現在的浴室有蓮蓬頭。蓮花頭是很早就發明的東西,日本人在台北蓋的鐵路旅館裏頭就有裝蓮蓬頭chúi-soān-á-thâu。

現在人的浴間設備很齊全,有浴缸sé-e̍k-chô,水龍頭,熱水器…….但是台灣人洗澡的習慣改變多少?

陳修兀的研究說,在1980年代,也就是台灣已經差不多家家戶戶有浴室的時候,其實還是不少人無論夏天冬天都是用臉盆或腳盆裝水,舀出來洗。當然夏天還是比較多人蓮蓬頭洗澡,冬天比較多人用浴缸泡澡,但是真的用浴缸洗澡的人並不是很多,雖然那個時候不少家裡都有浴缸。一種說法是,在那個年代大家並不反對有一個浴缸,主要是用來儲水,因為常常停水。也有人不用臉盆而是用浴缸裝水,在舀出來洗。

後來1990年代流行一陣子三溫暖和按摩浴缸。這比較像是代表身分地位的設備;一方面很貴,另外一方面房子要夠大,才有地方可裝三溫暖或放一個大浴缸。但因為不是大家都常常泡澡,浴間裡的浴缸並不常用到,台灣的公寓面積又小,所以後來就變成只有淋浴的浴室,但是因為淋浴,又擔心地板濕會滑倒所以開始有乾濕分離這種作法。

除了浴間設備之外,用來清潔身體的用品有改變嗎?這部分應該變化最多。古時候有茶摳,就是茶籽磨一磨,然後壓成一整片,要用時捏一小塊用熱水沖,也有人放到鍋裡煮散,就有泡沫可以用來洗身體。洗頭髮就用黃目子n̂g-ba̍k-chí 也叫做無患子bû-hoān-chí。但是南部做茶工廠較少,所以茶摳比較少見, 黃目子不用花錢也撿得到,反而黃目子很普遍。因為一開始是用茶摳洗澡,後來出現肥皂,還有另外的稱呼「番仔茶摳」。 台灣自產的第一瓶沐浴乳是耐斯的澎澎香浴乳,1979年上市,並非很久以前的事。

最後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說「洗腳手臉」,明明應該是先洗臉才洗腳,有人知道為什麼台語這樣說嗎? 請來臉書和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坂井洋,2018,泡在台灣:台灣溫泉的發展與泡澡行為之變遷。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沈佳姍,2009,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台北:台灣書房。


6月 11, 2021

五日節吃麻薏 Gō͘-ji̍t-cheh chia̍h môa-íⁿ


什麼是麻薏? 應該沒多少人吃過。麻薏是黃麻的葉子。

過去日本人在台中豐原、南屯種黃麻,做麻繩和麻布袋。

台灣糖和米外銷時都用布袋裝,麻袋就變成豐原重要的工業,一直到1950年代才漸漸消失。

Siáⁿ-mih sī môa-íⁿ? Chia̍h-kòe ê lâng eng-kai bô kui-ê. Môa-íⁿ sī n̂g-môa ê hio̍h-á.

Kòe-khì Ji̍t-pún lâng tī Tâi-tiong Hong-goân Lâm-tūn chèng n̂g-môa, chò môa-soh kap môa-pò-tē.

Tâi-oân thn̂g hām bí gōa-siau ê sî lóng ēng pò-tē chng. Môa-tē piàn-chò Hong-goân tiōng-iàu ê kang-gia̍p, it-ti̍t kàu 1950 nî-tāi chia chiām-chiām bô khì.

黃麻不是台中才有,但是只有台中才有吃麻葉子。

麻薏不是直接煮,要先揉過才不會苦。

1950年代開始有人種改良過,食用的麻薏。

這幾年看到介紹台中端午節吃麻薏的新聞,不知為什麼要選這天吃?

N̂g-môa m̄ sī Tâi-tiong chia-ū, m̄-koh taⁿ Tait-iong chia̍h môa íⁿ. 

Môa-íⁿ m̄ sī ti̍t-chiap lóe chú, ài siⁿ nóa kòe chiah bē khó͘.

1950 nî-tāi khai-sí ū-lâng chèng kái-liông kòe the̍h lai chia̍h ê môa-íⁿ. 

Chit kúi nî khòaⁿ tio̍h kài-siāu Tait-iong Ngó͘-ji̍t-cheh chia̍h môa-íⁿ ê sin-bûn, m̄ chai sī án-chóaⁿ kéng chit kang chia̍h 



6月 08, 2021

五月五日午時的祕密


農曆五月五日台灣叫「五月節」或「五日節」,也說是肉粽節。

這一天不是只台灣在過節,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很多和我們一樣用農曆的國家都會過五日節。當然這些國家不是為了紀念屈原,這是一個從很古老就有的節日,這天是怎麼來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五日節。


在台灣民間都認為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不好的日子

為什麼不好?這是一年內,陰陽相爭的日子,所以不好。什麼時陰陽相爭?過去的人都認為日頭是陽,月亮是陰,白天是陽,晚上是陰。 

上午、下午的午代表是純陽,是地支的一種,上午的午和數字的五發音類似,而且午月就是農曆五月,午月午日的午時,中午 11點到下午一點的時候,是日頭最炎,也是陽性最強的時候。這天若按照農曆來看也是春夏節氣交替的時候,接下來就是夏至,夏至就會陰生,白天時間越來越短,晚上時間越來越長,所以就會出現陰陽相爭,陰性就會越來越重。因為夏至陰生,所以午月雖然夏天開始但是被當作不好的月份。

這是迷信嗎?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這個時候確實是因為入夏,所以天氣變熱,食物很快腐壞,蚊蟲變多,傳染病也會較多,人也比較容易生病。所以保護身體健康就變成五月節要做的事,所以家裡打掃,除蟲和避邪,掛香包,洗草仔水,喝午時水,都是這樣來的。

所以在越南五月五日節叫為除蟲節。越南的故事說,有一年,蟲子突然變很多,造成農作物得蟲,大家身體健康也受影響。這時有一位路過村莊的能者,看到情況,就叫民眾準備甜酒釀chiú-tiⁿ或是甜的chiú-pô͘和水果,在農曆五月五日中午時,在家門前祭拜。果然蟲子就都死掉,農作物又豐收,大家的身體也恢復健康。所以為了紀念,越南人這天中午會拜拜,早上起床也會吃甜酒釀和水果,因為剛起床肚子空空的,殺菌除蟲的效果會更好。他們也會用海水洗身體,這天中午也會去採藥草,準備一年要用的藥。因為和除蟲有關係,越南學者說,五日節不是中國的節日,是過去百越族,也就是現在越南人才開始有的傳統,在季節交換,要除蟲防災是百越族有的習慣,後來才傳去中國漢人那邊。我不知這是否是真的,但是越南人在五月節做的事情,吃東西,摘草藥,洗身體,除蟲,在台灣也都有類似的行為。

就像說他們認為五月五日那天採的草藥,治病和強身的作用都比較好,因為有吸收到太陽的光,這種說法在台灣也有。台灣人也認為五月五日五時是太陽能量最強的時候,所以採的草藥也比較好。五日節插的菖蒲,也叫做劍英草也和太陽有關,因為昌是兩個太陽,所以菖蒲吸取太陽能量後,可以讓人延長壽命,還可以消陰毒避邪。台灣在五日節用來辟邪,趕蚊蟲的不只是菖蒲,還有艾草,也有人插榕樹枝,這些都有驅蟲作用。也會將這些草和香料作成香包,而且最好是老虎造型的香包,稱為「虎仔香」來驅蚊蟲。

治蟲不只是「插青」和虎仔香,這天日頭曬過的水,也對健康很好。午時水就是五月五日中午去拿的水,不僅不變味可以放很久,還可以解熱治百病。所以古人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這水可以是從井裡撈的,溪水或是海水都可以,就像也有人會下海洗身體。

台灣人要去哪裡拿午時水?最出名的午時水是在大甲的鐵砧山,有一口「劍井」。鐵砧山劍井的故事說,鄭成功領軍往北行軍到此,卻無水可喝,於是鄭成功將他帶的劍,拔起插入地下,求上天出泉水,後來真的地下泉水噴出來,讓整個軍隊的人都有水可以喝。所以現在鐵砧上的這口井,到五月節那天,都有很多人會來取午時水。當然不是大家都有井水,泉水或者溪水可以拿,現在大部分的人,是拜拜時順便將水放在太陽下曬一兩個小時就變成午時水。

五月節的故事有很多,過去課本寫的是投水自殺的屈原,所以要包粽子丟入水中來紀念他;另外一個是孝女曹娥,因他父親被水淹死,她沿水岸找父親十七天,沒找到,最後跳水自殺,在五天以後就是五月五日,父女的屍體卻相擁浮出水面;還有另外一個是伍子胥,他幫吳國打越國,贏了以後,吳國的國王卻不聽他的建議,他在五月五日也跳入水中自殺,後來也有人說五月五日是用來紀念他。這三個中國故事都和投水自殺有關。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是和插青有關的故事。在故事中,有一年的五日節,黃巢tsâu帶兵要去打另一個庄頭的時候,路上遇到一個查某人,一手抱著大兒,一手牽小兒。黃巢覺得很奇怪,正常是要抱小的,牽大的才對,他就上前詢問。那個女子回答,小兒是她自已生的,但大兒是她大伯後生,但是大伯已經過世了,所以他認為他自己還可以生小孩,但是他大伯只有這一個小孩,所以就特別保護他用爆的。黃巢聽了很感動,便告訴這名婦人說明天他會去殺他們的村莊,叫他要在門口插青仔樹的樹枝,這樣他們就知道不要殺他們家。這個查某人很聰明,回去以後就叫全庄的人都要插青,這下,黃巢無法知道是哪一家的人才是那個查某人,所以就來離開,五越節插青的傳統就這樣留下來。

五日節的活動,最多人知道的是划龍舟,其實這個活動也變得如此普遍,主要是過去兩個政策的鼓勵。一個是在日治時期,因為五日節和日本開始統治台灣的紀念日很接近,所以日本政府就將宜蘭礁溪的二龍競渡,變成是可以健身的民俗活動,慶祝五日節也順便成為始政紀念日的活動。另外一個是戰後國民政府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為此大量製造「龍船」,因為「龍」是中華民族的代表。所以沒有競渡的地方,也開始舉辦競渡活動,競渡的船也變成龍船。

有說兩個大家比較不熟悉的活動,一個是竹南的中港洗港,另外一個是南屯的穿木屐躦鯪鯉。

竹南有一條中港溪每年在五日節那天會有一個洗港儀式,用來趕走水里和地上的煞氣。中港這個地方過去常有水災,族群械鬥時也有不少人都溪底,在日本時代,曾發生日本教師帶學生出海,卻意外翻船,因為不平靜也不安全,為了拜那些冤死的人,所以住在附近的人有洗港儀式。在五日節那天,洗港隊會從中港的慈裕宮出發,沿路將抬神明和媽祖遶街,一直到海口。然後在水邊安五營、潑鹽米,祭拜冤魂後,再離開。離開時不可以看海,不可敲鼓出聲,也不要叫人名,讓那些好兄弟可以離開。這是苗栗一個很特殊的儀式,現在列入三級文化古蹟。

另外一個也是地方才有的活動是穿木屐躦鯪鯉。在南屯聽說那個地方地底下是一個拉里的洞,而且有一隻金色的拉里住在那裏,但是拉里若冬天睡太久,庄中收成就不好,為了把好吉兆的金拉里叫醒,最慢五日節時大家會穿木屐出門,甚至拿鍋敲打,主要是要將睡在地底下的穿山甲吵醒。這天在南屯還會吃麻芛麻Inn 就是黃麻的嫩葉,其實黃麻會苦,所以麻芛要特別處理過,加番薯、小魚干一起下去煮。


陳玉添, 2020, 探索越南文化本色:從系統及類型論的視角,台南:亞細亞國際傳播社。


6月 07, 2021

鼎邊黏、鼎邊銼和鼎邊糊 Tiáⁿ-piⁿ-liâm, tiáⁿ-piⁿ-sô kah tiáⁿ-piⁿ-kô͘


每次節目都會學到新的東西,這次是發現鍋貼叫作鼎邊黏。真想不通為什麼要這樣稱呼鍋貼, 因為鍋貼和鼎邊銼完全不同。

Múi chit-pái ê chiat-bo̍k lóng ê o̍h-tio̍h sin ê mi̍h-kiāⁿ. Chit-pái sī hoat-hiān 鍋貼 kiò-chò tiáⁿ-piⁿ-liâm. Góa siūⁿ bô sī án-chóaⁿ 鍋貼án-ne kiò, in-ūi tiáⁿ-piⁿ-liâm hām tiáⁿ-piⁿ-sô chin bô kāng. 

鼎邊銼是將米漿沿著鍋邊慢慢到下,蓋鍋後, 等變成粉皮 吃起來和粿仔條很像。在馬祖也有鼎邊糊, 差別在於不將粉皮鏟起放涼,直接鏟進鍋底的湯裡煮。

Tiáⁿ-piⁿ-sô sī chiong bi-chiuⁿ sūn tiáⁿ-piⁿ ûn-ûn-á tó, khàm-kòa, tán piàn-chò siōng hún-phôe, kah kóe-tiâu chin sio-siâng. Tí Má-chó͘ mā-ū tiáⁿ-piⁿ-kô͘, cheng-chha sī bô chiong hún-phôe thuh khí-lâi, ti̍t-chiap thuh loh tiáⁿ-té ê thng lāi-té chú. 

現在關在家中也可以來試做鼎邊銼: 

在來米粉兩杯, 番薯粉1/3杯和4杯水一起攪拌後,倒一層到大盤子蒸或者倒進平底鍋煎。

Chit-má koaiⁿ-tí chhù-lāi mā ē-sái ka-tī chhì-khòaⁿ-māi chò tiáⁿ-piⁿ-sô:

Chāi-lâi-bí hún 2 poe, han-chî-hún 1/3 poe hām 4 poe chúi lā-lā-lè, tó tiām pôaⁿ-á lāi chhe, iá-bô tó jip--khì tiáⁿ-á chian.

不過,我還是比較想知道鼎邊黏的說法怎麼來的? 因為「鍋」和「貼」?

Iáu-m̄-koh góa iā sī siūⁿ beh chai-iáⁿ tiáⁿ-piⁿ-liâm ê kóng-huat si án-chóaⁿ lâi ê.


一百年前台灣發生火災是如何處理?Chi̍t-pah nî chêng Tâi-oân ê hóe-chai sī án-chóaⁿ chhú-lí


玉里鎮原名為「璞石閣」,日治時期行政區重劃後隸屬花蓮港廳璞石閣支廳,改名為玉里庄,是當時東部繁榮小鎮。玉里1920年底發生嚴重火災, 火燒4個多小時,178戶被燒。

Gio̍k-lí tìn goân-lâi kiò「璞石閣」, tí Ji̍t-pún sî-tāi hêng-chèng-khu tiông-ōe liáu, kái kiò Gio̍k-lí, sī tang-pō͘ lāu-jia̍t ê só͘-chāi. Gio̍k-lí tí 1920 nî-té hoat-seng tōa-hóe, hóe-sio 4 tiám gōa cheng, 178 hō͘ sio khì.

從《台南府城教會公報》的報導可看出:

那時當地已有消防組,軍人,警察,保甲壯丁也都來幫忙。

當時已經有開闢防火巷 (拆火路thiah hoé-lō͘) 這個術語。

Ùi Tâi-lâm-kàu-hōe-pò ê pò-tō óe-tàng khòaⁿ-chhut:

Hit-sî tong-tè í-keng ū siau hông-cho͘; lio̍k-kun, kéng-chhat, chòng-teng long lâi phah hoé.

Hit-sî í-keng ū thiah hoé-lō͘ chit-ê iōng-gí.


當時日本官員怎麼處理?

支廳長替百姓扛重物;

支廳派警員發飯給無家可歸的人;

花蓮港廳長趕來開會當日決議補償方式。

Tang-sî Ji̍t-pún koaⁿ-goân àn-chóaⁿ chhú-lí?

chi-thiaⁿ-tiúⁿ pún-sin thè peh-sìⁿ giâ chin tāng ê mi̍h-kiāⁿ;

Chi-thiaⁿ phài kéng-koaⁿ koāⁿ pn̄g hō͘ bô chhù thang toà ê lâng chia̍h;

Hoe-liân-káng thiaⁿ-tiúⁿ chē chhia lâi khui hoē kiù-chè koat-gī pó͘-chō͘ ê hong-hoat.

《台南府城教會公報》第431號,1921年2月,原文請看這裡 http://pojbh.lib.ntnu.edu.tw/script/artical-2941.htm#

圖片是當時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玉里街之大火〉, 《台灣日日新報》 (大正10) 1921-01-02, 日刊,04版次,漢文。


6月 04, 2021

082 火神眼淚史實版


最近火神的眼淚這齣電視劇很紅,我自己是還沒看,但是讓我想起先前看過的台灣消防歷史資料。今天我來和大家介紹台灣的消防工作是如何發展? 現在有的制度問題,不是現在才有,是過去已經有,但是一直沒有去解決的問題 我們一起來了解台灣的消防歷史。

先來說我為什麼去年就去找消防歷史資料,在第46集台籍日本兵陳桑的故事時,說到他的日本老闆是住吉秀松。因為他跟我說這個人是當時台南的第二有錢的人物。我那時就在網路上找這個人,但是發現網路寫的,並不是他過去替台灣做過的工程或者他的事業有多大,大部分寫,他是台南消防之父。我一直都想不通為什麼在台灣有錢的日本人和消防隊是什麼關係,所以才去找資料。後來才知道,原來在日本時代早期各地的消防組,那個時候叫做組不是隊,都是日本營造業者負責的。是什麼原因呢?

在台灣的木頭蓋的房子,是日本人來後才變多。但也因為這樣火災也變多。台灣總督府一開始並沒消防法規,也沒消防組織,所以一般是警察負責消防工作。但是因為來台灣的日本人變多,所以他們就自己組義勇消防組。組的人大部分就是像住吉秀松,這樣的土木工程業者。我猜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工人比較多,隨時可以調度人手去救火。另外是因為他們的工作就是營造,蓋房子,所以他們對這些房子的結構比較了解,知道從哪裡開始救火比較有效。還有一種說法是,火燒以後房子要重建,這樣他們就能承包到這些工作。但時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義務做這件事。

所以消防組的經費大部分是這些營造業者出的,但他們也會在民間募捐,地方政府有錢時也會補貼。但是那個時候,也有些消防組會向當地人收取很高消防費用,算是另外一種的保護費,還有各地方的消防組會互相爭地盤、爭管區。

所以很快,日本政府就訂定些消防組要遵守那些規矩,後來1920年將消防業務納入警務局負責的業務,和日本一樣。從那個時候開始,總督府將消防工作視為地方的行政工作,消防組的組織和規模逐漸擴張。

幫忙救火的,除了日本人組的消防組,也有台灣人的救火團,是本來的保甲青年團組成的。日本時代的保甲壯丁團一開始是為了幫忙警察應付反抗日本政府的組織,後來就變成為顧治安、巡邏、水災火災時幫忙,所以日本政府也開始教這些人如何救災,如何和當地日本人的消防組配合。

但是當時消防組裏一直都是日本人,台灣人能加入消防組是1930年代以後的事,在1938年的統計全台灣的1500多個消防組員,台灣人只有106個。但是這些人都不是專職的,這些消防組員都有自己的工作,當他們聽到火災的信號,才去消防事務所聚集,拿工具去打火。因為後來這種方式無法應付那麼多火災,所以才開始有特別聘的,固定在那的消防人員,但是並不多。在全台灣23個消防組只有9組有這款專職的消防人員。

太平洋戰爭開始以後,空襲變多,無論消防、救護和警察保安的工作都變多。當時1943年日本政府就在四個大都市基隆、台北、台南、高雄連續成立正式的消防單位,由地方的警察來管理,這讓消防專務人員的地位和待遇提升,雖然一開始只有日本人可以進消防署,但是後來因為許多日本人去當兵,所以開放給台灣人考消防人員。

戰爭以後,原來日本的消防制度沒有變,消防人員繼續是編在警察系統裏頭。國民政府認為已經沒有戰爭,不需要這麼多消防人員,所以人數減少。但是因為當時這些消防人員並沒辦法應付所有的打火工作,後來政府就將原本的民間救災團體、保甲壯丁團、義勇隊,整併變成義勇消防隊,也要求地方政府都要自己組成義勇消防隊。

但是消防預算和人員都很少,都沒受到重視。一直到1966年在西門町的新生大樓,在過年時來火燒,整間大樓有六層樓,裏頭有戲院、餐廳、舞廳、百貨店都有。台北市的消防隊來以後,因為設備太,舊水也噴不到上頭,雲梯也沒辦法去救6樓的人下來,雲梯車還翻車壓到消防人員。所以那次29人死亡,那個事件以後政府有多買設備,而且台北市消防隊變成消防警察大隊。 

但是台灣經濟變好,娛樂場所也變多,因為工程的消防設備並沒什麼要求,要不然就是安全檢查很隨便,很多大型的公共場所是鐵厝搭起來的,有沒逃生出口,所以火燒不僅變多,而且一發生常常人都救不出來。1995年台中衛爾康餐廳的火災是很嚴重的一次,有上國際新聞,因為一間餐廳失火卻64條命不見。當時不緊沒有逃生出口,他們要打破玻璃逃出來也無法,因為裝的都是強化玻璃。那幾年火燒事件很多,因為這些事件,才有修改消防法令,消防隊也從警察系統獨立出來,中央設消防署,各地方也開始有消防局。

消防人員和設備還是不夠。最明顯的是921大地震時,台灣消防隊才發現國外來的救人的設備先進許多,因為當時台灣消防救災都還沒能去找埋在地下的人的探測器。看到外國人有了,才知道去買。921也變成全國防災日。

台灣消防不僅設備不好,主要是消防人員一直都不夠。到2020年底,全台消防機關人員是15700多個,算起來一個消防人員要服務1500至1800個民眾,這是其他國家的1.5到3倍之多。另外有沒拿薪水的義勇消防隊員,是4萬多人。除了救火的志工,還有很多志工,地方的災害防救團體、婦女組織和慈善團體,替消防隊做教育工作和募款。 

消防人員不夠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工作很多樣,本來應該是打火救人,消防安全檢查,消防教育,和消防有關的工作。但是台灣的消防隊從1978年開始也載送受傷和病患到醫院,當時那個年代救護車很少,計程車也很難叫,所以一年有差不多10萬人以上,是坐消防隊的救護車到醫院,他們的業務也有去救要跳樓自殺的,扛酒醉躺在路邊的,鄉下地方也去幫忙補蜂抓蛇,救動物。就像現在有疫情,他們並不是醫護人員,也沒什麼保護的情形下,會被叫去幫忙載病人。

過去十年來不少消防人員因為打火來過世。最嚴重的是2014年的高雄氣爆,2015年桃園的新屋保齡球館和2018年的敬鵬工廠大火,這每一個事件都有六、七個消防人員去逝。像新屋保齡球館和敬鵬工廠其實都是一般火災,為什麼死這麼多個消防人員?這兩件都是消防人員進去以後才發生大火,因為逃不出來過世,專業的消防人員為什麼要做這麼危險的事?

在新屋保齡球館火災過逝的六個消防人員都還沒有30歲,最大的29歲,最年輕的21歲。這些人的家屬告消防隊安全檢查放水,告公務員涉嫌偽造文書,但是審判後這些人都無罪;唯一判5年的是保齡球館的老闆。 

敬鵬工廠失火時,消防隊員也是很快就衝入要救人,但是再來聽到爆炸聲後,這六個先進去的人員就失去聯絡。他們進去到一樓時被二樓掉落的大型機具壓住。這些人進去時不知道工廠裏頭有2400公升的柴油,也沒先看到工廠的平面圖,當然也不知道危險的物品放在哪裡。這間工廠的安全檢查一直都有問題,兩年內收過9次罰單,但是安全並沒有改善。

消防人員家屬的疑問是為什麼要隨便指揮,派人進去危險的地方?像2019年台中大雅區的鐵厝工廠事件,也是有兩個消防人員殉職。但是大家都知道其實現場是沒有人在裏頭,但是這兩個消防人卻進去,出不來,來過世。報紙記者有問到的消防人員說,消防局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消防人員若只站在旁邊噴水,沒積極救火,民眾就有可能去找民意代表,接下來消防局的經費就有可能減少。

這幾十年來年來的問題很多,危險建築和消防安全檢查沒做好、消防人員調度系統有問題、消防人員的設備、人數不夠、最基層的消防人員無法反抗不合理命令這些都是。消防人員不能組工會,每一次有消防人員過世,他們都要求政府應該補人,補裝備,請政府檢討真正需要消防人員出勤的業務,不應該讓人數已經不夠的消防隊還要負責抓蜂捉蛇,另外,他們也要求所有發生的事故應該就要公開調查結果,這樣才能夠檢討改善。這是政府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每個人可以幫忙的又是什麼?

參考資料

蔡秀美,2013,〈日本近代消防官僚與臺灣消防制度之發展〉,《臺灣學研究》第16期,頁41-70。

蔡昌祐,2020,台灣近代消防的演進 1895-2015。國立中洋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6月 01, 2021

081 台灣早餐的演變


台灣人最常在外面吃的一餐是早餐。因為外面買早餐很方便,不僅便宜,省時間,還有很多食物可挑。台灣早餐很豐富,可以吃的東西很多樣。應該不少有年紀的人和我一樣,小時候吃的早餐和現在很不相同。台灣早餐是如何變化? 吃東西的習慣如何改變?這些賣早餐的連鎖店是怎麼來的?

我們先來說一日吃三餐的習慣和早餐從哪裡來?雖然有人說「早上吃得像皇帝、中午像平民、晚上像乞丐」。但是一日吃三餐的習慣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和外國一樣台灣人很早以前一天只吃兩餐,後來才變三餐,現在也有人吃五餐。

在歐洲的歷史中差不多是三百年前才開始有早餐。他們是以喝熱的飲料,茶、咖啡或者可可當早餐。而且這些飲料,全部都不是歐洲本地生產而是從別的地方買回來。所以剛開始貴族才有辦法喝得起,但是後來就變成歐洲一般人早餐的一部分。

日本人是更晚的時間才開始吃早餐,本來他們的習慣是早上先外出工作,接近中午才吃早餐,然後下午四、五點吃晚餐。其實這和有沒有電燈有關,聽說在日本是一直到點油燈的油變便宜以後,大家才比較晚睡。但是大家的工作時間也變長,為了讓工人能應付更長的工作時間,所以才開始多吃一頓飯。差不多1930年代開始,日本就推廣一天吃三餐,營養才夠。

當然也有中醫師推廣一日吃三餐而且固定時間吃,對身體比較好。但是這幾年這種說法又改變,開始有醫生提倡一日吃兩餐就好。所以過去提倡一天要吃三餐,一個可能就是剛剛說的,為了應付更長的工作時間。另外一點是現代人的生活,無論是上班或者上課的,大家統一時間吃飯,工作時間和上課時間都比較好安排。照理說,和睡眠一樣,每一個人需求不同,吃多少和什麼時候吃並不是都固定一樣。 

台灣在農業社會的時候,常很早就去田裡工作,中午不吃,或是家人會帶點心去給農夫吃,一直到休息才回家吃晚餐。所以是沒有吃中午的習慣,早晚兩餐都吃飯配菜。粥是老人或小孩才吃,因為吃粥很快餓,所以稀飯當早餐是後來才有習慣。

務農的人口變少,大家開始去工廠上班去城裡工作,需要去外面吃早餐的人才變多。一開始是過去賣中午點心的店,開始提早開賣,變成賣早餐。鹹粥、米苔目、肉圓、碗粿、肉粽都有。過去的點心和早餐有一項是現在已經不常看見,就是土豆湯。我在42集說過的永和阿嬤,她來台北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火車站旁邊的點心店賣花生湯。一開始是當點心,後來也有人就吃花生湯當早餐。煮花生湯真需要技術 要先泡,去膜,聽說要先冷凍過才比較快煮。但是現在賣花生湯的店不多,大家都有印象的是「電腦也會選花生」的電視廣告。

另外一種早餐是很早就有的飯糰。將吃的飯包東西捏成一團,應該是很早就想得到的吃法。但是台灣的飯糰和日本不一樣,因為是有加糯米,裏頭還會包很多餡,蘿蔔乾,酸菜,滷蛋,肉鬆,土豆粉,差不多什麼都可以包在裏頭,大部分都還會加一塊油條。

台南的虱目魚粥或是台北大稻埕的古早味肉粥都很有名,但是你們有沒有發現都一樣是一粒粒的,並沒有煮得很爛。因為若是古早就有的店,在過去要去做工或者務農的人只吃粥,肚子很快就餓,所以他們賣的比較像是泡在鹹湯裡頭的飯。

在原來當點心的食物變成早餐的同一個時間,賣燒餅、油條、豆漿的店也開始出現。大家都聽過永和豆漿也看過招牌,但是永和豆漿並不是一間店的名字,是因為在1950年代開始在永和和頂溪地區有很多家賣豆漿的店,所以都叫做永和豆漿。後來是1955年開在中正橋旁的「世界豆漿大王」變很有名,永和豆漿才開始在全國流行起來。

為什麼永和豆漿會流行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說因為大家愛看美國棒球比賽的轉播。那個時候中華少年棒球隊正紅的時候,大家都擠在電視前面,看少棒在國外的比賽,一看就到天亮。因為當時這間在永和中正橋頭的豆漿店很早開門,別家店都還沒開,他就已經在賣了,所以大家看完野球賽的電視轉播後就一起去永和吃豆漿。因為看野球的人多,吃豆漿的人也越來越多。

還有一種說法是,蓋中正橋的時候,又修又改的工程很多次,工人都在橋邊的豆漿店吃早餐。工程結束以後,這些工人離開,但是都還記得這家豆漿店,所以也有人在自己的故鄉開始賣「永和豆漿」。

雖然賣早餐的豆漿店開店的時間比別人早,但是全台灣第一家開24小時的豆漿店是永和的「世界豆漿大王」,而且豆漿店從原來賣的油條、燒餅和豆漿,還開始賣肉包、蛋餅、鍋貼、饅頭、飯糰等等。變成可以吃早餐也可以吃宵夜的地方。當永和豆漿開始流行以後,就有一個頭腦轉比較快的人,先去註冊永和這個商標,也在士林開一家店。但是一方面這個註冊轉過不少手,另外就是永和是地名,豆漿是一種食物,無法說誰先發明永和豆漿,所以台灣還是四處都看得到永和豆漿的牌子。但是這個商標後來1995年在中國註冊,真的就有限制,在中國永和豆漿這個招牌不是隨便能放的。

說到豆漿,台灣還有鹹豆漿,是我小時候不曾吃過的。其實鹹豆漿也是1950年代就有。鹹豆漿很特別,因為不像甜的豆漿是用喝的,鹹豆漿可以加菜脯、蔥花、小蝦米與油條,吃起來還有點像沒凝固好的豆花。豆漿為什麼會結成豆花?主要是有家醋並加熱。豆漿加熱以後,他的蛋白質nn̄g-pe̍h-chit會改變,又加醋會使豆漿內的蛋白質凝聚一起,變得像豆花。有的鹹豆漿比較水,有的比較像豆花,是因為每一間店的加熱和加酸的比例不一樣。

但是老實說,現在在城市中要買得到燒餅油條的店越來越少。反而賣三明治pháng-kauh或者美國割包的店變多。西方式的早餐雖然從美軍來台灣時就有,但是那個時候不普遍。早餐開始吃麵包或是吐司雖然比較早有,但是在外面可以買得到三明治siok-pháng-kauh是1980年代才有。在1981年台北八德路台灣的第一間「美而美」開幕,這間店的老闆林坤炎,一開始是開小貨車在買,後來生意好才開店。林先生說他看電視的野球比賽,美國人在球場賣hot dogs,他覺得台灣要賣美國割包也可以這樣推廣,所以特別選在都市人最趕時間的早上賣。

後來生意很好,他們家的親朋好友都開始開店賣早餐,漸漸才發展出連鎖或者加盟制度。當然不同品牌的台灣西式早餐店就越來越多,這幾十年來台灣到底開了多少間這種早餐店?差不多上萬家,和開24小時的便利商店有得拚,算起來平均每2千多個人就有一家像「美而美」的早餐店,不管是不是真的叫做「美而美」。

這些早餐店除了賣漢堡、三明治、炸的東西 也賣蛋餅,煎餃,tiánn-pinn-liâm,蘿蔔糕,炒麵,甚至還有賣意麵,賣泡麵的。去這些店買早餐不僅省時,而且也可以現叫現做,可以跟老闆說不要加胡椒或是番茄醬。雖然這種早餐店的店面都不大,但是人很多,老闆記憶都非常好,人客叫什麼,要收多少錢都不會亂掉。

什麼時候吃早餐?早餐吃什麼?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有關,也和醫生和營養師的建議有關。到底一天要吃幾餐?也跟時代在改變。除了正餐以外也有人會吃點心,聽說在科學園區工作的員工,下午都會一起訂點心還是飲料。很多晚上晚睡的人都會吃消夜。我們從過去兩餐變成三餐,不少人固定會在12點吃中午。但是這和工作的方式和學校或是公司的時間安排有關。現在若在家裡工作的人,應該就可以自由選擇什麼時候吃飯?要吃什麼?一天是要吃幾次?完全按照自己或是家人的身體和生活方式來安排,這應該也算是一件好事才對。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