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27, 2021

070 台灣女性故事 王貞文


用台文寫書和創作的人並不多,而且和其他的語言相同,用台文作家裏頭女性比男性少。有人說男女比例大約是四比一或者五比一,五位男作家才有一位女作家。我今天要來說的這位台灣女性,她用台文寫小說,他也是畫家,他參加台文運動,婦女團體,但是她主要的身分是牧師。他就是王貞文。

在過去三十年裡曾發表過台語小說的女性作家兩隻手屬得完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有出過書。王貞文的《天使》和清文的《虱目仔 ê 滋味》是在同一年2006年出版。王貞文的《天使》最早發表於1994年的教會雜誌《新使者》裡頭,這篇小說和其他作品後來在2006一起合併成書來出版。王貞文留下來的出版品一共有十幾篇小說,七八十首新詩和二十多篇散文。

為什麼今天說她的故事呢?因為他做為一位台灣女性,她的想法,她的一生值得大家了解和學習。她不僅代表1990年代台灣社會的開放進步的那個世代,他在很多方面,本土意識的發展,台文創作的發展和基督教的女性神學的發展都有貢獻。

1965年王貞文和他的雙胞胎姊姊是出生在淡水,因為她兩個父母都在淡江中學教書。他三歲的時候,因為阿嬤生病,和父母搬回嘉義,他的爸爸就在輔仁中學,媽媽去嘉義女中教書。王貞文兩邊的阿公都是醫生,也都是基督徒,他的父母也是。所以他是第三代基督徒,從小在嘉義和他的父母去西門教會,在那裏十四歲的時候決定以後要讀神學。 

他四年級的時候作文在學校得獎,六年級的時候開始寫詩,她在西門教會時也編青年團契的雜誌《葡萄樹》。後來因為他爸爸換工作,收入不穩定,她們兩個雙胞胎姊妹就拼命考入嘉義女中,因為她們的媽媽在那裏教書,考上就可以不用交學費,他們兩個在嘉義女中,也當《嘉女青年》的編輯。王貞文從小就喜愛寫文章,在用台文創作之前,也用華語寫過不少東西,已經有出版過八本華語的書。

他自小一方面對寫作和對畫圖,藝術很有興趣,另一方面他也很想要讀神學,考大學的時候,他就先去讀東海大學讀歷史。大學畢業他才來參加神學院考試,直接進入台南神學院讀碩士。

王貞文大學畢業,進入台南神學院剛好是1987年台灣解嚴。隔年李登輝當總統,當時的台灣剛開放,社會有很多過去無法自由討論的事情,無法自由去做的事情都開始出現,當時的社會運動很多,有很多聲音。其中發生不少事件都對王貞文有產生很大的影響,就像鄭南榕自焚運動,台南神學院的校友牧師因為主張台獨被抓,林義雄家裏發生的事情,這些種種後來都有出現在他寫的文章裏頭。

他在1990年畢業開始去新竹香山教會傳道,這個教會的信徒大部分都是從東部來的阿美族人,他在那裏除了傳道也幫助阿美族社區的建設和小孩的教育。過幾年,因為在東海認識的教授的介紹,他就去德國Bielefeld的一間神學院進修讀書。他在德國前後一共是12年,他在那裏來參加婦女團體,也認識女性神學。也是在德國的時間,因為在台灣同鄉會遇到宋澤萊,受到鼓勵就開始用台文創作,後來也參加台文團體,和台文雜誌 台文戰線。

在他自己為《天使》這本小說寫的介紹裡說:「對我來講,台文是一種反抗與冒險的語言,嘛是與我的信仰生活連結作夥的,有神聖的氣味的語言。」就像她說的,台語一直都是讓人認為是反抗的語言,因為長期被禁止使用,所以說台語代表不聽話,不遵守規矩,她作為一個女性作家,選擇用這個語言和他的信仰和他的生活有關係,也和他愛挑戰不公義的事情有關。

王貞文變成牧師和作家和他反抗權威的個性有關係。他自己說過這是因為他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很自由開放。他說有一次他的小學老師,也教過他老爸,曾對他爸爸說,小孩不要都不管教,讓他自己長大,多少要教一下才好。他也說,因為他家裡不教要尊重老人,像他自己這樣思想活潑自由長大的孩子,在那個戒嚴時代,大家都不自由的時代,就真受苦了!

他們家自由的思想和民主的教育在那個時代很少見。這也讓他們全家對政治一直都很關心。其實她的阿公曾因為二二八事件跑去躲起來,爸爸在高雄加工出口區擔任女工宿舍的主任,因為很愛批評政治,也曾被調查局派人調查,還到家裏警告他不要再亂講話。但是他們家的人和其他家庭不太一樣,並沒有因為這樣就不講政治的事情。王貞文和他的雙生姐姐,反而因為這樣決心讀歷史,王貞文說她想要了解台灣歷史,知道他阿公的時代發生的事情才去讀東海歷史系。

他對權威的認知不是單單是說的,或者理解而以,是他真正感受得到。他在紀念陳文成的文章寫到 1996年,他坐飛機從德國回來台灣選總統,為了要表現出自己是台灣人,他沒去買比較便宜的中華航空機票,選擇那個時候才開始不久,特別用綠色表是台灣的長榮航空,結果整趟路程,在飛機上都要忍受沒經驗的服務和日本式威權的管理方法。他自己覺得那個時候的自己很傻氣,以為忍受這些就可以支持本土的產業。坐在飛機上要看得出一間航空公司的管理是威權方式,這是需要真的知道什麼是民主生活的人才作得到。

他的媽媽曾說,王貞文三年級的時候,就跟老師說,蚊子會盯人是為了延續自己的生命,是不得已的,所以不應該都把他們打死,當然學校的老師只是覺得這個小孩很奇怪。這表示他自小不僅很敏感,也很有同情和同理別人的心,所以她對女性,對身體有狀況,長的和一般人不一樣的人,社會上的弱勢族群特別關心。他在一個訪問就說過: 「其實我文學ê寫作kap我宗教ê關懷,是因為我ê基督教是用「疼厝邊」來做中心,永遠攏 kah弱勢ê人khia做伙。」

很多人說她寫的《天使》是基督小說是很好的作品。她自己也說,她是因為講道時,需要一個故事才寫這部小說,因為說太多道理是沒有用的,有人物,有故事大家才會聽。《天使》的故事是說有一個畫家兩次畫同一幅天使的圖。第一次是教會請他將這幅圖畫在牆壁上,第二次是一個女孩是拿一張這幅圖的照片要他畫出來送給媽媽。這張圖是一個天使在保護兩個要走過很破的木橋的小孩讓他們不要掉落。在第一次要畫的時候,他不知道要如何畫出這個天使及小孩,但是那個時候有一個跛腳的小女生常來看他畫圖,女孩問他說:「是嘸是有一個天使匿佇內底?」因為這個女孩虔誠的態度給他能夠畫出這個天使。但是後來,這個畫家受到政治迫害被關就不再相信世間有天使。很久以後他又遇到一個女孩拿他過去畫在牆上的圖的相片,請他畫下來要送給他媽媽。一次他聽到那個媽媽對女兒說:「……這個天使伴我經過人生痛苦的崁站,每擺冷心倒退的時,我就想著這張圖。」這個畫家才發現這位拄著拐杖的媽媽就是37 年前的那位來看他畫圖的跛腳女孩,所以就又有信心,將這幅圖又畫一次。圖裡的兩個小孩,一個是他自己被關最失望的時候,另外一個就是那個跛腳的媽媽。

他的作品並不僅是在傳教和說信仰,他的背骨也反映在他作一個牧師,他寫女性的婚姻,寫愛情,寫性,寫強暴,這對一個神職人員並不簡單,但是他在德國學女性神學,學從女性的角度來看信仰,來讀聖經,對基督教會裏頭的改革也有貢獻。

她在德國12年對她的影響不僅是婦女運動,還有很多。他也將他喜愛德國作家翻譯成台文。像她的第一個台文作品 《親身的老母》 其實是翻譯又改寫德國的戲劇家 Bertold Brecht 的作品,這齣戲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在台灣也有華語的翻譯,也曾演過。但是王貞文做的不僅翻譯,還將原來故事裏頭戰爭的背景改作台灣的二二八事件,裡頭的主角的名字從Anna 變成春花,因為他認為要有本土的東西在裏頭,台灣的觀眾才比較好理解。哪一天這個二十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戲劇家的作品,已經在全世界用很多語言表演過,也可以用台語在舞台上演出,應該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他的台文作品得過不少獎 很可惜她四十幾歲發現得癌,五十幾歲就來過逝,他若還活到現在,應該比一些聽眾更年輕才對。



參考資料
林央敏,2012,女左家的虛構行模仿 評王貞文與清文的台語小說,《海翁台語文學》, (126):4-35
謝惠貞,2010,《台語、文學、基督教 王貞文 文學創作歷程和台文作品中的基督教關懷》,國立成功大學台文系碩士論文

4月 21, 2021

069 六甲瓦窯故事


若說到古早厝,大家想像得到的都是蓋著紅色的屋瓦。過去台灣畫家畫的風景裡頭也都是紅色的屋頂。但是若看鄰近國家,日本韓國的瓦片以黑、灰為主。中國除了福建沿海的地區,大部分的屋瓦的顏色也都是黑、灰、青。但是台灣的屋瓦自早期就是紅色的,非常有特色。過去無論是中國人或者日本人來到台灣看到整片都是蓋紅色的屋瓦,都覺得很新奇也很美。雖然今天台灣過去燒瓦的瓦窯還保留下來 有在生產的沒幾間 但是過去有一段時間台灣房子都是蓋瓦 台灣的萬年瓦是如何做出來的?我會請一個過去家裡開瓦窯的阿公來跟我們說

台灣是荷蘭人來以後才將磚瓦引進台灣,他們蓋的安平古堡、赤崁樓Tshiah-Khàm-Lâu,雖然磚頭是在烏山頭製做的,但是瓦片是在從福建運過來的。

據說台灣人學會燒瓦是因為陳永華的緣故。陳永華是跟鄭成功來到台灣的將軍,是福建同安人,故鄉就是製瓦的地區。他在負責開墾的地方開始教大家如何取土燒瓦。他所負責地方正是現在的台南六甲。也因為如此,六甲過去一直是台灣瓦窯的中心,戰爭後,全台灣另外兩個專門燒瓦的地方是苗栗的竹南和高雄的大樹。

六甲地名的由來是因為這些人來開墾的時候,用來算土地大小也順便取的名字,所以六甲區裡還有二甲、七甲,因為六甲在中間,所以後來這些地區合在一起稱為六甲。

過去全台灣最有名的瓦叫做二鎮瓦,六甲瓦窯也偶爾被稱為二鎮瓦窯,雖然算是同一個地區,二鎮在六甲往南的地方,但是若以行政區來看,二鎮是屬於官田鄉。過去二鎮的瓦窯的數量差不多是六甲瓦窯的三分之一。但是在二鎮製瓦的人都是六甲人。

六甲瓦窯為什麼出名?主要是土不同。六甲近山區,而且土很黏,適合拿來燒,而且直接燒出來就是很漂亮的紅色。所以在清朝的時候,臺灣的十個瓦窯,其中六個在六甲。日本人來以後還引進日式目仔窯,燒瓦的技術進步,所以就增加到40個窯左右。日本人雖然也用紅色的磚頭,但是也引進日本的黑瓦,主要是用在學校和宿舍。在六甲也有燒烏瓦,但是很少,因為台灣人的屋子還是都用紅色的萬年瓦。戰爭以後,蓋瓦片的房子更多,到1970年代六甲的瓦窯有差不多100個左右。

現在六甲的郊外仍可見到不少池塘,一種說法是因為過去一直取土燒窯所以便一漥一漥的水漥,但是燒窯的過程中也需要水池,因為土來了也還要攪 所以瓦窯附近都有水池 這些後來改為池塘養殖魚蝦。

今天來說故事的阿公70多歲,他的家在七甲,自他的阿公就有瓦窯,後來他的爸爸接下來做。若說六甲有過100個窯,他們家只有三個瓦窯,算是很少的。這三個瓦窯差不多到1970年代,他高中快畢業的時候,台灣用的瓦越來越少了

,才慢慢收起來。他本身並沒有實際做過或者燒過瓦,但是因為自小看到大,所以知道的不少。有關六甲瓦窯的資料很少,他跟我說到很多和瓦有關的名詞。像瓦窯,還要有瓦寮仔,放瓦的地方叫做瓦寮仔,還要有瓦程,曬瓦的廣場較瓦程。訪談中他還說到許多製瓦的器具,都是我沒聽過的名詞。

請大家一起收聽

4月 18, 2021

068 早期的女子游泳課


國小畢業以前要會游泳這件事是Hena在幼稚園的時候,我才聽說。因此,有家長很早就送小孩去學游泳。但是真正一定要會游泳嗎?其實教育部沒這麼嚴格,2019年小學、中學畢業生合格的不到5成。但是教育部會有這種要求, 主要是因為過去溺水的學生不少。像台灣這樣的海島,游泳應該是重要的求生的能力之一。今天我來和大家談從過去到現在的游泳教育,日治時代的女子學校如何教游泳?現在的游泳教育又有哪些問題?

台灣傳統敬畏水鬼和水神,所以無論是海邊或河邊,游泳的人都不是很多。不僅如此,也很少人運動。日本人來以後,體育運動並不是為了身體健康,其實是武術的一種,戰爭時才派得上用場。社會慢慢變得比較安穩或,也開始有人參加運動俱樂部,像先前說過,日治時代就有腳踏車隊。後來也有人開始在河邊或是溪邊游泳,但是常有人溺水死亡,無論日本人或是台灣人都不少。尤其在古亭庄的新店溪,經常有人去散步,納涼,然後去游水後就不再回來了。

但是就如上一集所說,日本人認為游泳不僅對個人身體有幫助,運動對國家發展也很重要。為了避免民眾隨便入水游泳,造成危險,就在古亭的新店溪旁設一個游泳場所,叫做川端水泳場。作法是將新店溪圍起來,讓大家在有限的範圍內游水,要下水前還要求健康檢查,而且依照程度教授游水,旁邊還有一間事務所,但是進去游泳要收費。自從有了這個水泳場,在溪邊的其他地方游泳就被禁止了。因為要收錢,所以這個川端水泳場對台灣人學游泳沒有太多影響。

若要說台灣第一個現代化公共游泳池,那就是在現在台北市南陽街的明石町水泳場,這個游泳池不是日本人蓋的,是1921年台灣基督教青年會(YMCA)的。這個地方的室內僅有29坪,有事務處、有洗澡的地方,有救護室和廁所,還有放衣服的櫥子。游泳池在室外,長20公尺,寬11公尺,但是水深才70公分而已。又沒多久後,在台北市東門町,也就是現在的中正運動中心的地方,蓋了另一座水泳場,這個游泳池有明石町的4倍大,水深1.2到2.6公尺之間,算是當時最標準的游泳池。蓋這兩座游泳池的時間,才是台灣人開始流行游泳,學校開始教游泳的開始。

在說台灣人的游泳課之前,我先來介紹日本時代學校的體育課。日式教育認為體操很重要,所以規定小學男生要學兵操,女性做普通體操或者遊戲,但也建議夏天教游泳。因為一開始時台灣女孩普遍纏足,要學體操比較困難,所以都是用遊戲的方式,讓這些女孩願意運動。漸漸到1920年代時,民間和日本政府地的努力宣傳,台灣女生已經很少被綁腳了。也因為這樣,在公學校的體育課就比較少分男女。體育課以外,還有辦遠足、旅行、爬山這類活動來訓練學生。

那個年代的訓練很嚴苛,台北第三高等女子學校舉辦的遠足,有走到淡水,也有走到基隆和桃園。因為要走很遠,所以學校會讓學生每天在出名的三線道走,繞一圈差不多4公里,天天走,一個月之後才能去遠足。另外,出發前會先檢查身體,分健壯和普通兩隊。事前老師和校長還會先實地走一次看路好不好走,是否有休息的地方。遠足不是學生和老師一起走而已,校長和醫護人員還會開車跟在後面。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的資料,在1929年台北第三女高的500多名學生從早上四點開始走往新竹湖口,下午5點半到達湖口的人有四分之一,一百多人,他們總共走了15里*。有一大部分走到中壢,另外還有一百多人走到桃園。這不論是時間還是距離都是現在的人很難做到的。

在1920年代學校的體操課不再分男女以後,女子學校也開始有游泳課。最早開始有游泳課是台南第一女高,後來是嘉義高等女學校,這兩間學校也是最早有自己的游泳池的女子中學。但是其他的高等女子學校也都有游泳課,但沒游泳池怎麼教游泳?他們若不是去附近的游泳池借場地,像台北第一女高就去借基督教青年會的明石町水泳場上課,不然就像台北第二女高去淡水海水浴場,所以都是去別的地方上課。那個年代日本人強調,學游水,不僅個性變活潑,頭腦便清楚,成績會進步,而且對女孩的身材和健康都有好處。雖然這樣說,這種新的活動,也造成社會許多議論。報紙就記錄著臺北第一高女不少學生的家長反對游泳課,也有新聞說,有人會跑去女學生上游水課的地方偷看。所以有些學校,像新竹高女和臺中高女在游泳池上課的時候,不許別人進去。

他們那個時候如何上游泳課?既有的紀載是現在的人聽起來也會覺得很有趣的活動。除了游泳比賽或者跳水比賽以外,學生也學在水裡表演寫字,水中剝水果、撿東西,搶西瓜,潛水。我本來無法想像如何在水中寫毛筆字,後來看到照片才知道原來是浮在水面上看誰的毛筆字寫得比較漂亮。

另外,日本人也設計一整套的臨海教育課程,也就是帶學生去水邊,一般是海水浴場,有時一天,有時住很多天。也有的時間更長,一個月或者更久,為了讓學校辦臨海教育,有的海水浴場,像桃園和南寮濱,還特別蓋教室,宿舍和廚房讓學校申請到那裏上課。去海邊那麼多天學什麼?除了游泳以外,他們會去參觀水產會社,也會參觀漁船和港口,也會去看柴魚工廠,包括海水浴場附近的古蹟,炮台,觀察海水和海邊地形風景。不過每天還會上課,日語,英語,數學還是其他科目。另外就是學生會學到團體生活和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煮飯、燒水、打掃技能。他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的學生的學習效果比較好,而且海水和陽光對身體都有幫助。可見當時的游泳課並不是只學游水而已。但是很可惜,當時真正能夠受到這款教育的台灣女性不多,因為能夠讀到女高的人本來就很少。後來這類的臨海教育就漸漸消失,又再出現是這幾年才有的事情。尤其越來越多靠海的學校會開發出比較廣義的海洋教育的教案。

為什麼這幾年開始要求要有海洋教育和游泳課。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台灣每一年溺水的學生比例,比別的國家多。其實就像日本人很早就開始有游泳教育,但是後來真正讓日本小孩都會游泳的原因是1955年紫雲丸事故。這是一艘火車渡輪,就是用來載人和車去坐火車的。有一次載了800多人的這艘船和另外一艘船相撞沉水,讓168人過世,其中卻有100個都是出去旅行坐船要回家的小學生,他們沒有穿救生衣也不會游泳。這個事件後的幾個月,另一個學校帶小孩去海邊游泳,也發生意外,有36個學生被海水捲走,無法游回岸上,所以過世。這兩個連續的意外事件,引起社會很多的檢討,一方面是小孩跌落水不會游泳,另一方面是要有適當的地方讓學生學游泳。那一年以後日本政府花很多錢蓋游泳設備讓學生學游泳。

台灣溺水事件,每年都不少,所以教育部從 2001年開始說要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一直到2010年推動泳起來專案,要求學生畢業時後要通過游泳檢定,國小畢業要能游15公尺、國中25公尺及高中50公尺。但是四年後因為各種原因,並沒有繼續。現在新的108課綱才又出現游泳課。但是要如何進行?現在還是有許多的困難。

台灣目前平均每10間才有1間學校有游泳池,而且這是包括大學的游泳池,畢竟大學有比較多的游泳池。若只看小學,平均是每100間只有6間有游泳池。若想讓學生到學校外面學,其實都市和鄉下游泳池的數量落差很大。若看各縣市公私立,包括學校的游泳池都加起來算,每一百間學校有多少個游泳池?設備最多的是 台北市,每100間學校有66間游泳池。澎湖、連江縣,雲林縣和苗栗縣都很少,每100間學校不到10間游泳池。

因為過去的游泳教育政策,要求要教學,還要檢定,其中的困擾是游泳課的時間不在一般上課的時間內,而且還要另外收費,所以後來有家長抗議,連監察院都出面警告。

同時也有游水教練表示,若只要求小孩游完15公尺,有些小孩不換氣也游得到。這種標準太底,反而會讓小孩以為自己這樣就已經會游泳,不去注意下水時的安全。游泳教育主要目標應該是讓小孩學會落水怎麼自己救自己,然後也需要海洋和環境教育,更完全的臨海教育,讓他們學會觀察和判斷什麼時候才能玩水,要注意什麼,而非只教不同的游泳姿勢而已。


*更正: 並非如節目中所說的15公里,單位是里。1里是3.9公里。

游鑑明,2000,〈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33,頁1-75。

林玫君,2018,〈日治時期的台灣高等女學校學生與林海教育〉,《師大台灣史學報》11,頁55-97。


4月 13, 2021

067 玩水的歷史

                                                 

最近缺水很嚴重,大家都知道水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但是水不只是用來喝,用來煮食,也不是工業還是農業用而已。自過去水,無論是溪,湖還是海的水,甚至雨水,也可以用來玩的,水和休息和娛樂有關。台灣四面都是海,島上的湖,瀑布,溫泉都很多,台灣人從過去到現在玩水的方式有什麼變化?這和政府政策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先來說台灣玩水的歷史。

夏天到了,不少人,尤其有小孩的家庭都會想說要去海邊玩。其實去海邊玩,而且去海邊度假不是一直都有的活動,是後來才出現的。我們先來說台灣人和水的關係。早期台灣的民間信仰雖然認為水代表錢財,但是那是在家外面的水,家裡面積水不好,人也最好不要靠近水邊,有水神和水鬼的傳說。水會長蟲,長細菌,會產生傳染病。此外,早期水是種田最主要的資源,不同宗族的人會因為水而發生衝突。那個年代也有人戲水,像放水燈或者燒王爺船或者划龍舟。但這多是民俗宗教、集體的活動,若不是為了拜水神,就是為了照顧水鬼。早期有些上層階級的文人,他們和一般老百姓不同,他們會去看海,去湖邊看日落,用文字來寫出他們對水的感受。他們在家裡的庭院還會挖水池養魚,但是這只限於少數人才能做到。所以整體來說,傳統上,台灣人不是很愛接近水。特別還有農曆七月不能下水或玩水的說法。

林美容寫的《台灣鬼仔古》這本書裡就寫到水鬼的故事。鬼和魔神仔不同,一般人覺得鬼比魔神仔更恐怖,因為魔神仔只會捉弄人,但是鬼,尤其水鬼一定要抓到交替,自己才能投胎轉世。她書裡說到的故事是有一位姓黃的人住海邊,也常常去海邊潛水bī-chúi。有次他想要游遠一點,就潛水chhàng-chúi-bī到三十米深時,看到一株珊瑚長在海岸壁上,粉紅色的,很漂亮。靠近一看卻發現旁邊有一個縫隙。他膽子很大就游了進去,卻發現越往裏游,路越寬,一直來到一片空地,就像大廳一樣,四邊有好多條通路,通到不同房間去。他就像觀光客一樣在那裏繞來繞去。當他想到應該回家的時候,一檢查自己的裝備,發現他竟然已經超過四十米深,在五十多米的深海,而且氣瓶內的空氣已經用掉一半,最糟糕的是他忘記從哪一條路來了,所以找不到路回去。

海底是很靜的,他突然聽到聲音說:「你來了。」所以他就很緊張,越繞越找不到出去的路,突然左腳就像被人抓住,鞋字也脫落了。他正轉身要把鞋子撿回來時,卻看到一隻手。有一隻人的手從石頭縫伸了出來,將他的鞋勾住。原來石頭裡卡著一具屍體!說也奇怪,他卻不再害怕,也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他就緩緩的說:「好兄弟,謝謝你帶我來,現在讓我帶你回家。」說完,就拿繩子將屍體綁住,拉了出來。接下來,他就很順利地找到那株粉紅色的珊瑚。然後很快就上岸了。他上岸以後,趕緊報警,才知道原來那個人是在半個月前失蹤,家裡的人只知道他出來抓魚,但根本不知他去哪裡,一直都沒找著。從那個時候開始,黃姓先生若去潛水都會和朋友一起,不敢自己一個人去了。民間像這樣的水鬼故事很多,所以傳統上台灣人不太愛進水裡玩水,覺得海邊很危險。

其實台灣本島的海岸線很長,總共1,200多公里,而且四面海岸的地形不一樣,是很值得認識的地方。北部海岸是岬灣海岸,看得到奇形怪狀的石頭,這邊也是台灣最曲折的海岸,而且海灣較寬闊,水又深所以適合開港口。東部海岸是斷層海岸,海岸是很陡峭的山,沿海的平原較狹窄,船隻很難停靠。南部海岸是珊瑚礁海岸,地形特別,是觀光休閒,也是環境教育的好地方,但是對大船來說容易觸礁,比較危險。西邊海岸是沙質海岸,有許多沙灘,但是海水較淺,所以也沒有天然的深港。在西海岸看得到養蚵,漁塭仔也很多。

台灣人開始去海邊玩是日本人來以後的事了。日本人來後,開發水利設備,也將水變成大家能共同使用的資源。公共的自來水系統,水力發電,水庫都是那個時候,日本為了開發台灣資源所建設的。許多人自來水都說是水道水,這是日語的說法。水從過去是神祕、有可能產生災害,引發病情,變成是清潔衛生和文明開化的象徵。在這個年代日本人也推廣水上的活動,像游泳運動,划船比賽,日本人讀的學校先有游泳課,後來台灣人讀的公學校也有。

日本人開始在台灣設海水浴場。去海水浴場和去海邊休息是十九歐洲人開始流行的活動。和去泡溫泉一樣,一開始特別強調海水和海邊對身體健康有幫助,若生病了,就應該要去海邊曬太陽,吹海風,泡海水。日本醫生也認同這種說法,所以在日本也開始設海水浴場,後來在台灣也開始有。

台灣最早的海水浴場,應該是1902年夏天在基隆大沙灣開幕的。聽說那個時候,不僅有提供吃的點心,也有酒保。而且後來還有船載人出海觀光。在那個年代男生和女生的浴場是分開的。另外還有旅館可以讓從別的地方來的客人休息。後來淡水、新竹南寮、苗栗通宵、大甲、台南安平、喜樹(赤崁)、打狗也都有設海水浴場。那個時候開到海水浴場附近的鐵路和巴士在夏天也會打折,載大家去海邊。

除了海水浴場,日本人在台灣開發了很多溫泉。先在北投、草山和礁溪開溫泉旅館,這些地方變成觀光和學校帶學生旅遊的地方。一開始溫泉很貴,尤其住溫泉旅館不是一般人負擔得起的。後來因為很多人跑去泡室外的露天溫泉,不僅危險,日本政府認為有礙觀瞻,所以才在北投蓋公共的溫泉浴場。

但是戰後,海岸變成是海防部隊管制的地方。一方面怕有人偷跑進來,另一方面也怕有人偷跑出去,海防變得很嚴格。因為這樣,海水浴場漸漸關門,海邊也越來越少人去了。1950年代台北縣的地方議員還有要求開放萬里、金山和瑞芳的海邊和海水浴場,但是國防部都不允許。一直等到1969年才有海水浴場的管理規則,開放業者設海水域場,規定海邊只能游泳,不能有其他水上活動。

本來城市裡的河邊還有人去,無論是去釣魚,提水,洗衣還是玩水,但是後來河川防洪計畫開始以後,河堤變高,不但很難看得到水,也很難去玩了。

但是除了海邊和河邊這兩個地方以外,公園裡划船,洗溫泉,水庫遊覽還是繼續有。尤其後來新蓋的水庫,都成了觀光景點,像新竹的青草湖,石門水庫,明德水庫,曾文水庫都是學校旅行的地點。

台灣第一座商業性的遊樂園,「大同水上樂園」是1971年在板橋開幕。當時除了游泳池,還有滑水道chhu-chúi-to,人工河以及台灣的第一台雲霄飛車kòe-soaⁿ-chhia,當時很紅。一直到1991年關起來,現在變成是板橋音樂公園和萬板大橋。

玩水的活動和方式是在1980年代台灣經濟變好,才又開始變多。不僅能玩水的遊樂園,也有人去野溪泛舟kò pâi-á,爬山看瀑布,海邊的潛水,衝浪chhiong-éng,騎水上摩托車。大型的水岸公園或者親水公園越來越多,港口碼頭也都變成觀光區。溪邊、河邊不在是危險的地方,甚至建商蓋房子也會找可以看得到海或者看得到水的地方。

1980年代開始政府河川防洪的觀念也開始轉變,宜蘭縣的冬山河的親水公園是一個治水最好的模範。宜蘭的冬山河過去叫做羅東溪,常常淹水,整治後卻又發現水汙染的問題。政府和地方團體就開始帶學生去河邊做環保教育,測驗水質,改善水質也教環保觀念。另外政府規劃親水公園,親水的意思是考慮到並不是大家都會游水,所以讓大家可以更靠近水邊的意思。政府也在親水公園舉辦很多屆的划龍舟比賽,但是最成功的活動是宜蘭童玩節,在1996年第一屆的童玩節讓大人小孩可以一起在公園內看展覽,看表演又玩水。第一年就有20萬人參加,替縣政府賺了不少錢。後來其他縣市也開始舉辦類似的活動。在海邊辦的活動也越來越多,墾丁很有名的春吶音樂會,貢寮的國際沙雕藝術節都是。

雖然大家越來越喜歡玩水,但是溺水(im-sí人)的事件一直都有,所以後來民眾開始要求蓋更多公共游泳池,讓大家學會游泳,學校也要教游泳。說實話,一直到現在台灣不會游泳的人還是不少。


王志弘,2013,戲水: 壬水關係的除魅與反魅。休閒與社會研究,7: 21-49。

鄭麗玲,2016,台灣第一座海水浴場在哪裡?日治時期游泳文化,一段消失的歷史啊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164349 

潘美璟,消失的基隆海水浴場,台灣博物季刊,35 (2): 51-57。




4月 12, 2021

台灣人台灣事一周年嘍!


 

從第一集上架到今天已經超過365天了。

從因疫情被關在家裡想說說台語,到現在總共產出66集節目,超過十萬次下載,去年擠入全台前100,上週全台前150,這一切自己都覺得很不可思議!

驚訝的主因有兩個,一是本人居然如此有毅力的更新,二是竟然有人願意持續收聽。

這一年我嘗試了兩件沒做過的事,練習創作和自學行銷。雖然都沒有做得很好,但是從無到有的經驗很愉快,也很有成就感。

有人說Podcast最怕的是後來無來賓可邀,沒話題可講。幸好本節還很年輕,還沒遇到沒題材可說的窘境,但是確實很常猶豫到底先說哪個主題比較好。

我挑選的方式是我感興趣,聽眾也喜愛的故事;前者我很清楚,但後者只能不斷嘗試。無論聽眾是否買單,但每一集都是我認為有趣、感人、值得分享和留存的內容。這一年中的嘗試錄製的內容越來越多元,以下是節目一年的回顧

2020.04 第一集上架 +部落格開張 + Twitter帳號

2020.05 006 台灣女性故事 張聰明〉上架

原本只規劃了九集,每月一集,今年又錄了另外兩集,總共有11集。

讓女性的貢獻被看見是這個節目的核心目標,所以在不以生命史為主的節目也談到關鍵的女性,像陳澄波的妻子,葉永鋕的媽媽,保護養女運動的呂錦花

2020.07 016婚禮習俗知多少?〉上架

傳統習俗系列介紹習俗的由來,探索傳統文化中的性別關係。曾談過喪禮、中元節、賽神豬、過新年、元宵節等等。

2020.08 《牽囡仔ê 來聽囡仔古》A Yiong訪問,https://www.facebook.com/taigiloo/posts/1955167691291891?comment_id=1955203764621617

這個訪談讓台灣人台灣事避開了平均四個月節目壽命的魔咒

2020.09 030滷肉飯正名運動〉上架

這系列台灣美食典故,後來就有肉圓,文旦柚,泡麵,茄苳雞,潤餅等等,因為我很愛煮食。

2020.09    FB粉專開張,因為直接綁IG帳號,所以開始學作圖。

2020.10 華視《台語珍輾轉》介紹 

https://news.cts.com.tw/cts/life/202010/202010012015531.html

2020.12 第一個長輩故事上架

從來台北打拼的阿嬤,九十幾歲的台籍日本兵,到八十歲阿公的升學經驗和台電退休長輩,至今僅訪談了四位,一個月一位。

2020.02 參加世界母語日podcasts串連

https://sites.google.com/view/mothertongueintaiwan

                   收穫很多,尤其認識不少為母語保存努力的podcasters

 

累計收聽數最多的節目有哪些?

依序為〈035 台灣歌曲的發展〉,〈039肉圓有幾種〉,〈044台灣茶就是烏龍茶〉,以及令人跌破眼鏡的〈040為什麼三房兩廳〉,這幾集的累計下載數都高於平均不少,將近3000次。

 大家應該也察覺到,節目中時事政策討論逐漸減少,歷史故事、文化議題和冷知識增加。畢竟在各種負面新聞的轟炸下,或許需要一些喘息空間,從較有親和力的議題開始了解本土歷史和文化。

 非常感謝您的支持讓節目持續成長茁壯!

您想了解什麼或者聽什麼呢?歡迎留言或來信告訴我。

066 機車有兩種 文車和武車


從外國來的人看到台灣路上有這麼多摩托車都會覺得很特別,尤其上下班的時候,會看得到整片的摩托車騎過去。許多人的生活都需要摩托車,摩托車在台灣是怎麼變化?誰騎摩托車?誰騎哪一款車?我們今天來說台灣的摩托車歷史。

台灣算是摩托車密度很高的地方,2300萬人口有超過1400萬台摩托車,也就是每10人就有6輛機車。臺灣使用機車頻率很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公共交通工具不足,交通不方便。機車不僅比汽車便宜,而且方便,因為台灣的路狹小,停車的地方也少,所以機車變成大家比較喜歡的交通工具,無論到哪都可看得到,路旁、騎樓、商店門口都停很多摩托車。

摩托車為什麼叫o͘-tó͘-bái?其實這是日語發音的英文auto bike,意思是自動或自轉的兩輪車。聽說世界第一台裝引擎的摩托車是在1885年,兩個德國的工程師 Daimler和Benz製造出來的,這兩人也是賓士汽車公司的創辦人。

在 1941 年年臺灣已經開始有規模的進口機車了,不過因為很貴,買得起的人,不是醫生、建築師、就是做生意,貿易的。但是因為機車需求,利潤又高,政府特別鼓勵機車工業。一開始是先從歐洲、美國、日本進口零件,在國內組裝,這種工廠在1950年代已經有20多間。

台灣現在市場上的兩大機車廠,光陽和三陽都是那個時候起家的。光陽的老闆黃繼俊和三陽的創辦人柯光述事舊識,都是師範學校畢業,他們都先做貿易,一個在台北,一個在高雄做進口生意。在政府鼓勵之下,在北部的黃繼俊先成立三陽電機廠,原來事進口零件組裝,後來變成生產機車。三陽和日本本田會社一起做出台灣第一輛國產機車。不多久他就介紹在南部的柯光述,也就是光陽機車的創辦人和日本本田會社合作。為什麼要將技術廠商介紹給競爭者?一方面因為那個年代日本公司習慣和海外兩間公司合作,讓他們互相競爭,另外一方面三陽和光陽分工合作,三陽生產50c.c.和125 c.c.在北部銷售,光陽則是生產90c.c.的機車,主攻南部市場。當時是想到貨運的成本,所以各有自己的管區,這種做生意的方法也讓這兩家車廠,光陽和三陽在市面上有優勢,從一開始兩間公司加起來佔有差不多市場一半,一路成長到現在這兩間是大約占台灣機車銷售的七成。

從1970年代開始,因為國內銷量一直增加,政府也規定國產機車要提高到九成,所以到1980 年代台灣的摩托車的數量已經是全世界有名。後來這些國產摩托車也開始銷售到國外。從1990年代開始,台灣生產的摩托車有一半是賣到國外。因為台灣小型摩托車150cc 以下的設計和品質已經不輸日本,所以在國外也賣得很好。去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國內摩托車的銷量也有提升。

摩托車增加和台灣經濟變化有關,但是騎什麼樣的摩托車和身分地位有關,而且這關係孩隨著時代改變。

最早台灣一開始有摩托車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在1930年代一台進口的摩托車要950元,那個時候一般人的薪水是一個月二、三十元,所以若不是大地主,做生意的,當醫生的人是買不起的。那個時候騎摩托車不是因為交通需求,而是代表自己的身分和一般人不同。當然都是男生在騎,雖然在1950年代已經開發出不用打離合器khu-lá-chì,也不用跨坐的摩托車,較適合女性騎,但是女性出外較少,又因為是很貴重的東西,所以能騎摩托車的女人很少見。

1960年代大家經濟變好,台灣也有國產摩托車,騎摩托車就不只是有錢人的權利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摩托車的數量增加很快,但是因為很多人都買得起,反而摩托車騎士的形象也不一樣。新聞開始報導騎摩托車搶劫的事件,很多犯罪的人都騎摩托車逃跑。這讓大家對騎摩托車的人的看法開始改變。

雖然摩托車變多,變便宜,但是女性要買一台摩托車還是不容易。大家若看那個時候高雄加工出口區的照片,就看到那些女工還是騎著腳踏車,因為他們的薪水相對低。買得起一台摩托車的女性,若不是教書的,就是做生意,跑單幫的。

如同在38集介紹,腳踏車有分文車和武車,摩托車也一樣。其實是文車還是武車,是看騎士的職業來區分。摩托車在那個越來越多人買得起的時代,開始被稱為武車,因為騎摩托車的人是勞工階級,他們的摩托車工作,載貨用的。同樣,那個時候Vespa 的速可達的銷量漸漸增加。由義大利來的Vespa,曾出現在最衝的電影羅馬假期裏頭,男女主角騎速可達在羅馬的街路鑽來鑽去。Vespa的速可達就是台灣那個時代的文車,一般是教書或是公家機關上班的人在騎。速可達和摩托車不一樣,騎的人兩隻腳不用跨過車身,而是放在前面,而且前面還有一片板子遮著,看起來比較斯文。廣告也說車禍時,Vespa比較安全,其他摩托車是兩隻腳夾住車身,車子倒下時,腳會被壓住,Vespa不會。所以那個年代,結婚的時候也會送一台Vespa當嫁妝。

但是Vespa在台灣流行的時間沒有很久,1980以後,年輕人時行飆車kà-tshia,日系車的速度較快,較新型,Vespa就變成歐巴桑、歐吉桑在騎的車子,漸漸被淘汰。一直到現在,Vespa雖然已經不在義大利生產,全世界卻開始有不少人特別收集Vespa當古董。

說到飆車,雖然現在也有,但是在剛解嚴以後是很的活動

當然飆車 無論是四輪還是兩輪的 在國外也有。但是是怎麼在1980年代的台灣會開始流行?一種說法是戒嚴那麼久,政府的控制,社會規矩都很嚴,所以年輕人對這種可以反抗又講究速度的活動很喜歡。台灣第一次少年人的飆車是在解嚴前不久,在北投。北投的大度路是在1984年拓寬。整條路又寬又直又沒綠紅燈,也沒有分快車道和慢車道。當時還沒有現在的大樓,騎摩托車從關渡kān-dāu那邊過來,一路可以騎很快,衝到另外一頭的大同公司。他們在1986年夏天開始在者李飆車,旁邊圍看的人有上千人,現場就像夜市,賣飲料,賣香腸、放煙火都有。還有人會在那裏賭博,壓看哪一台車會贏。他們比的不只是速度,也有壓線技巧,翹孤輪、擦火花,而且騎的人有坐、臥、蹲、翹腳,甚至頭低到把手以下、眼睛腳墊在騎。當然警察是抓不完,還有想過晚上將這條路封起來。大度路飆車差不多有兩年久,十多人過世。後來政府將這條路的慢車道隔起來,路變小,飆車的人才變少。但是那個時候開始在全台灣四處都開始有飆車的活動,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和飆車一起的是改裝車,改成引擎更吵,可以騎更快,看起來更潮的都有。警察要抓,政府想要管理,現在也友另外一群愛騎車的人是組成車隊,透過車隊的管理,表現出他們是「正派玩車」。

女性騎士從過去到現在都比男性少,台灣開始有較多女性騎機車是1980年代以後的事。一直到現在大約44.1%騎摩托車的人是女性。騎摩托車的人變多,和摩托車有關的商品也變多,像是安全帽和口罩。還沒有新冠狀病毒的時候,外國人看到台灣市面上有這麼多不同花色的口罩都覺得很有趣。因為對他們來說口罩是生病的時候才帶,若不是白色就是藍色,單一色。台灣的口罩很多款式,顏色花樣也很多樣。

台灣哪裡的摩托車最多?大家應該想得到公車、捷運較方便的台北,最少人騎,僅24%的人口騎摩托車。摩托車騎士比最多的是台南市,54%的人依賴機車,新竹、彰化、嘉義、高雄也都有50%。摩托車很多的地方,很少看到有人路上行走。去街角買個便當要騎摩托車,去菜市場也是人和摩托車一起擠在路上。

政府對機車的管制很早就開始了,1975年的時候就開始規定一些快速道路和重要的大路是摩托車不能騎。1978年李登輝當台北市長的時候,規定忠孝東西路、中山南北路和羅斯福路是汽車專用。這幾年開始有騎摩托車的人在爭取路權,尤其反對兩段式左彎。騎摩托車抗議很有效果,因為交通會受到影響。像待轉大富翁的抗議方式就是騎摩托車在待轉的地方轉來轉去,也有乖寶寶運動,就是一台排一台的摩托車排成整列,這兩種方式只要有一定的參加的人數,就會造成交通阻塞。

現在電動摩托車越來越多,在2019 年全世界的電動機車銷量超過 60 萬輛,其中有 15 萬輛是在台灣賣出,可見摩托車在台灣不會消失,因為摩托車的便利性,光門幾乎都不需走路這一項,就很難被其他交通工具代替。



駱冠宏,2010,摩托車的陽剛氣質與階級,1930-2007。《女學學誌》,26:87-133。
菜惠頻,2020,有夠機車! 三陽、光陽的兩輪傳奇。聯合報新聞網,2020-11-05.  https://udn.com/news/story/12681/4988708


4月 07, 2021

065 台東是台灣的多元文化基地


我還記得差不多十多年前在談蘇花公路的改善工程時,有一位台東朋友站起來和大家說「你們都不知道,我光過年要回去,要坐幾天的車才能到家」。因為他平常不太講話,所以他說的時候很激動,讓我印象深刻。這幾天看著台鐵火車事故的新聞,又讓我想到他說的話。不少台東年輕人在台北讀書、工作,為什麼他們過年過節回家是這麼困難?台灣的東邊和西邊不僅隔著一座山,兩邊所享受到的資源差很多,大部分住在西部的台灣人對山的另外一邊並不太了解。《台灣人台灣事》六十幾集節目說到的歷史、地方、文化習慣,除了說第34集,說地名的那集以外,都不曾說到台東這個地方。台東的歷史是什麼樣? 台東有哪些特色?

我本來想先找找台東有什麼可以跟大家介紹,然後就發現在網路上可以找到的台東資料很少。若說到台灣東部,大家可能還比較熟悉花蓮,畢竟比較近。但是台東有什麼?有這幾年很紅的熱氣球?台東池上和關山的米很好吃?很多有名的歌手和音樂家,從阿妹到現在的阿爆,過去的李泰祥、胡德夫、陳建年、紀曉君都是台東人。另外,可能聽過環保團體或是原住民團體抗議開發案的新聞,就像最近的知本光電、十多年前的美麗灣渡假村。除此之外,大家還知道什麼?今天我將分享這幾天我所了解的台東。

全台灣最早的文化遺址

台東的長濱Ka-tsáu-uan發現的八仙洞是目前在台灣挖到的最早的文化遺址,差不多有五萬年以上,一直到5000多年前才逐漸消失。那時候住在這些海邊洞穴裡的人還不會耕種、畜牧,但是已經會生火。後來,有些人從這裡到其他東南亞和太平洋的小島,而留下來的人成了台灣的原住民。目前發現的遺址差不多有四五十個地方,全都是在海岸邊。

後來大約是4000年前開始出現卑南文化,這個文化是誰的祖先?有一種說法是,往山上去的,適應山地生活的那群人,就變成現在的排灣族、魯凱族、包括卑南族。另外一群人留在原來海岸平地的地方,就演變成現在的阿美族。

目前台東大約25萬人口裏頭,三分之一是原住民,而且有六個族群都在這裡。 人數最多的是阿美族,排灣族(Payuan)、布農族(Bunun)、魯凱族(Drekay)、卑南族和在蘭嶼島的雅美族(yami)。

卑南族的故事

「卑南」是漢人的說法,他們自己叫做「Puyuma」,就是現在台鐵火車取的名字。Puyuma不僅是卑南族的名字,也是臺東卑南鄉南王部落的名稱。為了不要讓族群的名字和部落的名字混在一起使用,這幾年也有人提倡將卑南族改稱為Pinuyumayan。

卑南族從哪裡來?有兩套說法,從大顆石頭爆出來或者是竹子生出來的。石頭生出來的故事是說,在現在知本里的海邊有一顆大石頭。一天,大石頭裂開出現了一名女子,她的眼睛長在膝蓋上,不多久她就懷孕,生下一個女兒。這個女孩長大後,遇到了因躲洪水跑來這個地方的男人,兩個人成為夫妻,就是後來卑南族的祖先。卑南祖先是由竹子生出來的說法是,在太麻里有個女神,她一手拿石頭,一手拿竹子。她把石頭丟到地上,土地就裂開跳出了一個人,這人成為阿美族的祖先。女神再把竹子插到地面上,竹子上節裂開,出現一名女性,下節也爆開,跑出一個男性。這兩個人就是卑南族的祖先。

聽說卑南族在十七世紀以前是一個很大的民族,尤其卑南族的勢力曾統治72個部落,他們的地盤從現在的花蓮玉里到屏東恆春。在他們自己的故事裏頭有說到和荷蘭人和中國人的關係。卑南王故事說住在竹林裡的卑南族逐漸擴大變成一千多人的部落。有天來了一位長得很奇怪,說另一個語言的荷蘭人。荷蘭人是來找金子,部落裡有個家族很認真招待這群客人,所以荷蘭人就將武器送給他們,這家人因此成了部落的領導。荷蘭人開始在這裡蓋房子倉庫,而且將台灣西邊的物產帶過來,也將東邊的東西帶到西部去,所以台灣東西兩邊的往來就越來越多。因為這條路線打開,開始也有漢人無論是坐船還是徒步來到東部做生意,他們帶生活用品,也帶武器來Puyuma部落買賣。鄭成功將荷蘭人趕走以後,Puyuma部落的人就接管過去荷蘭人的管區,開始收租掌控了東西兩邊的生意。當然鄭成功和後來的清朝都想要取得東部的資源,但是Puyuma族的武力強大,和漢人打戰都打贏。所以一直到清朝初期,東部都是Puyuma的勢力範圍。這時候來到台東的漢人也越來越多,通婚的機會也愈來越多。

後來Puyuma部落的一個名叫做Pinadray的人就入婚到水底寮;他的弟弟則和牡丹社通婚。這兩個地方,水底寮和牡丹社剛好是兩條東、 西部重要通道,浸水營古道和卑南恆春道,的出入口。這兩個人管守這兩個地方,使Puyuma部落繼續管理東西兩邊的物流通道。另外,在水底寮的Pinadray將許多西部的農業工具和技術,引進了東部平原。甚至讓東部族人開始種稻米,也開始養雞鴨和豬,也開始用水牛耕田。這讓Puyuma族人的經濟規模變大。因為他們的勢力很大,當天地會的林爽文事件發生時,清朝還請他們幫忙。Puyuma部落聯合其他的72社,幫助清朝鎮壓天地會。當時的清朝的乾隆皇帝很高興就請Pinadray去北京,賞賜他許多財寶。因此他和他的後代就被稱為「卑南王」。但是很多年以後Puyuma部落開始流行天花,很多族人過世。為了躲這個病疫,許多人就離開原來在竹林中的部落,跑到別的地方。隔年清朝的軍隊就進入台東,Puyuma部落已經失去對抗的能力,漢人就開始在這裡設行政區。

當然台東不僅有卑南族,另外一個人數更多的是阿美族。這兩族住在都蘭山的兩邊。都蘭山算是台東重要的地標。這座山上資源豐富,是這兩族人打獵的地方。但也因為這樣所以他們常有衝突,到最後他們立一個石碑為界線,南邊住阿美族,北邊住卑南族,紛爭才平息。現在在山上可以看到普悠瑪祭台。說到都蘭山,可能有人知道都蘭灣的南邊還有一座山叫做「猴子山」,這山上並沒有很多猴子,這個名稱其實來自阿美族語。阿美族稱他們的祖先為kawas,an是地方的意思,所以kawasan是祖先的地方或者祖靈之地。漢人來了以後認為聽起來很像台語「猴子山」,才把這座山稱為猴子山。

台東移民

「台東」這個地明示後來才有的。和「台北」、「台南」一樣都是在清朝重劃行政區才有的。原來先設卑南廳,後來將「卑南廳」改作「台東直隸州」,管理範圍包括花蓮。從中國派來這個地方的官員都很難適應,所以前後換過很多個,最有名的是胡傳,胡鐵花,胡適的老爸,現在還有一條鐵花路和鐵花村來紀念他。自從變成行政區漸漸就有越來越多的漢人來這個地方,漢人到的地方,一個是吳全城(今花蓮市附近)、南鄉新街(今台東市附近)。一直到日本人來以前,東部的漢人差不多是9%。

日本人認為台東無論統治、國防或者文化同化上來看,都是日本在東南亞發展的根據地,而且也看到台灣東部的物產,所以日本人開港口發展打魚,到山上伐木,但是東部原住民反抗的事件也不少。

麻荖漏Madawdaw阿美族反抗日本警察的事件,是台東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抗日事件。因為日本人開發東部以後,一方面徵調阿美族人作工,另外還將阿美族人的武器收走,阿美族人傳統是以打獵為主,沒有這些武器他們生活和生產的方式就要改變。一直到後來日本政府沒有將每個月的津貼發給各社的頭目,就發生衝突。麻荖漏社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在頭目的領導之下就去和日本警察打仗,佔領他們的辦公室。這個事件前後48天,日本人趕緊請台北廳、宜蘭廳、台中廳與台南廳的警察來支援,但是一直都無法讓阿美族人放棄,兩邊死傷不少。後來在阿美族馬蘭社的頭目谷拉斯·馬亨亨Kolas Mahengheng出面交涉,阿美族人才交出武器,此事件才結束。這個馬亨亨一直替阿美族解決很多的衝突,在2000年台東縣政府為了紀念他,特別將通台東車頭的外環道改名為「馬亨亨大道」。

說到原住民對抗日本政府,最積極的是布農族(Bunun),他們差不多在日本時代從1905年到1933年的28年間,發起54次的抗日事件。因為原住民反抗讓日本政府很頭痛,就決定好好管理這些原住民部落,他們做的是將住在山上的部落遷至山腳,不然就是遷到交通方便的地方,方便管理,所以像海端、桃源、紅葉、武陵、巒山等都是這個時候開始發展的新部落的地方,或者是舊的部落但是增加了許多新的成員。

日本政府當時看到東部的重要性,所以完成東部鐵路,蓋公路,也在那裏推動製糖工業、木材工廠,也讓台南、嘉義、彰化等地的人開始搬到台東來工作。從西邊搬來東邊的漢人裏,客家族群不少,這也是東部的鄉鎮有不少客人,像池上、鳳林等可以說是客家庄。

最後是國民黨政府遷台以後,政府輔導退伍軍人和大陳島義民來台東開墾,還成立兩間很的榮民之家,讓大量的外省籍人士居住在台東。

原本的六個原住族再加上後來的不同漢人族群都一起在這裡生活。若說多元族群融合,台東應該是很有代表性,在這裡不同族群通婚很多,無論是漳州,泉州人,客家人,原住民還是外省人都在這裡一起組成家庭共同生活。

另外一批對台東有許多影響的外來移民是1950年來的天主教的白冷外方會士。他們前後有四十多人來到台東傳教。在台東建立五十多間漂亮的教堂。他們辦學校,建醫院,設立東區職業訓練中心。白冷會的公東高工,過去曾邀請過從德國和瑞士來的二十多位技師,到學校來教學,尤其這裡的木工訓練很有名。至今白冷會在台東已經有68年的歷史。


李筱峰,2016,台灣地名的故事,民報https://www.peoplenews.tw/news/7ac13d9c-3140-4caf-9741-f66f63740717

卑南族主題故事~非王之王https://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4&l2=118&l3=328


4月 03, 2021

064 台灣女性的故事 陳翠玉


陳翠玉1917年出生在彰化和美。她的爸爸是廈門人,有一次去廈門探訪她的親戚時候,看到不少人生病痛苦的樣子,就決心當護士。她先去日本留學,因為是基督徒,所以她去東京的一間美國學校「聖路加女子護理專門學校」讀書。她在日本唸書的時候,因為她的英語能力很好,雖然不是日本人,但是卻擔任在東京舉行的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主持人,轟動一時。因為她表現很好,畢業後有人要留她在日本工作,但是她選擇回到台灣,替台灣總督府訓練到戰地服務的護士。台灣遭到美軍空襲轟炸的時候,她也動員中學生組織青年團和救護隊,負責救災和救護傷患。
國民政府來到台灣以後,她變成是民政廳衛生局的人員,結果和政府官員意見不合,堅持創立衛生司,等於現在的衛生署,成為獨立單位。因為這樣,所以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後,她得罪的官員們就將她列入槍殺的名單,幸好許多朋友幫助她逃離出國。她先到上海,在那裏申請到世界衛生組織的獎學金,然後坐船去加拿大讀護理教育。她應該是戰後第一個拿到國外護理學位的台灣人。
她拿到學位回到台灣,臺大醫院聘她為台大醫院的護理部主任。當時的臺大醫院是按照日本的制度,每個醫生教授有自己的病房,護士和行政助理。陳翠玉進去時才成立護理部,但是她在醫院裡進行許多改革,提升護理師在醫院的地位。她就將原來護士的二班制改成三班制;她也要求將病床的床腳接高,這樣護士照顧病人時不需要一直彎著腰工作。她還要求清潔人員要提早打掃,如此一來大家來上班的時候,醫院已經整理好了。也因為這些改革,所以醫院裏頭的醫生和行政人員都和她有過衝突。有人說,因為陳翠玉所受的美國式訓練與日本、台大醫院的系統不同,所以才有這些問題出現。但是陳翠玉不僅改變台大醫院的制度,她還鼓勵護士們出國進修,當時台大醫院的護理水準很好,美國缺護士時都還來找台灣護士去。陳翠玉進入台大醫院前,護士在日本人眼中是看護婦,她一直推動「醫護平行」的觀念,讓護士也能受到尊重。
她做的另一件對台灣極大貢獻的事情,就是創辦台大護校和籌備台大護理系。她在醫院時發現台灣很缺護理人才。她教學的目的是教學生獨立思考,在那個時代,她打成績後還請學生同意簽名,這種民主的作風在那個時候受到很多學生的尊重。後來她又拿著世界衛生組織的獎學金到美國進修,那時間還和美國人結婚,兩年後她拿到護理行政碩士後回到台灣。她出國的時間雖然不久,但是台灣已經不一樣。國民黨政府對社會的控制更嚴格,軍人系統出身的教官開始進入學園。陳翠玉過去做事的方法,在醫院,在學校都得失很多人,像她不看情面收學生,不請沒牌的護士進入醫院,這在那個時代很少人如此不通人情。另外,她長得很漂亮,英語又好,所以一直有人叫她去幫助國家外交,做國際的交際應酬工作。她當然拒絕,後來又和外國人結婚,所以她從美國畢業回來,國民黨政府就馬上告她貪汙,被軟禁三年。幸好那個時候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人協助她,所以在最後一次審判判她無罪。但是經過這些事情以後,她選擇離開台灣,和她的丈夫搬到波多黎各。聯合國的世界衛生組織聘請她擔任中南美洲護理教育和護理行政的顧問。她在聯合國服務十八年以後才退休。等到退休以後,她也才又開始參加台灣人在海外的社團和活動。
在1986年海外台灣人運動風湧雲起時,她和朋友成立了台灣民主婦女運動 (Women’s Movement for Democracy in Taiwan, WMDIT),她發起要求美國政府讓台美人申請美國護照時,出生地可以寫Formosa。這算是在海外很早的台灣正名運動。1987年,陳翠玉返台四處演講,參與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的成立大會,也到綠島探視政治犯。所以她就成了黑名單上的人,無法返台。陳翠玉曾經說過:「台灣是我的故鄉,我們要回去,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將以我的生命爭取這個權利。」所以隔年,72歲的陳翠玉為了回台參加台灣同鄉會的活動,四處奔走卻拿不到簽證,她轉機到不同國家辦簽證,最後從新加坡拿到簽證飛回台灣。結果她一到桃園機場就因為身體不適,被送去台大醫院,不久後過世。她的告別式有500多人參加,送葬時為了要經過總統府示威,還遇到憲兵阻擋,發生衝突,後來變成警察跟在這群人後面監督走完。
陳翠玉曾說「我出世時是日本人,現時是美國人,但是我永遠是臺灣人。」她一生創造很多台灣第一的紀錄,她是戰爭前台灣第一位在日本受到專業教育的護士,戰後也是第一個到北美洲進修的護理碩士,她是台灣第一個拿到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獎學金的學生,也是那個組織聘請的第一個台灣護理顧問,她是台灣護理教育的創立者。但是大部分的台灣人卻不知道她。
後來2003年《台灣女英雄陳翠玉》這本書的出版,讓這個傳奇的人物引起大家的注意。2005年高雄市的台灣醫療史料文物中心特別做她記錄片分送給各醫院的護理部。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裏有一棵陳翠玉紀念樹。2006年台大護理學系創立50周年慶祝大會中,特別為陳翠玉做一個銅像,現在放在醫學院護理學系。我們的台灣歷史裏頭應該還有更多像陳翠玉,沒被寫入歷史,許多人不認識的女性偉人才對。


參考資料
李錦容,《臺灣女英雄陳翠玉》,臺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
林秀姿,〈創下臺灣護理史璀璨記錄的──陳翠玉〉,收入鄭至慧等著,《女人屐痕Ⅱ:臺灣女性文化地標》(臺北:草根出版,2008年),頁106-117。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