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28, 2020

數據人生 – 查看本節目收聽次數的感想


參加學校日當天,班導師特別解釋貼在黑板左邊,記錄學生表現的超大表格的用法:遲到扣分、發言加分、缺作業扣分、幫忙搬東西加分..….等等。此外,科任老師有自己的計分方式,學校有環保、閱讀相關的積分卡,政府還開發出一套小學生的集點換贈品系統。小孩要能熟記做什麼可以集點、換印章?幾個點數或幾個印章又可換哪些禮物?

理性計算是現代人從小被訓練的重要技能,而數字是讓這項能力精進的主要工具。學生算的是分數,成績排名如何算?各科是否有權重比例?落點在哪?員工在意的是工作時數和績效,全勤、加班、主管考評是否影響獎金和薪資?每天流逝的時間要有成果:業務打幾通電話?成交幾次?作家寫出幾個字?醫生看幾個病人?任何花費的金錢要計算成本效益:消費要看CP值高低,信用卡的點數能換什麼?若有存款,最好知道放在哪比較有利。
有人樂此不疲,有人不屑於此。但不可否認,各種集點規則和數據左右著我們的生活,任何事物都可估算、統計,然後安排和管理。也因此有許多傳授財富、時間、人脈規劃的專家;更有政府想要全面推行社會信用體系,藉由全民計分來治國。
理性計算成為生活準則,數字化的日常被無限上綱,但是經驗卻證明,並非遵循所有規則,努力積分的人就能一帆風順。人生中無法控制、無法納入計算的因素太多。不預期的風險,如這次疫情;無法避免的事情,如家人生病離開,這些都影響著生命的路徑。況且,不是任何事物都能透過數字呈現,票房高的電影不一定比較好看,醫生看病次數和醫療品質也不一定有關。最糟的是,這些集點規則完全不是自己能決定。
如何在追著點數奔跑的過程中,洞悉生活的本質,享受美好的瞬間? 這問題考驗著所有人的智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每天查看排行榜和收聽下載數據後的感想…….
下面是我數據人生的彩蛋!
《台灣人台灣事》三月底上架到現在累積超過25000收聽次數🎉,雖然和其他節目相比不多,甚至很少,但我很感激。在我邊做邊學的過程當中,大家似乎忍受了各種冷門話題的嘗試,錯誤的台語發音,很差的播音和不專業的剪輯,這一路走來許多聽眾都留下來了,真是奇蹟!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到底為什麼要花這麼多時間做這件事?也時常錄製到開始懷疑人生……。但來自聽眾朋友的來信和留言是這個節目持續更新的動力,無論是鼓勵、期待或批評指正,不管是正面或負面評論,這些都讓我知道有人在認真收聽,不該輕易放棄。
感謝各位相挺! 我會繼續努力!(p.s.也會繼續思考為何做這個節目…...想到再告訴大家)

10月 27, 2020

037 為何台灣人偏愛60年前發明的電鍋?


在台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傳統電鍋。這個電鍋,六十年來除了色彩以外,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但是大家都很需要它,若移民還是留學一定要帶上一台。雖然家庭用電器持續發展、進步,但是為什麼台灣人繼續使用這個已經有60歲的產品?雖然不只大同公司出產產電鍋,但是為什麼現在大家都管叫這古早式的電鍋大同電鍋?這集就是要來告訴大家電鍋的故事。

傳統煮飯的方法

台灣人主要的食物是米。過去白米比較貴,貧窮人可能白米還加番薯籤一起煮。雖然白飯每天煮,每天吃,但是煮的方式有很多種。不同地區,不同的米和環境,煮的方式也不一樣。白飯主要有三種煮法:一種是悶飯,米加剛剛好的水,大火煮滾,關小火悶到熟。另一種是蒸飯,所以也有人說炊飯,但是真正用蒸的飯,是米洗後放蒸籠,下面放水加熱,用熱氣蒸到熟。還有一種煮法,是像歐洲人的煮法,先放較多的水,米倒到水中煮到熟,才用飯篱將飯粒撈起,叫撈飯。過去撈飯剩下來的米漿,還可拿去餵豬,或用來漿衣服、被單。現在煮飯已經變得很方便,只要注意水和米份量對不對。若用電鍋煮,就看是哪一種米,須加多少水,開關按下去,等跳起來就好了。

傳統電鍋的發明

這只台灣家家戶戶都有的電鍋並不是台灣發明的,是1955年日本Toshiba公司的產品。聽說這個產品也不是Toshiba本公司自己開發的,是他的廠商做出來的。三並義忠社長的公司原來是做電器和機械,為了開發電鍋,測出最適合的時間和溫度,他的太太煮了好千幾遍的白飯,每次量溫度、紀錄時間,讓設計師掌握多少時間和多高的溫度才能煮出一鍋好吃的飯。

這台電鍋最厲害的發明就是能夠自動跳起來,將電源切斷。當時電子開關技術沒有現在進步,所以三並義忠先生想到的是在電鍋内先放一個内鍋裝米,而内鍋跟外鍋中加水,隔水加熱。電鍋加熱的時候,外鍋水就會慢慢減少,等到水完全煮乾後,電鍋底的溫度開始會變很高,這個突然變高的溫度就會影響溫度開關把電源切斷,如此飯就不會燒焦。

日本開發、台灣改良的電鍋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大同電鍋不是台灣發明的,是仿日本Toshiba電鍋的產品,但是台灣都沒有技術上的貢獻嗎?按照秦先玉老師的研究,雖然一開始和日本的產品相同,但是大同的工程師有一直精進改良,讓這個日本設計的電鍋,能夠適合台灣人的需要。有兩點重要的修改:

一個是讓電鍋省電。1960年代台灣政府限制每一個家庭能夠使用的電量,也一直要求節約能源,也會輪流停電。所以當時電鍋的廣告都要說自己的產品最省電。大同電鍋的工程師讓電鍋煮飯時間減少,用電減少,家裡才不會因為使用太多電器而跳電。另外一個重要的改變是溫度,日本電鍋煮飯的溫度是180度,台灣工程師將溫度提高到230度。因為日本人普遍吃蓬萊米,但是台灣有人吃在來米,有人吃蓬萊米,也有新的米和舊的米。提高電鍋的溫度,是讓每一種米都可以煮到熟,而且溫度較高煮出來的飯較接近用鍋灶煮出來的,較合台灣人的口味。

電鍋市場的開發和變化

在1960年代時候,台灣人平均一年收入才5000塊左右,但是一加電鍋就要200多塊,和當時的其他電器用品一樣,是很貴的東西,一般是結婚時的嫁妝。台灣電力公司的調查說,在那個時候,台北是電鍋最多的地方,也每100戶才有8台電鍋,所以當時電鍋銷量沒有很大。但是那個時候全台灣卻有70多個牌子的電鍋?依照秦老師的研究,第一是仿冒技術簡單,所以台灣有許多原來做五金加工、機械的公司就開始搶進這個市場。第二個原因是,和其他電子產品比起來,生產電鍋不必和國外進口產品競爭。當時政府為了保護國內的工業,會管制進口的產品。雖然有賣電器的公司申請進口日本電鍋,但是當時大同公司創辦人的兒子,林挺生,是電工器材工業公會理事長,他主張台灣已經自己生產電鍋,應該禁止進口。

因為容易生產,加上不須和外國技術競爭,很多家公司開始生產電鍋,但是為什麼到最後市場賣的都是大同電鍋?其實台灣最早的電鍋並不是大同牌,是永大電機工業社的皇冠牌電鍋。大同公司是皇冠牌出現的兩年後,才開始生產電鍋。一開始大同只是將日本和國外進口的一些零件組成電鍋,並沒有重視電鍋的開發,和大部分的公司一樣沒有注重家用電器的市場。當時大同公司和日本東芝Toshiba合作建電表廠,和美國西屋公司Westinghouse的合作是建新馬達工廠,家庭電器用品對大同來說並不是生產的重點。但是和日本和美國的合作讓大同取得政府的美援資金,也讓大同的工程師有純熟的技術和添加更好的設備,後來這些都用在電鍋製造上。當時大同的規模、技術,加上政府的美援資金,所以大同電鍋的市占率逐漸提升。

60年的電鍋沒有被淘汰

最後一個問題是為什麼60年前發明的電鍋到現在台灣還賣得這麼好?電子用品一直在改變,新型的電子鍋、萬能鍋一直出來。Toshiba開發這個間接加熱式電鍋後,不到十年就有電子鍋出現,日本也不再生產這種舊型的,分內外鍋的電鍋。但是台灣家庭裡就算有電子鍋,也還是有一個傳統電鍋。而且這個電鍋的外型也沒什麼改變。最早是和日本一樣的白色,後來爲了當嫁妝所以有紅色,有綠色。今天的電鍋什麼顏色都有。但是除了色彩不一樣,電鍋本身沒什麼變化。但是所有的人都認為很好用。因為電鍋不只用來煮飯,還可煮很多其他料理;可以放很多層的食物和米飯一起煮,甚至市場上還有賣電鍋高蓋,讓大家可以在電鍋裏面放更多層的料理。 

大同早期的半月刊曾介紹電鍋料理。新家電的出現,也讓當時的婦女雜誌開始介紹電鍋的功能,電鍋還能煮什麼?所以雖然電鍋沒什麼變化,但是大家用盡腦筋在想新的電鍋料理和功能。只帶一只電鍋出國的留學生,要想如何用電鍋煮出台灣味的菜;在家煮飯的人也想要只要開關按下去,等跳起來後,就有兩菜一湯;住處不能開火的人,想利用電鍋煎蛋,炒菜,煮湯。前幾年大同電鍋還開始外銷日本,電視廣告特別說,這台機器能夠煮出很多台灣料理,像爌肉和薑母鴨。一直到今天還是有許多人在開發新的電鍋料理和新的功能,讓古老的電鍋能跟得上時代。像現在流行的西餐煮法sous vide,低的溫度烹調方式,電鍋也做得到,非常厲害。因為大家一直在思考怎麼利用這個家裡就有的工具,讓電鍋發展出多功能,才是主要讓大家離不開電鍋的原因。今年衛生部長才教大家如何用電鍋消毒口罩,也因此今年電鍋銷售量比往年多。

現在家裡用的電鍋是我剛搬來台北工作時買的,從一個人用,兩個人用,到現在家裡三個人用,已經15年了。你家的呢?

參考資料:秦先玉,2013,衍生物、舊東西與變種:台灣間熱式電鍋炊煮系統 1950s 1970s,《 科技、醫療與社會》, 17: 127-186。


10月 20, 2020

036 新台語歌運動


台灣解嚴和民主化以後,音樂創作也逐漸多樣化,台語歌曲也一樣。因為解嚴之後的的台語歌曲發展相當豐富和多元,今天節目把重點放在「新台語歌運動」。新台語歌運動從哪裡來? 有什麼特色?哪些歌是新台語歌?演唱者有誰? 我們就先從新台語歌的歷史說起。

大部分人都同意,新台語歌運動是從《抓狂歌》開始。在1989年黑名單工作室出了一張專輯《抓狂歌》,這張專輯不僅唱台語歌,還特別寫這是「臺語文化自覺意識甦醒、臺語文化再造」。大部分歌曲內容都在批評政府和當時的社會變化。三十年之後,2019年黑名單工作室拿到金曲獎的特殊貢獻獎。

台灣在黑名單工作室之前並非沒有台灣意識的歌手或是音樂創作者,但是在戒嚴的氛圍下,唱的是華語歌。在1976年,李雙澤在淡江文理學院,現在的淡江大學,舉辦的一場西洋音樂演唱會上,就拿一罐可口可樂走到舞台上說:

「我在美國,喝可口可樂,唱美國歌;我在菲律賓,喝可口可樂,唱美國歌;現在我們在台灣,依然喝可口可樂,唱美國歌,為什麼我們不唱自己的歌?」台下有人拍手,也有人叫他下台,結果他拿吉他就開始唱〈思想起〉、〈恆春調〉、〈補破網〉與〈國父紀念歌〉。這件事引起台灣的藝文界的討論,「唱自己的歌」變成那個時候大學生和音樂界的一個運動。

但是當時的民歌唱的是華語歌。李雙澤有名的歌曲,「美麗島」與「少年中國」都是華語。1970年代的台灣受到多方面的衝擊,國際局勢出現變化,台灣退出聯合國,蔣中正過世,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在這樣的脈絡下,一方面台灣人開始思考台灣的「位置」,另一方面,國民黨政府也開始加強他的文化思想控制,影視和音樂的審查變得更嚴格。更早前都是等歌變紅之後,政府才開始禁止。1979年開始,新聞局要求要歌曲要先通過審查才能出,才能播。從「唱自己的歌」的淡江事件到新台語歌運動其實經歷很多年,在台灣解除戒嚴以後,本土語言音樂的創作才有新的發展機會。

新臺語歌運動是1990年代在臺灣發起的音樂運動。就像臺灣也有新電影運動一樣,這是代表一個時代發起,和音樂創作改革有關的潮流,並不是一定什麼樣的歌才算是新台語歌。當然,屬於新台語歌運動的歌曲還是有一些和之前的歌曲不太一樣的特色。例如,使用母語創作,主要是臺語,後期也加入其他語言如客語、原住民語言,期望能打破以華語為主的樂壇。這些新台語歌也鼓勵本地化,不僅語言,創作者也採用鄉土民謠,或是演奏傳統樂器。此外,曲風也不太一樣,過去以日本、東洋歌曲改編的台語歌,聽起來都比較悲傷,新台語歌偏向西洋風,用搖滾音樂來唱台語。最後一點,新台語歌的歌手和唱法都偏好能夠像素人的演唱,貼近一般民眾的生活。

被當作是這波音樂運動的起始,黑名單工作室的專輯《抓狂歌》,雖然通過新聞局審查,能夠發表,卻禁止宣傳。所以那個時候並沒有很紅,這個樂團只能透過演唱會,漸漸讓更多人熟悉這張專輯。

「抓狂」這首歌說 

「痚痚抓狂 痚痚抓狂 痚痚抓狂痚

巧巧抓狂 巧巧抓狂 巧巧抓狂巧

繁華的抓狂世界 一樣米飼百樣人

無論是芋仔番薯 搆卡艱苦也著拼落去喲

一枝草有一點露 耶穌佛祖佛祖耶穌

有時悲傷有時歡喜 人生親像在搬戲喲」

即便沒有聽過這首歌的人,應該聽過這首歌的旋律。因為這首歌的音樂也曾配上華語歌詞。一個來自香港的音樂團體「草蜢」,他們有一首歌叫做《寶貝 對不起》就是相同的旋律。雖然這首華語歌在台灣出現的時間較晚,但是當時紅遍大街小巷,所以大家對這首歌曲並不陌生。但是為什麼「黑名單工作室」和「草蜢」都用一樣的音樂?其實這首歌曲的作曲者是泰國人。原來這是由兩個兄弟組成的泰國搖滾樂團Asanee-Wasan的歌。這首歌在1980年代的泰國很紅,紅到國外,這個樂團一直到今天都還在,算是泰國重要的樂團之一。由此可見,台語歌不僅改編日本歌曲,新台語歌也改寫過泰國歌曲。

在《抓狂歌》這張專輯裏,他們批評萬年國會裏頭的國民代表,寫計程車司機的生活,一般平民的生活和擔憂。專輯的《計程車》這首歌也是當時華視《快樂車行》的主題歌,歌裡頭說旁白的女配音就是文英阿姨。

雖然《抓狂歌》沒紅起來,但是隔年,1990年,林強的《向前走》讓差不多每個人都會唱新台語歌:

「火車漸漸在起走 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

親愛的父母再會吧 到陣的朋友告辭啦

阮欲來去台北打拼 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

朋友笑我是愛作暝夢的憨子 不管如何路 是自己走」

《向前走》這張唱片賣了40多萬張,也首次不一樣的台語歌,變成能進入商業市場的流行歌。過去像日本演歌的台語歌唱的是要離開家鄉,但是思念不捨的情懷,林強的《向前走》唱的也是從故鄉來到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但是這群年輕人「不管什麼都不怕」。

另外一個新台語歌運動的人物是陳明章,他接近民謠的曲風,像《下午的一齣戲》,也是新台語歌運動的一部分。陳明章不僅自己寫歌自己唱,他還介紹台灣有實力的演唱者讓大家認識。就像金門王和李炳輝。他們兩人唱的《流浪到淡水》:「有緣 無緣 大家來作夥 

燒酒喝一杯 乎乾啦,乎乾啦」

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當時的音樂人,選擇使用台語創作的還有,豬頭皮,新寶島康樂樂團,伍佰和 China Blue……等等。伍佰他自己說,寫《樹枝孤鳥》的時候,是當台灣外交遇到問題時,他用「愛人妳是去佗位,無代念我的情,無代念我的意」來形容台灣在國際外交上的困境

在《抓狂歌》出現後的十年新台語歌運動,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音樂創作,而是這個運動位台語歌曲帶來的反抗傳統和反控權勢的精神。後來受到這個運動影響的樂團和歌手不少。這十年的新台語運動,讓台語歌不像過去的歌曲那麼悲傷,反而用活潑的搖滾音樂來表達台灣的民主、自由,也表達台灣人的本土認同。《抓狂歌》這張唱片的文案就寫道:

「你問過自己嗎?

當你熟背中外史地,你對台灣的歷史了解多少?

當你對國語、西洋歌曲如數家珍時,可曾對母語歌謠多一些關注?

當台灣現階段是在很動盪的時,你想過自己在這個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嗎?」

這些問題留給大家有空的時候再想。


10月 16, 2020

感謝聽眾的指正,讓我的台語更進步

我沒真正學過台語,程度只停留在一般的日常會話。當我開始錄音,就發現原來錄給別人聽並非容易的事。初期錄一集可能要查不下10次的發音,現在還是很依賴網路查詢,但次數漸漸變少。雖然還無法用台文寫稿,但是至少寫出用台語唸得出的稿子,已經不太費力了。
這幾個月來,很感謝許多人認真聽後,來信指正。
我還清楚記得錄完第09集後,
Tsong-lé Tshuà
蔡老師就告訴我,打狗不是「怕告」。當下有如晴天霹靂,心想連這麼基本的地名都不會講,一定會像某國魚一樣被世人唾棄,聽眾棄我而去。
蔡老師也和我說過,「網」路和「網」站的正確發音,還特別把他編的「台語常用詞正音」和錄音檔寄給我。非常受用,裏頭有相當多我不知如何用台語表達的新詞彙。
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
的小編阿菱,提醒過我「傳統」、「狀況」的發音不對。這兩個詞到現在還是會頻頻講錯。有時寫稿時,會偷偷跳過這兩個字,以免錄音時卡住。
還有Him-gî 跟我說陽明山,過去叫草山,這樣說大家比較聽得懂。拉拉雜雜的寫很多,就是很感恩!
須更正的內容和發音,有部分寫在部落格,也在節目中提到。我還在找如何比較不費力的修改節目音檔。
寫出台文和講好台語,一直是我的目標,只是學習進度相當緩慢。感謝 Ngôo Hê-bí 分享他的台文基礎教材,我有認真看,但……(千百個學不會的藉口就此省略)。
現在我花時間在摸索社群媒體和後製技巧。畢竟節目要有聽眾,才有繼續更新的動力。
還請大家多和親朋好友分享《台灣人台灣事》!

這邊通往原來的粉專貼文

10月 13, 2020

035 台語歌曲的發展 (日治時期到解嚴前)


金曲獎以後,不知是我自己開始比較關注台語歌曲,還是真的有越來越多台語歌出現,最近新創作的台語歌還真不少。若說到台灣,你會想到哪些歌曲?大家若做過長榮的飛機,起飛和降落時一定聽過《雨夜花》和《望春風》。我想無論是從國外要回來,或是要離開台灣的人,一聽到這些音樂都會有很多感受。

這集節目介紹台語歌曲的發展和變化。因為更早前的資料並不多,所以這次重點放在日本時代開始的台灣歌的發展,介紹時代背景對歌曲創作的影響,日本歌和台灣歌的交流,以及台灣歌去在海外流行的情形。

現在大家都聽過的台灣歌曲,有一類是屬於傳統自然民謠。也就是先前的人留下來,常常聽到,但已經不知道是誰寫的歌。大家都知道的《思想起》是恆春民間流傳的歌謠,因為陳達,「紅目達仔」,四處演唱,這首歌才紅遍全台灣。另外兩首大家也很熟悉的傳統自然民謠是宜蘭的《丟丟銅仔》和東北海岸的民謠《天黑黑》。《丟丟銅仔》的歌詞是在形容火車經過隧道,隧道上的水滴落下來的情形。《天黑黑》是描寫下雨天,阿公、阿嬤為了煮泥鰍吵架。這兩首歌都有唱到雨天,和不少傳統民謠一樣,歌曲內容和當地氣候、地理環境有關。另外,像嘉義地區的民謠《一隻鳥仔哮啾啾》就比較不同。據說這首歌是在台灣義軍對抗日本人的時候,一直敗退、失守,退到諸羅山時,大家一起唱的歌。歌詞就唱說:

「一隻鳥仔哮救救 嘿吼

哮到三更一半暝找無巢 吼嘿吼

嘿~嘿~嘿都啥米人仔甲阮弄破這個巢 逃唸

乎阮抓著不放伊干休。」

《一隻鳥仔哮啾啾》算是傳統民謠裡,很有歷史意義,也可以說最悲傷憤慨的一首,但是不好唱。最早是呂泉生將這首歌,寫入他的一齣舞台劇裡頭。解嚴以後,也有一齣同名的電影用相同的音樂,所以這首歌就變成大家都知道的歌曲。

除了祖先流傳下來的自然民謠,另外一種當然就是音樂家創作的台語歌曲。呂泉生就為台灣寫出不少藝術歌,剛才說到的傳統自然民謠,也因為他改寫,讓更多人知道。呂泉生就是先前我第29集節目說過的鋼琴老師陳信貞的學生,後來留學日本又回來台灣。

他創作的《阮若打開心內門窗》算是台灣藝術歌曲很成功的一首。這首歌是呂泉生找王昶雄寫的歌詞。王昶雄一樣留學日本,但他不是音樂家,是位牙科醫生,也是位作家。他們兩個人在那個時候寫這首歌,

「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

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

歌詞回應了台灣從農業變成工業社會時,年輕人要離開故鄉出外打拼的心情,替他們說出他們的寂寞和期待。這首歌一開始是寫給合唱團唱的歌,但是因為大家喜歡,很快流行起來,到後來也有華語版本。

我們若按照時間發展來看,台語歌曲的變化和政治和經濟都有關聯。

日本接收台灣的初期,蔣渭水寫〈台灣文化協會會歌〉,蔡培火寫〈台灣自治歌〉都成為「議會請願運動」在活動時的唱的歌。

後來日本人也開始請台灣人寫給台灣人聽的曲,這和當時電影和音樂刻盤的發展和商業化有關係。純純小姐唱的《桃花泣血記》就是台灣第一首以商業目的製作的流行歌曲。這首歌原是為了宣傳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所寫,因為當時的電影無聲,戲院都有請辯士解說和樂團演奏音樂。為了要宣傳這部電影,所以就寫首曲子,在大稻埕的街頭上演奏。當時的「古倫美亞唱片公司」知道以後,就找他們的歌手純純來錄製成唱片。這首歌當時有10段的歌詞,在描繪電影裏頭自由戀愛的故事。從這時候起,台灣歌曲的創作就越來越多,一直到皇民化運動開始才漸漸不見。這段時間留下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望春風》、《雨夜花》、《月夜愁》、《心酸酸》、《青春嶺》都是這個時候的作品。

這個時代的台灣歌不僅在在台灣流行,在日本,在中國或是東南亞都聽得到。因為這些歌曲也被其他國家翻唱。《雨夜花》就改成日本的《榮譽的軍夫》,《望春風》變成日本軍歌。另外《心酸酸》紅到日本、南洋、中國沿海都聽得到,所以,後來也有日本人重新填詞,再請日本歌手來唱。

好聽的台灣歌曲旋律會被留下來,但是跟著時代變化改寫歌詞。《月夜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鄧雨賢的編曲,加上周添旺的歌詞,讓這首有關愛情的歌曲相當流行。皇民化運動開始後,日本政府還用這首歌曲寫成愛國歌《軍夫之妻》,鼓勵大家要去做兵,歌詞隱射說,即使不是日本人,但是丈夫從軍過世後,就能成為日本女人。《月夜愁》到1970年代的時候,又被填入華語歌詞,就是鄧麗君唱的《情人再見》。

因為戰爭和皇民化運動台語歌的創作逐漸減少。後來二二八事件發生以後,一些歌也反映當時的事件。呂泉生及陳大禹共同寫的《杯底不可飼金魚》就是因為感嘆「二二八事件」造成很多人受傷死亡,所以歌詞是要大家坐下來喝杯酒,互相信任好好過日子:

「朋友弟兄無議論,欲哭欲笑據在伊;

心情鬱卒若無透,等待何時咱的天!」

這首歌發表的時候發生了「四六事件」,政府派警察去抓台大、師大的學生。作詞者陳大禹,得知到自己被列入追緝名單,就離開台灣。隔月,台灣就正式進入戒嚴時期。在1960年代《杯底不可飼金魚》這首歌變成禁歌,當時政府認為這首歌勸人喝酒應該禁止。同樣二二八事件發生後發表的兩首很出名的歌,也都被禁止過。《補破網》原來是在訴說中年人愛情失意,但是歌詞因為和當時社會狀況相似,社會如同一張破網,需要大家一針一針地補起來。「漁網」也和「希望」相同音,所以就整首歌也可解釋成鼓勵大家要努力將台灣社會新的希望補起來。政府認為李臨秋寫的兩段歌詞太過悲傷,所以要求他要寫第三段歌詞,加上最後一句「魚入港,好年冬,歌詩滿漁港」來形容台灣的榮景。後來李臨秋曾說,他並不願意大家唱這第三段歌詞。

一樣是二二八事件後兩年完成的《燒肉粽》後來也被變成禁歌。理由類似,歌詞中描繪的台灣太悲情:

「自悲自嘆歹命人,爸媽本來真疼痛,

厚我讀書幾若冬,出業頭路無半項,暫時來賣燒肉粽」。

這歌詞反映當時台灣的貧窮以及政治上的不安。

戒嚴時期,台語歌曲沒有辦法發展,一方面因為寫出來會被禁,另一方面也因為年輕人漸漸不說台語,所以沒有市場,也因此,日本歌曲、台語歌詞的流行歌曲卻越來越多。當時出名的台語歌,很多都是翻唱日本歌來的,像先前介紹過的《孤女的願望》就是日本曲,但歌詞和原來的日文卻完全不同。葉俊麟填寫的歌詞,正是在描繪台灣經濟以及城鄉人口遷移和女工的現象。


全台灣被禁最多歌的歌手是誰你知道嗎?文夏。他唱的歌有99首都被政府禁止過,包括《黃昏的故鄉》、《媽媽請你也保重》、《彼個小姑娘》都被禁過。為什麼這樣的歌也會被禁?只能說那個年代政府要禁什麼就neng2

禁,是不需要理由的。

解嚴以後,認同台灣的歌又開始出現,蔡振南唱的《母親的名字叫台灣》是一個平時開貨車的音樂創作者王文德所寫的。解嚴以後台灣歌曲又有許多變化,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講到這裡。

接下來我要來說陳達,紅目達仔,這個從日本時代開始在南台灣走唱台灣念歌40年的傳奇歌手的故鄉,恆春這個地名從哪裡來?

恆春的舊地名,「瑯嶠」Longkiauw,原本是排灣族原住民對恆春半島這塊土地的稱呼。根據排灣族語來說,「瑯嶠」是對恆春半島一種野生蘭花的稱呼。為什麼恆春半島和「蝴蝶蘭」有關呢?因為根據記載,以前的恆春有很多野生的蘭花。所以「瑯嶠」是指開滿蝴蝶蘭的土地。另一個說法是,「瑯嶠」是「琉球」的意思,只是讀音不同。因為記載「瑯嶠族」的風俗習慣、文化民情都和住在那裏的排灣族不一樣,所以「瑯嶠族」可能就是琉球人,從日本沖繩來到恆春生活。但是「瑯嶠」後來又為什麼變成恆春?在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以後,清朝的大臣沈葆楨到這個地方,看到四面環山,氣候很好,所以要求朝廷在這裡建城牆、設縣。因為當時沈葆楨覺得這地方天氣好,即使冬天也像春天,所以就將這個地方叫做「恆春」。

參考書目:

郭姿含,2009,台語歌謠與台灣史教學,歷史教育,15:223-250。

魏緗慈,〈共調不共款──日治日期「外來曲台語詞」歌曲現象研究〉,發表於第四屆俗文學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2010年10月29日。

10月 11, 2020

台語podcasts和母語推廣補助

前幾天才看到華視「台語珍輾轉」特別介紹五個台語podcasts,其中包括《台灣人台灣事》這個節目。

只因為好奇他們如何找到這幾個節目,所以上網搜尋了一下台語podcasts的現況,距離上一次搜尋已經有三個月左右。然後發現:

1. 幾個台語podcasts已經停止更新(以最後一次更新在九月前為標準)
2. 持續有新的台語podcasts 出現
3. 以華語為主,但偶爾穿插台語的節目變多,或者華語節目也會製作一兩集講台語。
前面兩點應該呼應目前podcasts的發展生態,還在盤整中,和語言無關。第三點倒是能看出台語似乎成為潮流,讓華語節目也願意來插一腳。

在大量新podcasts湧現的八月之後,節目增加的速度已經逐漸趨緩。我自己的感覺是競爭變激烈,因為越來越多專業(各種資源都較多)的團隊投入,所以舊節目要繼續成長或新節目要找到聽眾,都越來越困難。「台語珍輾轉」推薦的五個節目中,只有《台灣人台灣事》從頭到尾,撰稿,錄製,剪輯和宣傳是由非專業的我一個人製作,其他都是團隊製作。市場競爭並非壞事,對於節目品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但也代表非專業的素人節目,也很容易就會被淘汰。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台語podcasts能延續或者有更多新的台語節目?一方面,期待有更多的誘因讓專業媒體團隊願意投入台語podcasts的製作。另一方面,像我這樣的業餘者,除了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技術之外,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人力。我也還在思考如何做得到?想到會再和大家分享。

這裡有幾個政府提供的母語推廣補助,提供給需要的人參考:
2. 文化部推行語言多樣性友善環境補助(縣市政府或登記法人可申請)
4. 教育部補助親子共學母語實施計畫,分別由各縣市機關收件

我沒有申請過這些補助,但或許有些人正好適合。

10月 06, 2020

034 還有多少個原住民族語的地名?


許多地名常常聽,常常說,但從很少仔細想這些地名怎麼來的。我有機會看到一些地名的小故事,覺得有趣,所以在節目最後會大家分享。

我在《台灣人台灣事》的第11集說到南島語言地區的最北邊是到泰雅族的區域「烏來」。有聽眾反應說烏來的發音應該是Oo-lay,說真的我不知道怎麼發音才對。最近又有聽眾告訴我「烏來」的意思不是溫泉,是瀑布的意思,其實我也不知道。這件事也讓我自己發現說,原來我對台灣文化一個重要環節,原住民的族語、文化知道的都很少。

因為這件事,所以我今天要來和大家說說,由原住民族語而來的地名。理論上最早住在台灣是原住民,那原來的地名應該也都是原住民族語才對,為什麼地名會更改?甚至消失?這些地名如何變化?所以我查了一些資料,今天來和大家說一下我看到的一些討論。

現在台灣還有多少個以原住民族語取的地名呢? 

按照林鴻瑞的計算有44個,而且平埔族語比高山族語來的多。原住民地區是不是要恢復原本傳統的地名?這其實不須爭議,已經寫在原住民基本法裏面,裏頭有寫說:「政府於原住民族地區,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回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也有原住民團體要求地名要改回來。

為什麼要有正名運動?

對個人來說,自己的姓名和祖先文化的傳承、自我認同以及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有關係。一個地方的地名,也同樣會影響住在那裏的人或是別的地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和地方的關係。就像台灣也有過很多不同的稱呼,有不少人要求台灣要叫做台灣一樣,原住民也要求正名。

「還我姓氏運動」在1980年代就開始要求恢復原住民族的姓名。後來法律改成,具原民身分者不必取漢人的名字。更後來,則改為原住民姓名可以不用漢字來註記,2003年以後,有原住民身分的人,取名時,有四種選擇:一、取和漢人一樣的姓名、二、取原住民傳統姓名,但是用漢字註記、三、原住民傳統姓名漢字註記又加上羅馬拼音,四、取漢人姓名另外加上羅馬拼音的原住民姓名。因為這歷時三十多年的恢復原住民身分和姓名的運動,所以我們現在逐漸看得到原住民傳統的名字。

在2014年左右開始一個新的原住民正名運動,要求恢復原住民族山川部落傳統地名。雖然原住民基本法通過已經很久了,但是這麼多年來,有原住民鄉鎮,經過一些人的打拼,得到正名的並沒有太多。已經改名的地區,包括嘉義縣的「吳鳳鄉」改為「阿里山鄉」、屏東縣「三地鄉」改為「三地門鄉」,以及高雄的「三民鄉」改叫做「那瑪夏鄉」,鄉內的民族、民權、民生三村也恢復舊名,民族改「南沙魯」(Nangisalu)、民權改「瑪雅」(Maya)、民生改「達卡努瓦」(Takanua)。

作家曹銘宗表示,原來原住民族語取的名字,有深遠的意涵,若能保留下來,有有其意義。像「阿里山」這個名字的由來,依照漢人的說法是兩百多年前有一位叫阿巴里的頭目,很勇敢也很會打獵,所以為了紀念他就叫阿里山。但是住在那裏的鄒族,他們叫這個地方Psoseongana(so-si-on-ga-na)意思是有很多Hinoki,松羅的地方,原來的這個名字,能提醒大家在這片山裡原來有很松樹,在日本時代和戰後才被砍掉。

像花蓮的「紅葉」溫泉,是日本人取的地名,漢人的聯想是楓樹,其實並不然。這個地方原來是阿美族語Koyo是山貓、石虎的意思。在清朝的記載也還是寫著「高藥」(Ko-io̍h)。在日本時代,台灣總督府才把「高藥」改成日文漢字發音很像,但是看起來比較文雅的「紅葉」。所以這個紅葉與秋天的紅葉無關係。

阿里山和紅葉的地名故事,讓我們看到社會和政治如何影響地名的改變。我們若看李筱峰教授所紹介的花蓮鄉鎮的地名變化就可以看出政治對地方取名的影響。台灣東部被人叫做後山,這也代表台灣人是從西邊的海岸,以漢人的角度來看台東花蓮這個地方。

因為花蓮溪附近產金,所以16世紀,葡萄牙人航海經過台灣東邊時,對花蓮溪附近區域的稱呼Rio Duero,意思是「產金子的河流」。西班牙人來到台灣北部的時候,也在花蓮留下不少地名,當時他們的紀錄就有談到台灣東部海岸的Turumoan(漢譯為「哆囉滿」)有很多的沙金。也有紀載住在北部金包里的人會來這裡買賣。

花蓮這地方原來叫做「洄瀾」,意思就是「水流回轉」。因為外海的黑潮,烏海水,由南北上時會碰到突出的海岸,出現水流回轉的現象。漳州人將這個地方叫「洄瀾」(Huelien),後來改寫做開花的「花蓮」。後來泉州人到花蓮以後,用他們的音來唸,把「花」讀成Hua,而出現今天的「花蓮」(Hualien)。

漢人來到花蓮不僅改了洄瀾這個地名也為許多地方鄉鎮取的名字。清朝,有一個原來的淡水的好野的生意人,叫吳全,他就帶了二千多人來到今天的壽豐鄉開墾。他們在那裏建土城,稱為「吳全城」。但是這群人因為無法適應,水土不合,加上泰雅族人的出草,所以真正開墾的土地不多,在吳全破病過逝後,其他的人也搬到別地所在去了,這個吳全城放著荒涼。東華大學就在這附近。

花蓮港北邊原有一大片地,漢人叫做「北埔」。也是因為清朝發生日本進入南台灣的「牡丹社事件」之後,清朝派人帶兵從宜蘭過來管理,卻遇到泰雅族反抗,這群兵就繞道來到北埔,建立新的庄頭,稱為「新城」。現在許多觀光客會去的七星潭就在新城鄉。

後來,在日本政府的統治下,花蓮地區的鄉鎮的名字改很多。尤其原住民的地名都變成日本式的名字,例如:馬太鞍改名「大和」;太巴塱改為「富田」;「烏雅立」改名「鶴岡」;「七腳川」變成「吉野」;「奉鄉」改為「鳳林」;「璞石閣」改成「玉里」;還有很多。

國民政府來台灣以後,無論是對原住民鄉的改名,還是一般街道的取名,都加深漢人觀點和政治、道德教化的意思。包括延平、三民、復興、光復、大同、仁愛、信義、和平等。

陳水扁在當台北市長時,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改為「凱達格蘭大道」。2000年開始進行原住民部落傳統領域之調查,其中很重要的一個調查項目,就是傳統地名。當時有和地方政府合作,在開新路時,採用原住民族式的名稱。 像南部科學園區的目加溜灣大道、直加弄大道及西拉雅路的名字,是地方政府特別選擇用西拉雅族的社名取的。

最後要說的是,這些原住民族語的地名用台語發音時,有幾個是依照原來的族語發音。林鴻瑞老師舉了一些大家都很熟悉的地名,像烏來的烏,台語是唸oo,但是保留了u這個音。後龍的龍,台語應該是說lîng 或者 liông,但是現在唸 lang。沙鹿是另一個無法用台語讀出來的地方名稱,鹿字的台語唸lo̍k,但是這不符合地方原來的說法,所以還是唸成lak。

 

參考資料:

李筱峰,2016,花蓮地名的故事 《民報》2016年09月15日

林鴻瑞,2017,源於原住民族語的台灣鄉鎮地名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 (2):151-176。

曹銘宗,2017,原住民地名的轉型正義,《聯合新聞網》2017年3月17日。

蕭世暉,2015,從光復地明道空間解殖化《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5(1): 117-127。


10月 03, 2020

為什麼《台灣人台灣事》要講個人的生命故事?

 


因為每一條生命軌跡都是歷史巨流的一部分,

因為每一個生命片段的集結構成當下社會的圖像。

從發現共同的生命經驗,可看見台灣社會的發展;

從挖掘特殊的個人經歷,可發現決定命運的個別因素。

 誰的生平值得轉述?誰的故事能被寫入歷史,被後代流傳?是關乎權力問題。《台灣人台灣事》介紹沒有被寫入歷史課本中,較少人知道的生命故事,讓大家看到台灣社會多元的樣貌。

台灣女性故事系列介紹一群在日治時期出生長大,成為各領域菁英的女性。她們精彩的生平,除了讓大家對女性的生命歷程有更多的了解之外,期待這些故事的主角能成為女孩們的學習典範,為她們帶來更多的啟發。

歡迎大家一起來收聽

張聰明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06-edh5b6

蔡阿信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0-eeoob0

葉陶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4-eg01q2

陳進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8-eh6kkp

許世賢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8-eh6kkp

陳秀喜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23-ei68f8

李幫助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26-ej0f4d

陳信貞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29-ejj6l4

楊千鶴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32-ek34s5

 

想了解這些女性的英勇事蹟,歡迎到各大平台搜尋收聽。

在這部落格上可看得到這一系列故事的漢字逐字稿,請見www.henamataiwan.blogspot.com

為什麼《台灣人台灣事》要講民間習俗?


傳統習俗是一個社會長久累積的生活方式,蘊含著共同的信念、價值,也規範著每人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認識台灣習俗的由來,了解習俗會隨著時間和環境改變,除了增加對本土文化的認知之外,能幫助我用較開放的心胸看待他人的文化習性。

想了解台灣的民俗風情?請收聽

016婚禮潑水、丟扇子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6-egka2v

017喪禮孝女白琴和罐頭塔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17-egsuld

025中元節拜拜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25-eit3c3

031神豬比賽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31-eju6ot

033中秋節吃文旦 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33-ekai8t

也可到各大平台收聽 🎧

台灣人台灣事發佈於 2020年10月1日 星期四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