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29, 2020

033 中秋節為什麼吃文旦?


中秋節就要到了,所以今天要說的和中秋節有關係的題目,柚子為什麼叫文旦?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文旦?台灣人在中秋節都要吃的文旦柚。

人說春祭拜日,秋祭拜月。 這樣的習俗已經很久了。中秋節的出現和其他傳統節日相同,也是慢慢才發展出來的。最古早時,是有一些文人在中秋時,欣賞月亮,吟詩祭拜,後來民間也又一樣的活動,所以到唐朝,中秋節就變成固定的節日。將農曆8月15當作月娘的生日,家家戶戶拜月娘,雖然古早的時候,月娘是女性在拜的。中秋節有很多故事,也有很多活動,尤其都和吃的有關,在台灣吃月餅、烤肉、吃柚子

雖然中國人、韓國人也都過中秋節,但是吃柚子是台灣人才有的,中國人中秋節若有吃柚子是後來台商帶過去的習慣,韓國的柚子茶很出名,但是他們很少吃柚子,因為他們的柚子沒有像台灣的這麼好吃。在台灣的中秋節我們吃柚子,而且差不多都是文旦,其他的品種的柚子在中秋時很少,就像常見的白柚要等到10月底才能摘,所以中秋節時大部分看得到的柚子都是文旦。

其實有種柚子的國家很多,像中國沿海地區,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都有。台灣的柚子也是從中國福建來的,差不多在300多年前從福建省漳州傳入來台灣。一開始先種在台南安定鄉,一直到1850年左右,麻豆的郭生生去要一些栽仔種在自己園裡,麻豆才開始有柚子。而經過郭先生的照顧和改良,在麻豆聲的柚子比較好吃,所以就越種越多,變成麻豆名產。日治時代,郭家生產的文旦被指定是「天皇吃的文旦」,全部都要獻給日本天皇。後來,政府推廣高經濟農業之後,幾乎台灣各地都會去麻豆買柚子栽回去種。柚子還有很多其他品種,蜜柚、白柚、紅柚、葡萄柚,麻豆文旦只是其中一種,但是是在台灣最常見的柚子,在台灣的所有柚類中,麻豆文旦有90%。麻豆文旦外表看起來頭尖尖的,像一顆瓢瓜,其他的柚子是比較圓形。

為什麼叫做「麻豆文旦?我們先來回答比較簡單的部分,為何是麻豆?

台南的麻豆區,早期是平埔族麻豆社的所在,荷蘭人當時的地圖就用「Mattau」來稱呼這個地方,「Mattau」在平埔語的意思是「眼睛」,但用於地名也有「中央」的意思。麻豆文旦是因為柚子從中國傳來,在這個地方改良成功,所以大家就將新品種的柚子叫做麻豆文旦,所以麻豆文旦是品種的學名,並不是種在麻豆的柚子都是麻豆文旦。雖然現在也有其他地方的文旦,斗六文旦、鶴岡文旦、八里文旦等等,但是真正說起來他們都屬於麻豆文旦這種柚子。不同產地種的其實是同一個品種。但是因為麻豆文旦這個名稱太長,不好唸,所以大家漸漸就只稱為文旦或是文旦柚。

為什麼柚子不叫柚子要改稱文旦?

這一個問題就有很許多版本了,但都是不可考的民間故事。而且因為日本和台灣一樣也叫做文旦。所以我們先說兩個日本的,再來說兩個台灣的故事。

第一個日本文旦的由來是,在十七世紀時,清朝有個船長謝文旦,在海上遇到災難,人就漂流到日本南邊的鹿兒島上,為了感謝當地人救他,他就把柚子送給他們,從此以後日本的有了「柚子」,而且叫做文旦!

第二個日本故事是,在幕府時代,有一個將軍叫「文旦」,他的軍隊出去戰爭時,打輸敵軍,逃到山上。本來敵軍以為他們在山上都沒東西吃,等他們都沒有體力時,再去抓他們,沒想到文旦將軍和他的士兵們在樹上發現一顆顆綠色的果子,不但好吃,而且很營養,所以他們反而很有力氣,就跑下山來,還打贏敵軍。後來大家為紀念這位將軍,便把他們在山上吃的果子叫做「文旦」。

台灣和文旦有關的傳說也有兩個。台語文旦的旦有兩個音,一個是藝旦、戲旦的旦,另一個是文音旦,文旦的旦。台灣故事一個是小旦有關, 另一個是人名林旦。

第一個故事是有個戲旦,小旦姓文,人長得很漂亮,很多人想追她,但她卻躲到鄉下去,她死後,在她住的地方長出一棵柚子,開花時很香,為了紀念這位文姓小旦,這顆「柚子」就叫文旦。

另外一個是麻豆當地的民間故事。在清朝的時候,麻豆住了一個孝子,名字叫林旦。他的母親很喜歡吃柚子,每年柚子盛產時,林旦就會去買很多柚子給媽媽吃。有一年的冬天他的母親生病,醫師都束手無策了。一天他媽媽醒來,告訴林旦說她想吃柚子,當然孝順的林旦就出去找。但是當時天氣那麼冷,還不是摘柚子的時候,柚子花都還沒開,怎麼買得到柚子?他找好久,都找不到,所以難過得跑到柚子樹前,跪下來求天公伯送一顆柚子給他。當林旦的淚水滴到地上時,那顆柚子樹,竟然長出一顆柚子,然後整棵柚子樹都長滿果子。他很高興地摘回去給他媽媽吃,神奇的是,媽媽吃完,病就好了。這件事傳遍大街小巷,連皇帝都知道了。於是清朝皇帝就派他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來台灣找柚子。嘉慶到了麻豆,就用這個孝子的名字,林旦的旦,替柚子取名叫文旦。

相信你們和我也都認為這幾個故事的可信度都不高,所以為什麼柚子叫做文旦呢?還有待研究考察。

那最後一個問題,為什麼台灣人在中秋節要吃文旦呢?

其實按照2012年方雅枌《台灣寶柚—麻豆文旦的栽培發展與文旦文化的形成》 裏頭的說法,一直到日治時期,中秋節吃文旦的習慣並不常見,只有少數種柚子的地區,像麻豆,才有得吃。後來麻豆人除了自己吃,也喜歡把自家種的文旦寄給親朋好友,尤其中秋節時送禮用。一開始麻豆文旦並非大量種植,不是種來賣的,而是被當作稀有的水果分送給親友。後來麻豆文旦漸漸出名,加上比月餅便宜,所以大家就開始送文旦,連家裡沒有種文旦的麻豆人,也都和鄰居買來寄送給外地的親友。隨著台灣經濟變好,文旦也越來越多人買,價錢也提升,後來就變成中秋節的高級水果禮盒。加上因為文旦產量有限,早期生意人會將山柚當作文旦賣,報紙也常報導,後來常常有教大家如何分辨真假文旦的報紙文章。媒體的宣傳讓麻豆文旦更出名,沒吃過的人都想試試看,漸漸就有中秋節吃文旦的習慣。

今天的節目就到此。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參考資料: 方雅枌,2012,《台灣寶柚—麻豆文旦的栽培發展與文旦文化的形成》。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9月 25, 2020

臉書粉專開張了!

前一陣子有聽眾詢問是否節目有討論區, 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設定好臉書粉專,請大家多多捧場。除了每集節目的介紹之外,和節目相關的訊息或其他的資訊也會放在粉專裡。

為了新的粉專,我重新寫了一個更詳細的節目介紹:

《台灣人台灣事》是一個從社會關懷的視角探索台灣文化和時事的全台語Podcast。這裡可聽到傳統文化習俗的由來、性別文化的反思、時事和政策的歷史發展脈絡、以及精采的生命故事。你/妳若認同台灣,若想要增進台語能力,若關心台灣歷史和文化,若喜愛批判性思考和性別分析,都應該聽聽這個節目。

我自己則期待透過議題的討論和故事的分享,能讓共同居住在這個島嶼上的不同群體(無論是世代、性別、族群、階級等)彼此之間有更多的認識跟理解。

以下是收聽《台灣人台灣事》的平台

9月 24, 2020

032 台灣女性的故事 楊千鶴


記者是一份很有趣的職業,能夠讓社會上的人知道其他地方在發生什麼事情,他們要去找資料、採訪,寫文章將新的消息報給大家知道。我今天要講的是台灣第一位女記者–楊千鶴的故事。

古時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機會讀書,加上社會上普遍有重男輕女的觀念,所以女性受教育的機會比男性更少。楊千鶴出生在1921年的台北。當時是日本人統治台灣的時代。只是日本政府的「隔離政策」,使得台灣人受教育的機會總是比日本人少。日本人在台灣建立一個女子教育系統,只是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並不需要讀書。所以當時若是女性又是台灣人的話,並無法像日本人或者男生有一樣地發展經驗。

只是今天故事的主角楊千鶴,她很幸運,從小時候開始,她就有機會念書,不受到當時傳統觀念的限制,後來她也繼續打破很多限制和規定,去做她想做的和她認為該做的事,一生過得相當精采。

楊千鶴出生於有錢人的家庭,只是當時的習慣是把女兒送至其她家裡做養女或童養媳,所以千鶴的三個姊姊從小就被送到其他人的家裡。只是千鶴是最小的,所以她媽媽很疼她,沒有把她送給別人。她就留在家裡長大。

楊千鶴一路念書完成學業,相當順遂。她進入公學校,後來進入臺北靜修高等女學校,最後在台北女子高等學院畢業。這間學校是當時台灣最高的女子學府。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她很認真,很優秀,也受到她的老師及父母的支持。

不過就在她就讀臺北靜修高等女學校二年級時,遇上母親的逝世。母親的離開,讓她突然不知道該怎麼辦,也非常難過。後來,她都會隨身攜帶五歲時與母親一起拍的照片。她認為這張照片可以讓她對生活充滿勇氣,她說:「母親隨時都在我的身邊,這個信念變成了我活下去的泉源」。

雖然台北女子高等學院在當時被當作是新娘學校,只是從學習的內容來看,和其他學校教各種知識和學科比沒有較差,而且特別現代化,特別重視科學、專業和效率。當時這間學校有許多帝國大學教授兼課,很多女學生也說和其他高等女校比起來,更活潑也沒有壓力,學校的學風更加自由。

所以,千鶴在此學校就讀的期間,受到很大的影響,尤其在自由學風之下,她也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她曾在自己的手札上寫道:「人就得美麗地做夢,美麗地活、美麗地死去不可」,在那個年代,這不僅超越了一般人的思考方式,更是代表著楊千鶴對於自己的自信、她心中的理想以及她生活的勇氣。

從台北女子高等學院畢業之後,朋友介紹給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大學當日本教授的研究室助理。但是當助理大約一個月以後,楊千鶴發現她的薪水比同期日本同事更少,所以很生氣的就辭職。「為什麼平平是工作,日本人領的薪水卻比台灣人多?」她越想越覺得這不合她想法和理念,她認為這樣做相同的工作卻領不一樣的薪水,是非常不公平的事。她當時深深感受到日本人在台灣可以受到比較好的待遇,是不對的。

她不做研究助理後,就遇上當時台灣最大報社–台灣日日新報社正在找「家庭文化版」的記者。報社想要找的記者要是女性又是台灣人,不僅熟識當時候台灣人的文化風氣,更能夠從女性的角度來寫文章。這對楊千鶴來說,是一個大好機會。不過在應徵這個工作時,千鶴就向報社提出一個要求:「我的待遇要跟日本人一樣才行!」因為上一份工作的原因,對她來說爭取和日本人一樣的待遇非常重要。所以,當時報社也答應楊千鶴的要求,答應她的薪水和其他日本同事一定會是一樣的。

楊千鶴在《文藝臺灣》這本雜誌裡面看到一篇文章,它的內容主要在描寫台灣人喪事的禮節,只是文中都在恥笑台灣喪禮的風俗和習慣。就像出殯時都有一些哭得很大聲的那些人,有一些是專門請來送葬行時負責哭的人,俗語叫做哭婆。日本人寫到「哭婆」時,認為哭婆不合理也很可笑。千鶴非常不滿。她認為日本人統治台灣,不僅不想要理解台灣人的風俗和文化、也不了解喪事中台灣人是不是是真的在哭。這篇文章的作者就只因為喪禮和日本人風俗不同,便恥笑台灣文化。加上,當楊千鶴看到這篇文章時,想起自己十五歲時母親過世時,自己也哭得很慘。所以她就拿起筆,寫一篇〈哭婆〉的文章,去雜誌抗議。她表示日本人並不理解臺灣人送葬風俗,並不是所有喪禮都請得起哭婆,也不是哭的人都是虛情假意。日本人不了解也不應該批評台灣的文化和習慣。

雖在臺灣日日新報社裡面都是日本文人做主,可是楊千鶴有勇氣以一位女記者的身分,站在台灣人的角度批評日本人不理解台灣、對台灣文化有誤解,帶領其他人反省當時台灣人的處境。

進入報社工作之後,楊千鶴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夠成為「文章不輸日本人」的臺灣籍記者,一如在她在自己的書中說到:「我想證明一個在家不方便說日語的台灣人,照樣可寫出不輸於日本人的文章」。千鶴的文筆確實很好,受到許多人的肯定。她入報社時要求要和日本人的薪水一樣,後來她因為在報社的表現受到大家的讚美,薪水甚至比日本同事更高。

擔任記者期間,她在家庭婦女版寫許多照顧幼兒和健康衛生相關的現代知識,對台灣社會有很多的影響。當時她也訪問在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像是畫家郭雪湖、種菊花出名的楊仲佐、靜修女中校長鈴木先生,和文學作家賴和。她也寫過台灣滷肉飯的報導,介紹台灣菜給日本人知道。她記錄台灣當時重要的活動、重要人物,為臺灣留下來不少很寶貴的資料,對台灣歷史有很大的貢獻。

只是她當記者的時間很短。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家新聞報社配合政府宣傳的政策進入戰爭。報社重新改組,報紙內容也有很大的變化。其中,報社認為楊千鶴原來負責的「文化版」並不重要,下令減少版面,這對於一位記者來說,就是限制她自由發揮的空間。因為這樣楊千鶴選擇離開報社。但對楊千鶴來說,這段當記者的時間,是人生重要的階段。她在自傳中也曾表示「在我這段記者經驗中,雖然經過感情上的大風大浪,接受人生成長的試煉,但卻是我人生最光輝燦爛的年代」。

楊千鶴也發表過小說,書名叫做《花開時節》,小說的故事是講女校畢業生對未來人生的疑問,也表現出女性知識分子當時對傳統婚姻安排的懷疑和想法。雖然這本小說主角不是她自己,但是也反映她當時的想法。對楊千鶴來說,她不拒絕婚姻,但也不贊成為結婚而結婚,所以她並沒有和其他同學一樣,一畢業就去結婚。她認為沒有結婚才有時間讀書、寫文章。不過,她也曾寫過關於她自己面對選擇「婚姻」與「寫作」的過程。當時戰爭不安的環境讓她面對婚姻問題一直猶豫,只是也沒法定下心來好好寫文章,到最後她選擇了婚姻的路,結婚以後她就沒有在寫文章了。

一直至她的夫婿林嘉雄先生往生以後,她才再次提筆寫作。此時她已經75歲,離她前一次的寫作已經過將近半個世紀。她這次不再用日語,而是用華語寫文章。她記錄自己一生中的經歷,出版《人生的三稜鏡》這本書。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你是否也覺得楊千鶴很勇敢呢?你有想更了解當時她生活的背景嗎?若想看楊千鶴的作品,不管是早期的小說《花開時節》還是後來寫的自傳都可以在書店或圖書館找到喔!

圖片是1999年南天書局出版的《人生的三稜鏡》封面


9月 23, 2020

學習語言,需要更多的讚美!

昨天在放學回家路上,

Hena:「 今天老師說我很厲害喔!」

阿母:「什麼很厲害?!」

Hena:「台語。因為老師說了兩個中秋節的故事,全班只有我聽得懂。老師還問我說,在家裡有沒有講台語,下次可以參加演講比賽。」

阿母:「那是不是以後你要多講台語?」

Hena:「嗯, 我若參加比賽...... (自動轉為台語).......」

.............................................................

這件事讓阿母受到的驚嚇還真不小,原因:

之一,啥乜? 全班二十多個學生都聽不懂台語故事?

之二,突然發現演講比賽能成為語言學習的動力!我對演講比賽一直持有偏見(嗯~大家應該知道我指什麼)。

之三, 為了讓Hena再次主動開口講台語我煩惱好久,學校老師卻只要一句讚美就做到了(再次證明阿母果然無法和老師相比)。

好, 比較嚴肅點的心得。

母語教學入課綱,成為教育體制的一部分,再加上政府和民間推廣台語所投入的資源,雖然短期內無法看見成效,但是對學生的學習日常是真有產生影響,例如,讓原來對台語不陌生的小孩,願意再次使用台語交談。

此外,就像我在節目24集所說,對於正在學習一個語言的小孩(或者大人),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批評,加上適時、適當的糾正和引導,才能讓他們願意繼續開口說不熟練的語言。我想這點應該適用於所有的語言才對。這點學校老師做得比阿母好太多了。


9月 21, 2020

和小孩講台語這檔事

我出生在南部,父母雙方的原生家庭就講台語。

雖然念書時,一進學校講台語會被處罰,但一回到家很習慣地就講台語。住國外時,雖然講當地語言,但是回到家、和家人或親戚打電話,還是講台語。從小到大,對我來說家裡的語言就是台語。在所有的家族聚會裡,無論和家族中的長輩、同輩或晚輩聚會聊天,一直到今天我們都使用台語,即便和晚輩也很少穿插著華語交談。因此,壓根沒有想過台語即將消逝的問題,同時也很慶幸和同事們相比,我的台語算流利。

開始懷念台語、注意到台語是在台北工作、結婚以後的事。

因為很少聽得到,才驚覺除了和家人、和親戚,身邊沒有人會和我說台語。所以小孩一出生,我就決定和她說台語。當時想法很簡單,既然我是小孩的母親,我和家人使用的語言就是小孩的母語,所以Hena要學台語。

坦言說,我和小孩的爸爸都是相對被動的家長,相信無作為的父母能造就主動、負責的孩子,所以不太積極幫小孩規劃成長路徑或思索他們的未來。就如我的父母,雖然他們都會說華語,但是從來沒有考慮過家中是否改說華語,對小孩就學、就業有幫助;我們對小孩該先學什麼語言比較好,也沒有想太多。我只是認為,我的小孩就應該會講「我」的語言。

因為這是出生時的決定,所以我們從嬰兒時期開始,就單向的用台語對Hena碎碎念,這種不厭其煩的台語轟炸,也讓她很早就學會口語表達。她不到一歲就開口說話(台語),完全跳過口齒不清、臭奶呆的階段,兩歲以前就可以讓我們清楚知道她的想說什麼,日常對話都沒有太多問題。

和小孩說台語讓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發生在小兒科診所。Hena小時候常去的診所,時常人滿為患,無論坐著、站著都是人挨著人。當時我和小孩的爸陪她和其他小孩擠在遊戲區玩,講了許久的台語後,我用華語問外子:「幾號了,還要等很久嗎?」 外子當下也用華語回我。突然間,我們倆清楚地聽到,有人刻意壓低聲音說:「我還以為他們不會講國語嘞?幹嘛和小孩講台語?」 對這件事我記憶猶新,也因為這件事我才開始思考講台語所代表的意涵。當時我回家和小孩的爸說:「若進學校前,小孩不學台語,我想她應該就學不會了。」

這是七、八年前的台北。

但是今天,我變得比較樂觀一點。雖然Hena已經不再主動和我講台語,但是她很喜歡看公視《全家有智慧》測試自己的台語能力和學習台語新知。相較於七、八年前,現在學習台語有更多的資源,有更好的環境,因為熱心推廣台語的人也越來越多。就像「牽囡仔ê手 行台語ê路」這個親子共學團體的podcast節目《牽囡仔ê手 來聽囡仔古》就是很適合全家大小一起聽的優質節目。

想知道更多關於我家小孩講台語的經驗?或者我製作podcast的感想嗎?請收聽《牽囡仔ê手 來聽囡仔古》Ep.10的訪談。


031 賽神豬的由來 祖師廟和義民廟大不同

 


上一次談豬肉料理,這集我要來告訴大家一個我認為和豬也有關係的新聞,新竹北埔鄉今年沒有比賽神豬,他們用神豬錢筒比賽代替過去的神豬比賽,化解了動物保護團體和在地民俗文化擁護者長年來的爭議。

大家應該知道過年過節要殺豬公,但是神豬比賽是三峽清水祖師廟和客人地區的義民節大拜拜活動才看得到。但是在義民節和在三峽過年的神豬比賽的起源不同。

在客家的義民爺信仰裡面,義民爺的除了是保護家庭國家的勇士以外,更是大家的「共同祖先」。義民是清朝時抵制林爽文事件的重要的人,他們死後就葬一起,大家為了感謝他們就蓋廟,將他們當成自己的祖先來拜。所以客家庄是輪流辦義民爺祭典。為了表現自己的誠意,會準備很豐盛。過去的觀念是,全豬、全羊再加上雞、鴨、魚的五項牲禮是一定要的。而且養豬要靠技術,在過去「豬能養得又肥又大隻」是讓人稱讚和欽羨的技術。拜拜的時候,殺自己養的大隻豬可以展現給別人看自己的專業技術。當然,獻給義民爺的豬越大隻,也代表主人家心意越重。所以每一次輪到自己庄頭舉辦時,大家都會歡很多時間準備,15年才輪到一次,機會難得。

三峽清水祖師廟的豬公比賽的原因和其他義民爺廟不一樣。而且清水祖師是和尚,不吃肉,為什麼要殺豬公?原來神豬祭典原本不是在拜清水祖師的,是拜山神的。因為福建安溪移民來三峽開墾時,常遭野獸攻擊和危險,所以大家就在年底要殺神豬拜山神,求平安。後來因過年的初六是祖師爺生日,就將兩個合在一起拜。所以說三峽祖師廟的殺豬公不是祭拜清水祖師。此外,神豬比賽不是祖師廟主辦,是由當地大家族輪流辦理。

在二十一世紀,神豬活動於臺灣民間信仰仍十分普遍,相互競賽風氣頗盛。通常90公斤至100公斤就可屠宰的大骨架脂肪型家豬,被參與神豬競賽的農民飼養到超過600公斤以上,甚有上千公斤的神豬。飼養神豬需由於體型過大行動不便需定期幫助豬隻進食,甚至肥胖至無法站立、最終甚至無法自行翻身。

批評神豬文化並不是因為有保護動物觀念才開始有,在日本時代,《臺灣新民報》便有一篇批評義民節大拜拜太浪費奢華的文章出現;後來1950年代的《聯合報》中,也有政府呼籲大家拜拜不要浪費的新聞。這表示過去對神豬文化和制度並不是完全沒有討論,但是重點不是動物,而是不須鋪張浪費。

在九年前,2011年時候就有177個台灣客家名人,作家、學者發起連署和辦記者會請大家不要再養神豬,包括鐘肇政、李喬、等人,以人道主義與善待動物的觀點,呼籲停止為祭典所特別飼養神豬。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的報告顯示,全台56個義民廟,約有8成的祭典,沒有神豬重量比賽;並有3成的義民廟,只用一般牲禮祭拜,並無全豬祭祀。「神豬重量比賽」絕非義民廟祭典「不可或缺」的項目。宗教團體也不贊成殺神豬,因為做醮的意思是封山禁水(不進行打獵、捕魚,就是吃素)、禁屠、禁曝(禁止陳設動物屠體),所以殺豬公不合道教原來的精神。另外,佛教人士也批評清水祖師是佛教和尚,並不吃肉,拜拜最好用果子和糕餅,不適合拜腥的。

那神豬比賽的起源是宗教、經濟和政治等多種因素促成的。一個原因是農業時期的祭祀活動,一年一度的祭拜當然越豐盛越好。而且大家普遍相信,豬養的越重,越有誠意。若在一年一度的神豬競賽獲得勝利,會為未來一年帶來好運。第二個原因是過去沒有冰箱,大家輪流養豬分食,才能及時把豬肉吃完,不浪費。這習慣從過去家戶輪流殺豬請客,後來變成各村庄輪流舉辦。神豬肉好吃嗎?雖然沒吃過,但是可想像肥肉很多。

第三是大家比較常談到的,養豬專業的競爭和日本政府的獎勵政策。除了拜神之外,養豬公是要給別人看自己養豬的能力和技術,所以參加的民眾有比較的心態,就越養越大。另外,日本人發現台灣有些地區的豬養得非常好,所以除了調查飼養的方法,也用獎金鼓勵養豬。像在三峽,日本政府就成立第一個農會組織,鼓勵把豬養大,也提供獎金辦比賽。

養神豬的過程大約需要三年的時間,先挑好豬,然後用特別的工具和技術餵養、灌食,並且限制其行動。很多人以為「神豬」之意是因為豬隻體型碩大,但其實在民俗觀念裡面,稱其「神豬」是認為他在獻給天公之後也會跟著幻化成仙。所以殺一隻一千斤以上的神豬是有專業的人在處理,總時程大約四到五小時,相當複雜的儀式。


這個比賽豬公的文化已經被批評很久了,一直都很難改變。但是今年換成新竹北埔鄉主辦「北埔中元藝民祭」他們真的就不再殺神豬,換成「神豬錢筒仔大賽」。錢筒仔台語的另一個說法是豬公。鄉公所從4月開始就讓民眾認領「神豬的錢筒」,共有55個單位去認領,每月公所派人定期去檢查每一隻豬公的重量。到大拜拜那天,也一樣有「參賽神豬錢筒仔」進場這個儀式,有的豬公放在轎子、有的放在竹籃或是竹仔做的豬籠中。現場真的拿刀殺「豬公」來看看裡面有多少錢。這個消息一上新聞媒體,受到許多人的讚許。今年在花蓮的一間義民廟也取消神豬比賽。

神豬比賽和其他的習俗文化都一樣,是人創造的,所以也可以改變,什麼是大家最想要留下來的?可以改變的又是什麼?大家也可以想想身邊有那些傳統習慣很好,有哪些需要改變? 


9月 17, 2020

030 是滷肉飯還是肉燥飯? 魯肉飯的正名運動

 


最近美國豬肉的新聞很多,豬肉算是台灣人常吃的肉類。在台灣的料理裏頭,使用不少豬肉。不管是和美洲還是歐洲的豬肉比起來,台灣的豬肉吃起來就是不一樣。一方面是外國豬肉本身有一個腥味,養豬專家說,因為台灣豬從小就被閹割過,國外的豬沒有。另一個解釋是,台灣殺豬時有放血,國外沒有。當然台灣豬肉好吃,和怎麼煮也有關係。台灣料理的烹煮步驟複雜,煮前豬肉常需燙過或者炸過,能夠去腥。另一種專業的做法是,先浸泡在加一點點鹽的冷水中,讓血先流乾淨,然後再拿去煮。

在眾多豬肉料理中,「滷肉飯」算是台灣人最容易吃到,也最常吃的食物。雖然沒有人統計過,全台灣人一年到底吃幾碗滷肉飯,但是我想應該不少。外食的上班族至少一星期應該有機會吃一次;外國觀光客,尤其日本人來台灣,除了鼎泰豐之外,就是要吃滷肉飯了。所以有人說滷肉飯是台灣的國飯,就像牛肉麵是國麵一樣。

但是每每滷肉飯上新聞都會引起這料理名稱的爭議。台灣北部和中部說滷肉飯,南部人把這種碎肉、絞肉加醬油下去滷的滷汁稱為肉燥,所以也會說吃飯j加「肉滷仔」或者「攪肉燥」。南部人所說的滷肉飯,在北部叫做「爌肉飯」,正確的寫法是「焢肉飯」。焢肉是用大塊三層肉去滷。此外也有人分得更細,即便都是碎肉做的,但是用切的、而且沒有先炒過的才是滷肉飯,有炒過,且煮到看不見肉角的才是肉燥飯。台灣有這麼多家滷肉飯店,是否先炒過? 加香菇、加蝦米、放紅蔥頭? 每一家的祕方和煮方法都不同。 

因為台灣南北對這道料理的稱呼不一樣,所以在2013年郵局發行一套四張的台灣小吃郵票,卻引發不少爭議。四張郵票上分別有臭豆腐、肉圓、蚵仔煎和滷肉飯。政府沒想到最後這張郵票的照片引起南部人的抗議,因為郵票上放的是肉燥飯,不是做滷肉飯。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前不久的選舉新聞,中部和北部政治人物說他們在南部吃滷肉飯,就會引起南部人討論,他們照片中的食物是不是叫做肉燥飯才對。

此外,這碗國飯也曾引起政治敏感話題,引發滷肉飯正名運動。走在路上常常看到滷肉飯的招牌常常不是寫滷食物的「滷」,是粗魯的的「魯」,但大家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台灣著名的魯肉飯的連鎖店,基隆最出名的魯肉飯專賣店所登記的招牌都是寫「魯」字。台灣人看得懂也沒問題,偏偏2011年外國著名的美食指南Michelin Green Guide Taiwan上面在介紹台灣料理時,將粗魯的「魯」聯想成中國山東的「魯」。所以在書上把滷肉飯稱為(Shandong-style)Meat Rice,把這道料理介紹成從山東傳來台灣的料理。這件事牽動了民眾的政治敏感神經。有政治人物說要趕快發消息給國際媒體澄清,有人負責和這家出版社聯繫說明魯肉飯是台灣料理。因為照理來說,中國山東人的主食是麵食,並不是米飯。還真的有飲食專家特別去調查中國是否有滷肉飯?也有人查出說中國出版的料理書中,雖然將芋粿、蚵仔煎、鼎邊趖寫成福建小吃,但是卻特別指名滷肉飯來自台灣。

那滷肉飯是怎麼來的? 台灣人在何時「發明」了滷肉飯呢?雖然這道料理相當普及,但是無論清朝只有一點點的記載,日本時代是完全沒有。在台灣料理中,用醬油滷豬肉是很早就有的做法,而且日本、韓國也都有類似的料理,但滷肉飯最特別的地方是用碎肉,而不是整塊肉下去滷。大家猜說,早期生活貧困,買不起豬肉的人,會去肉鋪買一些便宜的肉屑、肥肉、油和豬皮,一起剁碎後加醬油滷成一鍋,只要淋一些許的滷肉汁就能吃下很多白飯了。還有,滷肉飯除了滷汁要美味,米飯更是要好吃。日本人來以前,台灣原來的米是現在的在來米,飯粒鬆散,一直到日本時期引進的梗米在台灣種植成功以後,才有產「蓬萊米」。台灣人逐漸改吃這種比較軟黏的蓬萊米,這種米飯也比較適合做滷肉飯。

美國媒體CNN報導的台灣40項一定要吃的料理,滷肉飯排第一名。就因為這碗國飯這麼出名,三年前經濟部開始辦「台灣滷肉飯節」,以過去牛肉麵節的方式,讓各地賣滷肉飯的商家響應這個活動,觀光客到哪都吃得到以外,也會選出最好吃的魯肉飯店。

那大家常吃到的便當,南部人所說的滷肉飯,北部人說的爌肉飯又從哪裡來? 有人說焢肉是從封肉來的,封肉原是福建泉州同安料理,過年過節時候吃的大菜,可能是透過鄭成功將封肉料理傳給台灣的平埔族。現在台灣的封肉也叫做大封,是辦桌時重要的一道菜。客家也有小封,就是滷三層肉。

台灣最出名的控肉飯在彰化,大家形容彰化控肉飯有如嘉義雞肉飯一樣,在當地到處都有,隨時都吃得到的食物。彰化控肉飯有什麼特別的?它不是用三層肉做的,而是和大封一樣用豬腳庫肉下去滷的。因為豬腳庫切到最後總是皮與瘦肉散掉,有些店家會將皮和肉串成半月形。彰化的滷汁裡除了有甘蔗之外,也會放蛤仔,因為彰化產很多蛤仔,加了後滷汁比較不死鹹,所以彰化的滷汁醬油放得比較少,控肉的顏色也比較淺。內行的人都知道,彰化大部分店家賣的控肉飯是用不同部位的豬肉滷的,但是菜單上不一定明寫出來,讓客人挑選。熟客才會跟老闆指定吃哪一部分,是要吃腿庫、腱子肉、帶骨頭的腿仁、腳筋,中圈或是喜歡很多皮的。據說最多人買二緣肉,箍仔肉,筋仔肉,若要吃得到,還不能太晚去買。

本集節目還會介紹彰化這個地名的由來,歡迎大家收聽!


9月 14, 2020

029 台灣女性的故事 陳信真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Hena的媽媽。

現在的人如果要學鋼琴,有很多音樂班可以選擇。可是你知道嗎?在過去,學鋼琴是一件非常貴的事情,只有少數有錢人家的小孩才能學得起鋼琴,要學鋼琴也都用家教的方式。在這樣的一個時代,有一位年輕的,單親的媽媽,開一間教鋼琴的教室,在戰爭以後的臺灣,培養出許多優秀的音樂家。這位特別的女性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陳信貞。

1910年,蔡信貞出生在台北艋舺的一個基督教家庭中,在兄弟姊妹的排行裡排第四。信貞的祖父是從福建來台灣的中醫師,開一間私人大藥房,也是當時有權有勢的板橋林家的私人醫師。雖然她的祖父很有錢,但是和當時很多人一樣,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並沒有關心信貞的出生。信貞的媽媽心想,如果女兒在蔡家沒人疼,不如送給表妹,她們結婚多年,很想有孩子。所以,尚未滿周歲的蔡信貞過繼給陳家,改姓陳,10歲時隨養父被調到台中后里區的教會而全家搬家至台中。

幸運的是,養父母注重小孩的教育,送信貞去讀書。陳信貞先到內埔公學校讀書,後來又考上私立淡水女學院,12歲時就到台北念書。在淡水女學院,陳信貞遇見了改變她一生的東西-鋼琴。她無法忘記第一次遇見鋼琴的情形,那是一個看起來黑黑亮亮的箱子,像是變魔術一樣,當老師把手放在箱子上面慢慢移動的時候,好聽又神奇的聲音就跑出來了。在音樂裡,她好像可以看到一條河流,旁邊有綠翠的草地,上面開了一些花,還有好幾隻蝴蝶在飛……信貞很喜歡這奇妙的樂器,所以下定決心要學會它。

當時進入學校的女學生有很多人都像陳信貞一樣,很喜歡鋼琴,但是學鋼琴必須另外付錢。信貞努力要求她的父母讓他學鋼琴,後來他們終於答應。沒有學過鋼琴的人,必須先從看譜開始學。樂譜上像是有黑黑的豆菜和蝌蚪,在五條橫線組成的格子裡跑來跑去,跑到不同的地方,就代表不同的聲音。老師教她怎麼樣認出不同的位置和聲音,讓她學會了怎麼看譜。學會看譜後,她開始學風琴,在學會彈風琴的基本後,通過考試,才正式可以上吳牧師娘教的鋼琴課。

吳牧師娘在教鋼琴時很嚴格,她常說「音樂裡是沒有『大概』的」。雖然陳信貞很晚才學開始鋼琴,但因為她很喜愛鋼琴又很努力,她學完全部的必修課程,能彈很多首名曲,得到了「鋼琴課程」的文憑。

在當時那個年代,很多人連鋼琴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要靠音樂維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從淡水女學畢業後,陳信貞的父母希望她能當一個助產士,將來比較不怕找不到工作。她不敢違背父母期望,信貞於是進入了助產士班就讀。可是她沒有忘記她有多麼喜歡鋼琴,在助產士的課程畢業後,信貞決定聽她心裡真正的想法。

她違反父母意願,回到了母校淡水女學院當鋼琴「半先」,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助教,一邊教,一邊也不斷地進修鋼琴。這個時候,她認識了正在就讀神學院的詹德建先生,他們互相喜歡。但是,因為詹德建是客家人,他們的交往受到父母的反對,幸好在信貞和父母多次的討論下,父母總算同意讓她們結婚。

1931年3月,兩人就結婚。本來以為兩個人的幸福日子會持續下去,沒想到上天像是捉弄他們一樣。同一年的8月天氣很熱,她的丈夫吃了一碗仙草冰,沒想到卻得到了傷寒。當時的醫療技術沒有現在這麼進步,他在馬偕醫院住了兩星期後便過世了。陳信貞非常難過,覺得生活失去了一個很大的重心,每天都很悲傷。她丈夫過世的時候,她已經懷孕了,因為思念她的丈夫,而決定將小孩取名為「懷德」。女兒懷德很可愛,長得也很像丈夫,讓她暫時忘記痛苦,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扶養她長大。

陳信貞回到了娘家台中,決定靠她的專長「鋼琴」賺錢。她拜訪中部的一些有名有錢的人士爭取工作機會,後來在他們的幫助之下,在台中市區萬水洋服店的二樓,開「台中婦女鋼琴研究會」,開始招收學生。這是當時少見有鋼琴教學的地方,陳信貞也成為那個時代很少看得見的職業婦女,她沒有丈夫,又自己賺錢養小孩。不過,當時的社會比較保守,陳信貞的丈夫才過世不久,為了避免招來不必要的問題,鋼琴班只收女學生。直到有一天,一位就讀臺中一中五年級的男孩子,因為看到外面掛的招牌走進陳信貞的教室來。信貞在這位男學生的身上,看見了過去的自己,他對鋼琴的熱情讓陳信貞答應收他做徒弟。這位男學生就是後來為《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寫曲的呂泉生。

1935年,陳信貞受邀請到台南長老教會女學校教書,擔任鋼琴、風琴助教、合唱團伴奏,也同樣創辦「台南鋼琴研究會」開始招學生。同一年4月21日,臺灣中北部發生了規模7.1的大地震,在今日的新竹、苗栗及臺中附近都出現嚴重的災害。《臺灣新民報》為救濟受災害的民眾,邀請國內和國外的音樂家們組團,在臺灣各地巡迴演奏,舉辦「震災義捐音樂會」,把演出所得捐給需要的民眾,陳信貞也有參加。

台灣光復後,因許多日籍教師返回日本,台灣學校師資嚴重缺乏,陳信貞受邀請,搬回台中,先在台中師範學校擔任音樂教員,後來到台中女中擔任音樂老師。她的教音樂的方式很特別,她的學生曾在接受訪問時說,上信貞老師的音樂欣賞課就好像進入另外一個世界。例如:在教《快樂的鐵匠》這首歌時,必須隨著拍子做出打鐵的動作,在欣賞《少女的祈禱》時,要做出閉目祈禱的模樣,每次音樂放完,還會請同學們分享欣賞音樂得到的感受。這種教法,讓學生感覺十分奇妙且特別。

就這樣陳信貞在台中女中教了許多學生,直到1974年才退休。退休後她仍繼續在家中教琴,並在台灣基督教青年協會免費教導失學青年。一直到她後來身體不太舒服才搬到台北女兒的家,後來在1999年過世。她的一生,對於台灣的音樂界有很大的貢獻,除了教音樂,教鋼琴之外,她也熱心參加很多文化和慈善事業的演出。她的一生雖然沒有每一項很順利,可是她用她堅定的心、過人的智慧和努力,將這些波折改成如音樂中,美麗的轉折,為她的人生寫出一首精彩的歌曲。

今天的故事就說到此,你們是否也被陳信貞的故事所感動呢?如果想知道更多她的故事,可以去找她女兒寫的書《鋼琴有愛──臺灣前輩音樂家陳信貞》來看喔!

照片是在淡水女學當練琴的陳信貞, 來源: 淡江中學校史館


9月 08, 2020

027 讓台灣經濟起飛的女工們



60年代的出口導向政策下輕工業快速發展,台灣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這個時期外國投資和加工出口區的設立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但是並不是大家都知道在這些工廠裡面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女性。當歷史書裏寫的經濟發展會說到國家政策,美、日投資,加工出口區的設置,但是並不會寫到在這些工廠裏頭的勞工。這集台灣人台灣事就是要說,早期經濟發展和這些女工的故事,她們為什麼到工廠做工?產業轉型、工廠外移後她們又何去何從? 


照片是孤女的願望演唱者 陳芬蘭


孤女ê願望
孤女的願望
Koo-lú ê guān-bōng
作曲人:米山正夫 /原曲:美空雲雀1958年'花笠道中'
作詞人:葉俊麟

│請借問播田的 田莊阿伯啊

Tshiánn tsioh-mn̄g pòo-tshân ê,tshân-tsng a-peh ah

│人塊講繁華都市 台北對叼去

Lâng teh kóng huân-huâ too-tshī, Tâi-pak tuì tó--khì

│阮就是無依偎可憐的女兒

Gún tsiū-sī bô i-uá khó-liân ê lú-lî

│自細漢著來離開 父母的身邊

Tsū sè-hàn tio̍h lâi lī-khui,pē-bú ê sin-pinn

│雖然無人替阮安排 將來代志

Sui-liân bô lâng thè gún an-pâi,tsiong-lâi tāi-tsì

│阮想要來去都市 做著女工渡日子

Gún siūnn beh lâi-khì too-tshī,tsuè tio̍h lí-kang tōo li̍t-tsí

│也通來安慰自己 心內的稀微

Iā than lâi an-uì tsū-kí,sim lāi ê hi-bî


│請借問路邊的 賣煙阿姐啊

Tshiánn tsioh-mn̄g lōo-pinn ê,bē hun a-tsí ah

│人塊講對面彼間 工廠是不是

Lâng teh kóng tuì-bīn hit king,kang-tiûnn sī m̄sī

│貼告是要用人 阮想要來去


Tah kò-sī beh Īng lâng,gún siūnn beh lâi-khì

│我看你猶原不是 幸福的女兒

Guá khuànn lí iû-guân m̄-sī ,hīng-hok ê lú-lî

│雖然無人替咱安排 將來代志

Sui-liân bô lâng thè gún an-pâi,tsiong-lâi tāi-tsì

│在世間總是著要 自己打算才合理

Tsāi sè-kan tsóng-sī tio̍h ài,tsū-kí phah-sǹg khah ha̍p-lí

│青春是不通耽誤 人生的真義

Tshing-tshun sī m̄-thang tam-gōo,lîn-sing ê tsin-gī


│請借問門頭的 辦公阿伯啊

Tshiánn tsioh-mn̄g mn̂g-thâu ê,pān-kong a-peh ah

│人塊講這間工廠 有要採用人

Lâng teh kóng tsit king kang-tiûnn,ū beh tshái-iōng lâng

│阮雖然也少年 攏不知半項

Gún sui-liân iah siàu-liân,lóng m̄ tsai puānn-hāng

│同情我地頭生疏 以外無希望

Tông-tsîng guá tē-thâu tshinn-soo,ì-guā bô hi-bāng

│假使少錢也著忍耐 三冬五冬

Khá-sú tsió tsînn iā tio̍h lím-nāi,sann-tang-gōo-tang

│為將來為著幸福 甘願受苦來活動

Uī tsiong-lâi uī tio̍h hīng-hok,kam-guān siū-khóo lâi ua̍h-tāng

│有一天總會得著 心情的輕鬆

Ū tsi̍t li̍t tsóng ē tit-tio̍h,sim-tsîng ê khin-sang


以上歌詞來自「歌詞正字」,這是一個台語歌詞共同編修平台,有興趣語的朋友可以多多協助和利用。

9月 03, 2020

026 台灣女性故事 李幫助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Hena的媽媽。

一般聽到牧師的時候,你是否第一個想到的是男生呢?牧師是指基督教的團體中的神職人員,主要負責講道和照顧其他信徒,大部分確實都是男生。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台灣第一個女牧師,也是一個女權運動者-李幫助的故事。

1909年的中秋節那天,社子島崙仔頂的李家有一個小女孩出生。這個孩子在家中排行第十六個。在她之後,她的媽媽還生了六個弟弟和妹妹,家裡總共有二十二個孩子。李幫助在這個大家庭裡長大。李家靠抓魚生活,因為她的爸爸常常需要出海,所以照顧和教育子女,都是她媽媽的責任。在李幫助還在媽媽的肚子裡的時候,她的媽媽不幸得到了破傷風,當時相當嚴重所以住進馬偕醫院。當時治療李媽媽的是一個從加拿大來的宣教師,宋雅各醫師。李幫助的媽媽在宋醫生的治療下,病就好了。而且因為宋雅各醫師的傳教,她就變成基督徒,也影響到後來她的女兒,李幫助的信仰。

1924年,李幫助進到了私立淡水女學院讀書,後來到烈以利所主持的「看護婦訓練班」學習護理的知識。李幫助認真的學習,希望自己能像她的名字一樣幫助更多的人。沒想到,在看護婦訓練班畢業的前一個學期的某一天,她忽然接到一封母親的來信,叮囑她趕快回家,有事要和她商量。

李幫助看到這封信後心情非常的緊張,擔心家裡出了什麼事,便急急忙忙地趕回家。回家後,李幫助的母親拉著她的手對她說:「孩子啊,你弟弟已經考上了師範學校,這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也很光榮的事,但是問題卻來了,」李幫助心想,弟弟考上師範學校是件好事,為什麼媽媽卻很煩惱的樣子,便反問道:「有什麼問題呢?」母親說:「因為你的弟弟再過幾天便須繳納學費、訂製衣服,這筆費用實在不少,而你的二哥最近卻因經商失敗,無法負擔你和弟弟兩人的學費,所以做媽媽的希望你能體諒父母的苦心,下學期輟學,讓你弟弟能有足夠的錢完成這一段學業」。

李幫助聽完這些話雖然替弟弟高興,可是心裡又覺得很難過,無法理解為什麼媽媽會重男輕女。她對媽媽說:「媽媽啊!男孩是你養的,女兒也是你生的,都是你所養的,為什麼妳那麼重男而輕女呢?」母親回答她說:「你想錯了,讓女兒繼續念書,雖然有滿肚子學問,還是得嫁人生子,最後是別人的;栽培兒子,卻不一樣,希望你能接受父母的安排。」雖然李幫助很不甘願,但因為家境貧窮也沒有辦法。

李幫助覺得很難過、無助,所以就向上帝禱告,請求上帝能幫她。在心裡平靜之後,李幫助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她自己一個人,跑到了學校,去見醫院護士長烈姑娘。她告訴烈姑娘自己遇到的問題,請求她能幫助自己完成學業,而李幫助在畢業後願意在醫院裡服務。烈姑娘聽到後便一口答應,拿出八十元,給李幫助繳納學雜費,讓她得以順利完成最後一學期的課程。而李幫助也在畢業後履約服務於馬偕醫院,將學費慢慢的還給了烈姑娘。

這是李幫助第一次感受到男女不平等的文化,她也知道這種文化,會對女性造成不公平和束縛,也因此在她的心中開始知道以後要為女性爭取權益。李幫助的父親很早就替她找好丈夫,但她心裡有更想做的事,她想到中國唸神學,成為台灣第一個女牧師。很幸運的,李幫助的心願實現了。

她解除婚約後,李幫助到上海就讀中華女子神學院。畢業後,到福建泉州擔任傳道師。可是事情卻沒有這麼順利,當時日本和中國間發生了「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是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的起源。李幫助因為她的名字發音聽起來與「李芳淑」,一個滿州國的間諜很像,所以她就被抓去關。但她在監獄裡繼續向其他犯人傳福音,後來得到泉州一間醫院的院長和其他人的幫助而出獄。出獄後經過香港,轉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傳道。

1942年李幫助回到台灣,她受委託管理淡水宣教師宿舍,將這間宿舍改為收容孤兒、寡婦和其他需要幫助的人的「安樂家」。沒想到卻被日本政府抓去關,因為日本政府認為她跟美國、加拿大很親近,這兩個國家是日本的敵人。她坐監一段時間後才又出獄。1945年,她以長老身分去高雄前金佈道所,而且在那裡創立道生聖經書院(現在的道生神學院)。

除了教會工作之外,李幫助也沒有放棄為女性爭取權益的想法。在1946年,李幫助和幾個關心女性權益的人在高雄組織臺灣省婦女會,成為高雄婦女運動的領袖人物。同年的五月,臺灣省婦女會在中山堂舉行成立大會,李幫助與其他四人擔任常務理事。同時,李幫助也是《臺灣婦女月刊》的編輯之一。《臺灣婦女月刊》是最早由臺灣女性發行的刊物,希望向一般婦女大眾推廣婦女運動,改善婦女生活。因此李幫助除了教會工作之外,也對台灣女性權益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與貢獻。

1947年,當李幫助去北部參加婦女會的會議時,遇到了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很多人受傷。學過護理的李幫助知道以後,馬上趕回高雄,和教會中其他有護理背景的人一起組織紅十字救護隊。她在三角巾上面畫上十字圖案,插在三輪車上作為救護隊旗子。請會友用三輪車載受傷者到教會,她自己全力搶救受傷的人,也幫忙埋葬過世的人。教會成為了臨時救護站,李幫助也因此受到表揚。

由於李幫助盡心為教會服務也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後來臺灣基督長老教會高雄中會牧師和長老的見證下,李幫助成為前金教會的牧師,也是台灣第一位女性牧師。李幫助實現她想成為牧師的願望。成為牧師之後,李幫助四處奔波,去許多地方講道。

很多年後,她將前金的道生聖經書院搬到士林,並開辦一間延平教會。另外,她也募款在新北投購買土地,建神學院及聖經書院的學校和宿舍。這些學院對栽培青年學生做傳道工作,和對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有很多的貢獻。

雖然基督教並不沒有限定女人不能當牧師,但是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女牧師很少見,不少人懷疑李幫助的能力,她也比男牧師遇到更多的問題。雖然如此,她一樣充滿愛心及熱心,繼續傳道。她講道的方式雖然不強勢,但因她的聲音很有吸引力,溫柔好聽,所以許多人都喜歡聽她講道,也都認為她比很多男牧師更會講道。

後來李幫助中風住院,並在1997年,89歲時去世。她的一生和她的名字一樣,一直在「幫助」他人。她為教會服務,救濟病人和爭取婦女權利,她為這個社會奉獻許多。李幫助過世後,她原來就在籌備的安養中心也繼續進行,變成是現在的「道生院老人長期照顧中心」。

今天的故事就說到此,你們是否也覺得李幫助是一位很偉大的女性呢?我們下次再會。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