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8, 2022

147 移民巴西種蘑菇


1950年代,白色恐怖開始,因為政治和經濟原因離開台灣的人,有不少人去美國,這些人學歷比較高,後來錢比較多的人到澳洲紐西蘭當投資移民,不過也有一部分的人是靠農業技術移民到巴西去。台灣移民是怎麼去到巴西?他們在那裏做什麼?巴西蘑菇和他們有什麼關係?我今天來說台灣人移民巴西的故事。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也是全世界面積第四大的國家,算是天然資源豐富,很富裕的一個國家。和不少南美洲的國家相同,巴西政府從1950年代開始推動工業化政策,所以很歡迎各地移民,包括也很需要亞洲的技術人員和勞工。所以日本政府很早就規畫讓日本人移民到巴西,後來韓國也是。那時巴西政府也鼓勵台灣人移民巴西,尤其他們很需要台灣的農業技術。不過台灣政府並沒有安排移民,原因並不是反對台灣人移民,主要是不願意像日本政府出錢規畫集體移民,所以就先派農耕隊去。這些去過巴西的農耕隊經驗對後來台灣人移民去巴西多少有影響,他們很多人回來都說,那裡是一個很富裕,很有發展潛力的地方。

根據後來巴西學者的研究,1950年代的台灣移民有不少人是受到楊毓奇醫生的影響。楊醫生是台南神學院畢業的牧師,後來去滿州國讀醫學,回到台灣後,成為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院長。那時白色恐怖開始,楊醫生因為是牧師又是醫生在地方有影響力,所以有人建議他趕快離開台灣,不然會被抓走。他先拿獎學金去英國進修,不過沒多久他就從英國跑到美國,又轉到巴西去。為什麼巴西?現在已經沒人知道,不過應該和巴西已經有日本人在那裡有關係,這樣他至少在那裡語言能通。楊醫師1955年在美國拿到巴西簽證,他自己先坐飛機到里約。然後他真的就到聖保羅附近,有很多日本人開墾的地方叫做Mogi das Cruzes買了一塊地,隔年他的妻子和小孩也來巴西,那時他們在那個地方住很久都沒遇到台灣人。

楊醫師認為巴西資源豐富,土地又廣,很適合開農場。他寫信回彰化的時候也也建議鄉親來巴西開墾。那時彰化原斗教會的長老也在別的地方聽到巴西歡迎農業移民,所以彰化的原斗和溪州這兩間教會的會友,許多農民,就開始計畫一起到巴西去。一開始想要移民的人不少,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有些人放棄。到最後真正拿到簽證上船的會友剩下六戶家庭,大人11人,小孩21人,共32人。他們是1963年從基隆港坐船出發。那時從亞洲開到南美洲的船不是那麼多,這艘荷蘭船是從日本橫濱出發往西開,經過東南亞、新加坡,非洲,才抵達巴西。這船上除了原斗和溪州教會的30多個人,還有十多個虎尾人,所以總共有50多個台灣人。不過那時船票很貴,大人票差不多要500元美金,小孩半價。有些家庭,船票買完後,身上剩不到100元美金。那時這些人帶的不是錢或者珠寶,和他們上船的是鋤頭、畚箕、犁具、斗笠、腳踏車、蒸籠、石磨,都是他們務農的工具。這些東西都還保留下來,為了紀念這些先民,在巴西當地還展覽過。就這樣這些人坐49天的船,第50天的時候,到巴西的Santos港口,楊醫師去接彰化這六個家庭到自己的農場住。後來這六個家庭一樣在Mogi 慕義市買七甲地,在那裡蓋房子,蓋教堂,叫做六家庄。

因為這六個家庭有共同的信仰,所以六家庄的發展對台灣長老教會的歷史來說有很特殊的意義。這六個家庭的第二、第三代不僅在當地都有很高的學歷和很好的發展,他們到第三代都還是說台灣話,也會讀白話字和寫白話字。後來慕義地區一百多戶台灣移民中,差不多8成以上都是基督徒,慕義教會有400個會友,是南美最大間的台灣長老教會。2019年的時候,楊醫師和六個彰化家族在慕義市蓋的第一間教堂外面還特別立了一個紀念碑來紀念台灣的移民。

慕義的六家庄不是因為有很多台灣基督徒出名,這個地方最出名的是磨菇。這六個家族開始在這裡開墾,後來就發現種香菇,蘑菇不錯。外國人,包括在南美洲的人吃不少蘑菇。聖保羅和慕義這個地方的天氣剛好適合種菇,所以現在住在MOGI的台灣人有8成都是種菇,巴西9成的蘑菇都是這個地方出產的。也因為有這些技術,後來的巴西蘑菇也是在這裡培養,賣回台灣的。聽說將巴西蘑菇引進台灣的也是彰化人姓胡。他們是1980年代才移民去巴西,那時台灣人種菇已經有基礎,也發展得不錯。後來他們的兒子發現日本人在當地研究巴西蘑菇抗癌的效果,也在那裡種植這種野生蘑菇,所以特別去買來給他們患癌症的老母吃。結果看到巴西蘑菇的效果,才決定種植,還賣回到台灣。

在巴西的台灣移民並不是都是彰化去住在慕義市的基督徒,只不過楊醫生算是最早有紀載的台灣移民。後來1970年代有很多客家人和1980年代開始來還有一貫道的集體移民。那時1970年代的巴西是什麼樣子? 台灣工程師那時在巴西,都很快找到大公司的工作,一個月可以有2000-3000美金的薪水,比台灣好很多。不過到1990 年代,臺灣經濟發展,政治穩定後,巴西經濟卻沒有發展,工程師的薪水剩1000多美金,開始又有台灣人從巴西回來台灣。

雖然在1950年代巴西政府一直希望台灣人和日本相同可以大量移民去巴西,不過後來因為外交關係的變化,台灣人要去巴西就越來越困難。除了申請移民巴西以外,也有人會先入境有邦交的南美國家,再轉進巴西,因為巴西的經濟還是比其他國家多很好。因為他們並沒有辦移民,所以會在巴西等到政府大赦,才能拿到合法的居留。和其他南美洲的國家一樣,巴西是移民國家,所以政府也每隔一段時間會有一次大赦,讓這些違法的住民有正式的身分。

去巴西的台灣人除了開農場,還有一個行業是早期台灣移民會做的生意,就是提皮包賣東西。這些台灣人會將他們要賣的東西裝在皮箱裡,一間一間房子去敲門,去推銷。因為巴西本身就是一個移民國家,在那裡日本人和韓國人的人數不少,他們對外國人也都很歡迎。巴西人結婚都會送女兒繡花或者織的桌巾,台灣商人會從中國或者台灣拿這些東西去賣,工藝品賣得不錯,就開始賣手錶或項鍊等其他比較貴重的東西。提包客的生意雖然很辛苦,不過利潤也高,一直到現在的開發中國家還是有人在做。早期到巴西的這些台灣人就從提皮包,變成開店的老闆,接下來他們開始買房買地做房地產生意,至今也有不少人做貿易。

剛剛說到移民巴西的客家人也不少,他們很多也是家族集體移民。來自中壢的李家,楊梅的張家和新屋的葉家,他們各別都在巴西有上百人的大家族。客家人1971年就在巴西成立一個客家社團-客屬崇正總會,他們舉辦不少活動,還有發行雜誌。後來2005年,同樣在聖保羅,還蓋了一間很氣派的客家活動中心,Hakka Plaza來紀念巴西的客家移民。客家活動中心的運作很特別,他們不是像其他各地的台灣會館仰賴募款。他們一開始就是認股,也就是出錢的人變成股東。這個活動中心的計畫就是不靠募款,可以自己營運,讓一開始投資的股東還可以領股利。這個方式在台灣人社團裡頭很特殊。所以這個活動中心有很漂亮的表演廳可以租給別人辦活動,也有用來收租金的停車場。一開始還有在裡頭開店賣東西,也讓不少台灣人可以到那裏工作。到今天這間客家活動中心還是最多台灣人聚會的地方。這些移民巴西的客人也都保存他們母語,在他們的活動聚會裡頭還是可以聽得到很多講客家話。

湯熙勇,2013,〈巴西招徠臺灣人移民—1960年代我國政府的態度與人民的反應〉,《人口學刊》,第46期,頁87-119

〈張崇哲代表談台灣移民紀念日起始〉巴西華人人資訊網 https://brazilhr.com/2021/08/745062/

王武聰 〈信心之旅-巴西台灣六家莊傳奇〉http://www.laijohn.com/TCW/SBR/6-families/Ong,Bchhong.htm


1月 27, 2022

145 冬瓜茶、冬瓜糕

 


冬瓜茶算是台灣很便宜,也很普遍的飲料,在還沒有有珍珠奶茶以前,冬瓜茶算是可以代表台灣的涼飲。它和青草茶、甘蔗汁算是古早台灣的三大飲料。冬瓜做的食物不少,尤其後來很多人愛吃的鳳梨酥,其實也是冬瓜做的。 我今天來介紹冬瓜,冬瓜糖和冬瓜茶的故事,順便也說鳳梨酥里頭怎麼會有冬瓜?

過年要到了,我小時候過年的尪架桌上都會看到冬瓜糖和生仁,就是外面裹糖的花生。老實說,生仁有人吃,不過吃冬瓜糖吃的人很少,因為很甜。到底後來尪架桌上的冬瓜糖拿到哪去,我也不知道。冬瓜糖代表好年冬與甜蜜蜜,不僅拜拜會看到,過去結婚喜事的時候,也都會有。

冬瓜從哪裡來?冬瓜原本的產地就是在亞洲,出自中國與印度,所以台灣很早就有。冬瓜水分多,肉細緻柔軟,容易消化,也含有蛋白質、醣類、維他命 B、維他命 C、和很多礦物質。在醫療上有消暑 (thè-liâng)、利尿、消腫的功能。

冬瓜有分白皮與黑皮的冬瓜,外型有長條型及圓型,每一年4 月到10 月是盛產期,而且全台灣都有冬瓜,東西南北部都可以種。過去的人種冬瓜還喜歡和稻米輪流種,據說這樣可以殺菌,比較容易管理。

冬瓜料理在早期時就有很多,冬瓜可以蒸、滷也可以煮。很常吃到的是冬瓜湯。過去結婚辦桌還有冬瓜盅(cheng),煮好的湯放在冬瓜裡。客家菜也有醃製的鹹冬瓜,還有冬瓜封。冬瓜封和高麗菜封、肉封都是很出名的客家菜。冬瓜封有人會加肉,有人不加肉,做法和高麗菜封很相同。去年桃園平鎮才舉辦過客家冬瓜節,請160桌的冬瓜料理。

冬瓜不僅可以煮菜,也很早就被包進大餅裡。古早的冬瓜肉餅,就是將肥豬肉和冬瓜都切成一塊一塊和其他的餡一起包進餅裡頭。對澎湖人很特別的是冬瓜糕,原本是澎湖中秋節時吃的餅,現在變成是澎湖名產。澎湖的冬瓜糕,外皮是酥的,裡頭包黑糖冬瓜餡。鹿港也一樣有冬瓜糕,也是觀光客去鹿港會買的伴手哩,不過和澎湖冬瓜糕完全不一樣,因為鹿港是拜拜吃的糕仔中間包一層冬瓜餡。

其實要做糖和餅的冬跟一般煮菜用的冬瓜不一樣。尤其若是要做冬瓜茶的冬瓜,要比較硬的白皮冬瓜或長型的大冬瓜,這種冬瓜肉質結實、比較不會被煮爛,可以煮較久。一般用來煮湯的冬瓜肉質較細,很快就爛了,並不適合拿來製作冬瓜茶。

我們在喝的冬瓜茶,有的是一塊一塊的冬瓜糖磚煮的,有的是冬瓜露泡的,這兩種有什麼不一樣?其實這兩種都是煮很久的冬瓜糖,只是做法上不同。

冬瓜露是熬煮到冬瓜、糖汗水變濃稠,要喝的時加水稀釋。冬瓜糖塊是把糖水煮到快乾,放冷,等結成糖磚。冬瓜糖磚就要用熱水泡。過去大部分煮冬瓜茶的商店,會在冬瓜切塊後先用石灰浸泡,因為這樣冬瓜肉變硬,煮不爛,而且這樣煮出來的冬瓜茶比較好喝。雖然說他們用的石灰是合法的、是可食用的,不過後來有業者添加工業用的石灰,這樣的新聞出來後,也影響到喝冬瓜茶的消費者。

不過冬瓜茶是怎麼來的?民間有的故事是說,在出產冬瓜的安平與西港有一個種冬瓜的做事人,他愛上當地員外的千金。他很努力工作,願望存錢當聘金來娶員外的女兒,也因為他很打拼,他的田每年的產量都是最好的。不過這個員外不想要將女兒嫁給他,所以一天就叫人在晚上去將這個人種的冬瓜都打壞。隔天這個農夫看到原來長得好好的冬瓜,都被敲爛。就想到可以將這些打壞的冬瓜加糖加水下去煮,就變成冬瓜茶。他靠賣冬瓜茶,賺很多錢就和員外的女兒結婚。

以上是民間故事,不過後來的人都同意說,冬瓜茶是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在台南的安平與西港的沿海,有人為了保存冬瓜想到的煮法。不過真正有紀載的是在日本時代有一個叫做廖毛的人,他將祖父製作冬瓜茶的祕方寫下來,傳給他的徒弟。像有人說,台南兩角銀古早味冬瓜茶店的創始人張福裕就是拿到他的祕方開始賣冬瓜茶。

台南還有一間已經一百多年的義豐冬瓜工廠。他的創辦人林煌,一開始是開碾米廠,後來傳給第二代林大傳後,就開始賣各種傳統食品及原料,如肉油、鳳梨醬、冬瓜糖、芝麻等,主要是賣給材料給糕餅店。他的兒子林嵩山初中畢業後,曾在消防組當司機,戰後也曾當船員,後來才跟著父親學做冬瓜糖。戰後他專門下功夫做冬瓜糖、冬瓜露、冰糖,因為戰後初期,冬瓜糖曾大量銷去中國,不過國民政府來台灣後,兩邊生意就結束。加上後來越來越少人拜拜時使用冬瓜糖,過年都改成拜糖果,所以做冬瓜糖的業者也越來越少。因為市場漸漸變小,在工廠裡煮糖也很累,所以林嵩山也沒打算要讓他的小孩接手。一直到他最小兒子林科川想到可以開發新的口味,改賣涼飲才漸漸出名。

台灣會用鳳梨做餅,應該是因為台灣很早就有鳳梨果醬。一開始業者們將鳳梨作成果醬,外面包上餅皮,做成鳳梨餅。不過鳳梨本身纖維較粗,又酸,吃起來還會塞牙縫,所以不是那麼好吃。後來做餅的師傅想到冬瓜,因為冬瓜和鳳梨相反,冬瓜比較細,沒有纖維。他們就先將冬瓜煮到沒水,再加入鳳梨,糖,麥芽下去一起煮。後來大家都覺得用鳳梨冬瓜醬下去做的鳳梨餅最好吃。先有大餅後來才變成皮是酥的鳳梨酥。 


1月 22, 2022

144 彰化戀愛事件

 在歷史書說的彰化戀愛事件發生在日本時代,那時的報紙連續一直報這件事件,也有很多人討論這件事。這件事件不是突然發生的意外,也不只是當時富裕人家子女的誹聞閒話而已。這件事會轟動全台灣有它背後原因,不只關係到台灣人的戀愛和婚姻的觀念,也影響到那時的社會運動和婦女運動。

在說這個1926年的事件的詳細經過之前,我先來說明當時的背景。早期無論是西方國家或是台灣都一樣,大部分的人都是接受別人的安排來結婚。只不過歐洲國家比較早開始有個人自由和自決的想法,所以比較早有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觀念。這個想法會出現在台灣,和出國留學的人數增加很有關係。尤其在日本的留學生,當時開始接受西方文明進化的觀念影響,也開始認為傳統結婚方式是落伍的制度。

那時這些新的知識分子開始介紹戀愛這個概念給台灣社會,他們也發表很多文章批評傳統的婚姻。台灣文化協會就因為他們的宗旨是提倡自由、平等、尊嚴這些理念,所以他們也會檢討台灣的家族和婚姻制度。他們在推動的文化運動和演講時也都會討論到戀愛、結婚和婦女問題。

這群新的知識份子說什麼呢?他們說結婚要有愛情或戀愛基礎、發生關係生小孩也要有感情基礎。所以這群人強調要尊重本人的意願才能夠結婚,不過他們不提倡和父母對抗,而是要求讓父母接受個人的意願。這是那時台灣討論戀愛問題的特點,西方和日本在討論的重點是戀愛,要怎麼自由戀愛;在台灣受過教育的新知識份字的重點是討論結婚,為什麼自由結婚很重要?

在那時受到自由結婚說法的影響的人,要怎麼才可以自由結婚?他們有不同的方式。

第一種就是離家出走。因為本來就有人不喜歡家裡安排的結婚對象,加上開始有人出來宣傳自由結婚的想法,所以從1920年代中間開始,離家出走的事件越來越多。這還分不同原因。一種就是兩個相愛的人無法得到家裡人的同意,所以來離家出走。有比較順利的,像霧峰林家,林垂立愛上妹妹在第三高女的同學,因為父母不同意,他就離家很多天,後來他父母就同意他們來往。也有兩個人一起偷跑,坐船去日本或是去中國。同樣霧峰林家,林垂立的姊妹和那時的男朋友私奔,他家裡的人還以為是出國了,派人去找,才在關子嶺找到,找到後也只好讓他們結婚。還會離家出走的人就是養女或者媳婦仔,因為他們的養父母更不會尊重她們自己的意願,也不會願意再付聘金給別人,所以這些養女或者媳婦仔到結婚的年紀就會偷跑,像謝雪紅也是不接受養父母安排就離家出走。一般這些養父母會去報警,說有人將他們的養女拐走,警察還要去幫忙找人。要離家出走才能自由結婚實在是很辛苦。

第二種自由結婚的方式是自己找對象,自己認識。其實這種到最後真能結婚的不多,因為那時男女接觸的機會不多,若自己認識的,家裡的人也都會反對。這些人可以自己認識最後還結婚的都是社會上較為上層的家庭,因為他們的對象都是讀書、留學認識,不然就是他們自己兄弟姊妹的同學,在學校認識的人。像台灣第一個博士杜聰明,在日本留學暑假坐船要回台灣的時候,在船上認識霧峰林家的林雙,因為都是留學生,所以問朋友知道對方住在哪裡,就開始寫信,後來結婚。更常聽到的是認識自己親戚的同學。像我說過的楊𤆬治會和她先生吳鴻麒認識,是因為吳鴻麒的小嬸,他弟弟的太太剛好是楊𤆬治的台北第三高女的同學。吳鴻麒的大嫂也是三高女的校友,吳家的女兒和媳婦就有七、八位都是三高女畢業的,所以她們早就認識也會互相介紹。

還有另外一種也算在自由結婚的範圍裡,也應該是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父母先挑選好對象,介紹雙方認識,讓他們先交往,兩人都同意,再結婚。這種方法很有趣的是,他們會先互相偷看是誰,是否喜歡,喜歡後就安排相親、訂婚後才會開始寫信或者約會。這也算是尊重結婚兩人意願的一種方式。

彰化的戀愛事件就是因為彰化吳家的女兒,吳進緣,不接受家裡安排的婚約,想要去中國發展,所以就找住在同一條街的楊英奇一起,要從基隆坐船到中國。這兩人還不是自己走,吳進緣還帶兩個朋友楊金環和盧銀。接著楊金環的男友林士乾也跟著他們一起到台北。隔天楊金環和男朋友坐船到廈門。不過這另一個男主角楊英奇還有一個女朋友潘貞在彰化,所以他和吳進緣和盧銀又跑回彰化,帶潘貞和他的朋友謝金蘭。當他們要出發去廈門的時,吳進緣特別打電報回家騙說他們已經坐船去日本,不用來找他們。不過也因為這通電報,他們被警察找到。抓到的時候,現場變成是楊英奇一個男性帶著四個女生要去中國拍電影。這件事造成很大的轟動是因為這些男女都是彰化有頭有臉的大家族的小孩。

楊英奇是彰化街長(像今日彰化市長)楊吉臣的第三兒子,他們都是文化協會的會員。楊吉臣還是後來彰化銀行和台灣中部運輸的創辦人。吳進緣也是彰化同一條街富有人家的女兒。另外這四個女性都是彰化共勵會的成員。彰化共勵會算是台灣第一個民間的婦女團體,受到文化協會的支援來成立的。裡頭都是女性,會舉辦運動會、講演會、讀書會等活動,鼓勵女性獨立,在那時算是很先進的一個團體。

因為這些人的關係,所以這個事件在《臺灣日日新報》與《台灣民報》就有60篇相關報導。不過新聞報出來的內容變成是很多個年輕女性一起被男性拐走。還有楊英奇被寫成是一個有很花有很多女朋友的男生。楊英奇交往的對象,潘貞是受過教育,還是彰化共勵會的成員,報紙就寫說她會願意和這樣的男性談戀愛,應該是看上楊家的財產。另外,還有新聞寫說林士乾要跑以前,還煽動他的女朋友楊金環回家拿錢。


報紙刊的報導的其他內容就是知識份子和文人對這個事件的看法。當時比較保守的文人認為是臺灣文化協會和留學回來的知識份子鼓勵自由結婚,甚至還鼓勵女性參加讀書會,才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台灣文化協會提倡自由戀愛、自由結婚的人,也有他們遇到這樣的事件的回覆方式,他們也說這些女生被拐的事件和戀愛並不一樣,這事會發生是因為當事人思想和人格有問題。彰化共勵會也因為這個事件受到很多批評和壓力,她們先將這幾個成員開除會籍,不過還是無法繼續運作,所以台灣第一個婦女運動團體就這樣結束。這件事不僅讓保守的人有機會批評台灣文化協會,日本政府也藉這個機會在報紙批判台灣文化協會的作為。

那時不僅楊英奇被批評,因為楊家都沒出面,所以當地的鄉親還要求楊吉臣要辭掉街長這個職務。等了很久楊家都沒有解釋,所以是吳進緣的家人和彰化其他鄉親就到法院告楊家。那時法院的裁判也很有趣,楊英奇要到吳家,在眾人面前向吳進緣的父母跪下道歉,不過他父親的職務並沒受到影響。

這是一百年前的彰化戀愛事件。現在這種事情應該是不會鬧得如此轟動,不過戀愛變成自由嗎?是否任何人可以和任何人談戀愛或者結婚?你們若看看身邊的人,哪些人和哪些人可以結婚,就會知道答案。

洪郁如,2017,《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廖靜雯,2013,《自由結婚: 日治時期台灣的混練論述與實踐 (1910-1930年代)》。新竹: 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1月 20, 2022

143 台灣女性故事 謝娥


謝娥是一個很特別,很有能力,也很有成就的女性。她對台灣的婦女運動和提倡男女平等有很大的貢獻。謝聰敏曾說謝娥在二二八事件裡頭的角色很複雜。謝娥自己選擇在她發展最好的時候,離開台灣。到今天還是沒人真的知道,她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來說她的故事,大家也一起來想想看。

謝娥是1918年出生在艋舺,她父親在現在西門町的紅樓戲院旁邊開一間飯店,算是有錢人家。聽說她就讀老松公學校的時候,看見男生欺負女生時,就都會跑去和男生理論,這在那個時候很少見。她從小很會讀書,在臺北第三高女畢業後,就去日本東京女子醫學校讀書。很特別的是,那時醫學院的女學生都不敢選外科,不過她認為她當醫生就是要替戰爭受傷的軍人服務,所以她變成是台灣第一個外科女醫生。畢業後她先在東京的一間美國教會醫院當外科醫生。不多久1942年,她回到臺北醫院(今臺大醫學)第一外科當助教。

謝娥讀書的時候,就因為她的父親和親人都參加台灣民族運動,所以她自小就有台灣民族意識,對日本的殖民統治很反抗。所以她從日本回來後,就和幾個在台北工業學校和台北二中唸書的學生,開始準備抗日行動。那時戰爭已經快要開始,美國軍艦常在台灣旁邊出入,謝娥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她主張要發動台灣青年參加抗日行動,還要幫助美軍和中國兵進入台灣。所以她先拿錢請人安排船讓兩個人偷渡去中國,另外留在台灣的人準備要在日本人喝的水裡下毒,這樣就可以讓盟軍進來台灣。不過這件事卻被人檢舉,所以他們六個人都被日本警察抓走。謝娥在監獄裡,也有律師要救她出來,條件是她要答應和日本人合作,只是她沒答應。她等到日本戰敗,才被放出來,關了差不多兩年。 

戰後她出來後,她父親在現在的台北的延平北路買一棟房子,讓她開醫院。她開的康樂外科醫院生意很好,窮人來看病,都不收錢。醫院的樓上,也每天都有那時全台灣很重要的人物在出入。謝娥本身對台灣政治還是很關心,她認識的人很多,加上她又很有錢,很慷慨,所以辜振甫、林獻堂、謝雪紅、潘欽信和很多台灣出名的人,包括中國來的大官,報社記者都是她的客人。無論什麼黨派,政治立場,本省外省,任何派系的人都和她有來往。

因為她有錢和這些人脈,所以謝娥後來就成立臺北市婦女會。她雖然不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女性,我先前說過的李幫助、許世賢、葉陶也都成立和參加過地方的婦女會。不過謝娥對爭取婦女權利的看法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她鼓勵女性要參加選舉,參加政治活動。她在開醫院的時候,就和很多人開會討論台大先修班不收女學生的問題,開會後她還要求教育處設女子升學補習班,要求台大隔年要開始收女學性。她也對那時米糧不夠,向政府陳情要求要去查屯米的米商,請公家單位節省用米,分給需要的人。

台北市婦女會成立後,她提出很多到現在都還是很重要的要求。她要政府機關盡量聘女職員,學校盡量錄取女生,要創辦婦女職業介紹所,要準備慶祝婦女節,另外很重要的是要成立全台灣的婦女會。

沒多久成立的台灣婦女會就有很多各縣市的婦女菁英來參加,他們的學歷都很高,會員裡老師最多,接下來是醫生和傳道師。這個組織的成員就葉陶、許世賢、楊金寶、謝雪紅,這些人的資歷和知名度不輸謝娥。那為什麼是謝娥選上理事長?第一是會員裡頭和她同學校的,就是台北第三高女和日本東京醫專畢業的人佔一半,第二是台北人多很多,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謝娥和國民黨和宋美齡的關係很好,加上她曾因為抗日被關過,可以說是那時的愛國英雄,學歷高,家裡有錢,是國民黨想要培養的人才。

不管國民黨是否挺她,她認識的人和參加的團體真的很多款。她參加負責推行三民主義和中國文化的台灣文化協進會,她也和李萬居、林獻堂參加台灣省憲政協進會,幫助政府推行憲政,她也參加新生活運動促進會,又和蔣渭川參加 政治建設協會。後來的歷史學家說,以當時台灣的政治派系來看,其實很難說 謝娥是屬於哪一派。她參加的這些會,除了婦女會以外,是全部都是男性,只有她一個女性。

在1946年她選上台北市議員,那時當選的26個議員只有她一個女生。她在議會裡,提出很多到現在都還是重要的案,她要求公家機關要給男女相同的待遇,要求中央應該將物資直接交給地方去分配,她叫政府要禁止人口的買賣,要有女警察,要設立照顧產婦和嬰兒的醫院,要替學校買更多書。在她被人選為台灣地區的制憲代表時,她的表現比別人都要好。新生報的記者就寫說, 謝娥比其他的男性國代更知道怎麼應付記者。她只要看到記者,她就送她一本台灣婦女月刊,跟他們說女性參加政治選舉有什麼優點,會主動找記者宣傳婦女運動的理念,推動婦女保障名額的條例。這麼積極去宣傳找記者是其他男性代表都不會的事情。

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她去警備總部說,台灣人也是中國人,不能像對付外國人一樣開槍傷害。後來在市議會,公署秘書長葛Kat敬恩報告說並沒人死亡時,她還問說,那民眾聽到槍聲是什麼?葛敬恩說法是那槍是朝天空打,只是民眾聽到槍聲很驚慌,奔跑時才受傷。接下來台北市議會就派她去向市民廣播說話,她就照這樣說。結果引起很多人不滿,她的醫院被民眾毀掉,所有醫療器材與家具都被燒掉。後來謝娥自己向她的親人說,那時她才發現是被公署利用,她沒懷疑政府在報告時會說假話,結果卻讓民眾對陳儀的不滿,都來出在她身上。

不過國民黨也因為她出來說話,又受到很大的損失,在接下來的立委選舉就繼續支持她。加上她原來就有婦女會和台北第三高女的校友相挺,她自己也很知道怎麼宣傳,所以選舉很順利。那時她選舉的活動比其他的候選人都更多,她用大台貨車載很多女學生唱選舉歌,還請樂隊一起巡街,車上助理會說她的學歷和經歷,謝娥是站在上頭沿路拜託。這款活動在那時很罕看見。她也真的高票當選,在第一屆760位立法委員裡頭,她拿到14萬票,排第六。那年她才30歲。

她當選後,第一年還很認真在立法院提案,結果第二年她就自動辭職,先去歐洲後來去美國。為什麼謝娥在她很風光的時候卻離開台灣?林秋滿老師問說,是謝娥認識的朋友太多,也有不少是共產黨或者後來變成共產黨的人,她怕受到牽連。她在過去抗日的活動和在日本讀書時都和左派的人有一起過,所以她選擇在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灣以前離開,是擔心後來的白色恐怖開始,國民黨有可能會將她被抓去關。再來就是她也擔心,若國民黨沒來,台灣讓共產黨統治,她也會因加入國民黨而被處罰。

她跑到美國後做什麼?那時她32歲,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公共衛生,在1952年拿到碩士,後來又拿到博士,所以算起來應該是台灣第一個公共衛生的博士。她在美國也是做醫生,曾醫院做過精神科醫生,甚至也有人說她曾做過紐約的公共衛生處的主管,不過這不清楚是否真的。她65歲退休後,一直等到台灣解嚴,1991年才回來,1995年77歲在台灣過世。

這個故事的內容主要是參考林秋敏的論文。不過這個故事並無法讓我們真的知道她為什麼會做這款選擇,她個人的資料無論是在台灣還是在美國都很少,離開台灣除了政治原因,也很有可能有私人的原因,不過我們不知道。不過她的故事可以看到在那個政治不穩定,時勢一直在改變的環境,是怎麼影響她的一生,同時也看得到謝娥也真正有那個能力,在她所選擇的路,找到她自己的成就。


林秋敏,2011, 謝娥在臺灣政壇的崛起與退出(1946-1949). 國史館館刊,27:111-153)


1月 14, 2022

142 樟腦和霧峰林家

 


因為小孩這學期養了一隻蟲,我們每星期都要外出摘一兩片樟樹葉回來給蟲吃,我才發現樟樹四處可見,所以過去台灣才被稱為樟腦chiuⁿ-ló王國。因為樟樹很多,讓台灣賺很多錢,不過也造成不少人為了搶樟樹和樟腦發生衝突,樟腦產業對台灣發展的影響很多。

台灣樟樹有六、七種,最常用來做樟腦的本樟主要都生長在中北部。樟樹可以用來蓋房子,做家具,做船,現在不少大棵樟樹用來雕刻藝術品,樟樹的種子還可榨取油蠟。不過樟樹最主要是用來做樟腦chiuⁿ-ló。這個技術從清朝開始就傳來到台灣,那時台灣就有專門做樟腦的「腦寮」。樟樹砍回來後,在腦寮裡把樹切碎,放入炊桶之中,以熱水蒸氣將樟腦蒸餾cheng-liû出來,變成樟腦油跟腦砂,接著才運到其他地方加工,變成其他產品。

在清朝的時候,大嵙崁Toā-khoo-khàm、三角湧,現在桃園大溪和三峽這些地方是生產和買賣樟腦的地方。1860年代臺灣開港之後,樟腦、茶和糖就變成臺灣最重要的出口品,也就是台灣三寶。樟腦和茶的產地都在北部,所以大多從淡水港輸出。 

樟腦主要用途是在醫療,可治風濕、疹癬、治療皮膚病、和其他的病,一直到現在中藥和西藥都還有在使用。不過樟腦的需求量如此大,不僅因為它可以治病,也可用來製香、製造煙火、做香料、做無煙火藥。在19世紀的時候,法國人發現可以從樟腦提煉無煙的火藥,用來當槍彈,所以樟腦就變成是軍火工業的重要原料。後來也發明賽璐珞(Celluloid)那是一種較硬的塑膠,也需要樟腦,在那個時代,這種賽璐珞用途很廣,鋼筆、鏡框、鋼琴外殼都可以做。賽璐珞也用來做電影、照相機的底片和X光片。因為這些發明,樟腦變成是工業國家需要的原料,價錢也越賣越好。一直到後來德國人做出化學樟腦,才漸漸失去市場。

不過在賣到歐洲以前,台灣是很早就有樟腦外銷,很早就開始砍樟樹。在十七世紀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就曾經派人來台灣製造樟腦,將成品賣到日本。1725年起台灣的樟腦就被滿清政府獨佔,以樟樹是製造戰船的材料為名義,禁止民間私自焗腦,樟腦只有「軍工廠」可以買賣。那時霧峰林家的林文察,因為幫助清廷解決太平天國的問題,所以取得樟腦專賣的特權,造成霧峰的林家越來越有錢,便成台灣五大家族之一。聽說林家分家分財產時的協議書裡頭還有特別寫,每人可以分得幾棵樟樹。

不過台灣開港以後,英國人就拿鴉片台灣向民間買他們私底下製作的樟腦,因為如此,樟腦的價格開始大漲,民間偷做樟腦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價錢好,清朝就查得更嚴,也因為這樣發生不少衝突,尤其外交問題,所以才出現英國人1868年占領安平港之事件。不過也因為這個事件,政府就放棄官方樟腦產業的經營。過了26年後,劉銘傳來台灣再次將樟腦收回來政府專賣。林文察的大兒子林朝棟又再次帶人到基隆,幫劉銘傳抵抗法國來的軍隊。接下來劉銘傳決定開山撫番的時,也是林朝棟幫忙。因為林朝棟也繼續林家有從事樟腦生意的特權,不過又沒幾年,也是因為英國人走私樟腦又被發現,被劉銘傳沒收,英國人鬧去到北京,北京的總理叫劉銘傳要將樟腦改讓民間買賣。可見那時英國和中國為了台灣的樟腦也協調過不少次。

因為樟腦的經濟價值,日本人來台灣以後還是設一個樟腦專賣局,開始蓋工廠、製作樟腦更有規模,因為日本本身也做樟腦,那時歐洲開始需要工業用的樟腦,全世界的生產都集中在日本和台灣,所以他們很有計畫在提升台灣的產量。除了專賣制度,還有訂怎麼砍樹的規則,怎麼造林,獎勵民眾種樟樹,也讓做樟腦的人腦長、腦丁有訓練和編制。台灣的樟腦從開港1860到1940年時生產最多,在191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外銷量是世界第一,那時主要的產地在苗栗。

後來是德國人發明化學做的樟腦,加上台灣樟樹砍太多,沒市場也沒原料,所以樟腦生意就沒有那麼好。戰後本來樟腦還屬公賣局管,生意變差以後,政府就取消樟腦的公賣制度,開始自由買賣。

這兩三百年的樟腦產業發展也讓做樟腦的中北地區,三峽、大溪、關西、竹東、苗栗、大湖、三義、東勢、集集、竹山等,跟著發展。自從大清占領台灣以後,樟腦業就開始發展。平地的樟樹很快砍完,要砍樟樹要進深山,就需要和原住民交涉。所以就有腦丁,專門找到樟樹砍回來的人,他們的主管就叫腦長。這項工作很危險,要調查樟樹在哪裡,有多少,能說族語,才有辦法去和部落的人說。一般是拿鹽、布、牛、豬這些生活用品去交換,也有用火藥和船去換。當然常常生意沒說好就發生衝突。因為砍樹和佔地,漢人和原住民的衝突就越來越多,像林家的林朝棟就開始請隘丁,專門來對抗原住民。

除了砍樟樹造成衝突,樟腦的經濟利益也讓客家人的生活變好。在大清時代來到台灣的客人住在北部,不過這個地方土地不好也缺水,所以在這裡生活狠心苦。不過這邊的山上有很多樟樹,所以住在桃園、新竹、苗栗這邊的客家人學會砍樹和做樟腦。台灣的樟腦產業可以說是客家人的產業,從製作到買賣都是他們在做,開港以後,做茶和做樟腦讓住在這裡的客家人賺不少錢,變成富人。

所以台灣開港以前的經濟中心在南部,因為嘉南平原有糖和米,不過1860年開港以後,北部的茶與樟腦的利潤比糖和米更好,北部人的收入快速增加,所以那時候開始經濟和政治的重心開始往北遷。

在日本時代因為對開發山林產業更有計畫,所以知道中南部也有樟樹,開始鼓勵腦丁搬到南部開發。會做樟腦的客家人一面往深山開墾,一面也跟著樟樹往南去,在嘉義中埔、大埔,台南的楠西,高雄的甲仙、六龜la̍k-ku都有在做樟腦。所以樟腦產業不僅讓台灣和外國有更多的往來和衝突,也對台灣的社會變化和族群關係的變化,人口的流動影響很大。


黃富三,2016,林朝棟與清季台灣樟腦業之復興,《台灣史研究》,23(2):1-64。

王鵬字,2004,日治時期六龜樟腦開發與移民關係,《六龜里老照片集II- 起家》,210-215。



1月 11, 2022

141 台灣寶塚: 藝霞歌舞團


最近聽說年輕人愛去看音樂劇,不少人都認定台灣的音樂劇是1980年代才開始發展,不過在更早台灣就有新型的歌劇團,還紅到海外去。藝霞歌舞團和他的演員小咪、淑芬是不少現在上年紀的人的記憶,不過年輕人聽都沒有聽過了。今天我來說這個只有女性演員,人稱台灣寶塚的藝霞歌舞團。

過去電視和電影還沒有很普及的時候,看戲是生活娛樂的一部分,無論是演給神明看的野台戲還是需要買票入場的內台戲,都很多人看。不過因為電視、電影的發展和流行音樂的出現,傳統的戲班也跟著發展出新的表演方式,其中一種就是歌劇團。台灣第一個叫自稱為歌舞劇團的是1932年成立的新舞社歌劇團。這是鹿港辜家從日本人那裏將台北的淡水戲館買下後,他們的養子楊蚶開始整理這間戲館,也成立新舞社歌劇團,讓歌仔戲從落地掃和外台戲變成內台戲,不過主要是表演歌仔戲。

因為戲班開始有內台戲可以演,所以他們表演的方式也漸漸改變,尤其舞台的布置和音樂、服裝、劇本都開始翻新,後來成立的歌舞團或者歌劇團也漸漸變多。和歌仔戲班最不一樣的地方是他們雖然也唱歌仔戲,不過也受到日本劇團的影響,開始唱新的歌,跳新型的舞,演的也不一定是古裝戲。

戰後1952年成立的黑貓歌舞團雖不是台灣第一個歌舞團,不過是第一個有知名度的台灣歌舞團,因為這個歌舞團是這是去過日本學音樂的楊三郎創立的。楊三郎從日本回來後寫的歌都很紅,孤戀花,港都夜雨,望你早歸,還有很多歌都是他寫的。楊三郎的想法是自己創作的歌曲,讓受過唱歌、跳舞訓練的演員來演出。因為楊三郎和兩位當時有名的樂師那卡諾和舞蹈老師白鳥生共同指導,黑貓歌舞團一出來就有很多觀眾,整團規模最大的時候有五十人。文英阿姨、阿匹婆都是從黑貓歌舞團出來的,因為她們表現很好,後來被人請去演電視和電影。 

我要說的台灣寶塚,藝霞歌舞團的創辦人王月霞也曾在黑貓歌舞團跳過。1958年一個大稻埕的生意人王振生,去觀賞日本來的東寶歌舞團的表演,那時他想,台灣若可以有一個像這樣的歌舞團,讓有受過訓練的演員,在一個很漂亮的舞台上,穿著設計過的服裝,唱台灣人愛聽的歌,表演給大人小孩看,應會很受歡迎。他有這個想法後,就找他的妹妹王月霞和王月霞的舞蹈老師林香芸一起創辦芸霞歌舞團。芸是林香芸的芸,霞是王月霞的霞。林香芸是台灣一個很重要的舞蹈家,她住過日本很長的時間,受過正式戲劇、唱歌、跳舞教育,她回到台灣開了一個舞蹈社教學生。王振生在芸霞歌舞團的前三年投資不少錢,買了所有的裝備。歌舞團的成員大多是林香芸的學生,她們從編舞、設計到練習下很多苦心,不過觀眾不多,所以沒賺錢。那時林香芸因為自己的家庭退出,芸霞歌舞團就改名叫做藝霞。王月霞開始包辦所有的創作,從選歌、編舞、服裝設計、錄音製作。

當不賺錢想要收攤時,味全公司卻來贊助他們。那個年代賣東西是要擺攤兼表演,人才會聚集來買東西。味全公司想到他們也可以在歌舞團表演時賣東西,所以就拿錢請他們表演。算是很早期買廣告的方式,味全的產品不是直接出現在表演裏頭。歌舞團還是演自己的節目,在中間休息時間,味全公司會派人到台上演戲賣產品。

藝霞因為這樣繼續表演下去,漸漸打開知名度,觀眾也越來越多。藝霞的戲路很廣,唱的歌也很多種,無論是流行的華語歌,日本歌、台語民謠、歌仔戲都唱。而且她們學的舞也很多款,從芭蕾舞、西班牙的踢踏舞、民族舞、現代舞都要會跳。所以一場表演裏頭會有古裝的歌仔戲,也有台灣民謠的表演,也有特別演給小孩看的科學小飛俠或是唱迪斯尼的小小世界。他們是邊唱邊跳舞邊演,不過完全沒有口白。

王振生是一個生意人很知道觀眾愛喜愛什麼,知道一場兩個小時的表演裏頭怎麼安排比較好。他知道都市人都愛帶小孩去看,就會安排一些由日本卡通改編的戲;演到客家庄的時,就會唱採茶歌與山歌;他知道老大人愛看古裝、年輕人愛看戀愛劇…所以藝霞跑遍全台灣,大人小孩都喜愛。

這個歌舞團最特別的是全都是女生。那時民風保守,劇團的人一起生活,團長為了方便管理,所以只招女生,戲裡的男主角也都是女生演的,所以後來的人都說藝霞是台灣的寶塚。當時藝霞是一期編一套節目,用半年的時間準備和訓練,然後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在台灣各地巡迴演出。

這些唱歌跳舞的演員的生活像軍隊,很嚴格。早上7點起床,大部分時間是練習跳舞,晚上練唱歌,其他有空的時間是縫上台上要穿的戲服。棉被要折得方正,洗澡只有15分鐘,外面寄來的信都先檢查。一個星期只有一天可以出門,而且不可以一個人自己出去,一定要二三人一起,而且下午5點就要回來。不過在藝霞裡頭的女孩幾乎沒個人的空間和生活,巡迴演出的時出門,他們是全都穿制服,讓別人都認得出來。她們的團長說會像軍隊管理是為了讓父母安心有一個交代。

藝霞的台柱小咪,是嘉義鹿草人,她的父母都是歌仔戲演員,她從小就跟著戲班跑,不過她的父母都不要小咪學歌仔戲。 有一次他們去看到藝霞的表演,覺得這個歌舞團很有規模,也很有規矩,就讓14歲的小咪進去藝霞。藝霞出名以後,他們的成員都是考試進去的,有限年紀,還不能太矮,學歷要初中畢業以上,而且來考試是要父母一起來,沒有父母同意的人他們不收。早期的演員是原本就學跳舞,愛演戲來參加,後來不少人是因為愛看藝霞的表演,愛裏頭的演員,所以也考進來做演員。

他們在台灣有知名度以後,香港也請他們去表演。他們在香港的第一場表演造成轟動,原來準備要表演一個月,卻演半年才離開。接下來藝霞也去新加坡 馬來西亞演出。聽說梅艷芳的母親,就是因為看了藝霞的表演,才在香港成立「錦霞歌舞團」讓自己的女兒也有發揮的舞台。

藝霞有多紅?在一碗麵一兩塊錢的年代,公務人員一個月領差不多五六千,藝霞的一張票就要250元,而且買不到,黃牛票可喊到一千元。其他劇團或者舞團巡迴演出,晚上都是蚊帳拉起就鋪地板睡覺。藝霞整團三四十人是睡在飯店裡。 

那時一張票那麼貴,看戲的人還是不少,在那時有機會看到藝霞歌舞團的演出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裡頭專門演男生的成員,小咪和淑芬,都有很多粉絲。這些粉絲,大部分女性,她們的經濟能力也都不錯,所以和現在年輕人在追星一樣,也有人會跟著巡迴跑。他們會將要送給演員的東西用紅紙包起來,丟到台上指名給誰,不然就是散戲時去台前放在台上,指要送給誰。那個年代的紅紙都包什麼?除了錢以外,人蔘,金子和鑽石戒指最多。她們說去香港表演的時候,就有太太很喜歡小咪,所以不僅送小咪鑽石,還送給整團三十多個人 一人一顆小鑽。也有迷眾曾打整塊的金牌送她們。

後來外國電影越進越多,看的人也變多,台灣的大間戲院為了放電影,就將大間的表演廳,隔成較多間放電影。歌舞團的舞台無法太小,所以藝霞可以演出的地方慢慢減少,加上老闆王振生過世,負責編舞設計的王月霞老師也過世,所以他們在1985年解散,不再演出。像小咪繼續去楊麗花歌仔戲,後來也在其他的劇團繼續表演,不過大部分的成員只好去找其他的工作。

台灣有歌舞團的時間不長,前後不超過30年的時間,真正紅的時間更短。不過像藝霞的表演方式,也影響到後來電視節目的製作,像歌星唱歌時有人在後面跳舞,明星穿金光閃閃的衣服,舞台會移動,噴乾冰,這些設備在更早時藝霞歌舞團就有了。大家若對藝霞有興趣,2009年有一部紀錄片叫<藝霞年代>,2018年還有一部叫〈徛舞台的人: 百變小咪〉的紀錄片,大家可以找來看看。


1月 07, 2022

140 菠蘿麵包的身世

知道波羅麵包的台語怎麼說嗎?我在這集的最後會告訴大家。今天我想要說這種麵包,是因為它很特別,墨西哥人說這種麵包是他們發明的,不僅從墨西哥流行到美國,也傳來到東亞,日本、香港和台灣都有。亞美尼亞人也說是他們在日本的移民做出來的,後來才傳到世界其他國家去,連墨西哥都有。香港人當然也認為波羅麵包是從香港來的。那麼台灣的波羅麵包又是怎麼來的?

前年日本一間連鎖商店的廣告寫說,他們賣的是台灣的波羅麵包。這件事引起香港人的抗議,強調波羅麵包是香港的麵包,不是台灣的。我想會稱為「波蘿」應該是香港來的麵包,因為台灣話不叫做菠蘿,叫做王梨。不過這款麵包,其他國家也有,就算不是完全一樣,也很相似。因為這是一款原料和做法都很簡單的麵包。這麵包分為兩部分,主要是甜的、軟的麵包,上面加一層硬一點,更甜的餅乾,主要是麵粉、糖和奶油/豬油做的,有些還會加蛋。雖然成份很簡單,不過比例差一點點,吃起來就差很多。

這款麵包做法不複雜,在不同國家都有。台灣吃的菠蘿麵包在香港也有,很類似的還有日本的melopan和墨西哥的concha。在這些國家這款麵包都很普片,很多人吃。在討論台灣的菠蘿麵包怎麼來以前,我們先來說別國的菠蘿麵包怎麼來的。

我們先來說大家比較不熟識的concha。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只是覺得這款麵包很面熟,因為長得和台灣的菠蘿麵包很像。這種麵包在墨西哥叫做 concha 是貝殼的意思,因為墨西哥人會在麵包上那一層餅畫線條,烤後看起來像貝殼形狀一樣。這款麵包跟著墨西哥移民在美國也流行起來,對墨西哥人來說,concha是他們很有特色的傳統麵包。

怎麼會說是墨西哥傳統?墨西哥人本來吃玉米,他們種的第一批小麥是歐洲人混在稻米裡帶去的。大約16世紀的時候,西班牙人在墨西哥種小麥以後,也開始做麵包。麵包對歐洲人來說很重要,不只是他們的主食,也是教會吃聖餐時要有的東西,所以一開始都是修道院裡烤麵包。墨西哥人一開始對麵粉做的東西吃不習慣,後來是有一個西班牙人發現用麵包沾甜的,熱的可可會更好吃,所以就有越來越多人拿麵包沾熱的和甜的可可和牛奶。拿麵包沾熱牛奶或可可這種吃法一直到今天在墨西哥都還是很普遍。不過這個發現就讓當地人想到麵包可以做成甜的,應會有更多人喜歡。後來加上移民到墨西哥的義大利和法國人變多,這些人開始研究開發甜的麵包,所以甜的麵包在墨西哥就越來越多種類,變成在每到傳統節日都有一種甜麵包可以吃。因為歐洲人的麵包很少做成甜的,所以墨西哥人認為甜的麵包是墨西哥傳統食物。Concha是這些甜麵包裡很有代表性的一種,因為四處都買得到,很多人吃,而且上面那一層餅還有不同口味,不同顏色。墨西哥的concha到底是什麼時候、誰做出來的?並沒有清楚的記載。不過將麵粉加糖和奶油攪拌成一顆一顆的粉狀,撒在東西上面下去烤,這是德國人很早就有的技術,叫做Streusel,所以一種說法是做麵包師傅在開發新的麵包時想到用這種德國烤Kuchen的方式來烤麵包。

為什麼墨西哥人會認為香港的菠蘿油和日本的Melonpan是從墨西哥concha來的? 是墨西哥人來亞洲做出來的嗎?也不是這樣。是原本住在墨西哥的廣東人來到香港後做出來的麵包。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美國鐵路公司請許多中國人去做工,在California和Arizona和墨西哥的邊界那邊有許多中國工人。後來因為那時美國公司在墨西哥的開發和墨西哥自己也開始蓋工廠,需要人力,政府開放中國移民。所以十九世紀的時候,在墨西哥的中國人有些是美國公司帶去的,也有些是先到墨西哥想去美國的。人數最多的時候是1920年代,差不多有3萬人。他們也有人和墨西哥人結婚,所以一直到現在有一些墨西哥的城市,像Mexicali還有很多中國人的後代。

不過這些中國勞工在墨西哥也漸漸受到排華政策的影響,有些人還被送回中國,和他們結婚的當地女性和小孩也喪失墨西哥國籍。不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墨西哥的政策又改變,又將300多個小時候跟著父母離開墨西哥的小孩接回去。對於這些住過墨西哥的中國人,他們喜歡搬到澳門,因為這個地方的語言宗教文化都和墨西哥比較接近。在這個來來回回的過程中,就有一個從墨西哥回到香港的黃姓(Ng)家族,他們1946年在香港的上海街開了一間店,在那做出了墨西哥麵包。到底他們那時做出的麵包是現在說的墨西哥麵包,還是concha,還是波蘿麵包並找不到更詳細的記載。

在日本的菠蘿麵包又是怎麼來的?日本的 melonpan是誰做出來的故事就比較清楚。按照紀載是一個亞美尼亞的人在日本做出來的。亞美尼亞是在土耳其隔壁的基督教國家,曾經是蘇聯的一部分。這個亞美尼亞做麵包師傅是1888出生,這個人很年輕的時候,就去俄羅斯Gô-lô-su 的皇室貴族家裡做麵包 那些貴族都很愛他做的麵包 不過後來俄羅斯排斥亞美尼亞人的政策越來越嚴重,他就離開這個地方往東跑,他先在中國的哈爾濱的飯店做麵包。很快被一個日本貴族發現,就將他請回去東京,在一間那時在日本很有名的大飯店工作,這個人適應得很快,隔年1911年的時候就和一個日本人結婚,也改名叫做Sagoyan,他很會做甜的麵包。日本人說melonpan就是他做出來的。照時間算起來他應該在1920左右做出這個麵包,那時台灣還是日本殖民地,所以也很有可能又過十年左右,台灣麵包店也變多的時,傳來到台灣。

不過菠蘿麵包這個香港來的名字從1970年代開始出現在台灣的報紙,也有可能是那時台灣才開始有這款麵包。到底我們現在吃的菠蘿麵包是從哪裡來?我也找不到台灣的第一顆菠蘿麵包是誰在哪裡做出來的?這個問題留給歷史學家去回答。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台灣現在吃的菠蘿麵包和日本的melonpan或是香港的波蘿油或是墨西哥的concha已經都不一樣了。就親像香港的菠蘿油和concha和melonpan也不一樣。台灣的菠蘿麵包已經變成是台灣人在地做出來的台灣麵包,吃起來和其他地方的就是不一樣。

從這個故事可以發現麵包的演變和移民有很大的關係,做麵包的技術跟著人到不同的地方去。移民做出來的麵包也和人一樣會適應當地的環境,跟著當地文化和時間改變。無論他原本是從哪裡來的,他來到這個地方就會漸漸變成有在地的特色的麵包……和人。知道什麼時候,誰,在哪裡,怎麼做出來,並不只要確定源頭在哪裡,這個麵包是屬於誰的?而是要知道這個從外面來到當地變成有傳統特色的麵包這個過程中,受到什麼人、什麼地方,什麼樣的影響,才會演變成現在的模樣。 

所以說這款麵包為什麼在墨西哥有,在日本也有?是否有可能從墨西哥傳來東亞或是亞美尼亞人在日本發明的麵包傳去美洲? 研究麵包的外國歷史學者說,這應該是兩個不相關,不過差不多同時間發生的事情。在十五世紀從歐洲出發的兩群人,一群從西班牙出發往西,去到美洲;一群從葡萄牙往東邊走來到亞洲,他們都教原本不吃麵包的墨西哥人和日本人做麵包。這些人也都愛吃和歐洲麵包不一樣的甜麵包,所以他們都開始做不同的甜的麵包,最後也做出波羅麵包。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條件之下外,兩個不同地方的人都發明出類似的麵包。

  最後我一開始問大家的問題,台灣人吃這款麵包已經很久了,到底台語怎麼說? 台語社團裡頭的人,有人說叫王梨麵包,也有人說是臭頭麵包,也有人說他們從小家裡就叫做Melonpan。你知道這款麵包的台語怎麼說嗎?

Galarza, Daniela, 2016, Mexican Conchas: The Cookie-Topped Bread With a Mysterious Past. https://www.eater.com/2016/2/19/11054298/conchas-mexico-pastry

Bakkalian, Nyri, 2021, Melonpan: the Bittersweet Armenian History of Japan’s Beloved Sweet Bun. https://unseenjapan.com/melonpan-armenian-history/

DeWolf, Christopher, 2019, The Origin of Hong Kong’s Mexico Bun: A Story of Exile and Return. https://zolimacitymag.com/the-origin-of-hong-kongs-mexico-bun-a-story-of-exile-and-return/

李季光 【臺灣味】麵包在臺灣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d1fb7733-cca7-486b-9286-8089178894db


1月 04, 2022

139 麵包如何來到台灣?

 


若說到台灣麵包,你想到的是什麼款麵包? 從過去到現在台灣人最愛的,最記得的麵包,是紅豆、蔥花、還是撒上肉鬆的麵包?台灣人本來吃米,到底是從甚麼時候開始吃麵包?麵包如何在台灣流行起來?原因又是什麼?今天我來說台灣麵包的故事。

在先前在120集說大餅的時候,就說到雖然台灣人是因為美援以後才開始大量吃麵粉類的食物,不過更早以前就有進口麵粉做的大餅,賣糕餅的店很早就有。不過專門賣麵包店是從日本人來以後才開始有的。日本人以前台灣都沒做過麵包嗎?也不是這樣。

翁佳音、曹銘宗他們說 其實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候,他們就要吃麵包。這有寫在《熱蘭遮城日誌》裡頭。那時荷蘭人在台灣吃的麵包就是麥做的,也有紀載基督徒做禮拜吃聖餐的時,荷蘭人和台灣的人一起吃麵包,喝葡萄酒。當時他們就教台灣人做麵包,請台灣人做麵包給他們吃。

在日本人統治台灣以前,打狗和基隆已經開通,也有歐洲美國人在台灣做生意,那時主要來買很多茶。那時外國傳教師,馬偕,巴克哩,馬雅各,甘為霖 他們都已經來到台灣,那時也有進口麵粉。這些外國人一定會做麵包吃麵包。那時教會在聖餐的時候,也是喝紅酒和吃麵包。在那時的教會公報裏頭,也會寫到麵包,這代表大部分的台灣人知道麵包這項東西。我看到教會公報裡還有一篇教大家怎麼養小孩,討論什麼時可以斷奶的文章,這篇文章也有寫到嬰兒斷奶後,可以餵小孩稀飯或者麵包。這些在日本人來台灣開麵包店以前就有的記載,不過吃麵包很少見,台灣麵包店是到日本時代開始漸漸變多。

台灣人說麵包是學日本話。Pan這個字是從拉丁文panis演變過來的,所以無論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說法都差不多。日本人會學歐洲人說pan是因為在16世紀時葡萄牙人到日本,教他們怎麼用麥粉烘麵包,所以日本人說的pháng是向葡萄牙人學的。台灣很常聽到的sio̍k-pháng,就是整條切一片一片的麵包,我一直都以為是很便宜的麵包,因為這款麵包什麼都沒有包,所以比較便宜叫做sio̍k-pháng。後來看書才知道原來不是這個意思,原本吐司麵包在日語叫做shokupan,台灣人說快後,就變成sio̍k-pháng。Shokupan在日語辭典裡的意思是無加料,無調味,作為主食的麵包,來到台灣以後卻變成很便宜的pháng。

在台灣有紀載的第一間有名的麵包店就是「梅月堂」,開在現在衡陽路和博愛路那邊,這個地點離新公園很近,那附近是日本時代很熱鬧的地方,所以很多人約會散步時會順便去買麵包做點心。梅月堂在1905年時就做日本很出名的櫻花麵包出來賣。其實在日本這款麵包就是從19世紀就開店到現在的木村家開發出來的。它就是用麵粉糰包紅豆餡,還特別在麵包中間塞一朵櫻花,這朵櫻花是醃製過,鹹的,也因為這朵花所以叫做櫻花麵包。這是比較高級的紅豆麵包,到現在大部分在台灣還看到類似的樣子,中間特別有挖一個洞的紅豆麵包。

那時台灣最高級的飯店,鐵道飯店,每天也自己做麵包。因為飯店裡賣西餐,需要麵包,所以他們不只有一個很大的烤麵包爐,一天會用五袋麵粉做差不多300條麵包出來。除了在餐廳吃,也賣給外面的人。不過日本時代初期,大部分都是糕餅店,真正的麵包店還是很少。若有麵包都是日本人開的,而且只是順便做出來賣。1920年代在台北以外,台南的「甘泉堂」,嘉義的「公正堂」也開始賣麵包,這兩間的老闆都是日本人。臺南「甘泉堂」最有名的不是麵包,是木瓜糖,這個木瓜糖在日本時代還得獎過,所以是那時的臺南名產。現在在台南有一間百年老店「甘本堂」,他的創辦人家裡原來賣牛奶,後來就是去「甘泉堂」學師,才出來自己開甘本堂,到現在已經第四代了。嘉義的「公正堂」現在也還在,這間店本來開在圓環的中山路現在已經搬去北興街,日本老闆再戰敗要離開台灣時,將這間店交給他店裡的台灣師傅,一直開到現在,也快一百年了。

日治時代後期麵包店就越來越多,可見台灣吃麵包的人也越來越多,為什麼如此? 陳玉箴說這有很多個原因。第一,是麵包比糕餅同意做,也較輕,更好攜帶。所以鐵道部很快也開始在火車上賣咖啡和麵包,學生出門時也有人帶麵包,因為比較方便。第二個原因是西洋料理店變多,西餐都配麵包。像鐵道旅館的餐廳要自己做麵包,菊元百貨公司的咖啡廳也有賣蛋糕和麵包。那時進去菊元百貨的咖啡廳,最便宜的就是吐司,叫一片吐司還會付一盤鳳梨果醬和美乃滋。第三個原因是和戰爭有關,因為米不夠,政府也鼓勵大家吃麵包,那時日本會從中國東北進口麵粉。麵包比較方便帶出門,軍隊也吃麵包,那時不少做麵包的店都是和軍隊合作。那時的人認為麵包好消化,也鼓勵學生用麵包代替便當。為了推廣做麵包,吃麵包,那時也會辦講習會,從日本請師傅來台灣教大家麵包怎麼做。不過日本時代有的麵包店主要的客人還是日本人,大部分都開在日本人出入的地方。那時應該還是有不少台灣人沒吃過麵包,對比較有錢的台灣人來說,麵包算是點心,想買要到日本人多的地方才買得到。

歐洲人吃的麵包傳到日本以後,經過幾百年變成可以包甜的紅豆餡,也包鹹的咖裡麵包。經過這麼久的時間日本麵包和歐洲麵包已經變很不一樣,比較軟、比較油,尤其大部分是甜的,有包餡。日本人第一個做出來的是包紅豆,後來就有包果子醬,也發明克林姆。1927年在日本就有包咖哩的麵包。那時的想法是用麵包來代替飯,正餐吃麵包就不必吃飯了,所以若吃兩顆咖哩麵包就能吃飽。戰後不久1950年代日本人也做出包炒麵的麵包。台灣的麵包也受到日本麵包的影響,較軟,還包餡,不過也真有台灣的特色,像鹹的蔥花麵包和上面灑肉鬆麵包,都是在台灣才吃得到。

戰後1950年代時,麵包店和做麵包師傅並沒有增加,台灣有的麵包店都是賣給在台灣的美軍和西餐廳。台灣人要買麵包是去雜貨店買,雜貨店不是自己做麵包,而是去批來賣的。後來麵包店又再一次大量增加,就與美國推廣麵粉有關了。到1970年代為了推銷美國的麵粉,除了教台灣人美國式的食品營養觀念,也在台灣開設學校,教台灣人怎麼做麵包。除了教出一批做麵包的師傅,在報紙上也開始出現做麵包的食譜。在1972年的報紙台灣民聲報紙上就看得到一篇教大家怎麼做菠蘿麵包的文章。


翁佳音、曹銘宗,2021,《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貓頭鷹。

陳玉箴,2021,〈漢餅、臺灣菓子、麵包:日治時期臺灣烘焙產業之形成與消費變遷〉,《臺灣史研究》,28(1): 43-85。


1月 02, 2022

139 安平金小姐和荷蘭逃兵


《安平追想曲》是一首很紅的歌,只要是40歲以上的人,唱不出來,也曾經聽過。有人說這首歌是戰後第一手以台灣歷史作背景的歌曲。這首歌有很多歌星都曾唱過,改編的小說和各種戲本也不少,可見這是一個許多人都想講、想聽的故事。今天就來介紹這首歌和歌背後的故事。

「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音信全無通,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心情無地講,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啊....,不知初戀心茫茫。」


這是《安平追想曲》的第一段歌詞,說有一位穿紅衣服,金頭髮的女性在港邊思念行船的情郎。第二段卻開始說她自己不曾見過的父親,原本是一個荷蘭的船醫,她只有聽過母親說過,父親只留一個金色的十字架作紀念,人到底在哪並沒人不知道。接下來最後一段是感嘆她們母女的命運相同,都只能在港邊期待他們的情郎早日回到安平。

這是1950年代陳達儒寫的歌詞內容。這首歌是台南出身的音樂家許石先譜好曲,經由台南許丙丁先生的介紹,讓在艋舺的陳達儒來幫忙寫歌詞。聽說許石不願意將這首歌曲做任何更動,所以陳達儒想了很久都不知道如何寫詞。直到有次他回去太太在台南的娘家,外出吃飯時聽到安平金小姐的故事,還特別跑去安平看了後,回到台北寫出這首歌的歌詞。這首歌是一個悲戀的故事,兩代的母女的情人都離開她們,特別的是這個女主角有金色的頭髮,所以叫做金小姐。裏頭特別說她的父親是一個信基督教的荷蘭船醫,這也符合荷蘭人曾統治過安平的事實。

不過這首歌並不只是陳達儒將台南安平的民間傳說寫出來如此簡單。在《安平追想曲》出現的十多年前,在日本就有一首歌叫《長崎物語》,歌詞內容和《安平追想曲》很相同。日本歌詞背景就是十六世紀的日本長崎Nagasaki,那時的日本是全面鎖國,也排斥基督教和外國人,歌裡說一個荷蘭人和日本人生的女孩才十四歲,因為有金頭髮和藍色眼睛,趕回去當時荷蘭人建立的Batavia(現在印尼)這個地方。這個故事在日本傳了好幾百年,然後寫入歌裡,當時也很紅,還拍成電影。在這首日語的歌詞裏頭也有金十字架,荷蘭的船醫和金髮女孩。其實這首日本歌的旋律,台灣人也很熟悉,就是後來台語歌《三國誌》的歌曲,蔡啟東先生替這首日本歌寫台語歌詞,說三國演義的故事。所以認真說起來,《安平追想曲》也又受到這首日本歌的影響,因為戰爭以後,台灣翻唱的日語歌也很多。不過《安平追想曲》是台灣人自己創作出來的歌曲說台南在的的故事。

要如何看《安平追想曲》這條歌?有不同的說法,陳培豐說1950年代的台灣已經遇過二二八,那時的歌不僅反映當時生活環境變差,也開始有台灣人懷念日本,甚至顧念過去的歷史,所以《安平追想曲》說的是和中國沒有的歷史,尋找台灣人的文化認同。廖淑芳說這首歌是日本歌轉作在地化的台灣歌,而且不只牽連到日本和台灣的關係,是十六世記歐洲人和東亞的往來留下來的故事,所以是一個全球化現象的結果。我想無論是陳老師或者廖老師的說法,確定的是,在這條歌寫得是台灣故事裡看得到外國的影響,不過裡頭並沒有看到中國。不過這部分是想要解釋這首歌的人在討論的。一般民眾比較想知道的不是這部分,大部分的人討論的是否真的有金小姐這個人,這個故事是否是真的?

無論是否有這個人,過去荷蘭人統治過台灣四十多年,所以這些人會和台灣的人生出後代,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才對。住荷蘭的歷史學家江樹生就曾說過來台灣宣教的第一荷蘭牧師甘治士(Candidus),那時愛上一個新港社平埔族的女性,想要和她結婚,不過他的上司並沒有答應這件婚事。後來也有文史工作者調查說在安平這個地方,過去有歐洲人血統的家族就有三個。台南人為了紀念這段歷史,在十年前豎立了一座「安平金小姐」的母女銅像,母女望向遠方,前面還放有歌譜,變成是觀光地點。

到底真正的金小姐故事是什麼樣有很多說法,因為有可能金小姐不只一個。不過我看到一個很趣味的版本,這是實際發生過,有記載的歷史,歷史學者鄭維中說過的故事。

在十七世紀跟著荷蘭人來到台灣的有一個歐洲人,是現在比利時的天主教徒叫做Hugo Rosijn。我們先將它叫做羅生,羅生的母語應該是法語,但他也懂葡萄牙語,也說荷蘭語。那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找人的時候,有很多歐洲其他國家的人也都來應徵,所以荷蘭兵和船員裡有不少人和羅生一樣,不是荷蘭的歐洲人。羅生在1660年被派來台灣,不過隔年鄭成功就來台南攻打荷蘭人,那時他選擇投降,變成是荷蘭軍隊的逃兵,所以荷蘭人離開時他留在台灣。他也在這裡娶妻生子,也學會台灣人的語言。後來他找到英國公司去當翻譯,羅生在廈門和台灣住差不多二十年,一直到施琅又來攻佔台灣以後,施琅決定將外國戰犯送回荷蘭的東印度公司。羅生也想跟著戰犯回去,不過他算是逃兵,所以就先叫朋友去問東印度公司是否可以赦免他?後來是荷蘭人認為羅生這個人語言能力這麼好,卻讓他留在廈門替英國人,荷蘭的競爭對手,服務,這樣也不太好,所以就決定赦免他,讓他回去比較好。不過這件事並沒這麼順利,因為羅生帶著他的妻兒打算經過福州再轉去Batavia。先前有說他和荷蘭人不一樣,他是天主教徒,在福州的時候遇到幾個天主教神父,這些神父阻擋他回去荷蘭。是什麼原因並不清楚,不過很有可能是看到他能力很好,不希望這個人回去替信新教/基督教的荷蘭人工作。羅生也很聽話,他又再回去廈門英國人那裏上班。幸好又不多久一個荷蘭的商務員來廈門做生意,羅生了很多忙。

羅生是個聰明人,透過這個商務員他不僅確定他回去Bata1via不會被人處罰,他還要求荷蘭東印度公司讓他回去船上當醫務人員,繼續工作。荷蘭人也答應他的要求,所以他後來就一直在航行東亞的船上服務。羅生離開廈門的時,帶著他的台灣太太和第二的兒子,他的大兒子那時已經和一個漢人結婚留在廈門。這是真正的歷史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到十七世紀荷蘭和英國在東亞的貿易競爭,也看得到那時歐洲宗教問題如何影響到在東亞的歐洲人。這個故事和《安平追想曲》的故事有不少相同的地方,有荷蘭船醫,有天主教信仰,這個荷蘭人有留在台灣的家屬。

因為《安平追想曲》這受歌造成轟動,許石又寫出<回來安平港>這首歌,後來也有寫話劇和拍電影。這個故事還由不同人寫成小說,最出名的是秀琴歌劇團在2011第一次將這個故事改作新的歌仔戲,故事裡的金小姐變成是跟著戲班演出的歌仔戲演員,到後來他的荷蘭老爸又回來找她,金小姐卻選擇留在戲班裡。


陳培豐,2015,〈由閨怨、港邊男性到日本唱腔:1930-1960 年代臺語流行歌的流變〉,《臺灣史研究》,22(4): 35-82.

黃裕元,2018,安平金小姐身世之謎 https://udn.com/news/story/12681/3442531

鄭維中,安平追想曲真有其人?投鄭荷兵Hugo Rosijn軼事,講鋼。http://www.ade0720.tw/2012/01/blog-post.html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