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1, 2021

063清明吃潤餅 荷蘭也有loempia


你家清明吃潤餅嗎? 還是尾牙才吃潤餅?還是你已經很久都沒吃過潤餅了?潤餅是很古早就有的東西,台灣人為什麼吃潤餅?為什麼荷蘭人也吃潤餅? 今天我們就來說潤餅的故事。

應該沒有人被請吃過潤餅,除非在國外。就像在國外會請朋友來家裡包水餃,但在台灣應該沒人會叫朋友來家裡包水餃,也不會有人請吃潤餅。潤餅是家人一起吃的食物。可能因為是冷食,也可能是菜比肉多,過去潤餅是全家人一起吃,但不會用來請客。

潤餅什麼時候吃呢?有人是尾牙那一天,過年前吃。原因是潤餅像古時候的紙錢一樣,捲一捲,外面再用更大張的紙包起來,所以尾牙吃潤餅的意思和尾牙吃卦包意思相同,讓大家新的一年財源滾滾賺大錢。另外一個吃潤餅的時間就是清明節。為什麼清明節要吃潤餅?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春天時古人用五辛盤來拜神,五辛盤內容為大蔥、小蒜、韭菜、香菜、蕓薹,拜拜後食用這五辛對身體有益,但是這些菜都無法直接這樣吃下肚,所以後來人就將這些菜包在餅裡吃,也叫做春餅;也就是後來的潤餅和春捲了。

另一種說法是,這幾年媒體常說的故事。潤餅不是因為掃墓或是清明才吃,是因為寒食節。這一天是冬至後的第105日,因為和清明節很近,所以大家才以為清明節要吃潤餅。中國春秋時代有一個皇子,因為很多人要陷害他,所以他就偷跑到其他地方。他有一個很死忠的部下叫做介子推,很照顧他,在這位王子都沒東西可以吃的時候,還將自己的肉割下來給他吃。十多年後,這位王子重耳回去當皇帝以後,就將這個介子推給忘了。這位忠臣就帶著他的母親住到深山裡。皇帝後來想到他時,就開始找他,但是介子推就是不出面也不下山。有人建議放火燒山,因為介子推很孝順,會背著她母親跑出來。皇帝就叫人放火燒山,燒了三天三夜,還是沒見到人。後來才發現他和他母親已經被燒死。皇帝很後悔就將這天訂為寒食節,規定大家不可以點火,全天都吃冷的食物,來紀念介子推。

金門有另外一種說法,據說潤餅是金門人發明的。有一個金門人蔡复一是當官的,他每一天都很忙,沒時間吃飯,所以他的太太就將,魚肉,香菇,豆干和青菜都切絲炒香後,用麵粉皮將這些料包成卷,吃飯的時候就將整卷拿給他吃,比較方便。這就成了後來的金門潤餅,叫做七餅。

老實說這三個故事聽起來都不太像是吃潤餅的由來,但是無論如何潤餅是很早就有,在台灣還發展出不一樣的吃法,南部和北部不僅吃潤餅的時間不太一樣,潤餅包的餡的不一樣。

我小時候很喜歡吃潤餅,因為整桌上都擺滿一盤盤不一樣的菜,想吃什麼,就包什麼,自己可以挑,尤其要加上很多花生粉和糖。但是後來在北部吃潤餅的時候,發現我婆婆是將所有的菜都炒成一大鍋,再用潤餅皮包起來吃。在台北買潤餅時,還看到老闆是將放在水裡煮的高麗菜、紅蘿蔔和豆芽用兩隻網狀的夾子夾起來包,我才知道原來光台灣南部和北部的潤餅不太一樣。

南部的潤餅裡花生粉和糖粉放很多,而且不會將所有料炒在一起。蛋是蛋,皇帝豆是皇帝豆,豆干至多炒芹菜或者有豆芽炒韭菜,但是不會將三四樣菜全都炒一起,另外,還會包油麵。北部的潤餅比較沒有那麼甜,我有時候還會吃到包甜辣醬的,很多的菜是煮的或者蒸的,最特別的是會放蛋酥和紅糟肉。和第一次吃北部粽一樣,因為和記憶中的食物,覺得很奇怪,但是多吃幾次後,就覺得雖然不同口味,但也很好吃。

聽說金門還會用潤餅皮包貢糖,台灣本島也有用潤餅皮包冰,加花生糖和香菜。潤餅皮還可以包年糕下去炸。

我覺得潤餅最好吃的是那層皮,潤餅皮的作法很特別,並不是攪拌後或者揉一蹂放下鍋煎。是用麵粉和水攪拌,放一段時間,讓麵粉生筋後,整陀拿在手上,抹在熱的鐵盤上。因為要抹很薄的一層,所以乾了就會翹起來,拿起來了。因為皮是用抹的,也有人說是「拭 tshit」潤餅皮。現在有些菜市場裡,還看得到現做的潤餅皮,這不僅需要功夫,也是很累的工作。因為潤餅皮用拭的,所以在金門的潤餅,也叫做七餅。越南人吃的春捲,皮看起來是透明的,有什麼不一樣?越南春捲的皮是米做的,也叫做米紙。他們是將米漿抹在紗布上面,下面用蒸的,定型後拿起來放涼。

因為福建人很早就開始吃潤餅,所以他們到的地方也都有潤餅。許多東南亞國家,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都保存了潤餅 jūn-piánn-kauh,lumpia 的說法。有些地方吃冷的,但是更多是用炸的。 

現在在荷蘭的超市也買得到 loempia,潤餅怎麼到荷蘭的?因為荷蘭人在印尼有350年的歷史,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才被日本人趕走,所以現在荷蘭的潤餅,應該是福建人將潤餅帶到到印尼,然後荷蘭人帶回歐洲的。因為荷蘭文化的影響,印尼人用潤餅皮包馬鈴薯泥,豆芽和紅蘿蔔絲,再放到油鍋炸。就像台灣人也會將外來的食物,高麗菜、荷蘭豆包到潤餅裡。從食物可看到不同文化的交流。幾年前台灣駐荷蘭代表還說過,荷蘭超市不僅有潤餅,豆芽,米粉和豆腐的發音和台語都很像,可見荷蘭人透過印尼受到亞洲的影響不小。

最後來說潤餅這個名稱,這是我最想不通的一點。潤餅這個名字一直保存的很好,連傳到荷蘭還是叫loempia。但是潤餅為什麼叫潤餅?有人說潤的台語是軟的意思,所以是軟nui的餅。我自小都以為潤餅是咬不斷,皮很韌jūn/lūn,拉不破的意思。你知道潤餅的名稱怎麼來的嗎? 


3月 27, 2021

062白話字運動怎麼來?


白話字並非是台灣的發明。這是外國宣教士在馬來西亞麻六甲的時,發現當地許多人說福建閩南語,他們為了傳教,就開始學習當地語言,用羅馬字寫下,後來成為羅馬拼音的白話字。從那個時候開始,白話字受到許很多次修改,但是這套用羅馬字母書寫的白話字流傳到南洋的其他地方,也傳到了中國的廈門和台灣。

英國長老教會的傳教師到台灣的時候,就認為要傳教,就需要讓大家學會讀聖經。倘若有一天傳教師不在,大家能讀聖經,基督教還是能繼續傳下去。英國派來台灣的第一位傳教師,馬雅各醫生,知道荷蘭人教西拉雅族的新港文以後,就決定推廣羅馬拼音的白話文,因為他認為當時台灣大部分的人看不懂漢文,教白話字比教漢字快。他和他的太太開始在英國領事館附近教白話字。過沒幾年,其他傳教師來到台灣發現連小孩都已經可以閱讀白話字聖經,所以英國長老教會就正式要求來台灣的宣教師都要學白話字,也要教白話字。 

後來真正推動白話字的人是巴克禮牧師。巴克禮比馬雅各更晚來到台灣,和馬雅各一樣,他也先去廈門學語言,然後才到台灣來。他將馬雅各教白話字的工作接下來,另外他也認為要傳教,教會就要在地化。他們的目的都是傳教,為什麼要推廣白話字?主要是白話字比漢字更快學習,所以對沒機會讀書的人,尤其女性,勞工和窮人,學習白話字就可以自行閱讀聖經。巴克禮堅持教台灣人羅馬拼音的白話字,因為他認為若使用漢字,無法讓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能讀聖經。巴克禮做了三件對台灣白話字的發展影響很大的工作:首先,他用白話字出版台灣第一份報紙,也出版其他的書籍;第二,他辦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在教學學校裡的學生一定學白話字。最後,他還將聖經翻成台灣話,用白話字寫下。

他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白話字出版報紙和書。馬雅各當時也已經看到出版的需求,所以他回去英國後,還送一台印刷機給台灣的教會。這是當時台灣的第一台印刷機,所以沒人知道怎麼用。巴克禮回英國時還特別去學撿字,排版和印刷。回到台灣就在新樓書房,當時叫做「聚珍堂」開始印刷。1885年他出版台灣的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一個月出版一份。為了鼓勵信徒寫白話字,他還用這份報紙舉辦徵文比賽。用白話字寫的教會報紙在日本時代時的發行量有2000分,這算多嗎?若和當時台灣文化協會的會報相比,是多很多。《台灣府城教會報》後來稱《台灣教會公報》,一直到今天,除了二次因為政治原因停刊 (第一次次是中日戰爭的時候1942年到 1945年,第二次是1969年)其他時間都有出版。所以今天的教會公報已經有136歲了,它不只是台灣的第一份報紙,也是台灣最古老的報紙。只不過1969年國民黨政府開始禁止台語白話字的出版,所以後來的教會公報就改印漢字。除了教會報紙和聖經、聖詩,當時新樓書房也出版其他用白話字寫的書籍,有文學類,有教育的書,有醫學書,也有歷史的。

巴克禮做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辦學校,從小學,中學,女子學校到神學院,大學都教白話字。他一開始將台南和高雄的兩間傳道訓練班合併,在台南成立「神學院」,除了神學,也教化學、天文、數學,後改名叫「福音書院」也教日文及英文;最後這間學校才改名「台南神學院」。他為了蓋神學院在英國募款,他當院長的時間內,為台灣培養240位傳道。他也辦中學,長榮中學和長榮女中都是他和其他傳道士開辦的。在日本時代一開始被要求教日語的時候,教會的學校還是繼續用白話字,一直到皇民化運動開始,學校才開始請日語老師,甚至那個時候的教會公報也有兩期是全日語出版。根據教會統計,在日治時期的南部教會已經有1萬2380個信徒能閱讀白話字聖經。

另一項工作是翻譯聖經,巴克禮來台灣的時候已經有白話字聖經,但是這本聖經是100年前從漢字翻成廈門話,用羅馬字寫的。因為是很古早的聖經,所以原來的漢文翻譯已經有翻譯的問題,又從漢文翻成白話字就更多人都看不懂原來的意思。所以他很早就開始翻譯聖經,先翻譯新約聖經在1916年出版,後來才又翻譯舊約。巴克禮白話字的新舊約聖經在1933年出版。這本台語聖經裏頭的語言不少是廈門話,現在讀起來怪怪的,但是因為過了很久才又有新版的台語聖經,所以巴克禮這本聖經在台灣使用的時間很長。

另外要特別說的是,戰爭以後,除了新樓書房,還有另一間比較少人知道的出版社,也出版白話字的書,就是在嘉義的「台灣宣道社」。雖然也和教會有關係,但是這間出版社不屬於長老教會,是1954年在嘉義的民生路開辦。他的創辦人楊石林也是傳道者,他和北營教會的盧萬德醫生,洪真珠長老一起開這間印刷廠和出版社。除了印白話字書籍,這間出版社也接其他的印刷工作,尤其是替嘉義台南的教會印週報和宣傳單,也替教會賣書、賣聖經。因為也接其他的印刷和出版工作,所以他的通路更廣。只不過1960年代國民政府開始禁止教會使用白話字以後,台灣宣道社就改印漢字的書,後來改名「北營文字中心」,最後就收起來了。

了教會以外,在日誌時期,還有其他人推廣白話字,主要是因為蔡培火的關係。雖然蔡培火本來不是長老會的信徒,但是因為在台南念書的兄長教他白話字以後,他認為很好用。理由和外國傳教士一樣,就是漢字和日語都太難學了,若教只有26個字母的羅馬字,大家學得比較快,台灣整體文化提升也較快。所以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時,他就要求將推廣白話字變成協會的一項工作,也開辦白話字研究會。同樣參加文化協會的林獻堂和他的大兒子林攀龍,他們也開始請台灣南學院畢業的傳道師來家裡教白話字。後來霧峰一新會成立的時候,他們也推廣白話字,認為這可以讓女性和小孩更快速學會讀書寫字。一新會的會員有三成是查某人,而且他舉辦的活動也都邀請查某人演講,在那個時候很難得。為什麼霧峰林家對白話字這麼有興趣?這和林攀龍信基督教,去日本留學後又去歐洲讀書有關係。林獻堂的妻子楊水心,留下一本日記,裡頭就有許多白話字書寫。那時林家的工友,一個小史,也用白話字寫信,可見當時不是基督徒也已經學會白話字,在生活中使用。

但是為什麼日本時代的白話字運動並沒有真正成功?當然政府干涉是最主要的,日本政府要求大家都需學日語,用日語。但是另外一個更大的原因是,當時讀過書的知識分子,學習的是日語,是漢字,他們認為白話字不僅是外國字,而且是基督徒才學的,另外也認為無法念書的人,才需要學較簡單的白話字,因為看不起白話字,所以真正支持白話字運動的人並不多。

參考資料

陳慕真,2016《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3月 23, 2021

061 媽祖需不需要回娘家?


台灣的媽祖遶境國內外知名。大甲媽祖遶境和回教徒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朝聖、天主教梵諦岡的耶誕彌撒,並稱為世界的三大宗教活動。這幾年台灣的媽祖繞境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媽祖繞境的活動從哪來?有甚麼特別?若要參加要注意什麼?這是今天節目的內容。

古代人應該早就體會到,沒夜沒日的步行,或者費力登高對堅定自己的宗教信仰有幫助,所以不同的宗教都有徒步遠行到神聖的地方,或者爬多層階梯到神殿祭拜的習慣。信徒一起步行,祭拜,像媽祖繞境這種活動,不僅是台灣才有的宗教儀式。回教徒一年一次的麥加朝聖,總共10天的活動,除了走路還有很多固定的儀式,過去每年都有超過200萬人參加。台灣的媽祖繞境的規模也不小,在前年2019年台灣的大甲媽出巡也已經有40萬人參加,隨香客來回步行約400公里。

台灣何時開始信媽祖?

台灣是全世界廟宇最密集的地方,小小的島有登記的廟宇就有1萬2000多間,比便利商店還多。這裡頭最多的是土地公廟,第二多的就是媽祖廟了。全台最老的媽祖廟不再本島,在澎湖,是中國明朝蓋的,已經是座400年的古蹟。小學課本就有媽祖的故事,林默娘自小聰明,十六歲時就有靈力拯救人,二十幾歲就升天成神。因為福建人本來就拜媽祖,認她是海上的神,所以台灣人也拜媽祖,感謝她保佑大家可以經過黑水溝來到台灣。但是普遍拜媽祖是後來的其他原因。

宗教信仰跟政治有很大的關係。有人說台灣人拜媽祖和施琅攻台有關。施琅和鄭成功的兒孫在台灣打仗,打贏了卻擔心別人說閒話,所以就宣稱是媽祖的功勞,還請中國清朝皇帝將媽祖封為「天后」。清朝推廣媽祖信仰也有其目的,用來代替鄭成功在拜的上帝公 (玄天上帝),讓台灣人願意接受清朝統治。另外,當時台灣族群械鬥很多,不同祖籍的人有自己祭拜的神明。但是媽祖是保佑所有人渡海平安到台灣的神,所以所有移民到台灣的人都拜媽祖,有問題衝突的時會先找媽祖,問媽祖。因為官方和民間都推廣信媽祖,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媽祖廟和拜媽祖的人就越來越多。

日本人管理台灣的時候,對民間宗教信仰態度前後不同。一開始他們害怕在廟宇聚集的信徒會一起反抗外來政權,所以不支持宗教活動。後來又為了發展台灣經濟,鼓勵廟會和其他活動,以增加生產和消費。但是日治時代後期的皇民化運動又要求台灣人信日本神教,那個時候不少廟宇被破壞。國民政府來的時候也佔用這些廟,像1945年的時候,中國兵住進台南的大天后宮,引起許多衝突。後來又用各種原因禁止一些宗教活動,一直到1970年代,台灣經濟變好,大家才又重新蓋廟,台灣的廟宇,包括媽祖廟才又變多。

台灣的媽祖神像和中國的不太一樣。中國的媽祖比較年輕、較瘦;臺灣的媽祖較為豐盈,年紀也較大。雖然林默娘26歲就升天成神,但據說升天後還要修行一段時間,所以她的年紀應該較大。另外,台灣媽祖強調是的慈悲的長輩形象,所以中年女性比較適合。另外一個差異是,台灣特別愛黑面的媽祖,相信「黑面媽」比較靈。一種說法是,因為這尊媽祖的能力若好,較多人祭拜,香火較旺,神像就會被薰黑。另外一種說法是,黑面媽祖是漢人信仰和原族民文化結合,就像外國有黑面聖母瑪麗亞,台灣有黑面媽。媽祖除了有黑面,還有粉面和金面的,一般粉面都畫得比較年輕,像少女。金面的多是婦人樣貌。

民間相信,神像的靈力會隨著時間慢慢減少,所以神明需要重回祖廟,拜見祖先、分取香灰,把神聖的靈力重新帶回廟裡。子廟回母廟進香被稱為「回娘家」,有增加自己的靈力和「吃果子拜樹頭」報恩的意思。進香回來以後要繞境,就是藉由新的香火,神明的力量淨化自己的管區,便成乾淨安全的地方。繞境也是一種神明交流和聯誼的活動。神明有分大小,有時小的去跟大的會報一年內廟的狀況,或者去割香,也有的是同輩互相拜訪的意思。大家常聽到進香,但是媽祖出巡遶境的規模就不一樣大,像電視上看到的繞境很熱鬧,但是也有較小的踩街遊行,活動大小和廟的規模相關。

但是媽祖真的需要回娘家,回去祖廟分香火?其實這個習慣並不是全世界的媽祖廟都有。台灣因為距離福建很近,所以清朝的時候就有回去進香的習俗,但是像分到馬來西亞的媽祖,就很少聽到回中國進香。台灣人對媽祖是否還要回湄洲進香也有不同看法。以大甲鎮瀾宮為首的「臺灣媽祖聯誼會」,是主張回湄洲進香,他們也曾回福建建祖廟。另外一個「臺灣寺廟金蘭會」則認為,臺灣媽祖從清代來台至今已有兩、三百年,在台媽祖的靈力已經比湄洲媽祖更強,不再需要回去進香。其實這些討論反映了台灣社會不同的政治立場。

大甲媽祖繞境

大甲媽祖進香遶境活動,一開始是從大安港或是溫寮港直接開船到湄洲進香,在清朝時期是12年舉辦一次。日治時期兩岸往來停止,就改到北港的朝天宮進香。為什麼選擇朝天宮?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本政府為了阻止民眾和中國的往來,鼓勵台灣各媽祖廟去北港進香。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大甲和北港的牛墟常有往來,所以大家就趁牛販往來時進行媽祖遶境,大甲媽還會停駕在北港的朝天宮。但是為什麼大甲媽後來卻改去新港的奉天宮進香呢?在1986年的時候政府邀請北港朝天宮舉辦全臺灣繞境弘法大典,卻引起台灣大媽祖應該是誰的問題?各地媽祖廟誰大誰小?對各廟宇的地位高低和代表性大家議論紛紛。

所以隔年大甲的鎮瀾宮就回去中國湄洲進香,接下來就開始去新港奉天宮進香,因為當時北港和新港為了誰才是開台媽祖爭論不同。自從開始去新港進香以後,鎮瀾宮就漸漸增加大甲媽停駕的廟宇,也改變進香的路線,擴大大甲媽的影響力和管轄區範圍。像這幾年,繞境期間增加不少活動,所累積的人脈和資源也越來越多。

白沙屯供天宮的媽祖是另外一個大家知道的進香活動,因為這個媽祖很特別。白沙屯的大媽是軟身媽祖,和一般木頭雕刻的神明不同,這尊媽祖身體塞棉花,還可以換衣服。白沙屯的大媽祖會出巡,但是大甲媽祖廟裡大媽不會,她派廟裡其他媽祖出來繞境。所以一般媽祖廟裏頭,不是只有一個媽祖,而且同一座廟裡的媽祖還分長幼大小。另一個不一樣的地方是,白沙屯媽祖出巡的路線每一年都不一樣,媽祖決定要怎麼走就怎麼走,而且什麼時候走就要走,隨香客很辛苦。也因為這樣,白沙屯媽祖繞境和大甲媽祖的方式不一樣。抬轎的人比較少,白沙屯媽祖坐是四人轎,不像大甲媽有八個人,還有報馬仔和陣頭表演。因為路線不固定,所以要安排儀式,其他活動或者表演也比較困難。

準備參加遶境

去參加繞境要準備不少東西,因為要走很多天的路,要有替換的衣服,可能下雨就要有雨衣,怕日曬要準備帽子,刷牙洗臉盥洗用具和睡袋都要準備。這些東西全都背上身走好幾天的路。現代人的遶境已經有旅行社提供服務,有遊覽車可坐,幫忙訂旅館,提供三餐,就像觀光團一樣的包套行程。

參加進行須注意的細節很多,但是我想來說說進香旗。要參加的隨香客需先買好進香期,出發前向媽祖說明參加的目的,媽祖同意以後,才能在旗子上寫名字、住址、蓋上大印,綁上平安符,拿去過爐,才能帶出。而且在步行期間這隻旗子不能帶進廁所,不能帶進臥房,不能進入別人家中,不能倒插、也不能帶這支鑽轎腳。遶境結束後,進香旗上會集滿沿途宮廟的平安符,平時探病,幫忙喪事、經過不乾淨的地方、小朋友受驚嚇都可以拿出來使用。

我看到有些人說,參加繞境都不需擔心吃住,因為沿路都會有許多人,準備各種素食和飲料給隨香客吃,每間廟也會準備食物所以不必擔心會餓著。另外,許多人睡在廟裡的地板上,所以不會沒地方睡。今年新聞還說,為了應付目前的疫情,吃的東西會先用盒子裝起來,要進廟裡過夜的人也要登記。


參考資料

張珣,〈研之有物〉保平安、反核四、選總統都請託夢!媽祖如何成為臺灣最強天后?https://news.cnyes.com/news/id/4468509

林淳芳,超級比一比!白沙屯媽祖 VS 大甲媽,還有什麼你不知道的?〈太報〉https://www.taisounds.com/Culture/Religion/uid3616165765



3月 22, 2021

基隆高砂公園


高砂公園是基隆市的第一座公園,位置在基隆車站的南方,大約是仁愛區孝一路、孝四路、忠三路、西定河所圍繞之區域。這座公園是1900年為了慶賀大正天皇成婚設置的,也是當時基隆的重要景點之一。後來1931年行政區劃改革時,高砂公園前,後井子和崁子頭一帶,因為這個公園改為高砂町。

但是高砂公園在中日戰爭以後被廢除。留下「公園頂」和「公園街」,公園指的就是當年的高砂公園。
過去基隆孝一路、孝二路間商店街,也稱為「公園頂」委託行商圈。
想知道更多有關基隆委託行?請聽〈060 過去的代購叫做委託行〉
照片: 國家歷史博物館典藏網

3月 19, 2021

六十年前的代購叫做委託行


一直到現在還常聽媽媽說,「這件衣服是某某人從委託行買來送我的」,或者提到比較有錢的親戚時,也會加一句,「他穿的衣服都是從委託行買的」。我從小很常聽到委託行,但是不清楚什麼是委託行,只知道是一個賣高級衣服的地方。今天主要介紹已經有將近七十年歷史的委託行和單幫客。台灣什麼時候開始有委託行?他們和現在代購不同在哪?

委託行是什麼?

現在已經越來越少看得到委託行了,簡單講就是客人「委託」寄賣或「委託」出國帶貨回來的交易。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單純,過去帶貨要有單幫客,大部分是外國船員或者海關人員,他們會將帶到台灣的物品放在委託行寄賣,也就是請委託行老闆幫忙賣;同時老闆需要貨品的時候,會委託熟悉的船員到國外帶回來。

委託行在哪?

因為委託行賣的是從海外帶回的貨品,所以大部分都在靠進港口的地方,最有名的是基隆港、高雄的舊崛江和台北的晴光市場。先來介紹基隆的委託行區。

基隆的發展和日本政府有關。日本統治台灣以後,台灣總督府就決定開發這個離日本最近的港口—基隆,所以在基隆進行許多建設,讓基隆變成是日本和台灣往來最主要的港口。除了1930年代設置八尺門漁港,發展漁業,後來船班也漸漸變成商業用途,因為住在台灣的日本人,需要從日本帶來的物品。當時基隆有賣和服、洋裝、手錶的商店。

戰爭結束時有許多日本人從基隆港遣返日本。因為他們能攜帶的物品有限,所以會把不能帶走的東西放在早期的高砂公園(現在基隆的忠三路、孝一路、忠四路附近)拍賣。後來基隆人就在港口邊擺攤子,販賣船員從國外帶回來寄賣的東西,有的新,有的舊。

說到有店面的委託行,要到 1950 年代冷戰開始的時候才有。韓戰的時候,因為中國加入戰爭,美國為了避免共產黨在亞洲的勢力擴展,在日本、台灣和菲律賓設立防禦線。大約那個時候美軍開始進出台灣。剛開始是參加韓國戰爭的美軍會來臺灣玩,他們軍艦也會停在基隆港補給,一直到越南戰爭結束以後,美國和台灣斷交,才逐漸看不到美軍的影子。

因為這些美軍士兵與船員帶來了很多外國貨近來,市場的規模變大,委託行才開始出現。據說美國兵和船員還會特別穿牛仔布做的大衣,因為這種布料較厚,可以裝較重的物品,一件大衣裡會逢很多口袋,就可以裝許多東西帶進來。

1960 年代的時候,一方面臺灣經濟變好,但是大家不能出國,所以越來越多人愛買外國貨;另外一方面因為越南戰爭開始,越來越多美軍台灣休息渡假,所以當時的基隆很風光,有大約200 家委託行。包括中南部的人也會來基隆補貨,帶回去賣。同一個時間開始,政府對走私的管制夜越來越嚴格,尤其船員檢查變嚴謹,所以委託行的老闆們就開始改變他們定貨和取貨的方式。聽說有人會將帶回的物品,用塑膠布包一包,丟進海哩,然後讓小船開來把物品撈起後,送到貨車上。基隆港的優勢就是,離火車站近,所以從基隆港要將貨物送到台灣的其他地方相對其他港口容易。

另外,在台灣的美國軍事顧問團,也讓中山北路三段的牛埔庄的晴光市場,從原來的菜市變成是聚集許多委託行賣舶來品的地方。這些住在台灣的美軍和他們的家屬會將美軍福利中心的東西拿到市場賣,也有從國外回來的船員會將東西拿到市場轉賣給住在台北的美軍。這個地方和基隆或高雄的委託行街不一樣,東西都是從住在台灣的美國人那邊來,有不少外國的香菸,衣服或者書或雜誌。

另外一個有過許多委託行的地方是高雄的舊崛江,在鹽埕區的大溝頂。愛河的一條支流是後壁港,因為日本人的都市規劃下,這條河變成排水溝,但是因為鹽埕發展變得越來越熱鬧,政府就在1950年代將水溝蓋起來,上面變成許多攤位租給一些商人,所以這個地方也稱為大溝頂。原本就離高雄港很近的大溝頂就也開始有很多委託行,賣從國外來的水貨,包括從東南亞,香港的貨品。

在1970年代開始,政府允許公司行號可以出國買生產設備和原料,進出口公會或者工商團體也可以申請出國「考察訪問」。這些人也可以辦理一張貿易牌照,就可以自己帶貨回台灣,所以可以從海外將物品帶進國門的人變多。當然他們若要進海關的時候,需要想些方法可以過關。無論如何這個管道,讓不少委託行的老闆也開始自己出國買貨。

委託行賣什麼?

其實不僅是衣服和鞋子而已。基隆港在戰後,國民政府還沒開始正式管理的時候,買賣的還有軍用的刀、槍、汽油、裁縫車、腳踏車等等。但是1949年開始,碗盤,玩具變多,也有神明像,耶穌、觀世音菩薩都有。在美軍來以後,就變成珠寶首飾,各種進口的酒、菸草、衣服、鞋、帽、布料,還有水果,尤其五爪蘋果很受歡迎。後期則有日本的資生堂化妝品,藥品Wakamoto,表飛鳴,香港來的正露丸、保濟丸,也有美國的曼秀雷敦; 進口的餅、糖、牛奶粉,小型的電器用品,像收音機,這類物品也賣。在那個年代,委託行幾乎什麼都賣,雖然大部分店面都很小,但是裡頭放的都是一般人在其他地方不容易看得到的東西。

1970年代公司可以出國考察,後來就變成大家都可出國觀光,進口的物品就不再如此稀有。而且很快國內就出現販售精品的百貨公司,隨著海關的稅金降低,要買到這些國外的東西就越來越簡單,委託行的生意也就逐漸下滑。

不過,大家對外國物品的喜愛並沒有消失,網路上繼續有人和商店幫忙從外國找些台灣還沒有的品牌或物品。也有不少人會到國外批貨回來販賣。這幾年韓國的衣服和東西很流行,甚至也有人帶團出國批貨。這種新的方式和委託行有什麼不一樣?過去的委託行的生意,不論是單幫客和委託行,或者委託行和顧客,主要是因為彼此信任,才有委託買或是委託賣的關係。因為信任,所以這中間對方到底賺多少,並不清楚,也不擔心拿不到貨,或者不來取貨。也因為信任,付錢的人相信自己用好的價錢買到滿意的物品。所以大部分的委託行都有固定的老顧客。現在的海外代購,也靠信用,但是大部分的資料是公開的,也就是原價,產地,甚至多少人買都相當透明,所以賣東西的人除了網路評價要好,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網路形象,而且要能夠用更低的價格拿到貨,才能獲利。


參考資料:

陳歆怡,代購、選貨店不是新概念!阿嬤年代最時髦的潮流採購聖地。

http://foritech-tlife.cloudapp.net/archives/4265

何昱泓,〈委託行與基隆港:引領臺灣六、七〇年代時尚潮流的風向雞〉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he-purchasing-agent-in-keelung/ 

許慈芸,2014,《基隆委託行的演變及其對基隆地方社會之影響》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韋伶,2012,《信賴、秘密與價值:跑單幫的交易地理》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3月 18, 2021

石垣島的鳳梨業者林發和走私女王金城夏子

 

在日治時期台灣和沖繩群島幾乎沒有國界,尤其和八重山群島相近,兩邊往來頻繁,但是大戰之後卻分屬兩個不同的國家。因為國界的重設,卻對兩邊居民帶來巨大的改變
戰爭之後沖繩歸盟軍管理,一直到1950年沖繩被禁止自行對外貿易,在完全封鎖的情況下,當地的生活物資和糧食都非常缺乏。當時有位日本女性,金城夏子,在與那國島設倉庫,以此為基地開始走私貿易。她往返中國、香港、東南亞、日本本島,尤其距離最近,物產豐富的台灣,將物資運回沖繩。 
當時不僅盟軍禁止沖繩對外的關係,管理嚴格,台灣這邊也有糧食管制,金城夏子冒著極大的風險,遊走兩邊,進行黑市交易。這位奇女子一開始將美軍的物品運送到別國,交換物品再運回沖繩。但是讓她在黑市買賣成名的第一批貨是從台南買的一整車砂糖。
她錢從哪裡來? 書上說是林發給他非常多台灣銀行卷,她用這筆錢做起較大的買賣。那林發的錢又哪來? 為什麼給了夏子?對此眾說紛紜。但確定的是這一大筆資金,讓三十歲的金城夏子成為沖繩黑市交易的老大,也是美軍眼中的走私首領。但是在沖繩恢復對外貿易後不久,夏子卻也就過世了,享年38歲。

奧野修司,2017,《沖繩走私女王:夏子》。聯經出版。
圖片是紀錄片《海的彼端》的海報


3月 16, 2021

059 去石垣島種鳳梨的台灣人

 


八重山(Yaeyama)是沖繩西邊的幾個小島,其中與那國島Yunaguni離台灣最近,對住在這些島上的居民來說,到台灣比去沖繩本島更快。由此可理解,過去台灣和八重山有許多往來和交流。現在八重山的第二大島,台灣人愛去觀光的石垣島有四萬的人口,這四萬人中大約3000人是台灣移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也就是每十個居民,就有一位的祖先是台灣人。

為什麼台灣人會來八重山?

再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知道過去也有不少八重山人來台灣。這和日本政府接管台灣有關。在日治時代,台灣發展比琉球好,對八重山群島的人來說,台灣的蘇澳離他們才236公里,到基隆也才 270公里,比去任何其他地方方便。當時的台灣有醫院,有學校,同樣都是日本人管理的地區,所以八重山,尤其是與那國有不少人到台灣讀書和工作。同時也有台灣人到那裏做生意。

但是真正較多台灣人去八重山是因為 1930年代日本政府的「八重山振興計畫」。這個地區最大的島嶼是西表島,島上大部分是山,當時日本政府想開發煤礦,所以找不少台灣工人去幫忙。在1930年代在西表島煤礦工作的礦工有大約兩千多人,其中四、五百人,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工人來自台灣。這些人大部分是基隆、瑞芳、淡水人。挖煤礦很辛苦,有時有工人逃跑。為了避免工人逃跑,還有老闆會用麻啡控制這些礦工,使他們無法離開。這些去挖煤礦的工人平安留下來的不多。

現在所說的八重山台灣人,更多是從台灣中部,彰化、雲林移民到石垣島(Ishigaki)上。為什麼是中部人移民石垣島?因為日本政府的八重山重振計畫還有另一個目標,就是發展當地的農業,所以也鼓勵台灣人到那裏發展。去開墾耕種的台灣人是另一批到八重山的台灣移民。從這個計畫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有大約1200多台灣人搬到石垣島上。這些人一開始是一位台中人,林發帶過去的。

林發是台中人,本來經營埔里到草屯的交通車,後來開鳳梨罐頭工廠,外銷日本。生意正好的時候,日本政府要求台灣的鳳梨罐頭工廠要合併,從七十多間工廠變成二十多間,許多工廠老闆不不願被整併。林發就是其中一個。他因為不滿日本政府將他的工廠買走,1935年決定帶人到石垣島開墾種鳳梨。當地政府將石垣島的兩個村落,便宜租給想去開墾的人,因為那些地方偏僻,又曾發生瘧疾沒有人想住。這兩個村落後來就變成石垣島的台灣村。

林發先從台灣中部帶了六十戶人家,300人左右一起搬到Nagura開墾,後來又來了六七百個台灣人。台灣人開始在石垣島上種鳳梨,雖然沒有馬上成功,但是當時台灣的農業技術比當地好不少,真的就開墾成功,生產許多鳳梨,還賣到日本本島去。鳳梨就變成是石垣島,也變成沖繩主要的農產品之一。

台灣人不僅當時種植技術好,後來還引進台灣的水牛來幫忙耕種。因為水牛耕田的速度比人快很多,石垣島上的居民開始擔心台灣人將佔有越來越多的土地,反讓他們自己的後代無地可耕,逐漸不喜歡台灣人。又因為文化不同,語言不通,大小衝突越來越多,隨著台灣人種的鳳梨賺錢,當地政府開始不讓台灣水牛入境,當地人不買台灣人生產的東西,不受雇於台灣老闆,宣稱台灣鳳梨苗有病蟲害,問題越來越多。

1939年有位當地人跑入台灣人住的地方偷走了木柴,引發衝突。結果這位當地居民回去找了兩千人一起拿著棍子,拿著刀子要去攻擊台灣人住的村落。台灣移民中的老人小孩都躲到公司的倉庫,男人則跑入樹林中躲起來,準備打架。但當地居民找到公司社倉庫門口時,林發就跳出來用日語和當地人解釋這起事件如何發生,要求大家能互相體諒,將有衝突打架的那些人交給警察處理,不要傷害無辜。幸好他的出面,這件事就這樣解決了。為了減少類似的問題產生,林發和其他台灣人組成台友會,他們教台灣人說日語和在地文化,而且也去當地島民的工作,解決他們務農時遇到的問題。就在他們忙於應付這些文化衝突的時候,中日戰爭就開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有不少人被徵召當兵,又因為要準備打仗,物資缺乏,所以鳳梨成為日本政府認定的奢侈品,不需種植的農作物。林發和友人的鳳梨公司就關起來。當時沖繩受到戰爭影響很大,不少人為了躲避戰火,又回到台灣。

戰爭結束以後,林發又重新成立新的會社。1960年代以農業技術導入名義,引進近千名台灣人。林發和朋友一起管理八十甲的農場,主要種鳳梨,而且開鳳梨罐頭工廠,一年生產三萬箱的鳳梨罐頭。那個時候石垣島和沖繩本島一樣都由美軍管理,所以當地貨幣也是美金。工人領的也是美金,她們的薪水有台灣的五倍以上。所以有不少從台灣去的女工,在鳳梨工廠幫忙切鳳梨頭尾和挖黑點。有些女工並不是長期居住,而是需要人工的時候才去農場幫忙的季節移工,有的會待三個月,有的半年。 

但是當地鳳梨的風光時間並沒有太長,後來因為日本的關稅修改,從其他國家進口鳳梨和鳳梨罐頭更便宜,所以石垣島生產的鳳梨銷量就漸漸變差了。戰後原來留在石垣島的台灣人開始經商,除了開店,開餐通,有不少人是拿日本的蘋果,梨子,水蜜桃到台灣賣。多的時候一星期有三班船來往石垣島和台灣。

戰後美軍管裡沖繩很長的一段時間,在1972年沖繩才又歸還日本。同樣的時間,聯合國變成只承認中國這個國家,在海外和在石垣島的台灣人國籍就自動變成中國,當時日本政府讓這些人可以選擇歸化成日本人,但是這段時間維持太久,後來日本政策又變保守,當地外國人要變成日本人就很困難了。

日本記者松田良孝寫的書《八重山的台灣人》,就是在敘述八重山三代台灣移民的國家認同。在日治時期的台灣移民,認為台灣和琉球都一樣屬於日本,雖然語言文化不同,就像琉球人也和日本人不一樣,但是大家都是日本人。戰爭以後,沖繩和台灣卻分屬於不同國家,往來的船班減少甚至停止,兩邊的交流就變少。原來住在石垣島的台灣人也變成中華民國的人,他們若不回到台灣,就是要歸化成日本人,無論哪一種,至少他們都還認識台灣文化語言,認同台灣。但是在那裏出生的第二代國家認同就比較困難,因為他們在那裏出生和日本人一起長大,但是別人並沒有將他們當作日本人,可是回到台灣又被視為日本人。這群第二代移民的國家認同很多元,有盡量想成為和當地人一樣,不想被視為台灣人的;也有強調自己祖先是台灣來的,甚至還要回台灣找對象結婚的;還有另外一種是認為自己不是台灣人也不是日本人,反正兩邊都當不成,所以寧願是自己試國際公民的人。

有部紀錄片《海的彼端》,就是拍攝石垣島最大的台灣家族,王玉花阿嬤的故事。他和她的先生偷渡到石垣島工作,去到台灣村種鳳梨。在她40歲的時候先生卻過世,她自己將七個小孩撫養長大,現在有27個孫子和46個曾孫,算是當地最大的台灣家族。

有機會去石垣島的時候,仔細觀察會發顯許多和台灣類似的地方。在這裡看得到鳳梨甜,觀光客坐的水牛車,拖車的水牛是台灣人運過去的。這個地方有日本其他地方沒有的豆腐乳。另外,在石垣島每一年在8月15日前後,有殺豬拜拜的習慣,和台灣一樣,這樣的宗教儀式在日本其他地方也沒有。2012年日本政府還在台灣村放一個紀念碑肯定台灣人對當地農業開墾的貢獻,也出了一本給繪本《龍之舞─八重山的鳳梨故事》特別介紹台灣移民去種鳳梨的故事給小朋友知道,還特別為林發拍一部影片紀念他。

參考資料

邱琡雯,2020,《離返留守: 追尋1960-70年代沖繩的台灣女工》春山

卞鳳奎,2010,日治時期八重山群島的台灣移民,《海洋文化學刊》,9:1-28。


3月 11, 2021

西索米Si-so-mi是十九世紀德國才女寫的愛情詩歌

Si-so-mi原來的歌曲,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是一首十八世紀就有紀載的德國民謠。因為是傳唱的民謠,所以後來幫忙填詞和編曲的人不只一位。但是現在最普遍的版本是Helmina von Chézy寫下的歌詞,這位女詩人1810年在海德堡聽到這首曲子後,將這首民謠的歌詞寫下並修改。

Helmina,1783年出生在柏林,她的外婆和母親都是著名的詩人和作家,她也很小就展現寫作的才華,十四歲完成她的一本小說。她在十六歲結婚,隔年離婚,不久在母親過世後搬到巴黎,成為德語報紙的記者。在1803年到1807年間她負責Französische Miszellen雜誌編輯,對當時政治提出諸多批評,也因此惹上不少麻煩。她寫詩,寫散文,活躍於當時的文壇,出版相當多的作品。她二十二歲時和法國人再婚,生了兩個小孩,五年後分居,又回到德國。Chézy 是她先生的姓。
Helmina不僅寫作,也積極參加當時的政治活動,所以有些書被法國政府沒收和禁止出版,回到德國時也被柏林當局提告。但是她寫的詩詞,受到當時的許多作曲家喜愛,譜曲成為詩歌流傳下來。她回德國後也開始寫劇本,舒伯特還為她的劇本Rosamunde寫過音樂。
這首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 相當有名,歌詞不僅在一百年後,被印在許多圖卡上面,也出現在其它的德國文學作品過。後來這首歌還成為兩部電影 Regine (1933) 和Drei Kameraden (1938)裡的音樂。
然後,然後,這首德國浪漫主義的愛情歌曲成了台灣戰後,紅及一時的送葬曲目。

想知道更多,請聽《台灣人台灣事》〈057 西索米不只是喪禮音樂〉https://anchor.fm/hena-ma/episodes/057-es1eci
下面這個影片播的是Marlene Dietrich在電影Regine裡頭唱的版本。影片中除了Marlene Dietrich的電影海報外,可看到1905年發行,印有這首歌的卡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v30SW145N8

3月 09, 2021

057 西索米不只是喪禮音樂


西索米si-so-mi本來是一首歌最前面的三個音,這首歌原來是德國的一首民謠,叫做Ach, wie ist's möglich dann,後來還用在電影上面,所以在youtube上聽得到不同人唱的版本。為什麼台灣會把這首曲子想成喪禮音樂?因為這首歌在台灣過去是送葬時候演奏的。除了西索米還有法拉搜fa-la-so,聽過法拉搜的人應該比較少,法拉縮是喜事或是慶祝的時候才演奏的音樂。

無論是西索米還是法拉在過去都是西樂團演奏的曲目。並不像有些人認為,送葬音樂西索米是國樂,送葬時演奏國樂是後來才有的事。

最早的西樂團是基督教會教出來的,當時是演奏聖詩,聖歌。大部分的紀載都說較早的西樂隊是1934年彰化埔心鄉羅厝天主堂的一個西班牙神父組的樂團。但是我也看到有人寫說,台中最古老的長老教會,柳原教會,在1922年就組成青年音樂團,他們也是拿著樂器在台中的街上演奏和傳道。

無論從哪裡開始,後來中部的許多教會都紛紛成立西樂團。這些學會西方樂器的人也開始到教會外的喪禮、喜事或是廟會演奏,因為和原本在台灣傳統的南北管音樂不一樣,也和早期廟會的陣頭樂器也不同,所以當時這些西樂隊能吸引非常多人觀看。

演奏西索米的西樂隊,不只是喪禮的一部分而已,西樂隊在台灣音樂的發展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它讓西洋音樂融入本土的婚喪喜慶,走進台灣人民的生活,讓一般民眾有機會學習看五線譜,彈奏西洋樂器。這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從西索米的興衰可看到東西文化融合的過程,台灣從傳統音樂進入現代流行音樂的轉折,但很可惜有關西樂隊的紀載並不多。

今天節目的阿公他從高中開始,差不多1950年左右,就加入西樂隊,和現在學生打工一樣,到處演奏並非是他的職業,只是兼職賺生活費。但是他一直到大學都還參加樂團,進入康樂隊,所以參與的時間也不算太短。他會告訴我們,他高中參加西樂團,大學組樂團的經驗,西樂團漸漸不流行後,這些人又到哪裡去發展?我們先來聽聽,他的故事。




3月 02, 2021

056 台灣女性的故事 蔡瑞月

 


蔡瑞月很小就愛跳舞,她小時候一個人在家會唱著日本童謠,一下子演桃太郎,一下子又是猴子。他的爸爸看了很喜歡,還叫她表演給別人看,拿紅包給她。中學時的體育老師也發現她的天分。但是她什麼時候決定要去日本學舞? 1933年日本石井漠舞團來台南表演,她去看了很喜歡,就決定長大要去日本學跳舞。

那個年代很少人學跳舞,更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有人跑到日本去學舞,女性跳舞也讓人看不起。所以蔡瑞月那個時候的朋友也說:「怎麼這麼乖巧的女孩子,竟然想要去日本當舞女!」。當然她家人一開始也不贊成,蔡瑞月就因為這樣,躲到很鄉下去教書。後來他父親沒辦法,才答應讓他去日本學現代舞。

她在日本學了許多西方舞蹈的技巧和理念,也和她老師的舞團到東南亞各地,像越南、新加坡、馬來亞演出。在那段短短的時間內,她已經累積超過1000場的演出。戰爭結束那一年,她剛好畢業。她並沒有選擇留在日本的舞團繼續發展,她決定要回來台灣教台灣人現代舞。

她先回台南開一間舞蹈教室。在那個時代,許多人不知道現代舞,也認為現代舞不太妥當,不是很好的活動。她在教的時候,他的哥哥還告訴她,不可以跳男女雙人舞,不然就嫁不出去了。甚至左右鄰居也都會說閒話,但是蔡瑞月並沒有這樣就放棄。隔一年,她到台北的中山堂發表舞蹈教室的一年成果,造成文化界的轟動,當時很多人是第一次看到現代舞的表演,但也許多人驚訝的發現原來台灣人可以跳出這種舞蹈。

蔡瑞月因為這場表演認識了一位同樣留學日本的廣東人,雷石榆,他是一個作家學者,寫詩的人。因為蔡瑞月不會華語,但是那個時候在台北和一些單位往來已經變成華語,文化界也有不少從中國來的人,所以雷石榆常常替她翻譯。不多久他們兩個就在認識的那一年,也是發生二二八的那一年結婚。她的夫婿,在台灣大學教共同科目,兩個人住在台大宿舍,蔡瑞月就在宿舍繼續教跳舞。

雷石榆和那個時候的知識份子一樣,所以二二八發生以後,也知道要趕快離開台灣,要不然自己會很危險。剛好有香港的大學邀請他去那裏教書,所以他們就打算全家搬去香港。在已經買好船票要去香港的那一天,學校派人來跟他們說校長有事要找雷先生,那晚雷先生被抓去,就再也沒有回家。蔡瑞月的丈夫被關差不多四五個月後,就從基隆港被送回廣州。結果又沒多久,中國就變成共產黨的,兩邊來往全部停止。

蔡瑞月知道她丈夫本來就有打算去香港教書,所以也想要帶小孩去香港找他,當開始辦手續的時候,才發現自己被限制出境了。她寫了一封信去香港的大學給他的先生,卻因為這樣,也被情報局抓走。先被關在內湖監獄一年,後來送到火燒島兩年。當時他們唯一的兒子還很小,就送去給她的兄哥兄嫂養。同樣那一年,有朋友在香港遇到雷石榆,雷石榆還特別請朋友從香港帶奶粉、一仟元的港幣和一件大衣給他們的兒子。這件大衣是改過了又改,他兒子從三歲穿到十歲,但是蔡瑞月的哥哥,兒子的舅舅,卻因為收到從香港來的東西,也被抓去拷問。

蔡瑞月在監獄裏頭遇到很多人,有學文學的、學音樂的,不少中國過來的。她開始跳舞給她們看,也教她們跳舞。也因為監獄裡的朋友,她學會說華語。要出獄時,他問別人說,他到底犯了什麼罪,要被關三年?結果,監獄的人跟她說,因為她思想動搖,就這樣。

出獄以後,蔡瑞月繼續教書、創作與演出,1953年就在臺北市中山北路,也就是現在的玫瑰古蹟,創立「蔡瑞月舞蹈藝術研究社」,教導年輕孩子跳現代舞。但是她一開班,國防部很快就派人來,那個人還當面跟她說,「我是從今天開始來監視妳的」,所以這個特務就每天都來上班。學生、家長,所有的人都知道這個每天都來報到的人是特務警察,但也沒辦法。

蔡瑞月一開始收不太到學生,畢竟那時學舞的人很少,但是後來增加到七家分社。他不僅教學生跳舞,也編了很多舞,不僅有現代舞、也有芭蕾舞、民族舞,有留下來紀錄的舞,就有五百多部,是台灣很珍貴的文化資產。

很諷刺的是,因為她的才能,即便坐過牢,還被監控的犯人,但是政府卻常常請她去表演。蔡瑞月不但是國防部民族舞蹈推行委員,還在許多公家機關,包括國防部、救國團裏頭教跳舞。若是有重要晚會和節慶都會請她去表演,光是在台北中山堂她就跳過160多首舞。一般政府要請她去跳舞時,並不會跟她說要跳給誰看,所以蔡瑞月準備的時候並不知道觀眾是誰,地點在哪裡,當天都會有人來把她接走,再將她帶回來。

《傀儡上陣》是她從綠島出來以後,1953年的作品,用的音樂是江中清的《春花望露》。這個作品她很快,一下子就編好了,她的學生問她說為什麼有辦法這麼快好?蔡瑞月告訴她,「這就是阮的故事,哪裏還要編?」

《傀儡上陣》有兩個角色。一個站在前面的魁儡,後面有一個老闆,牽一條無形的線控制前面的查某傀儡,一拉她就上來,一放她就掉下去。這個作品裏面有一個搖籃,查某傀儡想要靠近嬰兒的時候,後面的老闆,就會將線切斷,讓她沒辦法靠近那個嬰兒。這個魁儡有個很美的動作就像在搖嬰兒。蔡瑞月曾說「我就是日時無法度,只有暗時才感受到抱著囝仔的感覺」。

在那個不能說政府壞話的時代,這個作品算是台灣第一個討論人權的作品,但是若是不知道蔡瑞月過去的人,只是覺得很有趣,不一定能了解背後的意涵。經過很多年以後,蔡瑞月將這部舞的錄影給她的日本老師看,她的老師知道她的經歷,看到這個作品跟她說:「你已經被欺負成這樣了,還編這麼溫和,沒有批判的東西」,蔡瑞月聽了心裡很難過,她的老師無法了解她所受到的壓力。

蔡瑞月出獄後除了被監視,也寫二十多年的日記和報告,她的創作和工作受很不少阻礙。幸好她的兒子和媳婦都是她的學生,和她有一樣的興趣,能夠互相支援。在一九七二年,她的兒子加入「澳洲國家現代舞團」三年,算是第一個亞洲人加入這個舞團,他們就一起搬去澳洲。

解嚴後,台灣人可以去中國以後,69歲的蔡瑞月帶兒子、媳婦及兩個孫子,去中國找分離41年的丈夫,兩人見面相看很久,無話可說。雖然蔡瑞月一直都沒再嫁,但是雷石榆已經再娶了。因為這次的聚會,雷石榆特別還寫了一首詩紀念。

去中國回來後,她和兒子、媳婦就開始找二二八的資料,然後編《二二八悲歌》。本來要去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表演,但是卻有一群教授連署叫兩廳院不要讓她,們演出。而且他們在還在練習,還未公開這部作品的時候,在中山北路的舞蹈社就遇到大火,教室裏頭的一些書和衣服都被燒掉,那次是舞蹈社第一次遭火災。

後來因為要蓋台北捷運的時候,這間舞蹈社差點被拆掉,然後又有土地問題,所以後來蔡瑞月的基金會決定將這個地點變成公共空間留作紀念。他們開始要求做古蹟保存,也很多藝文界的人前來支持。在1999年台北市政府指定這間舞蹈社為台北市的古蹟時,已經離開台灣去澳洲的蔡瑞月和她的兒子又返回台灣。但是卻在他們下飛機不到三天後,這棟古蹟又遇到火災。

後來在許多人的支援下,才又重新蓋好,這段期間中間蔡瑞月來來回回多次,在重建後的兩年在澳洲過世。

大家若想更了解蔡瑞月,有兩部紀錄片,1997年的《海燕》和2004年的《暗瞑e月光》,大家也可以去台北市中山北路的古蹟走一走。


參考資料

汪其楣,2004,《舞者阿月:台灣舞蹈家蔡瑞月的生命傳奇》。 台北 遠流

唐詩,2016〈藝術與人權:舞蹈家蕭渥廷、她的老師蔡瑞月〉《民報》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6053d86b-52b0-4e12-be3c-27c1679f6e80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