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31, 2022

159 源自西班牙語的台灣地名


若說到西班牙人在台灣取的地名,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三貂角。不過在台灣不只這個地名是西班牙人取的。西班牙人還有留下哪些其他地名?他們為什麼來到台灣?他們在台灣又做了哪些事情? 今天我來說大航海時期西班牙人在台灣的故事。

學校課本都會教說三貂角是西班牙人取的地名叫做Santiago。Santiago 是一個聖人的名字 Santo Yago,全世界叫做Santiago的地方很多。最有名的應該是西班牙朝聖之路的目的地 Santiago de Compostela。在大航海的時代西班牙人到過許很多地方,所以不少地方都被他們稱為Santiago。在中南美洲最出名的Santiago就是 Chile的首都。台灣也有一個Santiago,就在現在的貢寮,時間一久就演變成三貂角的地方。西班牙在同樣時期為台灣取的地名,到現在還找得到的還有野柳。野柳這個地方和柳樹完全沒關係。西班牙人那時叫做Punta de Diablo,Punta是角,Diablo魔鬼的意思,野柳是從Diablo演變過來的。全世界還有一個很出名的海邊也叫做Punta del Diablo 在烏拉圭。 

西班牙人也將蘇澳以北的海岸叫做Santa Catalina,宜蘭縣誌寫成三打卡打里拉。蘇澳港附近則命名為San Lorenzo。還有另外一個西班牙人取名的是基隆港口叫做Santisima Trinidad。

這些都是十六世紀西班牙人來到台灣北部取的地名。這些地名有些共通點,第一,這些地名都在海岸或者港口,在那個年代水路在很重要,陸地的路還沒開發貨物都是用船運送,尤其對西班人來說,他們也不是真正要進入台灣,主要是為了他們的國際貿易的海上據點。

第二這些地名都是聖人的名字。這和十六世紀西班牙在歐洲以外的殖民目的有關係。西班牙人一方面為了物資和貿易經濟而殖民,另外一方面是為了傳天主教,所以用聖人的名稱呼一個地方,不只是在台灣才這樣做,其他西班牙人到過的地方也都有。 

不過西班牙人為什麼在十六世紀的時候來台灣?

這有很多原因,最主要是在那個時候,不僅歐洲人,西班牙和荷蘭,連中國和日本都發現台灣的重要。我們先來說西班牙人怎麼來到亞洲。哥倫布在15世紀去到美洲以後,西班牙在那裏建立墨西哥總督管區,他們又從那裏來到亞洲這邊的呂宋島,就是現在的菲律賓。1571年西班牙人 建立馬尼拉,一直到真正離開菲律賓,前後大約有300多年的時間。

西班牙人那時建立的馬尼拉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他們在那裏和日本人也和中國人做生意,不過也和在印尼的荷蘭人常常打仗,有不少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荷蘭本來是西班牙王朝管轄範圍,後來荷蘭人海外生意越做越大,加上文化和宗教原因,荷蘭人信新教,也就是基督教,和西班牙人信的天主教不一樣,所以荷蘭人就想要脫離西班牙的管制。他們爭取獨立的戰爭時間很長,前後有80年的時間。在十六世紀的時候荷蘭人在歐洲對抗西班牙,荷蘭人信的基督教也開始讓西班牙的國教天主教受到威脅,這些在歐洲內部的問題,也影響到他們在海外其他地區的關係。西班牙人除了要荷蘭人搶海外的地盤之外,在海上的船還會遭到荷蘭人搶劫。1625年在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又受到荷蘭人的攻擊,損失慘重,就有人建議,可以到台灣建立一個要塞,這樣他們和日本和中國的生意船也可以躲過荷蘭人的攻擊。

西班牙人來佔領台灣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日本在那個時候開始要向南邊東南亞的小島發展,他們對台灣很有興趣。這讓想要和中國做生意或者傳教的歐洲人看到台灣地理上的重要性。尤其是對西班牙人來說,台灣剛好可以變成菲律賓往中國和往日本的一個轉運站。荷蘭人已經佔領台灣南部,所以為了不要都讓荷蘭人全都佔去,所以也來佔領台灣北部。簡單說起來,西班牙是因為在歐洲遇到的政治問題,也為了亞洲的貿易,決定要來台灣。

所以1626年他們就派200多個兵仔和4個道明會的神父一起來台灣。他們是先從宜蘭的烏石角那邊進來,他們也將這個地方叫做Santa Catalina,把三貂角到鼻頭角的海灣稱為Santiago。 

那時基隆的和平島是要去中國和去日本一定要經過的地方,所以他們就去佔領和平島,原本住在那裏的台灣人原住民受到西班牙人攻擊就離開了。西班牙人將基隆港取為 Santisima Trinidad。在和平島蓋了一個要塞稱為San Salvador。 這個要塞San Salvador蓋的不小,但也很快就被銷毀。

從2002年開始有學者去研究,後來變成是西班牙和台灣的研究團隊去挖,才漸漸知道這400年前蓋的要塞,是長得什麼樣子。在那裏也發現修道院的遺址,到現在已經挖出十多個人的骨頭,因為這些人埋得很深,沒有完全爛掉。這些人的雙手都放在胸前、頭部朝西躺著,是過去歐洲天主教徒的習慣。

從西班牙人占領基隆的和平島一直到1642年被荷蘭人趕走,他們在台灣的時間前後不超過十六年。

西班牙人不只在基隆活動,他們到和平島的第三年就遇到從馬尼拉運送補給物資給他們的船沒來,因為沒東西吃,他們就去到淡水找住在那裏的人,因為那時的淡水已經有農作有米糧。不過他們在淡水發生衝突,所以後來就出兵打住在那裏的人,也佔領淡水。他們在那裏又蓋另外一個要塞 Santo Domingo。一開始是用柴做的,不過常燒去,後來才用石頭蓋。在那個年代要用石頭蓋一個要塞要蓋很多年,蓋好還沒多久,在菲律賓的總督就宣布撤退。他們就將Santo Domingo毀掉。荷蘭人後來又在和平島上蓋北荷蘭城,不過也是在鄭成功來以後 他們要離開就毀掉了。現在看到的淡水紅毛城是荷蘭人又蓋在西班牙人毀掉的要塞上的建築物,後來英國人又整理過的。

西班牙人在台灣這段歷史有一份重要的資料是西班牙神父Jacinto Esquivel在1632年寫的報告 。這個神父是第一個離開要塞向台灣人傳道的神父,所以在他的報告詳細記載她在台灣北部看到的原住民,他寫出不同的原住民部落的關係,也寫出傳道時走過的路線,看到的地理環境。最後也寫西班牙人在台灣遇到的問題,尤其是經費不夠,糧食不夠,還缺工人蓋要塞。Esquivel先在淡水Taparri社傳教,又在淡水蓋教堂。為了學當地的語言Esuquivel特別用羅馬字將那個語言紀錄下來,編兩本書一本叫做《淡水語辭彙》,另外一本是將天主教的教義翻譯作淡水語叫做《淡水語教理書》。這兩本書在西班牙有人看到也有紀載不過現在已經找不到原本了。他寫下來淡水語就是現在已經不見的巴賽族語。

西班牙人雖然先到宜蘭,不過經費有限所以只留在基隆和淡水。一直到有1932年有一艘西班牙的船,誤入宜蘭的港口,船上的乘客被噶瑪蘭族的人殺死。所以在基隆的西班牙人就出兵報復,第一次並沒真正成功,第二次的時候遇到天花流行,噶瑪蘭人無力抵抗,西班牙人神父才有機會進到宜蘭去。和Esquivel一樣,他們也有編一本噶瑪蘭語詞彙和用這個語言寫教義。他們叫做San Lorenzo的蘇澳港口變成每年從Manila來到基隆的船,可以停靠的地方。基隆若遇到荷蘭人攻時,會放煙火,這樣停在蘇澳的船就會將船上的東西都搬下來放在蘇澳港,不再前往基隆。 

西班牙人還有去到的地方是蘭嶼。因為他們都是利用黑潮從菲律賓往北太平洋,然後再往南回去墨西哥,走這個路線就會遇到蘭嶼。西班牙人沒紀錄到蘭嶼,不過後來荷蘭人的報告裡,先說他們在蘭嶼看到竹子做的十字架,所以懷疑西班牙人去過蘭嶼,後來的報告也說在蘭嶼有發現西班牙的銀幣。 

西班牙來占領台灣是為了和日本,和中國的生意。不過很快日本開始鎖國,不再和西班牙有生意往來,那時在呂宋島常有內亂,西班牙可以投資在台灣的資源有限。加上荷蘭人一直來打擾他們的商船,所以他們就決定離開台灣,荷蘭人看到西班牙人漸漸減少,就直接出兵趕走。下一次又有西班牙人來到台灣是兩百年後,台灣開港以後的事了


李毓中,2006,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莎 ,《歷史月刊》 222: 24-35

翁佳音,曹銘宗,2016,《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 貓頭鷹

圖片是台灣歷史博物館聖薩爾瓦多城的模型


3月 25, 2022

158 從印尼來的虱目魚養殖法


虱目魚在南部很常吃到,虱目魚丸煮湯,虱目魚肚用煎的用滷的,還有台南很有名的虱目魚粥。虱目魚是台灣很重要也很特別的一種魚。不過虱目魚的名字其實是外來語,養虱目魚的技術也是從外國傳來的,今天我們來說虱目魚。

現在全台灣的虱目魚產量大約有5萬噸,八成以上是內銷,在國內自己吃掉。全世界產量最多的是印尼和菲律賓,他們每年產量是台灣的十多倍。虱目魚是東南亞這邊的特產,也是台灣最早開始養的魚,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我們先來說虱目魚為什麼叫做虱目魚?

我們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鄭成功到台南後,吃到當地名產虱目魚,就問說這是啥物魚?,當地人以為鄭成功是在為此魚命名,所以就變成「虱目魚」,也有人說這是國姓魚。不過虱目魚是在鄭成功到台灣以前就有,在他來以前就已經有名字才對,不會是鄭成功取的。 

還有一種說法是,花鰱(靖魚)的日語叫做saba,這兩種魚長的很像 所以不知道的人就混在一起講,稱為虱目魚。不過虱目魚在台灣的歷史如此久,也不可能等到日本人來幫他取名。在日本時代,虱目魚主要的產地是在安平那一代,所以日本人還將虱目魚稱為安平漁。 

另外一種說法是,虱目魚苗很小,顏色又是透明,看不太到,放在水裡只看得到像虱子般大的魚眼睛,因為像虱子所以叫做虱目魚;也有人說是虱目魚的眼睛像是被塞住了一樣,所以才叫做「塞目魚」。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因為這種魚苗只看得到眼睛,所以虱目是從西拉雅族語的眼睛masame演變過來的。台灣通史也有記載台南沿海有養魚,叫做麻薩末,是番語。

不過最新的歷史研究是認為台灣將這種魚叫做虱目魚是從西班牙語sábalo來的。Sábalo 在西班牙語就是魚的名字,不過不是虱目魚。在菲律賓Manila的人用這個西班牙語名來稱呼虱目魚。住在那裏的人又將這種魚的名稱帶進來台灣。虱目魚和土魠魚的名字Dorado一樣,都是海上行船的人,從歐洲傳到東南亞的島嶼又傳來到台灣。

台灣是一個島嶼所以抓魚是很基本的生活方式,不過人口漸漸增加,捕魚又會遇上颱風,魚貨量不穩定,所以發展養魚事業就很重要。虱目魚是台灣人最早開始養殖又大量生產的魚。若是如此,養虱目魚的技術是怎麼來的?

歷史學家說印尼爪哇一帶的人在1400年左右就已經吃虱目魚,也有虱目魚塭。 荷蘭人來台灣以後,很鼓勵台灣人養魚和貿易,他們在印尼建立的巴達維亞已經是一個很大的商業中心,所以當地華人和台灣人的往來也很普遍。又或者是荷蘭人特別請印尼華人將虱目魚苗帶來台灣,教台灣人養也有可能。所以台灣的養虱目魚技術應該是從印尼引進來的。

一直到今天印尼和菲律賓虱目魚的產量還是全世界第一、二名,比台灣多很多。台灣虱目魚產量無法和印尼菲律賓的原因是氣候和環境。虱目魚在8度以下很難存活,台灣比較冷,所以虱目魚比較難養。也因為虱目魚需要溫暖的環境,一開始在荷蘭統治的時代虱目魚就養在安平地區,那個地方也是漁船出入和貿易的地方。現在虱目魚塭都在彰化以南的地區。全台灣有一半的虱目魚是從台南來的,接下來才是高雄和嘉義。早期為了讓虱目魚不會冷死,還有「渡冬池」這種設備。就是在魚塭旁邊挖一條很深的水溝,寒流來時趕緊將魚趕進這條水溝裡頭,上面搭的竹架蓋上許多稻草讓魚不會冷。現在是已經沒有人這樣做了,不過度冬池在台南七股還看得到。

台灣的海岸線不是固定的,會一直往西邊移動,所以新蓋的魚塭也會跟著往西邊移。久了以後一些舊的魚塭就完全沒有海水會流進來,有些會變成淡水的魚塘,有些是原本鹽份就比較高就變成鹽地。

也因為氣候的關係,虱目魚主要大出的時間是夏天和秋天,剛好這段時間颱風也較多,漁船比較少出去抓魚,這個時候魚塭養的虱目魚就變成大家主要吃的魚了。 

接下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不養別的魚而是養虱目魚?我想印尼人很早就會開始養虱目魚,應該不僅是虱目魚在當地有,而且比較好養。虱目魚是養在魚塭裡,就是有混到海水或者都是海水的鹽水池。用海水養的除了虱目魚,最多就是蝦和文蛤。在日本時代也試養過烏魚,不過烏魚苗的量很少,也比較難養。其他養在魚塭的魚,像石斑或是鱸魚都是更晚才出現。

台灣也很早就有挖魚塘養淡水的魚,像草魚,鯽魚。不過古早時若是挖一個塘裏頭的水主要是用來灌溉稻田的,養魚是順便。雨水若不夠的時候,大部分的水就都用來灌溉,古早時稻穀的價錢好,務農還是以種稻米為主業,養魚是算副業,所以雨水不夠的時候,魚塘的產量就減少,所以淡水魚的產量不多。 

後來是人口逐漸增加,需要的魚也變多,捕來的魚不夠吃,還有遇到颱風無法出海抓魚。虱目魚的價錢算不錯,適合養殖,還可大量生產,所以在日本人來之前就有人投資蓋魚塭養魚,需要投資的原因是養虱目魚風險很高,若遇到颱風天或者寒流,損失就不少,不過也很好賺,魚塭在府城附近,人多市場又大,銷量不少。  

早期虱目魚苗是要去抓的,主要產地在台東、屏東、高雄至嘉義、宜蘭、花蓮的海邊,每年要到清明節的時候,要準備去撈魚栽。日本時代台灣虱目魚苗太少的時候,就曾從菲律賓進口。戰後有一段時間,賣魚苗的生意人會從東南亞進口虱目魚苗。後來就有管制,在台灣可以抓虱目魚苗的時候就不能進口,不過還是有人會走私進來。虱目魚怎麼養?

聽說在一兩百年前一個姓陳的台南人,在頂山村蓋五、六十甲的魚塭養虱目魚,那時他就教大家用米糠養魚。早期的魚塭都是淺坪的,魚塭會長靑苔,虱目魚可以吃這些青苔,若又餵魚吃米糠,當然收成會更好。這位陳先生的魚塭就叫做「公港塭」,當地人認為虱目魚塭的起頭是從他那裏來的。

因為虱目魚苗的需求日增,各國研究者都開始研究如何繁殖魚苗。不過一直到 1978 年,廖一久博士的團隊發明用打荷爾蒙的方式,栽培 2000多隻魚苗;從這時開始就靠注荷爾蒙的方式培養魚苗。後來是林烈堂開始研究發魚苗的環境,所以他在 1984 年已經做到不用賀爾蒙就可以有穩定的魚苗產量。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有樣的成果,所以林烈堂先生也被稱為「虱目魚之父」。黃金色的虱目魚也是林先生培養出來的。

虱目魚怎麼抓?每年夏天到秋天的時間是虱目魚盛產的時候。虱目魚可以一天分三次抓,透早、下午、半夜三次。要抓的前一天要先消肚,就是晚上竹筏在魚塭上開來開去,讓魚塭裡的魚將腸胃裡的東西都排出來,因為受驚嚇他們也不敢再吃東西。消肚是讓魚不會有土味,運送的時也可以維持新鮮,還有人說虱目魚腸也有人吃,這樣才比較乾淨。半夜抓起來的虱目魚是賣到南部的早市。早上抓的送去加工工廠,下午抓的虱目魚才賣到北部隔天的魚市。

這也是為什麼在菜市場看到的虱目魚有彎的也有直的。不知你在菜市場若看到的虱目魚是灣的還是直的?正常來說是南灣北直就是說在南部的菜市場是彎的,在北部的市直的。因為南部早是的魚就是天還沒亮抓起來的,馬上送去較近的市場,比較新鮮,所以漁民會將魚折彎排在魚簍裏頭,這樣可以裝比較多,上面放一層冰,就直接送到市場賣了。若是要送到北部的魚是下午抓起來裝好,晚上送,隔天才會在市場賣。到下午的時候虱目魚的肚子裡可能還有沒消化的飼料,而且運送時間那麼久,魚要保持直的才不會魚變軟的時候,腹內的東西跑出來,就比較不好看了。


曾品滄,2012,塭與塘: 清代台灣養殖漁業發展的比較分析。《台灣史研究》12 (4): 1-47.

3月 18, 2022

157 番薯如何來到台灣


我們現在日常的食物有不少是外來種,連代表台灣的番薯也是。番薯是如何到台灣?又如何變作代表台灣的食物?今天我來說番薯的故事。 

番薯從哪來?現在能夠確定的是番薯是從中南美洲來的!在祕魯,曾發現一萬年以上的番薯塊根。歐洲人在15世紀去到中美洲才認識番薯,帶回去歐洲,後來也變成是船上的食物。

不過太平洋中央的Polinesia也很早就有番薯,若番薯原本是長在中南美洲, 又如何從美洲來到這?這個問題有很多學者在研究。不過問題的重點不是番薯,大家想要知道的是住在兩邊的人是否很早以前就有接觸過?番薯只不過是一項可能的證據。到現在有一派認為兩邊的原住民很早以前就有交流,像

南美洲原住民的語言Quechua叫番薯為cumara,這和Polinesia說的番薯kumara很像。若兩邊的人沒交流過,這種事情發生的機會很小。其實也有人在研究Quechua這個語言的很多詞彙和東亞,尤其中國福建、廣東的語言很像。現在研究的技術進步,番薯也可以驗DNA,也有研究發現其實這兩個地方的番薯很早以前就已經分家。因此另外一派學者的說法是,番薯比人類更早就到達太平洋的島嶼,不是人類將番薯帶過去的,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番薯才會來到太平洋的小島。至今科學家還沒有定論。

若不先管前面這一段旅行,到底番薯是怎麼繞地球一大圈來到太平洋這邊,只問說番薯是怎麼來到台灣?問題就比較簡單,有不少說法。關於台灣番薯的紀載不少,第一份資料就是陳第的〈東番記〉。陳第是個文人也是個旅行家,在1603年來到當時被稱為「東番」的台灣,文中就有寫到番薯。所以至少在400年前台灣就有番薯了。差不多同樣那個時候,荷蘭人在《熱蘭遮城日誌》也有寫到臺灣番薯的生產、運輸和食用,這表示更早以前台灣就有番薯。所以台灣的番薯不是鄭成功帶來的,他來到台灣就曾從民間募番薯當作軍糧,也讓軍隊種不少番薯。番薯也不是十六世紀林阿鳳和林道乾這些海賊從中國帶來的。

現在對於番薯如何來台灣的討論裡有不同的故事。

第一是番薯原住民交流傳入台灣。歐洲人都還沒到太平洋的島嶼時,當地就有番薯,台灣原住民與他們同樣屬於南島語族,是否有可能番薯是從那裏來台灣?這個說法可以從其他的物種,像小米、芋頭來證明,它們從菲律賓、經過台灣東南海岸到琉球日本,並沒經過西方人和中國人就已經傳到台灣和附近的島嶼。只不過早期的紀載裡,台灣原住民主要吃芋頭和小米,番薯和玉米這兩項比較少看到,就算那時就有番薯,也不是主要的食物。

第二個可能就是西班牙人帶來的。不過西班牙人去到菲律賓,番薯是受到管制,不是可以自由買賣和出口,所以西班牙人應該是不會想將番薯帶到不是自己的殖民地,台灣,來種。唯一的可能是遇到船難,那時外國船在台灣附近出入也會遇到危險和發生意外,這些外國人會進入台灣,船上的貨和食物也會漂流在水上。若是船上本來就有番薯,這些番薯有可能自己漂到岸邊,在這個地方發芽生根。

第三個可能就是從中國傳來的。這個故事比較長也是比較多人知道的。福建有一個叫做陳振龍的生意人,他在菲律賓做生意的時候發現,當地的人常常吃一種由地下挖起來的農作物。他發現原來這款東西很好種又很營養,想要帶回福建。不過那時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禁止這種農作物傳到外頭。陳振龍就花錢買蕃薯藤,偷偷的運回去他的故鄉種。番薯在福建長得很好,尤其是好種又長得快,吃了還會飽。所以那時福建的地方官員就開始推廣種番薯,解決糧食不夠的問題。因為這樣在福州還有一間紀念他們推廣番薯的「先薯祠」。後來透過福建的漁民或者生意人才傳來台灣.不過福建推廣種番薯是在1594年左右,差不多是陳第紀載他看到台灣番薯的10年前,若真的是福建人帶過來台灣,這樣將番薯普及的速度是非常快。

還有另外一個也是大明國時候的故事。在廣東有一個姓林的名醫,他去到現在的越南醫病,醫好當時國王女兒的病,國王很高興,就送他一顆番薯。林醫生吃了覺得很好吃,想帶回故鄉廣東種,不過國王沒有答應。這個醫生很聰明,就跟國王說他想要生吃看看,國王就又拿一條生的番薯給他。不過這次林醫師只是假裝咬了幾口,便把剩下的番薯藏進袖子裡,帶回廣東,後來農民種很多。因為是從海外傳進來的,所以就取名為番薯。

番薯雖然不是本來就生在台灣,不過在台灣長得很好,台灣的氣候和土地很適合種番薯,所以在這也生得很快。在18世紀的時候台灣番薯就已經開始賣到海外去了。當時福建的生意人會拿布、鍋碗和紙等,生活用品來台灣賣,回去時就會帶著台灣的農產品回去賣。他們帶回去的其中一項就是番薯,因為台灣的番薯長得比較好而且很便宜。那時也有人走私番薯,因為可賺不少錢,在1790年的時候,兩艘小船從東港上岸,結果船上的人還沒去買番薯就被抓到了。後來,福建、廣東沿海若發生饑荒,官員也會刻調動台灣的番薯簽去救濟。曬乾的番薯簽在饑荒時比稻穀還好用,因為穀還要去殼,番薯簽可以直接煮。

在日本時代台灣番薯的收成大量增加,總督府的農事試驗場還從不同國家引進各種番薯在台灣試種和改良,後來為了戰爭,番薯不僅代替米,可以讓人吃飽,也可以做出酒精和軍事用的一些用品。

戰後番薯的生產還是繼續增加,原因也一樣,因為好種又多產。後來開始推廣養豬,番薯藤還可以煮豬菜,所以台灣種最多番薯的時候,是差不多有24萬公頃!現在全台灣的稻子還沒到16萬公頃。這幾年台灣利便店的番薯銷路很好,番薯改良技術還是繼續發展,所以現在台灣番薯也外銷去日本。

最後要說的是為什麼番薯可以代表台灣,這樣的聯想從哪裡來?其實說台灣地圖像一顆番薯是日本人。在日本時代報紙曾寫過台灣的形就像甘薯,海南島像馬鈴薯,用來代表一個島是長的,另外一個島是圓的。那時在台北帝國大學調查台灣植物的教授(山本由松教授)也曾說過台灣的形狀就好像番薯或是樟樹葉的形。所以我們小時候,課本也會寫說台灣是東西較窄、南北較長,像似一條番薯。花蓮縣就像番薯上的一隻蠶niû-á。「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 這句話也變成是來形容台灣人大拚吃苦的精神


蔡佳珊,2018,夯番薯四百年~蔡承豪講古:吃番薯不可不知的番薯史,《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5668/

寒波,2018,原產於美洲的番薯,是被洋流還是被人帶到太平洋島嶼的?《泛科學》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1372


3月 11, 2022

156 台灣女性 尹喜妹


每一個地方從很早以前就有需要照顧的病人,不過護理人員卻是十九世紀才開始有的職業。今天要說的主角尹喜妹是台灣護理歷史裡頭很重要的一個人,從她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在那個年代的女性如何努力成就自己的工作,也可以了解過去台灣的醫療環境是怎麼樣子?護理人員是如何培養出來?。

尹喜妹是1913年出生在現在桃園楊梅,她是客家人,家裡務農。她上面有四個哥哥,因家裡連續生了四個男生,所以生到她一個女兒的時候,父母都很高興就叫她喜妹。她父母都沒有讀過書。媽媽負責煮三餐,田裡工作多的時候就變成要煮五餐,因為大家還要吃點心。媽媽也要養雞、養豬、種菜,有空閒時還會去附近幫忙採茶。不過田裡的事女性只要負責兩項,就是曬榖和插秧的時候將秧苗送到田裡去。喜妹從小就要幫忙,尤其一到暑假,要忙著曬穀。 

她家裡生活尚可,但也不是很有錢,所以父母原來並沒有打算讓女兒去唸書。喜妹十歲的時候,她的大哥剛好畢業,考上楊梅公學校回來當老師。看到小妹沒有去念書,才將她帶去學校上課。喜妹很愛讀書,成績也都很好。那個時候,楊梅公學校裡頭的老師和學生都是客家人比較多,只有校長和幾個老師是日本人。雖然規定一進學校就要講日語,不過一年級進去大家都聽不懂,老師沒辦法,上課都用客家話,到二年開始才會要求大家一定要講日語。

那個年代女生去讀書的很少,他們一個年級百多人,但是女生只有十幾個。全校的女老師也才三四個。喜妹讀得很好,很想要去讀新竹高等女子學校,不過一方面家裡沒錢,另外一方面父母不想讓她繼續念書,所以公學校畢業就回家裡幫忙。

她會去學護理是有一天,在雜誌上看到英國人南丁格爾的故事,她就也很想去戰地當護士。她打聽到日本赤十字社,也就是現在說的紅十字會,在台北有醫院,還有訓練護士的學校。她想一想就自己寫信給她一位開診所的叔叔說她很想要做護士,若有看到日本赤十字醫院的護理學校在招考,先替她報名。就真的有天,她叔叔通知她該去參加台北考試。那時楊梅沒有人去考過護理學校,沒人知道怎麼考,不過若考上讀書都不用學費,她的父母就讓她去考試。 

那時去參加考試的有一百多人,錄取的有30多個日本人和十幾個台灣人,不過真正讀畢業,拿到護士執照的台灣學生只有五、六個。讀護士不用學費,因為她們要實習,每個月還有20元的實習費可拿,繳了吃飯錢,剩下的就當零用錢花。過年時還會拿到獎金,她就帶回去給父母。

她們在赤十字社的學校是從第一年開始就是早上去醫院實習,下午才上課。每一天早上5點先到病房報到,病房的護士會教他們怎麼照顧病人,主要是敷藥和處理傷口。一個小時以後,等到 6點上日班的護士來了,她們這些學生才能去吃早餐。日本赤十字會的學校裡,有一組學生是要當救護護士的,也就是到戰地服務,所以她們的訓練比較特別,每個星期都要抬一次擔架kng-chhn̂g,上面躺一個學生,從現在台大醫院中山南路那裏,一直抬到水源地,現在公館自來水博物館附近。每個星期都要抬,就像在軍隊受訓一樣。

從二年級開始這些學生就要輪夜班,上課時間就變很少。那時護士也是三班制,一個班是12小時。早上六點到下午六點是日班,中午12點到晚上12點是小暗斑,晚上12點到隔天中午12點是大暗班。不過日班都是護士長和年資較高的護士在輪,他們實習的學生只有大夜班和小夜班可以輪。

那時住在宿舍,管理得很嚴格。護士長,那時叫做護婦長,會檢查所有的信件。若要出門要登記,還要領一個牌子,回來時候再將牌子吊回原來的地方。若是時間一過,還欠一個吊牌,護士長就會罵人,全宿舍的人都叫來一起罵。和喜妹一樣在赤十字醫院讀過的人曾說過,護理學生有規定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說話,有一次她們在公用的浴間說話太大聲,不知道護士長已經進來,只聽到她喊一聲,大家都馬上安靜,再沖水的,泡在水裡的,在穿衣服的,大家都停下來,沒人敢動,大家停在那裏讓護士長罵一個小時才結束。喜妹也說,他們在醫院只要有一個護士做錯事,也是大家一起被罵,護士長罵人的時候,連醫生走路也不敢出聲。 

護士畢業拿到執照後,喜妹還想要繼續受訓當助產士。因為助產士的地位較高,待遇也更好。很幸運的是,她畢業就可以留在醫院工作,那時醫院的婦產科醫師在晚上會替一些想要去考助產士的護士上課,所以她白天上班,晚上上課。那時台灣人有受過護理訓練的人很少,醫院裡頭看的病人差不多都是日本人,所以很少台灣人可以在公立醫院做護士。像她可以進去醫院的台灣人,都是讀書實習的時候表現很好才有可能。她後來也真的考上台北醫院產婆養成所,因為她已經有護士執照,所以念一年就畢業,變成助產士。 

她一畢業,家裡的人都叫他回楊梅開業,那時助產士畢業就可以有一張開業執照,而且助產士很缺,收入也很好。不過尹喜妹在醫院工作過,也進去開刀房過,她認為醫院有的設備和可以學到的技術在外面都沒有,所以她想一想還是回去赤十字會的醫院當助產士。那時她進去的時候全醫院和她一樣有護士和助產士兩張證書的,只有一個日本人,所以整間醫院只有他們兩位助產士,她替很多人接生過。三年後,剛好赤十字醫院要去廣東開新的醫院需要護士,她就去了。一方面是對醫院的人事很不滿,醫院裡對台灣人的歧視很嚴重,喜妹自己的表現很好,不過升上去當主管的都是日本人。另一方面她想要回去她阿公的故鄉看看,他們是從廣東來台灣的客家人。不過在那裏一年後,發生七七事變就都回到台灣。

回到台灣她換到台北醫院服務。1941年的時候,戰地需要很多護士,喜妹就辭職跟著台北醫院的醫療服務隊去海南島,因為她去戰地服務是她一直想要做的事。在海南島每天替病人打針,換藥塗藥,和她想的外科護理不一樣。有一次總算有開刀的機會,不過沒有開刀房。她是帶去的護士裡資歷最高的,她就吩咐別的護是去消毒所有的工具,還請他們拿一件乾淨的蚊帳來掛,因為那個地方四處都是蒼蠅,用蚊帳才不會有蒼蠅飛進來,大家看到都很高興喜妹想到這個辦法。

在海南島三個月以後,她就跟醫療團隊又回到台灣,只不過她已經辭職,所以就重新找工作,換去高雄海軍的醫務室的工作。沒多久因為病人實在太多,海軍決定要蓋共濟醫院,她也去訓練年輕護士。她從1933年畢業在赤十字會醫院服務一直到戰爭結束這短短12年裡頭,她待的地方和醫院就很多,待的時間都不長。那個時候很缺護士,所以大部分的護士都和她一樣調來調去。

戰爭以後,台北帝國大學的醫院也變台大醫院,那時負責接管醫院的醫生就寫信請她回去幫忙。她回去後變成是護理部的護士長,管理醫院的護理工作,也住在宿舍裡,管理宿舍。戰後來看病的人說華語的變多,不像過去他們都是說日語,她也只會說客家話,讀書時和同學學的一點台語,所以她覺得要趕快學華語才能和病人和他們的家屬說話。她就去請人事部的一個外省先生教他們這些想要學華語的護士。因為學的,馬上能用到,所以她也很快就會了。1949年台大醫院的護理部改組,設一個護士主任,第一任主任就是我先前也有說過的陳翠玉。陳翠玉在護理部做很多改革,主要讓聘用護士的決定和護士的工作的分配,輪班都變成護理部自己安排,不必再經過醫院的總務。

戰後開始有第一間立案的醫事職業學校就找尹喜妹去幫忙,因為她有護士還有助產士的執照。沒幾年以後台大也自己設護士職業學校,陳翠玉當校長,她也去幫忙上課。八年後台大醫學院成立護理系,她們兩個也去負責。後來陳翠玉受到迫害離開台灣,換她做台大醫院的護士主任。她為了爭取護士的權利和待遇做很多事情,她要求護是住的舊宿舍要整理,也要求醫院要有托兒所,這樣護士生小孩後才能繼續上班。宿舍有改,不過托兒所一直都沒開成。她也要求醫院在病房的蚊帳改成紗窗,開始改用新式的注射針。她參加護理公會,也做過理事長。後來其他私立的護理學校要成立,也都來找她幫忙。

戰後台大醫院和美國的合作越來越多,她晚上又開始去學英語,不然美國人來她都聽不懂。也因為這樣,她後來有機會被派去美國開會進修。

說到這裡為什麼都是她的護理工作,為何沒說到她的家庭?尹喜妹說,她沒想過要結婚,在日本時代的護士若結婚,就沒工作了。她一直有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就沒結婚。直到48歲的時候,有人介紹一位在在台北開營造廠,大她一輪的人,這個人已經有八個成年的小孩,太太已經過世。他們倆人交往半年後結婚,不過尹喜妹還是繼續去台大醫院上班一直到退休,退休後還繼續去別間護理學校兼課。

這個故事很詳細,是因為游鑑明老師在研究台灣護士和助產士歷史的時候有訪問過尹喜妹,今天內容大部分是從這份訪問紀錄出來的。


游鑑明訪問、黃銘明紀錄,1994,〈尹喜妹女士訪問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 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55 戰爭時媽祖接炸彈


先前在地球的另外一邊開始戰爭,這個戰爭會怎麼發展?尤其對台灣有什麼影響?是很多人在討論的問題。戰爭對台灣來說不是不曾發生的事,現在8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小時候躲空襲的經驗。我今天來說,過去戰爭時,台灣的生活變成什麼樣?媽祖又怎麼接炸彈? 

上個月我爸跟我說他小時候和我們祖父在外面,看到戰機來的時,我們阿公就將他拖到旁邊的田裡,兩個人就趴進田埂邊。我想這類躲空襲的記憶,相同年紀的人都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台灣直接的影響很大,一方面因為地理原因,無論對哪一方來說,巴士海峽上的台灣都很重要;另一方面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角,日本,有軍事基地在台灣。所以戰爭期間,台灣受到多次空襲,從南到北的城市差不多都被空襲過,光美國軍機的空襲就達70多次。

在台灣的第一次空襲是1938年蘇聯攻擊台北松山機場。那是第一個階段,中國和蘇聯主要是表現出他們有軍事能力,因為一開始日本人中國的空軍比日本差所以沒再怕,後來有蘇聯的援助,就來攻打台灣。接下來就是美軍加入盟軍以後,是先來台灣照相和蒐集情報,後來開始空襲機場、港口,軍事要地。最後一個階段對台灣的空襲便攻擊城市裏頭的各種大型的公共設施。全台灣落最多炸彈的城市是新竹和高雄,這兩個地方的炸彈總共都超過2000頓。依照美國後來的統計,全台灣因為盟軍的空襲有15000人死亡和受傷,40000多棟建築遭破壞。多數城市將近一半受到破壞,日月潭發電廠因空襲,影響全台灣60%的發電,當時的糖廠、工廠、鐵路,港口都受影響來停工。

那時台灣人怎麼生活?我們先來說總督府怎麼做?

七七事變以後總督府也知道要準備戰爭,所以防空演習活動越來越多。接下來還會教大家若遇到空襲,房子被燒了怎麼辦?那時也會讓中學生利用上課的時間去幫忙挖防空壕。日本人還出書教大家怎麼分辨在天上飛的飛機,是自己人還是敵人。在戰爭末期,公用的防空壕已經不夠,日本政府開始教導民眾如何在家裡做防空壕,像地洞要挖多深才安全。先前節目訪問過台電退休的阿公也曾說他們家是在床底下挖一個洞,他父親會站在門口注意看飛機來時,叫大家要去房間躲。那個時候防空壕若是挖得不好,反而進去還會被土堆蓋掉。

為了減少空襲的影響,政府也教大家用竹子做假飛機。然後將飛機放在比較無人居住的地方,主要是用來消耗盟軍的炸彈。另一個策略就是日本軍隊會砍柴燒火,飛機來時製造出很多濃煙,這樣飛在天上的飛行員看不清楚下面,就不知道該把炸彈丟到哪了。

除了跑空襲以外,戰爭時物資管制是最明顯的事情。1930年在基隆出生的林月淑,她就說讀公學校四、五年級的時候開始政府管制物資,白米用配給的,一個月才可以去拿到一小塊肉。林月淑兩邊的阿公阿嬤都是大富人,他們家裡有8個小孩,光奶媽就請好多個,小孩還都和日本人一起讀幼稚園。

因為戰爭配給,沒得吃,他媽媽和勞工會在家後面種菜養雞。有雞蛋還會送去給鄰居。她也說,家裡若有金屬的東西,日本兵就會來收走,就連時鐘裏頭的針、齒輪káu-khí-á,那麼細的零件,只要是鐵做的,都拆走。

在她的訪問裡頭也說在學校,學生的作業,無論是寫文章或是畫圖,比較好的作品都會送給軍隊。那時為了鼓勵去參加戰爭的人,民間做各種東西送進兵營裡頭。最有名的就是千人針Nan sen mo no hari。就是一條很長的白布或是黃色的布,和毛巾差不多一樣厚,要有一千個女性用紅線縫出一千針,打一千個結,送給要去打仗的人,保佑他們戰爭時可以順事平安。這個日本傳統在明治年代就有,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又開始流行。在台灣的愛國婦人會也開始鼓勵學校的學生做。林月淑也縫過,她說那時在學校是五六個人負責做一條,要縫一千針,打一千個結,大家都縫得要死。不過她說也真正有愛國心的大人會跑去車頭叫別人幫忙縫一兩針。

很多人會為了躲空襲離開市區的家,因為山上比平地安全,鄉下比城市安全。先前說陳勤的故事,她和養母住在大稻埕,為了躲空襲就用走的走3個小時到土城投靠親戚。那時候住在市內的人會往外圍郊區跑,也因為這樣,大都市,像台北城的外圍,要租房子都很難。陳勤後來去住在牛舍里。那時也有人擔心家裡的房子遇到空襲真的會被燒,還會留一個男人顧家。不過像台北城那時很多人都跑了,很多房子都空了,才會有一棟房子換一隻雞的說法。

剛剛說林月淑她住在基隆,不過他們全家是搬到桃園他們的姑姑家裡。她的姑姑和姑丈在桃園有很多田,所以她們搬到山上住。她發現戰爭的時候,鄉下的生活比他們住在城市裡好,因為城裡沒吃的,鄉下有人種菜、養雞養鴨,有需要拿錢去買就有,住在基隆的時候,要去黑市買東西都買沒有。

在一直在跑空襲,沒東西吃,看到身邊的人因為戰爭來過世,這個時候宗教信仰也有發揮它的作用。媽祖是自從過去就有很多次保護台灣人的傳說,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台灣遇到空襲時,也有很多媽祖的故事。戴寶村說,全台灣最常聽到的就是媽祖接sîn炸彈的說法。像1944年美軍派11架飛機來打北港大橋的時候,北港朝天宮的媽祖就變成一個60多歲的老大人,她從廟屋頂飛出去,在半空中用他穿的裙子,將美軍飛機丟下來的炸彈一顆一顆接下來,又將這些炸彈都撿來放在北港溪旁。像這樣的故事,差不多各地的媽祖廟都有。台南安平當時有許多軍事工業,被美軍空襲不只一次,卻每一次都沒中,炸彈都飛到外海。當地民眾說,看到一個穿古裝的人用他的衣服將炸彈撥入外海,同一個時候也有民眾看到媽祖神像還有流汗。很出名的故事是屏東萬丹鄉萬惠宮的故事,美軍丟了很多顆500公斤的炸彈到萬丹街內。其中一顆掉到萬惠宮的附近,這顆炸彈衝破11層牆壁,滾到廟後面卻停下來,也沒爆炸。就有人說看到媽祖用她的腳去踢這顆炸彈,又有人說媽祖是用手去挐炸彈,所以這顆炸彈才沒爆炸。事情過後,大家去拜拜看到媽祖像穿的鞋子破了,神像的手指頭有段一小截,相信是媽祖顯靈。萬惠宮還將這顆沒爆炸的炸彈留下來做紀念。

除了接炸彈的事蹟,不少被徵召去當兵的台灣人回來說,他們在南洋會夢到媽祖託夢跟他們說炸彈來了,他們就趕快醒過來逃跑,真的幾分鐘以後他們睡覺的地方就被炸了。也有從台南到南洋的軍伕,說大天后宮的媽祖在美軍要攻擊以前都會先提醒他們,所以這些人回來後都到媽祖廟去拜拜。

也因為媽祖會保庇大家,空襲時候不少人不是進去防空壕,是躲到媽祖廟裏頭去。1945年嘉義機場遇到空襲時,朴子的人很怕,很多人都跑進配天宮,外面很多飛機在飛和子彈在射,結果後來整個朴子都沒人受傷,大家說是媽祖的功勞。無論是真是假,宗教信仰在危險艱苦的時候都是一種依靠。

這些都是一些聽起來並不算嚴重,日常生活的事情,像在戰爭的時候,學校有哪些活動,食衣住行如何受到影響。不過在不少人的書和訪問裏頭,他們也會說他在路上看到的死人,看到很多斷手斷腳受傷的人,有的人說他們遇到炸彈的經驗。戰爭時交通都破壞完了、醫療資源都無,所以不少得傳染病的人,像

malaria很流行,病人卻無藥可醫。日治時期大部分的建設,像都市規劃或者已經開始的工業發展,也都因為戰爭而消失。戰爭時和戰爭後民生物資很缺乏,因為農業和工業的生產都受到影響。這些過去戰爭的事情,現在80歲以上的長輩都應該有一些記憶。現在21世紀的戰爭會變成什麼樣?日常的生活又會受到什麼影響?


戴寶村,2004〈B 29與媽祖:台灣人的戰爭記憶〉,《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223-275

林玉茹訪談,林建廷紀錄,2016,我年少時的基隆生活記憶與戰時經歷:林月淑女士訪問紀錄,《歷史台灣--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11:199-224.


3月 01, 2022

154 亭仔跤為何如此多?


下雨的時候,走在路上看到亭仔跤,我都會走進入裏頭避雨。不過很常遇到走不到幾步又要走到外面來,因為被東西擋住走不過去。亭仔跤是不少人認為最難走的地方,不過台灣有很多亭仔跤。亭仔跤怎麼來?又是如何發展變成現在這樣?今天節目來說亭仔跤的故事。

亭仔跤或者涼亭仔跤是不少地方都有的一種建築方式。亭仔跤最早有可能是像一間房子的大門多出一塊可以遮陽、遮雨的地方。古時候的矮房子也會在外邊沿著旁邊留一條有屋頂的通路。若是大間寺廟也會有走馬廊,若是開店也有人會搭帆布遮太陽。這些都和亭仔跤的功能差不多。

亭仔跤不是台灣才有,其他國家也有,不過台灣特別多。在清國的時代和日本時代大部分都稱為亭仔跤,二次大戰之後才漸漸有人說是騎樓。這兩個詞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意思。騎樓是兩樓以上的房子,一樓前面留一塊空地,才叫做騎樓,騎的意思就是二樓騎在一樓的通路上。所以若是一層樓的矮房是亭仔跤,不會叫做騎樓。

這種房子外又多一個有屋頂,不過是開放式的空間,到底怎麼來,有很多說法。比較常被引用的是一個日本建築學者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的說法。 他說這種開方式的走廊是英國人在印度時,因為天氣太熱,為了不曬到太陽,又可以吹到風,才發展出來的建築方式。這是一個半室外的生活空間,一般是用來欣賞戶外風景,休閒遊樂、聚會的地方,也象徵著殖民者有較高級的生活品質。這種蓋在屋外的走廊從印度流行到南洋,在南洋變成是許多華僑賺錢後蓋洋式房子參考的對象。也因為如此,這些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等,有亭仔跤的地區都是華僑較多的地方。這樣的建築後來也傳到中國廣州、福建、廈門,也傳回來台灣。

不過亭仔跤不只是流行建築而以,像一開始所說的,入門的地方搭屋頂或者店面搭帆布和氣候、環境有關係,主要是為了遮雨遮太陽。台灣常會突然下大雨,有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對走在路上的人方便很多。若是店面,也不怕雨水跑進店裡或者貨物讓淋到雨,或者太陽太大時,曬到店裡頭來。台灣現在重建過的老街,有很多有二樓,有時也會有一個夾層,是不少商店用來存貨的地方,夾層樓在向外的亭仔跤的地方會開一個小窗子。所以這亭仔跤可以讓夾層有光線也通風。還有一個用途是二樓還是會退回一點,留一個妝台Hi-a-shi的地方,在廟會迎神或者喪喜事遊行的時候,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亭仔跤對住家、商店還是路上的行人來說都有它的功能。

台灣的亭仔跤至少有200年以上的歷史,不僅很多而且還都長得不一樣,因為蓋的年代不一樣。最簡單的是只有多蓋一片屋頂出來或者房子縮進去留一個有屋頂的通道。這種叫做步口型,步口就是一步兩步那個步。步口還可以立柱子。軒亭式就是不是從房子伸一片屋頂出來,而是獨立的,屋頂就像涼亭,所以才叫做亭仔跤。上面又蓋二樓變成騎樓是更後來的事了。

亭仔跤有很多種,有蓋平的,有蓋像涼亭尖的屋頂,有立柱子,沒立柱子的,有的蓋比較寬,有的比較窄,看起來有的蓋法比較簡單和比較複雜,不過李乾朗說,在台灣在同一個時間內就有不同的蓋法,很難說是從哪一種演變成哪一種。其實不同型的亭仔跤,主要是因為蓋的地方和用途不同。他說若看臺灣現在還留下的老街,可以看出只留一片屋頂的步口式,不管是有柱子還是沒有的街道,亭仔跤都比較窄,不到一米,都是店面比較少,甚至只有住家的街道。而這些大多在城市的外圍。若是比較熱鬧的商店街亭仔跤就會做得比較寬。

還有比較特別的是,靠海的城鎮會有「不見天」put-kiàn-thian的街道。我原來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念,所以去找辭典,很有趣的是在1932年的台日大辭典裡頭這個字put-kiàn-thian有兩個意思,一個就帳篷,和涼亭有關係,另外一個是一種動物,是住在地下的地鼠,也叫做不見天。

不見天的街道就是有蓋屋頂的街道。在大清年代就有。那時的街路很窄,兩邊的房子就可以共用一個沒有和房子黏在一起,獨立的亭仔跤,整條路蓋起來,所以叫做不見天。那時鹿港的不見天街很長也很出名,過去主要是五福街,現在的中山路。很可惜的是日本時代為了衛生問題和方便管理就將涼亭仔拆掉了,現在只有在博物館和書上還看得到那時的照片。

這種不見天的商店街在淡水,朴子等靠海的城鎮都有,因為夏天很熱,雨又大,冬天是乾冷,風很大,沙也很多,所以會搭涼亭仔蓋起來。蓋起來是沒有風了,不過若下雨,水要留到哪裡去?鹿港的不見天街的亭仔跤會蓋得比店面的房子高差不多兩尺。若下雨,雨水是流到兩邊房子的屋頂,才又從房子原本的排水道流出來。因為亭仔跤比較高一點,所以可以通風。有的不見天街為了通風還會開天窗,這些天窗有的是做死的,也有做活的,可以打開的,天氣好的時候會打開,下雨時再拉起來。

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亭仔跤?這和政府規定有關,不同時代的政府都有鼓勵留亭仔跤。最早有記載的是1886 年,劉銘傳開發臺北城的時候,在西門街及石坊街要蓋市街,那時就要求,私人土地要蓋房子時要留兩米以上的亭仔腳。那時雖然有要求要蓋亭仔跤,不過沒說是要給別人行走,所以那時的店面都將亭仔跤當成是排放商品或者拉客人的地方。當然也可以讓路上的人躲雨。不過這個規定影響不大,因為沒人管理。

台灣市街的亭仔跤很早就很難行走,所以30年後,日本政府正式規定要留給行人走的通路,也開始派警察取締隨便把東西堆在亭仔跤的店面和居家。後來總督府還訂了「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有特別規定亭仔跤的規格,各地方城市也自己有規定,不過至少都有3米半到4米的寬。後來因為是私有地讓出來給大家使用,又有警察來干涉,不少人抗議,所以日本政府又讓這當作亭仔跤的通路和坪數,都不列入這塊地或是建物的坪數裏頭。這算是台灣建蔽率kiàn-pè-lu̍t的起源。因為有這些規定所以在城鎮裡頭的房子都有亭仔跤。

戰後,1960年代的都市計畫法,也有差不多的規定。為了讓街道有足夠的寬度,政府要求在商業區要有亭仔跤,不然就是房子要往內縮,蓋在比較後面,這樣街道才符合所需的寬度,人和車才有足夠的空間。當然沒人會把房子蓋縮進去,只要一樓留亭仔跤,二樓以上就有多了亭仔跤這塊面積,這對地主來說比較有利,對政府來說,也不用自己設人行道,所以大家都高興。這也造成台灣的亭仔跤很多。

不過到了1980年代都市計畫專家又認為這樣讓城市裡變成每一棟建築物看起來都一樣,若有別的目的要蓋成別的樣子就沒辦法。所以除了建蔽率,後來就出現iông-chek-lu̍t容積率,因此亭仔跤才又慢慢減少。無論是建蔽率或者容積率都是規定一塊土地上可以蓋的建築物可以多大和多高,以防地主將整塊土地蓋滿,讓蓋好的房子可通風,有適當的光線。不過政府要求不高,所以台灣很多房子不僅通風不好,光線也不夠。不過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亭仔跤到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開始說的行走問題。常在新聞裡看到,有擺在亭仔跤的攤子被開罰單,屋主不服又告到法院去,認為土地是私人的為什麼要留給大家走。其實一樓亭仔跤的所有權是誰的並不固定,有的是一樓屋主的,有的亭仔跤的所有權是整棟每一戶共同持有,還有一整排房子的所有權人共有。按照法律規定,雖然所有權人可以利用亭仔跤,不過原則上是不可以擋到行人,因為亭仔跤坪數算法不一樣。


李乾朗,台灣街屋的亭仔腳與騎樓https://kjmu.org.tw/%E5%8F%B0%E7%81%A3%E8%A1%97%E5%B1%8B%E4%BA%AD%E4%BB%94%E8%85%B3%E9%A8%8E%E6%A8%931/

張依依,2017,台灣騎樓街區的興衰與保存芻議《人文社會學報》,17: 135-166。

王鼎棫,2021,騎樓是你家的還是大家的?這裡是城市脈動的所在,卻也是行人最難走的路https://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5157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