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 22, 2020

045 失去戰爭記憶的台灣 - 台籍日本兵


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書上寫歐洲國家的戰爭,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上空的戰爭,還會彈到中國和日本的八年抗戰。戰爭的時候台灣在哪裡?受到什麼影響?台灣人在做什麼?歷史課本並沒有紀載。

事實上台灣應受到戰爭很大的影響,一方面因為地理位置,無論對哪一方來說巴士海峽上的台灣都很重要;另一方面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角,日本,有軍事基地在殖民地台灣。所以戰爭期間,台灣受到多次空襲,從南到北的十多個城市差不多都被空襲過,單美國軍機的空襲就達70多次。最早的空襲是1938年蘇聯為了對抗日本襲擊台北松山機場。依照美國後來的統計,全台灣因為盟軍的空襲有15000人死亡和受傷,40000多棟建築遭破壞。多數城市將近一半受到破壞,日月潭發電廠因空襲,影響全台灣60%的發電,當時的糖廠、工廠、港口都受影響停工。

有多少人直接加入軍隊上戰場?一直到日本投降為止,有80000多個台灣人當日本軍人,另外,當軍屬(含軍伕)的,有超過12萬人,總共20多萬人加入日本軍隊。依照日本統計,台灣軍人和軍伕的死亡人數是30000多人。而且許多人是被送到海外,所以海外戰場對台灣影響不小。

20萬人加入日本軍隊,受影響的家屬人數更多,但是一直到現在台灣人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有限。為什麼?有可能是戰後為了讓盡快忘記不好的戰爭經驗,所以不再說。也可能為了避免內部衝突,因為日本是中華國民政府的敵人,台灣人不應該替日本打仗,這讓從軍過的台灣人回來都不敢開口了;也有可能為了反攻大陸,無論本省、外省人要團結,不該討論戰爭時的分歧。這種種可能的原因造成我們的歷史課本沒有這段時間的紀載,老一輩的不說,漸漸忘記,年輕一輩的不問,也就不知道發生什麼事。

我們今天來說成為日本兵的台灣人。

日本統治台灣的時候,一開始並沒有要台灣人去當兵,也沒要求台灣人要說日語,接受日本教育。後來是為了戰爭,開始進行皇民化運動,主要目標是讓台灣人也要效忠日本天皇,替日本這個國家服務,所以除了設國語講習所,推廣日文之外,也要求台灣人改名,宗教文化方面也鼓勵日本化。在35集節目介紹台語歌曲時說過,當時很紅的流行歌曲,雨夜花,月夜愁,望春風都被改成日本軍歌,做為政治宣傳工具。

1937年秋天,日本就開始徵臺灣人用軍伕以擔負軍中雜役。當時日本已經攻進上海,雖然一開始擔心台灣人和中國的歷史淵源,不讓台灣人上戰場,但是因為在中國需要翻譯,台灣人開始被徵調為翻譯人員,經訓練後負責福建話、廣東話與北京官話。那個時候是台灣人是軍屬、軍夫,就是替日本兵服務的人,並非軍人,因為軍人在日本是一個很光榮的身份,因此日本初期並不情願讓台灣民眾當軍人。除了當翻譯之外,當時這些加入軍隊的台灣人的工作很多樣,像到上海的台籍日本兵,有“臺灣農業義勇團”,負責在上海附近開農場,種菜給日本兵吃。後來又戰爭擴大,臺灣總督府又徵招更多的台籍軍屬到中國,負責運送東西或者開發占領的地區,有農業指導團、特設勞務奉工團、建設團等等。

在戰爭後期, 1942年,台灣總督府開始徵招台灣人當軍人。在日本軍人的地位崇高,所以在台灣招志願兵的考試很嚴格。第一次只需要1000個志願兵,全臺灣卻有42萬人申請參加考試。這差不多是當時全臺灣成年男性的14%。第二批陸軍志願兵的報考人數更多,有60萬人去應徵1000個位子。

先前的軍屬和軍伕不少人是去中國和海南島,後來這些徵招的台籍軍人主要是應付日本和美國展開的太平洋戰爭,許多人被送到南洋去佔領美國和歐洲國家在東南亞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像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和很多太平洋上的小島。

從徵招台籍志願兵後,不到三年日本戰敗,宣布停戰。因為戰爭死亡的30000多個臺灣兵,有2萬8千個放在日本的靖國神社裡。另外,在新竹北埔鄉的濟化宮裡也祭祀著3萬3,000多個台籍日本兵,李登輝的大哥,李登欽「岩里武則」也放在那。日本和臺灣這兩個地方祭祀的台籍日本兵名單有高比例重疊。

過去有差不多二十萬人做過日本兵,台灣社會如何看他們? 

若把他們當作日本人,這些人是戰犯,他們是和中華民國政府打仗失敗的那些人。若將他們當作漢人,那就是支持敵軍,出賣自己同胞的漢奸。後來又陸續有些日本兵從海外回來。1950到1960年代新聞媒體報導中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起義反抗日本的英雄,像在海南陣前起義的義士。這些台灣籍日本兵在海南島救濟中國同胞,甚至脫離部隊,對抗日本人。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很可憐的日本殘兵,留在海外的戰犯。雖然當回來的人並不是很少,但是報紙報導集中在海南義士和戰敗留在菲律賓的那三個可憐的人。

後來,1974年原住民,中村輝夫在印尼被發現。這件事在臺灣和日本都造成很大的轟動。媒體寫說他是最後一位日本皇兵。他當年被編入高砂義勇隊,戰後躲在印尼樹林裡自己生活將近三十年,但是回來臺灣三年後就過世了。從他被發現到過世,這三年內,僅聯合報就寫過111篇相關文章,甚至許多出版社也幫他出書。媒體將他寫成被日本迫害的戰爭受害者,而且說他是自願脫離隊伍躲到樹林裡。他的出現讓日本民間動員並募款幫助他在台灣生活。臺灣的政治人物和過去的臺灣籍日本兵也因此,開始要求日本政府賠償。當時外國記者問中村輝夫是否自願去當兵,他沒直接回答,但是他說,他很樂意為大日本帝國打仗。

當時的臺灣社會無法接受這樣的回答。1970年代臺灣退出聯合國,和日本斷交,在全台灣都說要自己救自己的國家,不再買外國貨的時候,回到臺灣的日本兵不敢說是自願為了日本天皇上戰場,也不敢說戰爭時候的情形,更多人不想讓別人知道他自己當過日本兵。一直到現在大家討論的焦點是,這些人是否志願,是否受到皇民化運動影響,被日本人洗腦,才志願去當兵。

換個方式思考,若有二十萬人加入日本軍隊,很難說這二十萬人都是志願,還是都被強破或誘惑而從軍。這是二十萬個臺灣人成為日本兵的故事,無論是原因,過程,還是結果,應該都很不一樣。而且這些人上戰場的人,不只有男性,也有女性。有慰安婦,也有看護婦。台灣有民間團體替慰安婦書寫故事,向日本政府要求賠償道歉。兩年前大愛台的電視劇《智子之心》就是慈濟志工林智惠年輕時的故事。一個台南富有家庭的女兒,18歲時不管家人反對,志願成為看護婦,隨日本軍隊香港、廣州,參加救護工作。但是這部電視劇只播兩集就停了,因為中國觀眾批評電視劇裡僅奉承日本人,完全不追究日本在東南亞和中國造成的死亡和傷害責任。基於這些抗議大愛台就停播電視劇。 

到底過去當過日本兵的人怎麼想?真正去過南洋台籍日本兵還在世的不多,我很幸運認識一個今年已經95歲的陳桑。他說的故事在我電腦裡已經很久。可能因為我受到的教育,一開始不太能理解他說的一些事情,更不知道到底要如何轉述他說的故事。我思考想了許久,也找了一些資料,整理成今天節目的內容,所以以上的陳桑的時代背景介紹。下星期將告訴大家台灣籍日本兵陳桑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