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20, 2021

049 煮食茄苳雞,認識台灣原生樹


你是否思念小時候吃過的東西?你家最好吃的是哪一道菜?除了語言之外,生活中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最基本的文化傳承,就是家裡的煮食。我今天要來介紹最近家中三代一起煮的茄冬葉焗雞。此外我也要來談談煮食的知識和技術傳承,並介紹台灣原生樹種,茄苳樹的傳說和故事。

台灣人很注重吃,會準時吃飯而且一天三餐。這不是在正常不過了嗎?其實不然,有些地區一日只吃二餐,也有醫生建議少量多餐。有些國家並沒有固定的吃飯時間,而且不一定吃熱食,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冰箱東西拿出來就吃。在台灣上班、上課能夠中午時間到就吃去飯,是一件幸福的事。

煮食的傳承

因為台灣人很重視吃,大家對食物懷有許多記憶;而且和食物有關的記憶,大部分都和家人,尤其母親或阿嬤有關係。煮食是文化傳承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傳承的不僅食物,還包括如何煮。生活裡和煮食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很多也很複雜。煮食的傳承仰賴家中女性。

煮食的知識包括了解健康和營養飲食。如何煮?如何吃?對身體比較好,是無窮盡的學問,因為新的研究結果一直出現,負責煮食的人為了照顧家人的身體健康,要及時吸收新知,跟上這些新的研究發現。就像說紅蘿蔔、番茄要煮熟後營養較好吸收;吃水果的時間不可太晚,等等…… 這些新的說法都會影響我們的煮食的習慣。

煮食負責人還須具有病理和護理知識。現在許多醫生都說每天吃進肚子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藥,所以煮飯的人,還要注意每一個吃飯的人的身體狀況,按照這些人的情形來準備食物。有人咳嗽的時候,不能煮生痰的東西,有人感冒的時候,最好吃蔥白煮稀飯或是敖薑母茶喝。

煮食的人要有懂物理化學,才能知道怎麼煮比較好。炒葉菜或菇類時,撒鹽菜的水分就會跑出來,所以若要吃較軟就要早點放鹽,要脆一點可以比較晚放。什麼樣材料的鍋子可以煮什麼東西也要分清楚。

另外,每一天吃什麼是代表一個人的生活態度。現在學校會教小學生要怎麼吃比較健康,比較環保。政府也推廣大家要吃當季的青菜和水果。先前介紹過的主婦聯盟基金會在台灣做食物教育已經非常久了,他們和農民合作,推廣有機的食物和環保觀念。這幾年也有民間團體倡議避免浪費食物,開店賣即期食品或者菜市場淘汰蔬果。也有公平交易平台,讓大家的消費能夠回饋農民。吃什麼?怎麼吃?是生活風格的呈現,更是個人理念和價值觀的展現。

說這麼多只想表示,第一,煮食是一項很深的學問,和每一個人的生活有關,影響很大;第二,在家裡負責煮食和傳承相關知識和技術的人主要是女性。隨著時代變化,大家在家時間變少,住的房子,尤其廚房越蓋越小,同時,煮飯工具變多,科學研究提供新的飲食觀念……,這所有的改變造成現在人煮食的改變。我們會懷念某一項食物,不僅是因為思念食物,也包括思念過去的生活經驗、準備這道食物的人或是一起吃過的人。

思念的味道:茄苳葉焗雞

前陣子想到茄苳雞和小孩的爸爸提到時,他馬上能夠背出小時候常聽到小發財車的叫賣:「好吃的土窯雞來了,有茄苳雞,蒜頭雞,茄苳蒜頭雞,大人囝仔攏愛吃,不免煮就有得吃,要買就趕緊來」。我小時候住鄉下見過也沒聽過賣土窯雞的發財車,但是有許多控土窯的經驗,而且吃過茄苳葉焗雞,不是包土的,而是包鹽烘熟的雞。

若仔細想,為什麼我對茄冬葉焗雞有深刻的印象?應該是這道菜需要花很多時間,所以小時候為了吃這隻雞,常常跑進跑出廚房,看著爐子上的大鍋子,到底什麼時候可以打開,把雞拿出來吃。雖然茄冬葉焗雞不是很困難的料理,但是需要花費許多時間,所以並不常吃得到。因為太久沒吃了,我和小孩的阿嬤說了以後,阿嬤特別帶了許多茄苳葉子來煮給我們吃。

首先,要先將葉子洗過、擦乾。鍋底先放一層厚厚的鹽,接下來放葉子。葉子鋪好後放雞肉,一般是整隻抹過鹽的雞。再用葉子把雞蓋好,最後再放一層鹽包起來。鍋蓋蓋緊,就可以放到瓦斯爐上面煮了。不久之後就可以聞到茄苳葉子的味道,接下來關小火,等差不多兩個小時以後,才能吃。有些人焗雞時,會用紙把雞包起來,雞的湯比較不會跑出來,但是我家沒包,這樣一來雞肉會焦焦的,較乾但也比較較香。

小孩第一次看到用鹽焗雞,很好奇阿嬤怎麼想得到用這種方式煮雞。結果阿嬤說,這不是阿祖教她的,是因為阿公年輕時胃不好,有一個朋友的媽媽教她用茄苳樹的葉子焗雞,顧脾胃。那時候,她焗了好多隻土雞給阿公吃。

小孩看到到我們倒了這麼多鹽,也問說:「這樣不會太鹹嗎?」其實鹽若直接放入鍋子是不會融化的,它需要攝氏800度的高溫才會融化。一般煮飯煮菜時的溫度,若有200度就算高了,所以煮菜時放的鹽,要遇到水才會融進食物裡頭。鹽焗雞肉時候,雞還會用葉子或者用紙包起來,流出來的水分有限,所以鹽不太會融化,也就不會進倒雞肉裏頭。

那又為什麼要放這麼多鹽呢?就像土窯雞用土將雞包起來,避免燒焦;焗雞外面的一層鹽是用來保持溫度,但又讓雞肉不會被燒焦。這個功能就像用粗鹽炒花生一樣,保持熱度又加快熟成。茄冬雞的煮法很多種,剛剛已經提到兩種,土窯雞和焗雞。也可以整隻雞裏塞茄苳葉後放進電鍋蒸,也可以用烤的,也有人將茄苳葉和雞肉一起煮湯。

茄苳樹的傳說

過去就有用茄苳葉煮雞肉,就表示在台灣茄苳樹是很常見的樹。茄苳樹是台灣本來就有的原生樹種,台灣四大樹王的一種。光全台灣就有許多鄉鎮用「茄苳」來取名;從這些地名可發現茄苳樹生長的地區。直接被稱為「茄苳脚」的地方,也就是茄苳樹下的意思,全台灣就有很多,在新北市,台中,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都有地方的舊地名是茄冬腳。另外還有「上茄苳」和「下茄苳」,這兩個地方都在台南的後壁區;桃園有「茄苳坑」和「茄苳溪」; 新竹和高雄都有「茄苳湖」; 彰化還有一個地方叫「茄苳林」。

有趣的是,一樣都叫「茄苳脚」的地方,在1920年日本人重新劃分行政區,改地名的時候,茄苳腳卻因為負責的日本人不同,改成名字也不一樣。在彰化的茄冬腳,因為發音和日語的「Kadan」花壇很像,所以變成花壇鄉。同一個時候在屏東的茄苳脚,卻改成佳里的佳,冬天的冬,台語發音和原來一樣,但是漢字寫法不同。

茄苳樹的名字也很多,有人稱為重陽木、有人說紅桐、烏陽,泰雅族叫它Kavumin,排灣話叫Touru。它在11月時葉子會變紅;12月落葉並吐新葉芽;2月為花期;10月結果。茄苳樹也是一種保護土地的樹,它的根能深入土底,水土保持的效果很好。因為好種,好移植,長很快,能遮陽又不怕風,所以從日本時代起就是用來種在路邊和公園裏頭的綠化樹。台北市在1913年時,就已經種了不少。《月夜愁》的歌裡頭唱的三線路,尤其是現在的愛國西路,是漂亮約會的好地方,路上就種了不少的茄苳樹。因為茄苳樹很適合台灣的環境,不僅長得又大又高,而且壽命很長。台北市為了要蓋捷運、建小巨蛋都遇到砍伐百年茄苳樹的問題,在台灣常遇到要人保護的百年老樹,有許多都是茄苳樹,包括先前因為廣告而出名的金城武樹,也是茄苳樹。

可見台灣的茄冬樹很多,這些樹又高壯,壽命又常,所以相關的傳說也不少。我來和大家說兩個故事。

在日月潭的邵族的祖先原來是在高山上,因為追鹿仔來到日月潭。只是他們卻找不到路回去,他們在日月潭的一個島叫做Lalu,看到一株長很大,葉子茂密的茄苳樹,他們就在茄苳樹下發誓說:願意讓他們子孫永遠住在這個地方,希望子孫們就像茄苳樹葉那麼的多,年年萌新芽,茄苳樹若長一片新葉,即表示族裏又增加一名小孩;未來邵族就像茄苳樹一樣長樂高壯而且能夠延續長長久久。從此以後他們相信無所不能的祖靈就住在這棵茄苳樹上,保護他們。確實,後來邵族在日月潭開墾,發展到埔里一帶,人口也增加好幾萬人。

但是後來漢人也想爭取日月潭附近的土地,也來到水沙連區。雖然面對漢人攻擊,但邵族人在茄苳樹的保護下都打贏戰。漢人後來知道茄苳樹王的事情,就派人拿著斧頭去砍這棵樹,但是不管怎麼砍,第二天茄苳樹就又和原來一樣長得好好的。漢人後來夢到高人指點,若要將這棵茄苳樹砍死,要請出「撩牙精」。漢人本來不懂什麼是「撩牙精」,後來才想到應該就是鋸子,於是連忙派人用鋸子鋸倒了茄苳樹。為了讓這棵樹第二天不能恢復原狀,就用很大的銅丁釘住那些樹根,還用銅蓋將樹頭蓋起來。茄苳樹王被漢人破壞以後,邵族就遇到連續好幾年的災瘟,也有可能因為和漢人打仗,人數大幅減少,後來這些地方就被漢人佔據了。

住在阿里山的鄒族也有茄苳樹的故事。阿里山的神木很多,壽命最長的都是檜木,但是也有千年的茄苳巨木。鄒族人相信人類是由天神創造,很早的時候,天神來到玉山時,搖玉山上的楓仔樹,楓葉落下來變成人,這就是鄒族的祖先;然後,天神又去搖茄苳樹,茄苳樹葉落下來變漢人的祖先。所以在鄒族人的文化信仰裡,楓樹是好的,茄苳樹是惡的。後來茄苳樹就成為鄒族人說的「鬼樹」。他們會盡量不要靠近茄苳樹,若要出門打獵,戰爭時,夢到茄苳樹,他們的計畫就要延期或是取消。族人也不會在茄苳樹下休息,在野外看到茄苳樹避開,才不遇到「鬼」。

據說在日本時代,有兩位平地漢人看到這麼大的樹,想要砍它;沒想到當晚,兩人就夢見被一位老人罵。但是這兩個人不信邪,第二天就拿著斧頭和鋸子來到樹下,準備要砍這棵樹。沒想到樹上卻傳來小孩子的聲音,兩人抬頭一直看一直找,卻什麼也沒看到;接下來,他們又聽到樹上有女性在談話,嚇得兩人拔腿就跑。在阿里山的這棵茄苳巨木,有30多公尺高,樹圍8.6公尺,算是非常大的樹了。因為鬼樹的傳說,反而讓茄苳樹相較於阿里山上的其他樹木,保存的比較好。

漢人的民間信仰也有拜茄苳樹。許多地方會在很大的茄苳樹下蓋間廟,當地小孩也會認廟裡的茄苳樹公當「契父」。成人也會向樹王公求葉子做成平安符帶在體弱多病的小孩身上,保佑他們平安長大。臺南東山的茄苳樹公還能幫人治病,要採它的葉子或割它的樹皮回家當藥吃,需先擲爻經過樹公的同意。確實中醫也說,茄苳葉有很多療效,吃了可以退燒,幫助小孩轉大人,樹皮還可以治風濕和哮喘。

從茄苳焗雞到茄苳樹,和煮食有關的故事和知識非常多。


參考資料:

台灣大百科全書,茄苳樹王 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27176

陳玉峯〈茄苳三部曲〉一:茄苳(Bischofia javanica Blume)總說https://blog.xuite.net/hillwoodtw/wretch/169580235-%E3%80%88%E8%8C%84%E8%8B%B3%E4%B8%89%E9%83%A8%E6%9B%B2%E3%80%89%E4%B8%80%EF%BC%9A%E8%8C%84%E8%8B%B3%28Bischofia+javanica+Blume%29%E7%B8%BD%E8%AA%AA+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