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2, 2021

075 香蕉冰沒有香蕉


臺灣在日本時代,就有記載在臺北大稻埕有人賣冰。當時大稻埕的茶葉生意正好,來台灣做生意的英國人就發現臺灣夏天很熱,但是並沒有做冰的工廠。當時冰塊都是從日本運來的,價錢是日本的三倍,他認為若在台灣製冰應該可以賺大錢。所以在1896 年,他便與大稻埕最有名的茶商李春生合作,在大稻埕開一間製冰廠,他們做出的來的冰塊還賣到基隆、新竹地方。

為了和台灣製冰廠競爭,原先在從日本運冰塊到台灣賣的日本公司,也直接在新北市的中和開工廠製冰。但是以當時的冷藏的技術來說,冰塊不可能保存多久,所以賣冰塊就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才有競爭力,所以沒幾年以後,這家日本公司就增資,在臺北車站附近設廠。

按照記載,到了1911年的時候,在台北艋舺、大稻埕附近賣冰的人就有500多個。因為製冰工廠的競爭,冰的價錢越來越便宜,也讓吃冰的人越來越多。在那個年代,到每年四五月還沒真的很熱,生意比較差的時候,店家還會發優待券,讓人客用5錢就可以去冰店吃冰。那個時候基隆的製冰會社,就開發出水果口味的糖漿,可以加入冰裡。

現在去日本觀光吃清冰都用一個很美的玻璃碗或是玻璃杯裝,在日治時期的台灣,就有日本人在此設玻璃工廠,用他們的技術做出很美的,裝冰的碗。所以當時吃冰就有玻璃碗裝了。

其實中醫認為吃冰對身體不好,而且這並不是沒有科學根據,人身體的溫度若比較低,比較容易生病,尤其空氣比較冷的地方,也比較容易感冒。在日本時代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有提醒大家要學「文明飲冰」:第一,不要一次吃太多,太快,避免身體過寒,會肚子痛。第二,注意衛生,吃冰場所、和裝冰杯子是否清潔,最後一點就是,盡量不要吃有添加物的冰,因為冰裡有加香蕉油、荔枝水,一些化學的東西,吃多對身體不好。所以那個時候,就有人注意吃冰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香蕉油是早期做冰所需要的東西。那個時候製作剉冰就是將香蕉油與砂糖混水煮沸,冷卻後再冰凍,製成冰塊後用刀削機器刨碎。所以日治時代留下來的清冰,北部稱雪白冰,南部稱香蕉冰。不過,什麼是香蕉油呢?他是從香蕉提煉出來的化學東西,有一個香蕉、水梨,水果的香味,所以常加在食品裡頭。不過,現在工業或是油漆用也有較香蕉油,但是這和可以吃的香蕉油是不同的東西。

因為受到日本影響,台灣最初的剉冰是加紅豆,後來再加上台灣產的綠豆、花豆、芋頭,後來就開發出八寶冰。1960年代開始,冰店開始加入米苔目、粉粿與粉圓,豆花,這些都是台灣才有,很特別的配料。再來還有加水果,有做成蜜餞,也有新鮮的水果,一直到現在,芒果冰是外國人來台灣都會吃的冰。

1960年代台灣也開始有叭噗。雖然吃起來很像冰淇淋,但是叭噗冰和國外的冰淇淋的做法不一樣。冰淇淋是牛奶和雞蛋做的,尤其需要不少cream的油才做得成。但是叭噗的芋冰的原料中並沒有使用到任何的動物油或是植物油,反而是用勾芡的方式做出來的,就是加樹薯粉,番薯粉或者太白粉類的東西。煮的時候加粉主要是冰吃起來比較細。而且加粉的冰比較不會融化。因為冰淇淋用的材料要零下18度才會凝固,但是勾芡用的澱粉tiān-hún只要零下5度就會凝固,反過來說叭噗冰比較不會融化,這就是為什麼很熱的地方都看到叭噗冰,賣的人也不需要太特別的冰箱,但是冰不會融化。這種冰我自小都叫做芋冰,我猜叫作芋冰應該是因為用芋頭做的比較多,因為芋頭本身就有澱粉,所以不用再加太多其他的粉勾芡。叭噗冰的一種特別吃法是包在潤餅皮裡。在台灣不少觀光地點還可以看到,就是用潤餅皮裏頭包藕冰還加花生粉和香菜。

1970年代以後台灣冰的變化就越來越多。

在屏東有燒冷冰,下面是熱的甜湯,湯圓,芋圓或是其他的料,上面再放剉冰。店家的招牌還特別寫教人怎麼吃。不要先攪拌,要從旁邊下面舀起來吃,下面的湯圓先吃。這也有道理不然湯圓變硬梆梆,攪拌以後變成一大碗不熱的甜湯,就沒什麼特別的了。

原來水加糖和香蕉水的剉冰,後來也有人改良用,加牛奶下去冰,剉出來的冰更細,所以也叫做雪花冰,雪片冰。還有泡泡冰,是因為老闆常看到人客拿到剉冰就會先攪拌,他就想說不然把刨冰和配料先攪拌再拿給客人,因為年輕人很喜愛,還特別為這種冰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泡泡冰。

台灣糖廠的冰棒也很多人買,到底哪一個糖廠先開始做冰棒,並不太知道,但是原來糖廠的冰是要給員工吃的。但是後來因為糖廠轉型,各糖廠就開始開發出不同口味的冰棒。有傳統口味,但是也有加糯米,加鹹蛋黃,也有用兩塊餅包的冰淇淋,不同間糖廠賣的冰也不一樣。

最後來介紹小美冰淇淋的故事。原來現在還買得到的小美冰淇淋已經70幾歲了。1945年創辦的小美冰淇淋,可以說是台灣最老的,本土品牌冰淇淋。小美冰淇淋是由陳阿章和他的兄弟創立的。最早他和兄弟們在台北橋下賣剉冰,後來轉到台北市的東門開店。店名就叫小美行,美是因為台語發音的「水」,漢字寫作「美」,他們那個時候賣得最好的就是紅豆冰和綠豆冰。在那個時候,美軍還在台灣,他們吃的進口的冰淇淋和台灣冰都不一樣。陳家的人吃到美軍福利社拿出來的冰,就趕快研究,所以在1948年就做出台灣第一杯本土的香草冰淇淋,造成轟動。一直到1970年代開始小美冰淇淋賣得非常好,市面上差不多70%的冰都是他們家的,當時還是台灣一百大企業的一家。最風光的時候,是每間電影院要放映電影之前,都會先播放小美冰淇淋的廣告歌。陳阿章與兄弟們過世,小美冰淇淋陷入無人繼承的困境,再加上市場競爭,生意就變差了。後來1994年,換老闆,改作紅豆粉粿枝仔冰,讓小美這個牌子又紅回來,但是這個品牌後來又換了兩個老闆,這個牌子到現在都還有人要接手,讓我們還是可以買得到70年前就有,用黃色盒子奘的的小美冰淇淋。

台灣冰真有特色,上個月的新聞就說有一個新加坡工程師開發自動販賣機,賣台灣的冰,他先賣紅豆粉粿,現在賣得最好的是黑糖粉圓冰棒。其實台灣還有更特別的豬腳冰,麻油雞口味和其他很多很奇怪的冰,有些都是四五十年前就開發出來,但是一直到現在是吃的人應該就沒那麼多。


張 哲翰, 2020, 暑假來了,修學旅行要去哪?讓我們來一場清涼消暑的「臺灣尋冰」之旅吧!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a-bowl-of-shaved-ice/

劉宜叡, 2018 你吃的叭噗冰,秘訣在用澱粉勾芡這一味!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593123977

Skyscanner 2014抓住夏天的尾巴-古早味冰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