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10, 2021

為什麼《台灣人台灣事》的長者訪談如此少?



大部分《台灣人台灣事》的節目製作方式是先選定主題,蒐集和閱讀資料,然後彙整重點,找出主軸,寫稿,錄音+後製,然後上架。但是,訪談長者是一個相對成本較高的製作方式。找到受訪者就是一項工程,不過說來複雜,所以這部分先跳過。從約好受訪對象後,開始說好了,我做了哪些事?

1. 訪談前的準備

先試圖了解或者接觸,然後決定想知道的內容以及訪談重點/大綱。哪些能問?哪些受訪者願意回答?這部分很依賴彼此的信任。 

2. 訪談和錄音

為了讓受訪者能自在的談話,我會配合他們選擇的地點,所以並不會進錄音室,也不會拿麥克風。因為受訪對象是年長的庶民,一位八十歲的人看到麥克風,很難快速適應進入放心開講的情境。我試過面對面,也試過線上通話,各有利弊。前者需花上許多交通時間和費用,但是可以更快速的掌握到受訪者想表達的意思 後者是溝通上比較困難,尤其當受訪者年紀大,聽力、視力並不太好時,線上訪談效果並不好。此外,內容是否精彩豐富,相當仰賴受訪者的敘事能力。

3. 音質處理

訪談完後,真正的困難才開始。首先先處理音質 為了讓受訪者自在的談話,我不挑訪談地點,但缺點就是錄音品質差,修起來很費力。修完後先直接刪除閒聊或一定用不上的內容。

4. 讓受訪者講出清楚和完整的句子

除非受訪者思路清晰,而且口才很好,但這種人很難遇到,不然大部分的訪談需要重新剪輯,整理,若遇到不善言詞的人,例如,很多口頭禪,贅詞很多或者聲音忽大忽小,或者句子不完整,則要大量的修飾。

5. 編輯內容

雖然每個人都有故事,但不是錄完後製就能夠上架。除非名人訪談,不然不會有人想聽陌生人一兩小時的平常對話或者一般人的生命歷程。即使每個人都有精彩的故事和經驗,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說得好。所以我會先聽一兩次後再思考故事的主軸以及可傳遞的核心價值可能有哪些。然後重新編排訪談內容,留下節目中要撥放的內容,並決定先後順序。

6. 寫下敘事者的介紹和旁白

敘事者,也就是我,要說的內容要先寫下來。這些有部分是補充和介紹,例如受訪者的一些資料或者時代背景,但也有些是為理解訪談內容所需要的其他訊息,例如,地方或者產業介紹等等。另一部分的旁白。則是用來銜接訪談片段。

7. 錄旁白介紹和最後的處理

寫好後,我會自己念稿錄下,這部分音質還是需要先修改和調整。下一步再將剪下的訪談內容,和我自己的錄音整合在一起。最後再處理一次整個錄音的品質。

經過這個流程後,一到兩個小時的訪談大都只剩下15分鐘左右的音檔。訪談兩小時以上加上受訪者口才很好,才可能分成上下兩集的內容。 

還有另一件很重要的事,雖然並不是新聞報導,但是個人故事也不能隨意編寫。說書人可以選擇想傳遞的訊息,但是不能造假,也不能誤導,更不能造成傷害。針對以下兩個很重要的問題,我處理方式是:

1. 個資問題,故事中的第三人,鄰居XXX或者老闆OOO,除了知名人士,不然這些人的名字不會出現在節目中。受訪者也是匿名處理,所以故事中會有個代名或化名,陳桑,永和阿嬤等等。無論居住地點還是其他可能讓受訪者被辨識出的訊息,會再三考量後才放進故事裡。目前還未遇到願意公開自己姓名或身分的人。

2. 倫理問題,我確定這些內容播出後,無論對受訪者個人、家庭、所屬單位,或者任何第三方都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公眾人物另當別論。這也包括會先行判斷哪些資訊可以接露,哪些不適合,例如親子問題或者同事糾紛等敏感議題。

我沒有媒體背景或大眾傳播專業,以上是本人土法煉鋼的製作方式。

加上,我只能在工作和家庭照顧之外的閒暇時間來做這些事,所以進度龜速。過去幾個訪談錄音常常都在電腦裡躺上一個月,才能製作完成,然後上架。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是否有更有效率的方法來完成這些工作?若有人可以告訴我或給些建議會很感謝,畢竟這是我很想做的事。雖然耗時,但我很喜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