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2, 2021

084 洗身軀


五月五日要用青草水洗澡,坐月子的時候不能洗澡。到底哪一天洗澡?什麼時候洗?早上還是晚上?如何洗澡?用沖的,用泡的?都是有學問的。大家應該聽過古時候的人不太洗澡。那到底什麼時候台灣人開始每天洗澡?洗澡用具有什麼變化? 

日治時期時候有一個日本警察就在他的《台風雜記》寫到,台灣人不愛洗澡。他說台灣人洗澡都是用水潑一潑,手和臉擦一擦而已,所以身有異味。他還寫說,因為台灣人不愛洗澡,所以反而要勤勞的洗衣服,因為衣服很容易髒,她常常看到溪邊有人洗衣,而且還拿棍子打,但是若不洗澡只洗衣服,並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另外, 一本1921年出版的《台灣風俗誌》,也說台灣人是晚上吃飽以後洗澡,夏天每天,但是冬天一星期才一次,而且是臉盆透溫水,用臉巾差身體,雖然去公共浴場的人變多,但是只有男性,女性因為害羞不會去。

按照紀載,台灣在那個時候洗澡的方式很簡單,因為也沒有浴室。男性常在房間或廚房,拿臉盆裝水,並沒有脫衣,就用用濕毛巾擦身體。女生多在房間內,也是用濕毛巾擦身體,有時會使用腰桶。小孩則在大埕洗。但整體說來,大家不太常洗澡。

為什麼不太洗澡有很多原因。一個可能是台灣人認為脫衣服被風吹到對身體不好,就像說坐月子不可以洗澡洗頭的道理一樣,所以並不常洗澡。雖然日本人來以後,也開始教產婦可以用溫水擦身體,受過新式教育的婦女也不一定會遵守坐月子不能洗身體這項規定。過去嬰兒出生也是不洗,只用布擦乾淨,但是 從1930年代開始也用水洗。

另外一個原因是,日本人來台灣時,台灣人家裡是沒有浴室的。洗澡只擦身體,男生在廚房,女生在房間。尤其在房間洗怕將地面弄濕,那個年代也沒有地板,所以身體用擦地比較方便。還有人會到戶外洗,河邊,古井邊或樹下,也都是拿桶子提水,擦身體的地方。

沒浴室不洗澡的另一個原因是,牽水管,蓋浴室,是很複雜的工程。不管是要牽地下水還是自來水。而且自來水是日本人來才有,但是很少人家裡有,一直到日本人離開都還不到2成的台灣家庭有自來水,所以大家用的都是古井水或地下水。 

受日本人影響,1930年代開始台灣很有錢的人家裡也裝自來水的浴室,當然很少人有。按照當時日本人的調查,大部分的台灣人的浴室最多是在廚房旁邊或後面,差不多一坪的地方,用石頭水泥簡單隔起來,當作浴室。但還是自己從外面或者廚房提水進去洗澡。

台灣人後來比較常洗澡的習慣,和日本政府認真蓋公共浴場又推廣個人衛生有關。其實在日本人來以前台灣就有公用的浴室,像在艋舺這種比較熱鬧的地方都有公共浴場但是並沒衛生管理,而且只有男生會去。

台灣第一座公共浴場,是1905年11月由台灣婦人慈善會在北投所經營的舊公共浴場。1912年總督府為了推廣個人衛生,鼓勵台灣人洗澡,開始開設公共浴場,但是大部分都蓋在溫泉區,交通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洗溫泉像是去旅行遊玩,反而將身體洗淨不是那麼重要,而且洗溫泉要付錢,都是比較有錢的人才去。

後來為了讓更多人重視清潔衛生,日本政府將洗澡當作社會福利事業,在市區也開始開設公共浴場,又鼓勵民間自己經營。所以在市區裡去公共浴場洗澡很便宜,甚至有免費的浴場。另外也在學校和報紙開始宣傳洗身體和個人衛生的重要。雖然如此,台灣人一開始都認為公用的浴池很不衛生,又不習慣不穿衣服,要和一堆人一起洗。所以剛開始去的人不多,後來發現去那裏有熱水可以洗,去的人才漸漸變多。但是台灣人一開始不習慣要進水池浸泡時,要先將身體洗乾淨,所以浴場裏頭還會貼告示,叫大家不要在水池裡搓垢或者小便。後來大家才漸漸習慣先在外面把身體洗乾淨再入浴。

根據1938年底的統計,當時台灣各地已經有53座公共浴場,很多是在溫泉區北投、草山、礁溪,在台南的關子嶺,高雄的四重溪,台東知本,都有,但是裡外在市區也有,在學校、員工宿舍、糖廠和工廠都有設公共浴場,甚至還獎勵在鄉下設浴室,也鼓勵大家用風呂桶洗澡。因為這樣台灣人才漸漸習慣洗澡浸在水裡的洗澡方式

台灣人真的完全接受和學到日本人的習慣嗎?其實也沒有,雖然大家也都接受文明社會的衛生觀念,但是台灣人還是不習慣裸體和很多人一起洗澡的文化,所以公共浴場在台灣也很快就沒有了,並不向日本韓國至今還是那麼普遍。就像台灣的溫泉,裸湯也不多。但是除了裸體的文化比較難接受以外,泡溫泉也變成台灣人的一種娛樂活動,雖然民間的公共浴場消失但是溫泉倒沒有減少。

除了日本人蓋公共浴場,讓台灣人漸漸習慣洗澡,戰爭後洗身體的習慣有什變化?

其實因為戰爭的原因 所以戰後有自來水的家庭比戰爭前更少 雖然有蓋水庫牽水管 但是台灣的自來水一直到1950年代都還不到三成 不只鄉下房子沒有浴室 都市新蓋的公寓也沒有浴室 一開始大家還是靠公共浴場 鄉下還是使用井水多一直到 1970年代才將近一半的家庭有自來水 也差不多那個時候家裡有裝水管的浴室才變多 家家戶戶有自己的浴室廁所事1980年代以後的事情

台灣人用來洗澡的工具有改變嗎?

大家應該聽過臉盆、腳盆、水桶等等,這些桶子大小和高度都不太一樣;但是現在很少人聽過腰桶,在前面有說道早期女性在房間擦身體有時候會用到腰桶。腰桶比腳桶高,但是桶底也比較高,所以並不需要裝更多水,是女性月事來時,可以坐在上面洗下體或用來洗內褲的,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現在的浴室有蓮蓬頭。蓮花頭是很早就發明的東西,日本人在台北蓋的鐵路旅館裏頭就有裝蓮蓬頭chúi-soān-á-thâu。

現在人的浴間設備很齊全,有浴缸sé-e̍k-chô,水龍頭,熱水器…….但是台灣人洗澡的習慣改變多少?

陳修兀的研究說,在1980年代,也就是台灣已經差不多家家戶戶有浴室的時候,其實還是不少人無論夏天冬天都是用臉盆或腳盆裝水,舀出來洗。當然夏天還是比較多人蓮蓬頭洗澡,冬天比較多人用浴缸泡澡,但是真的用浴缸洗澡的人並不是很多,雖然那個時候不少家裡都有浴缸。一種說法是,在那個年代大家並不反對有一個浴缸,主要是用來儲水,因為常常停水。也有人不用臉盆而是用浴缸裝水,在舀出來洗。

後來1990年代流行一陣子三溫暖和按摩浴缸。這比較像是代表身分地位的設備;一方面很貴,另外一方面房子要夠大,才有地方可裝三溫暖或放一個大浴缸。但因為不是大家都常常泡澡,浴間裡的浴缸並不常用到,台灣的公寓面積又小,所以後來就變成只有淋浴的浴室,但是因為淋浴,又擔心地板濕會滑倒所以開始有乾濕分離這種作法。

除了浴間設備之外,用來清潔身體的用品有改變嗎?這部分應該變化最多。古時候有茶摳,就是茶籽磨一磨,然後壓成一整片,要用時捏一小塊用熱水沖,也有人放到鍋裡煮散,就有泡沫可以用來洗身體。洗頭髮就用黃目子n̂g-ba̍k-chí 也叫做無患子bû-hoān-chí。但是南部做茶工廠較少,所以茶摳比較少見, 黃目子不用花錢也撿得到,反而黃目子很普遍。因為一開始是用茶摳洗澡,後來出現肥皂,還有另外的稱呼「番仔茶摳」。 台灣自產的第一瓶沐浴乳是耐斯的澎澎香浴乳,1979年上市,並非很久以前的事。

最後的問題是,為什麼我們說「洗腳手臉」,明明應該是先洗臉才洗腳,有人知道為什麼台語這樣說嗎? 請來臉書和大家分享。 

參考資料

坂井洋,2018,泡在台灣:台灣溫泉的發展與泡澡行為之變遷。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沈佳姍,2009,臺灣日日新:阿祖ㄟ身體清潔五十年。台北:台灣書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