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 18, 2021

086 女扮男裝歌仔戲

不少人都看過楊麗花的歌仔戲,不知是否有人想過為什麼歌仔戲的演員都是女生?我最近才知道歌仔戲是正港的台灣本土戲劇,不是從中國傳過來的。台灣的歌仔戲是從哪裡來?又是怎麼來的? 我們今天來說歌仔戲。

根據記載,最早唱歌仔戲的人在宜蘭,是農民空閒時,一群人坐在一起唱的歌。就像其他地方的唸歌,他們在廟埕、樹下唱,被叫做「本地歌仔」。歌仔 後面還加一個「仔」是小的意思,小歌、小調。一開始是一個人唱,後來也有更多人對唱。逐漸村里就出現了一些專門唱唸「歌仔」的地方,稱為「歌仔館」。有人唱,有人教,所以就越傳越廣,會唱的人變多。後來開始有人跟著歌扮演裡頭的角色,再加上動作,再來為了表演,就開始有樂器伴奏和表演服裝。

但是本地歌仔的表演不是在舞台上;有一種叫「排場」是在固定地點演唱,另外一種叫「落地掃」是跟著廟會陣頭遊行的表演。落地掃也叫做土腳剉,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都在地板掃來掃去。剛開始是很簡單的小戲,衣服,曲調、妝扮、腳步手路都較為簡單。後來因為廟會常常邀請去演出,所以開始有歌仔陣,這差不多是日本時代1910年代左右的事。這些歌仔傳也學習其他戲劇的表演方式,音樂,服裝,身段,才變成台灣的歌仔戲。

歌仔戲團逐漸變多,和布袋戲一樣也就分為外台戲和內台戲。外台歌仔戲,也叫做野台歌仔戲,是演給神明看的,在廟會活動時,搭棚子在廟埕演出。內台戲就是在戲院內,或者在室外,但是要收門票,不是免費的。這種戲的就變成商業性的表演,也不一定一天就演完,有些像連續劇一樣,天天演的「連台本戲」。若有辦法每天演,每天有人付錢看,這表示當時已經很多人喜愛歌仔戲。

後來日本的「皇民化」政策開始禁止使用台灣話演戲,也要求劇團,無論是布袋戲或者歌仔戲演皇民戲,所以歌仔戲團也開始唱日本歌,穿和服、演日本戲。這個時候,因為開始使用西方音樂,有時還會穿西裝,所以對歌仔戲的表演有新的影響。尤其是烏撇仔戲,一直到現在都還有。為什麼叫烏撇仔戲?就是和正統的歌仔戲不一樣的表演。有一種說法,烏撇仔戲是從日語的西方歌戲劇Opera來的,因為戲裏頭會有西方音樂也會穿西裝。另一種說法是「烏撇仔」就是不照正本演出,亂來的意思。因為日治時期,台上演員演到一半看到警察來就會改用日語說和唱,所以很亂來。

這種為了可以繼續演歌仔戲又不會被警察抓的表演方式,在戰後變成新的歌仔戲的形式,和古冊戲不同,故事很活潑,甚至演員可以自己編,裡頭加許多校科的對話,也有很多俗語使用,穿的衣服也比較新式,有時演員還會唱流行歌,但受到許多觀眾喜愛,所以就外台戲就變成「日演古冊戲,夜演胡撇仔」的方式。

戰後內台和外台歌仔戲又開始演出,但是電影、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的出現,對歌仔戲帶來衝擊。1950 年代在這些新的媒體出現時,歌仔戲從舞台戲變成電影和電視劇這個過渡期間,有過一段電影舞台化和舞台電影化的時間,這是什麼意思?電影舞台化是因為電影越來越流行,所以歌仔戲的古冊戲也受影響。為了競爭,歌仔戲師傅去看電影,回來將電影的故事改作歌仔戲,變成和古冊戲不一樣的新劇。戲院宣傳廣告時會特別寫電影舞台化,有時會寫從哪一部電影改過的,有時候沒有,因為改過的戲和電影也不會完全一樣,但是這樣寫,大家就知道是新型的歌仔戲。

也有舞臺電影化的作法,這種表演方式現在還看得到,就是將一些比較難用唱的或者用演的地方用電影來表達,也就是在歌仔戲裏頭加上影片。台南光興社歌劇團,在1950年代用這種新的方式表演大受歡迎,曾在台北(1954)連續四個月在四間歌仔戲院演出。

歌仔戲後來也錄唱片,在廣播電台唱。第一齣電影歌仔戲,也是台灣第一齣說台語的電影,是1956年的《薛Sih平貴與王寶釧》,這部電影一出來就造成轟動,電影票的收入是拍片成本的三倍多,所以那一年很多人開始拍台語片,不少是歌仔戲。一直到1965年這十年內,台灣拍了差不多百餘部的電影歌仔戲。

接下來就是電視歌仔戲,1962年王明山在台是製作的《陳三五娘》是第一齣。但是因為這齣只演三天就結束,大家沒有什麼印象,很多人記得的是同一年也是在台視廖瓊枝與何鳳珠演的《雷峰塔》。廖瓊枝後來開始在學校和大學教歌仔戲,一直到現在,對歌仔戲傳承的貢獻很大。外台戲,電視歌仔戲沒了以後,歌仔戲變成在學校裏頭教的一種表演藝術,台灣戲曲學院就有歌仔戲系。而且現在要看歌仔戲變成是要進去國家戲劇廳才看得到。 

另外一個問題是,小時候看的電視歌仔戲,都是女生在演,楊麗花從頭到尾都演男生,葉青,孫翠鳳都是,而且演男生都比演女生的演員有名,為什麼歌仔戲演員都是女生?

原本在宜蘭的在地歌仔和歌仔陣,在滾歌仔的人,都是男生,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女性不可拋頭露面,更不要說演戲了。後來女演員越來越多,是和商業性演出以及職業歌仔戲班的出現有關。1928年內台戲出現時,嘉義市就有一團「嘉興社女優團」,整團都是女演員,因為看戲的人覺得很新奇。後來女演員變多,並不只是觀眾愛看女生,主要是因為戲班找演員比較方便。

過去不管是演什麼戲,演員都被看不起,比較好的家庭不會讓小孩去當演員。但是歌仔戲正紅的時候,需要很多演員,這些人從哪裡來?一種是缺錢的人,他們可以先向戲班借錢,免利息,但是要參加演出不拿薪水,一直到這筆錢還清;若要先走,就要先將錢還完才可以。

另外一種就是家裡經濟不好送小孩去學戲。人說:「父母無聲勢,送子去學戲。」因為戲班會拿錢給小孩的父母,這算是綁戲。綁戲就是簽一個契約,戲班付錢給小孩的父母,時間到才讓這些小孩離開。這種方式比較能夠培養演員,因為從小學,而且他們在戲班的時間比較長。但是都是綁戲,兒子女兒卻不同。一般父母都會需要兒子回家,所以綁給戲班的時間有限,但是女兒常常是買斷的方式,就是送給戲班當養女,不再接回家。因為是綁一輩子,所以女孩綁戲的價錢比男孩高。

對戲班來說,演員當然是越穩定越好,一方面是因為訓練需要時間,常訓練新人成本很高,另一方面,歌仔戲流行時,怕競爭,怕別的戲班來將好的演員搶走。所以像女孩綁戲,變成養女是一種好的方法,因為演員變成家屬、家人,不但不用付薪水,而且也不會跑走,戲班也願意專心培養他們。收養女是一個方式,戲班的團長取好多個老婆,有部份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就是讓戲班大部分的人都變成一家人。因為這樣,歌仔戲班的女性就越來越多,歌仔戲團也開始想辦法讓女性表演不同的角色,讓這些演員可以發揮。最近也有全男性的歌仔戲團,新聲劇坊,這也是一個很趣的嘗試。


林永昌,2009,台灣歌仔戲發展進程中電影舞台化與舞臺電影化的演出風潮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https://taiwaneseopera.ncfta.gov.tw/home/zh-tw

台灣民俗文化工作室http://www.folktw.com.tw/drama.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