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 25, 2021

129 古早人吃海產


台灣是一個海島,台灣人愛吃海鮮是應該的。海產店四處都是,尤其是港口附近。辦桌宴客的時候,要有高級海鮮才算是彭湃。台灣人不是現在才對海鮮如此有興趣,烏魚子、魚翅這些食物已經有二三百年以上的歷史。但是你是否知道在兩百年前的台灣,進口的海鮮卻比出口的多很多?為什麼會這樣?古早人是吃什麼海產?今天來說古早海產進出口的故事。

十七世記,荷蘭人來到台灣時,台灣是一個出口漁和海鮮的地方。荷蘭人特別有記載到烏魚子,他們寫說這是紅色的魚卵,有一層厚厚的膜,用鹽醃製後,中國人很喜歡吃。那個時候烏魚和烏魚子是台灣重要的產物,每年冬天捕的烏魚有將近100萬斤,那時荷蘭人收十分之一的稅金,所以是相當可觀的收入。日本人後來也發現台灣的烏魚子很好吃,日治時期還特別請日本專家來研究怎麼增加台灣的烏魚子產量,也將日本處理魚卵的技術傳來台灣。

除了烏魚,烏魚子,在十八世紀時台灣出口的海鮮已經有很多種,蚵乾,蝦米,魚翅,都有。主要是賣到中國,但是台灣南部和北部出口的量和魚不太一樣。南臺灣出口量較北部多,主要是烏魚和鯊魚,尤其是烏魚子和魚翅,鯊魚肚也有出口。北部出口較多的是鹹魚和石花菜。你們是不是覺得很奇怪,十八世紀的出口紀錄就有石花菜?在日本人還沒統治台灣的時候,台灣就已經出口石花菜。石花菜是生長在東北海岸的大型海藻,和其他海藻一樣可以做菜燕,日本人叫做寒天。台灣海女的一大收入就是採石花。日本時代琉球的人也來基隆附近採石花菜,那時採石花菜還要有證照。

剛剛說的是十八世紀台灣出口的海產,但是後來進口的海產卻逐漸增加,特別是大小隻蝦乾,鹽魚和烏賊最多,差不多占八成,其他兩成是比較高級的海產,像干貝、海蔘、魷魚、鮑魚。有從中國來的,也有從南洋和日本運進來的,不多久進口的海產量就比出口的量更多,一直到日本政府初期都是如此,為什麼這樣? 台灣四面都是海,為什麼還需要大量進口海產?

原因有很多,按照林玉茹的研究,一個原因是台灣人經濟變好,高級海產吃得越來越多,所以和台灣的消費習慣變化有關。

兩百年前台灣人吃什麼魚和海鮮?你猜得到嗎?台灣人吃最多的是鹹魚。你若以為窮人才吃鹹魚那就不對了,按照資料看來,雖然窮人吃鹹魚,但是有錢人也吃很多鹹魚。窮人有可能是因為買不起豬肉,鹹魚可以補充動物性的蛋白質,但是有錢人家裏留下來的帳簿,也看得到他們買的東西裏,鹹魚也不少。這有可能和台灣人吃重鹹有關係,像同樣那個時候的澎湖人就沒吃那麼多鹹魚,他們都吃活魚。但是另外一個原因是鹹魚比較好保存,比較容易買到。台灣鹹魚的銷量很大,甚至後來鹹魚還用來養豬,因為用蕃薯藤和廚餘去煮的豬菜沒蛋白質,最早在桃園養豬的人就會加一點鹹魚或是魚塘在豬菜裡一起煮。

當然有錢的人,也吃鹹魚、魚乾、蝦乾,但是他們確實也比較有機會吃到活的魚。因為魚要運送比較困難,住在海港附近的人,過去都市都是在港口附近,所以住在那裏的人比較能買得到活的魚。比較起來南部的抓魚比較多,所以也比較容易吃得到。

在那個時候過年送禮 就會送烏魚子、魚乾或者比較貴的魚,像土魠魚或者香魚 (傑阿)。後來又因為台灣北部開始做茶,賣茶到國外,經濟變好,鹹魚和海產的進口也增加。台灣人對於海產料理就更講究,請客吃的山珍海味說的海味就是一些很高級的海產,像海蔘、墨魚變多,鮑魚、干貝也變成請客的料理;光魚翅就有七八種的煮法。過去拜拜和請人客一定要有的油飯,一定要加蝦米和魷魚。那時許多作家寫的作品裏頭都寫到台北的傑仔魚和台南的虱目魚。連橫也在書裡寫過一項台南料理叫做菊花魚,不是現在吃得到的炸出來項一朵花的魚,是煮湯的。菊花魚就是土魠魚切薄片,湯滾時,魚和菊花一起放入湯裡,因為加了菊花所以叫做菊花魚。 

除了台灣人很愛吃海產,吃到需要進口之外,還有漁業生產和加工的原因。

過去有人說台灣因為捕魚和漁業技術落伍所以產量不夠自己吃,還需要進口。但是林玉如說其實 1880年的海關報告就寫到台灣漁業的技術已經和歐洲一樣,並沒有比較差。但是台灣產量不足的原因和稅金和作業的限制有關係。

台灣從鄭成功時代開始就課魚稅,而且是魚網,漁船和港口都課稅,為了控制大家不能隨便抓魚,還特別發烏魚旗兼課稅。所以在台灣捕魚的稅金很重, 清朝官員來台灣以後並沒有改變,但是中國的漁船並沒有課稅,所以台灣魚業變成無法競爭,也造成捕魚比務農的收入更差。 

另外一個原因是台灣抓魚的地方是在南部和東北海岸。但是因為海岸不同,水產也不同,包括捕魚的方法也不一樣。像在蘇澳到基隆的東北部沿海,因為屋海水經過靖魚(hue-hui)和旗魚較多,石花菜主要也在這裡。但是從5-10月卻沒有魚捕,所以抓魚的人還要做其他工作。烏魚和鯊魚在南部,但是像嘉義和台南夏天風浪大,也無法出船,所以也不是全年東都可以抓魚。日本時代初期,大部人的漁業人口都集中在嘉義沿海往南一直到打狗,但是這些人也都不是全年捕魚,另外是南部有養漁的魚塭,所以他們無法出海捕魚是 經營魚塭。

因為氣候和地形無法全年捕魚,那時還有保存和加工技術的困難。台灣因為天氣較熱,還沒有冷凍技術時,魚只能曬太陽或鹽醃,所以活魚很少見。加工的方式是大隻魚切一塊一塊煮熟曬乾,也有用比較多鹽醃過,再曬乾,還有一種是用鹽水煮過再乾燥,但是無論哪一種方法,多少都會用到要鹽。台灣本來就有產鹽,但是產量本來就不夠,還有管制所以要拿來醃鹹魚就更困韓。另外是台灣的的鹽埕大多在南部,所以北部的鹽不夠可以醃魚,所以也會從中國運鹽過來,就算抓到很多魚,也很難保存。這也是為什麼南部海產出口比北部多,除了抓魚的人更多,也因為南部要取得鹽比較容易。那南部的魚送去北部不是就不用進口鹹魚?那個時候陸上運輸很不方便,若走海路,會有一個大問題,就是沿海海賊很多,很危險,所以不僅魚很少運到北部,台灣南北的生意其實不多,反而和中國的生意往來較多。

最後有一個原因是,當時國際貿易也已經有它的規模,所以分工也很清楚,像澎湖因為務農比較困難,所以會拿海產和台灣本島交換農產品。在1898年的時,日本主要生產鮑魚、魷魚、海蔘、干貝;南洋和新加坡主要賣魚翅、淡菜khóng-tshiok-ham和魚脯,接下來日本時代的蝦米,因為價格的關係,就已經大量從中南半島進口。所以在十八十九世紀的台灣人吃很多進口的海鮮。

今天的內容主要是參考林玉茹的研究。 

林玉茹,2018,進口導向: 十九世紀台灣海產的生產與消費,《台灣史研究》,25 (1): 39-1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