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 08, 2022

148 咱來去踅夜市


現在超市,大賣場越來越多,會去菜市場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少。過去市場不只是買東西,晚上的市場也是娛樂消遣的地方。台灣擺攤的市集是怎麼變化?我今天來說牛墟、菜市場和夜市(商展)的發展。

古時候要物品買賣或交易都發生在人潮聚集的地方。古早的台灣有定期買賣的地方叫做牛墟,主要就是買賣牛的地方。在日本時代全台灣有84處牛墟。牛墟有固定的交易日子,像北港的牛墟是一旬中見3,6,9就有市集,善化牛墟則是248才有買賣。什麼不賣?為什麼大的市集主要賣牛?我猜應該跟過去牛不是很多,而且是生財器具有關,所以牛的買賣是一件很特別的事情。要買一隻牛要寫契約,每一隻牛都要用熱鑄鐵在身體上做記號。要買牛的人除了用眼睛看,可以牽著牛試走,讓牛試拖車,試犁田,滿意才開始講價。若買賣成功,賣方還會特別替牛結新繩,掛紅彩。而且舉辦牛墟的地方還會課稅,用這些錢去設免費的義塾。早期台灣稻米生產主要在嘉南平原,所以這地方有很多牛墟。除了賣牛之外,牛墟也賣雞鴨蔬果,賣其他務農需要的工具。過去牛墟不僅是市場也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換訊息的地方。

菜市場和牛墟不一樣,比較小,賣的東西都比較少,而且主要是賣吃的。日本政府來了以後認為路邊的菜攤、肉攤的衛生不好,而且有礙觀瞻,還會阻礙交通,所以開始規劃公有市場。台灣第一座政府規劃的菜市場就是1908年設在西門町 我在51集介紹冰箱的時,曾說過在這個市場設有台灣第一座大型的冷藏設備,買完菜可以先將東西寄放在這裡的冰箱,需要的時候,還有人會特別送到家裡。這個市場在特別的節日還會開到晚上。這個市場越做越大,後來公有市場一直開設,戰爭前全台灣就已經有2000多個私有和公有市場。

日本時代設的公有市場,一開始設定的對象是住在台灣城市裡的日本人。若是鄉下,大家不會特別跑到菜市場買菜,太遠也太麻煩。日本人的習慣是家庭主府下午時候才會將家裡整理好,才有時間到市場買菜。所以公有市場是中午以後才開始營業,三四點的時候人最多,一直到五六點要吃飯的時候才收攤。那時就算住在城中的台灣女性還是和出來外面沿路賣的菜攤買菜,因為那時大家小孩生得多,女性難出門。反而會去公有市場買菜的都是男性人,不過這些人並也不多。當時的公有市場除了日本女性,大部分的顧客都是負責軍隊伙食的人。

戰後,國民政府開始整頓私有市場,增加公有市場,所以菜市場的數量快速增加。那個時候男性去市場買菜卻也逐漸減少,台灣的女性也開始上菜市場,菜市場擺攤的時間逐漸調成大早。1970年代是菜市場生意最興盛的時期,後來1980年代的百貨公司開始也賣吃的,超級市場開始開,大家對漸漸對菜市場的要求變高。那時日本時期蓋的菜市場也老了,攤販開始擺到外頭,不少老舊市場開始翻新,改成多層樓的建築,樓上還有菜市場的辦公室,社區活動中心…不過花錢整理市場,並沒有讓菜市場的生意變好,大家生活習慣改變,有時間去逛菜市場買菜的人變少了。

同樣在1980年代開始有了黃昏市場。黃昏市場還有個名稱叫垃圾市場,因為一般人認為是賣早上市場剩下的東西。不過上班女性變多,黃昏市場也越來越多,因為她們下班才有辦法到市場來買東西。黃昏市場裏頭生鮮菜肉比較少,反而煮好的熟食較多,因為這些對職業女性來說買回家就當晚餐。 

台灣有早市、有黃昏市場也有晚上的夜市。台灣的夜市在日治時期就有紀載,那時台北就有兩個地方的夜市比較有名。一個是在大稻埕,從霞海城隍廟,旁邊的菜市場,一直到那時還是公園的圓環,這附近晚上還是很多人出入,所以圓環旁賣水果,賣東西的攤子也越來越多。日本警察一開始還會將圓環邊的攤販驅離,不過因為太多趕也趕不完,後來大家都知道晚上可以來這個地方逛夜市。台北另外一個夜市是艋舺龍山寺前面,晚上也有人在那裡,所以攤子就越擺越多,一直到戰爭以後,這個地方的夜市也越來越大。

台北有夜市,台南也有在日本時代就有夜市,在現在赤崁樓附近有不少間廟,旁邊是廣安宮,不多遠有大天后宮和武廟,這些廟旁都有很多賣吃的攤子,最出名的就是「石舂臼」,這個地方古早是米街,也就是賣米的地方,現在改叫做新美街。早期碾米廠都是用舂臼在碾米,讓稻米脫殼,這條街因為是開米店的街,所以街上有許多舂臼,才叫做石舂臼,過去這裡是很熱鬧的市場。一直到現在台南很多賣吃的店還特別寫石舂臼,就是因為這個地方的名字。

台南還有一個全省出名,古早就有的夜市叫做Sakariba(沙卡里巴),這是從日語來的,意思就是很多人聚集,熱鬧的地方。Sakariba是在中正路、友愛街、海安路這裡。過去這裡是養虱目魚的魚塭,後來日本人將這些魚塭填平,還將賣吃的攤子集中在這裡,將這個地方稱為沙卡里巴,這裡有賣吃的,有表演的,有賣東西的,夏天晚上還會舉辦納涼大會。戰後這個地方有一段時間改叫做康樂市場。後來台南紡織工業開始發展,到沙卡里巴路邊賣衣服的變多,漸漸這個地方變成服飾的批發市場。

很多人將定期的夜市稱為商展,因為過去晚上大家會去逛的地方除了賣吃的,還會賣其他東西,而且賣東西還要有表演,人才會來買,所以打拳頭賣膏藥不少,也有賣東西還有康樂隊表演的。在141集說到藝霞歌舞團的時候,說到味全公司原本他們也在商展賣,後來才想到可以跟歌舞團進到戲院賣。

商展的展不是只有拿出來賣的意思,商展真正是讓很多老闆用較低的成本做實驗的地方,試新的產品是否有客人會買?是新的經營方式是否會賺錢?所以在商展常會看到新出來的產品,吃到新的料理。台灣有不少中小企業都是從夜市起家的。賣吃的最多,孫東寶夜市牛排,鬍鬚張的魯肉飯本來都是在夜市路邊攤在賣,鼎泰豐也是。不過還有不是賣吃的金興發,原本是在夜市裡頭擺攤的。有段時間台灣輕工業的產品,都會先在夜市賣,除了衣服之外,還有雨傘、玩具,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都會在夜市看到。

台灣夜市和別的東南亞或者中國的夜市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不少攤子是流動性的。在台北市裡,在固定的夜市有固定攤位的老闆很少。擺攤的老闆每天會到不同所在擺,一星期一輪。不過是怎麼輪?要去哪裡擺?余舜德的研究發現,其實在台北是不少人是跟團,看團主的安排。在城市裡晚上要擺攤,政府要管,警察會取締,旁邊住家的人會抗議,還有黑社會會跑來,擺攤的人也會起衝突,所以這個團主就要有能力處理這些所有的事情。一開始的時是私團,主要是要有關係,同鄉或者認識才能加入,這種私團的人較少,會跑全省。後來台北市出現一種公團,大家只要交錢的人都能參加叫做公團。在台北的公團,每晚會收服務費。負責的團主會用這些錢,來解決黑白兩道的各種問題,除了應付警察、民意代表、黑社會以外,他們負責找夜市的地點,去喬攤位,就是攤後面若是店面或是住家也需要這些人的同意才可以排在哪裡,還會用這些錢請人來打掃,指揮交通。聽說台北的第一個公團是一個記者在1987年組的,他人脈很廣,辦得很好,後來加入的攤子越來越多,跟著他的有1500攤子。

不過這種公團不是四處都有,夜市性質不同,各地方的夜市也不一樣。在台南這種公團就很少見。台南夜市攤販不用自己組織,是廟宇的人會負責。廟宇做的工作就像台北的團主差不多。只要廟埕附近聚集的人數夠多,廟的人會主動開始組織夜市,就像他們辦像廟會。廟方會提供水電,畫攤位,去和地方主管警察協調,讓這些攤子可以賣東西。 

後來夜市賣的東西也跟著時代在改變,賣吃的,變賣衣服的;流動的攤子改成是店面。不過大家買東西的方式改變,線上買賣變多,逛夜市的人也減少。大型的觀光夜市也受到疫情的影響,接下來台灣的夜市也變成什麼款?


吳鄭重(1997)〈「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47-99。

余舜德、周耿生,2004,〈台灣夜市市場系統的發展:以台北都會區及台南縣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資料彙編》,18:1-4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