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01, 2022

154 亭仔跤為何如此多?


下雨的時候,走在路上看到亭仔跤,我都會走進入裏頭避雨。不過很常遇到走不到幾步又要走到外面來,因為被東西擋住走不過去。亭仔跤是不少人認為最難走的地方,不過台灣有很多亭仔跤。亭仔跤怎麼來?又是如何發展變成現在這樣?今天節目來說亭仔跤的故事。

亭仔跤或者涼亭仔跤是不少地方都有的一種建築方式。亭仔跤最早有可能是像一間房子的大門多出一塊可以遮陽、遮雨的地方。古時候的矮房子也會在外邊沿著旁邊留一條有屋頂的通路。若是大間寺廟也會有走馬廊,若是開店也有人會搭帆布遮太陽。這些都和亭仔跤的功能差不多。

亭仔跤不是台灣才有,其他國家也有,不過台灣特別多。在清國的時代和日本時代大部分都稱為亭仔跤,二次大戰之後才漸漸有人說是騎樓。這兩個詞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意思。騎樓是兩樓以上的房子,一樓前面留一塊空地,才叫做騎樓,騎的意思就是二樓騎在一樓的通路上。所以若是一層樓的矮房是亭仔跤,不會叫做騎樓。

這種房子外又多一個有屋頂,不過是開放式的空間,到底怎麼來,有很多說法。比較常被引用的是一個日本建築學者藤森照信Terunobu Fujimori的說法。 他說這種開方式的走廊是英國人在印度時,因為天氣太熱,為了不曬到太陽,又可以吹到風,才發展出來的建築方式。這是一個半室外的生活空間,一般是用來欣賞戶外風景,休閒遊樂、聚會的地方,也象徵著殖民者有較高級的生活品質。這種蓋在屋外的走廊從印度流行到南洋,在南洋變成是許多華僑賺錢後蓋洋式房子參考的對象。也因為如此,這些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等,有亭仔跤的地區都是華僑較多的地方。這樣的建築後來也傳到中國廣州、福建、廈門,也傳回來台灣。

不過亭仔跤不只是流行建築而以,像一開始所說的,入門的地方搭屋頂或者店面搭帆布和氣候、環境有關係,主要是為了遮雨遮太陽。台灣常會突然下大雨,有一個可以避雨的地方對走在路上的人方便很多。若是店面,也不怕雨水跑進店裡或者貨物讓淋到雨,或者太陽太大時,曬到店裡頭來。台灣現在重建過的老街,有很多有二樓,有時也會有一個夾層,是不少商店用來存貨的地方,夾層樓在向外的亭仔跤的地方會開一個小窗子。所以這亭仔跤可以讓夾層有光線也通風。還有一個用途是二樓還是會退回一點,留一個妝台Hi-a-shi的地方,在廟會迎神或者喪喜事遊行的時候,在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很清楚。所以亭仔跤對住家、商店還是路上的行人來說都有它的功能。

台灣的亭仔跤至少有200年以上的歷史,不僅很多而且還都長得不一樣,因為蓋的年代不一樣。最簡單的是只有多蓋一片屋頂出來或者房子縮進去留一個有屋頂的通道。這種叫做步口型,步口就是一步兩步那個步。步口還可以立柱子。軒亭式就是不是從房子伸一片屋頂出來,而是獨立的,屋頂就像涼亭,所以才叫做亭仔跤。上面又蓋二樓變成騎樓是更後來的事了。

亭仔跤有很多種,有蓋平的,有蓋像涼亭尖的屋頂,有立柱子,沒立柱子的,有的蓋比較寬,有的比較窄,看起來有的蓋法比較簡單和比較複雜,不過李乾朗說,在台灣在同一個時間內就有不同的蓋法,很難說是從哪一種演變成哪一種。其實不同型的亭仔跤,主要是因為蓋的地方和用途不同。他說若看臺灣現在還留下的老街,可以看出只留一片屋頂的步口式,不管是有柱子還是沒有的街道,亭仔跤都比較窄,不到一米,都是店面比較少,甚至只有住家的街道。而這些大多在城市的外圍。若是比較熱鬧的商店街亭仔跤就會做得比較寬。

還有比較特別的是,靠海的城鎮會有「不見天」put-kiàn-thian的街道。我原來不知道這個字怎麼念,所以去找辭典,很有趣的是在1932年的台日大辭典裡頭這個字put-kiàn-thian有兩個意思,一個就帳篷,和涼亭有關係,另外一個是一種動物,是住在地下的地鼠,也叫做不見天。

不見天的街道就是有蓋屋頂的街道。在大清年代就有。那時的街路很窄,兩邊的房子就可以共用一個沒有和房子黏在一起,獨立的亭仔跤,整條路蓋起來,所以叫做不見天。那時鹿港的不見天街很長也很出名,過去主要是五福街,現在的中山路。很可惜的是日本時代為了衛生問題和方便管理就將涼亭仔拆掉了,現在只有在博物館和書上還看得到那時的照片。

這種不見天的商店街在淡水,朴子等靠海的城鎮都有,因為夏天很熱,雨又大,冬天是乾冷,風很大,沙也很多,所以會搭涼亭仔蓋起來。蓋起來是沒有風了,不過若下雨,水要留到哪裡去?鹿港的不見天街的亭仔跤會蓋得比店面的房子高差不多兩尺。若下雨,雨水是流到兩邊房子的屋頂,才又從房子原本的排水道流出來。因為亭仔跤比較高一點,所以可以通風。有的不見天街為了通風還會開天窗,這些天窗有的是做死的,也有做活的,可以打開的,天氣好的時候會打開,下雨時再拉起來。

台灣為什麼有這麼多亭仔跤?這和政府規定有關,不同時代的政府都有鼓勵留亭仔跤。最早有記載的是1886 年,劉銘傳開發臺北城的時候,在西門街及石坊街要蓋市街,那時就要求,私人土地要蓋房子時要留兩米以上的亭仔腳。那時雖然有要求要蓋亭仔跤,不過沒說是要給別人行走,所以那時的店面都將亭仔跤當成是排放商品或者拉客人的地方。當然也可以讓路上的人躲雨。不過這個規定影響不大,因為沒人管理。

台灣市街的亭仔跤很早就很難行走,所以30年後,日本政府正式規定要留給行人走的通路,也開始派警察取締隨便把東西堆在亭仔跤的店面和居家。後來總督府還訂了「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有特別規定亭仔跤的規格,各地方城市也自己有規定,不過至少都有3米半到4米的寬。後來因為是私有地讓出來給大家使用,又有警察來干涉,不少人抗議,所以日本政府又讓這當作亭仔跤的通路和坪數,都不列入這塊地或是建物的坪數裏頭。這算是台灣建蔽率kiàn-pè-lu̍t的起源。因為有這些規定所以在城鎮裡頭的房子都有亭仔跤。

戰後,1960年代的都市計畫法,也有差不多的規定。為了讓街道有足夠的寬度,政府要求在商業區要有亭仔跤,不然就是房子要往內縮,蓋在比較後面,這樣街道才符合所需的寬度,人和車才有足夠的空間。當然沒人會把房子蓋縮進去,只要一樓留亭仔跤,二樓以上就有多了亭仔跤這塊面積,這對地主來說比較有利,對政府來說,也不用自己設人行道,所以大家都高興。這也造成台灣的亭仔跤很多。

不過到了1980年代都市計畫專家又認為這樣讓城市裡變成每一棟建築物看起來都一樣,若有別的目的要蓋成別的樣子就沒辦法。所以除了建蔽率,後來就出現iông-chek-lu̍t容積率,因此亭仔跤才又慢慢減少。無論是建蔽率或者容積率都是規定一塊土地上可以蓋的建築物可以多大和多高,以防地主將整塊土地蓋滿,讓蓋好的房子可通風,有適當的光線。不過政府要求不高,所以台灣很多房子不僅通風不好,光線也不夠。不過這是另外一個問題

亭仔跤到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一開始說的行走問題。常在新聞裡看到,有擺在亭仔跤的攤子被開罰單,屋主不服又告到法院去,認為土地是私人的為什麼要留給大家走。其實一樓亭仔跤的所有權是誰的並不固定,有的是一樓屋主的,有的亭仔跤的所有權是整棟每一戶共同持有,還有一整排房子的所有權人共有。按照法律規定,雖然所有權人可以利用亭仔跤,不過原則上是不可以擋到行人,因為亭仔跤坪數算法不一樣。


李乾朗,台灣街屋的亭仔腳與騎樓https://kjmu.org.tw/%E5%8F%B0%E7%81%A3%E8%A1%97%E5%B1%8B%E4%BA%AD%E4%BB%94%E8%85%B3%E9%A8%8E%E6%A8%931/

張依依,2017,台灣騎樓街區的興衰與保存芻議《人文社會學報》,17: 135-166。

王鼎棫,2021,騎樓是你家的還是大家的?這裡是城市脈動的所在,卻也是行人最難走的路https://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51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