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 18, 2022

157 番薯如何來到台灣


我們現在日常的食物有不少是外來種,連代表台灣的番薯也是。番薯是如何到台灣?又如何變作代表台灣的食物?今天我來說番薯的故事。 

番薯從哪來?現在能夠確定的是番薯是從中南美洲來的!在祕魯,曾發現一萬年以上的番薯塊根。歐洲人在15世紀去到中美洲才認識番薯,帶回去歐洲,後來也變成是船上的食物。

不過太平洋中央的Polinesia也很早就有番薯,若番薯原本是長在中南美洲, 又如何從美洲來到這?這個問題有很多學者在研究。不過問題的重點不是番薯,大家想要知道的是住在兩邊的人是否很早以前就有接觸過?番薯只不過是一項可能的證據。到現在有一派認為兩邊的原住民很早以前就有交流,像

南美洲原住民的語言Quechua叫番薯為cumara,這和Polinesia說的番薯kumara很像。若兩邊的人沒交流過,這種事情發生的機會很小。其實也有人在研究Quechua這個語言的很多詞彙和東亞,尤其中國福建、廣東的語言很像。現在研究的技術進步,番薯也可以驗DNA,也有研究發現其實這兩個地方的番薯很早以前就已經分家。因此另外一派學者的說法是,番薯比人類更早就到達太平洋的島嶼,不是人類將番薯帶過去的,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番薯才會來到太平洋的小島。至今科學家還沒有定論。

若不先管前面這一段旅行,到底番薯是怎麼繞地球一大圈來到太平洋這邊,只問說番薯是怎麼來到台灣?問題就比較簡單,有不少說法。關於台灣番薯的紀載不少,第一份資料就是陳第的〈東番記〉。陳第是個文人也是個旅行家,在1603年來到當時被稱為「東番」的台灣,文中就有寫到番薯。所以至少在400年前台灣就有番薯了。差不多同樣那個時候,荷蘭人在《熱蘭遮城日誌》也有寫到臺灣番薯的生產、運輸和食用,這表示更早以前台灣就有番薯。所以台灣的番薯不是鄭成功帶來的,他來到台灣就曾從民間募番薯當作軍糧,也讓軍隊種不少番薯。番薯也不是十六世紀林阿鳳和林道乾這些海賊從中國帶來的。

現在對於番薯如何來台灣的討論裡有不同的故事。

第一是番薯原住民交流傳入台灣。歐洲人都還沒到太平洋的島嶼時,當地就有番薯,台灣原住民與他們同樣屬於南島語族,是否有可能番薯是從那裏來台灣?這個說法可以從其他的物種,像小米、芋頭來證明,它們從菲律賓、經過台灣東南海岸到琉球日本,並沒經過西方人和中國人就已經傳到台灣和附近的島嶼。只不過早期的紀載裡,台灣原住民主要吃芋頭和小米,番薯和玉米這兩項比較少看到,就算那時就有番薯,也不是主要的食物。

第二個可能就是西班牙人帶來的。不過西班牙人去到菲律賓,番薯是受到管制,不是可以自由買賣和出口,所以西班牙人應該是不會想將番薯帶到不是自己的殖民地,台灣,來種。唯一的可能是遇到船難,那時外國船在台灣附近出入也會遇到危險和發生意外,這些外國人會進入台灣,船上的貨和食物也會漂流在水上。若是船上本來就有番薯,這些番薯有可能自己漂到岸邊,在這個地方發芽生根。

第三個可能就是從中國傳來的。這個故事比較長也是比較多人知道的。福建有一個叫做陳振龍的生意人,他在菲律賓做生意的時候發現,當地的人常常吃一種由地下挖起來的農作物。他發現原來這款東西很好種又很營養,想要帶回福建。不過那時統治菲律賓的西班牙禁止這種農作物傳到外頭。陳振龍就花錢買蕃薯藤,偷偷的運回去他的故鄉種。番薯在福建長得很好,尤其是好種又長得快,吃了還會飽。所以那時福建的地方官員就開始推廣種番薯,解決糧食不夠的問題。因為這樣在福州還有一間紀念他們推廣番薯的「先薯祠」。後來透過福建的漁民或者生意人才傳來台灣.不過福建推廣種番薯是在1594年左右,差不多是陳第紀載他看到台灣番薯的10年前,若真的是福建人帶過來台灣,這樣將番薯普及的速度是非常快。

還有另外一個也是大明國時候的故事。在廣東有一個姓林的名醫,他去到現在的越南醫病,醫好當時國王女兒的病,國王很高興,就送他一顆番薯。林醫生吃了覺得很好吃,想帶回故鄉廣東種,不過國王沒有答應。這個醫生很聰明,就跟國王說他想要生吃看看,國王就又拿一條生的番薯給他。不過這次林醫師只是假裝咬了幾口,便把剩下的番薯藏進袖子裡,帶回廣東,後來農民種很多。因為是從海外傳進來的,所以就取名為番薯。

番薯雖然不是本來就生在台灣,不過在台灣長得很好,台灣的氣候和土地很適合種番薯,所以在這也生得很快。在18世紀的時候台灣番薯就已經開始賣到海外去了。當時福建的生意人會拿布、鍋碗和紙等,生活用品來台灣賣,回去時就會帶著台灣的農產品回去賣。他們帶回去的其中一項就是番薯,因為台灣的番薯長得比較好而且很便宜。那時也有人走私番薯,因為可賺不少錢,在1790年的時候,兩艘小船從東港上岸,結果船上的人還沒去買番薯就被抓到了。後來,福建、廣東沿海若發生饑荒,官員也會刻調動台灣的番薯簽去救濟。曬乾的番薯簽在饑荒時比稻穀還好用,因為穀還要去殼,番薯簽可以直接煮。

在日本時代台灣番薯的收成大量增加,總督府的農事試驗場還從不同國家引進各種番薯在台灣試種和改良,後來為了戰爭,番薯不僅代替米,可以讓人吃飽,也可以做出酒精和軍事用的一些用品。

戰後番薯的生產還是繼續增加,原因也一樣,因為好種又多產。後來開始推廣養豬,番薯藤還可以煮豬菜,所以台灣種最多番薯的時候,是差不多有24萬公頃!現在全台灣的稻子還沒到16萬公頃。這幾年台灣利便店的番薯銷路很好,番薯改良技術還是繼續發展,所以現在台灣番薯也外銷去日本。

最後要說的是為什麼番薯可以代表台灣,這樣的聯想從哪裡來?其實說台灣地圖像一顆番薯是日本人。在日本時代報紙曾寫過台灣的形就像甘薯,海南島像馬鈴薯,用來代表一個島是長的,另外一個島是圓的。那時在台北帝國大學調查台灣植物的教授(山本由松教授)也曾說過台灣的形狀就好像番薯或是樟樹葉的形。所以我們小時候,課本也會寫說台灣是東西較窄、南北較長,像似一條番薯。花蓮縣就像番薯上的一隻蠶niû-á。「番薯不怕落土爛,只求枝葉代代湠」 這句話也變成是來形容台灣人大拚吃苦的精神


蔡佳珊,2018,夯番薯四百年~蔡承豪講古:吃番薯不可不知的番薯史,《上下游》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5668/

寒波,2018,原產於美洲的番薯,是被洋流還是被人帶到太平洋島嶼的?《泛科學》https://pansci.asia/archives/1413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