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08, 2022

160 公園裡的土風舞

現在說到土風舞大家想的是在公園裡跳舞的阿公阿媽,大學若還有社團也已經改名為民俗舞蹈社。不過若像我一樣不是那麼年輕的人,小時候在學校裡都跳過土風舞。明明過去跳舞被禁止,為什麼會讓學生跳土風舞? 還有如此多人跳?為什麼在台灣跳舞會變成公園裡的活動? 今天我來說台灣的土風舞。

談土風舞之前,我先來說台灣人跳舞這件事。

唱歌跳舞是很自然的事情,過去無論是廟會的藝陣或者原住民節慶也都有音樂和舞蹈。不過台灣人不太跳舞,因為從日本時代開始,一直到國民政府戒嚴的年代都禁止跳舞,舞廳也不能開。但也不是所有的舞都不能跳,不然大家就不會對土風舞這麼有印象了。被禁止的社交舞是怎麼在台灣開始流行的?

西方人的社交舞從1920年代先傳到日本,後來也進來到台灣。那時台灣受過新式教育的人變多,社會也比較開放,愛跳舞的人不少。1927年板橋林家一個去過日本讀書的人,特別請他在日本的跳舞老師來台灣上課,很快政府就來關心,也直接下令禁止開舞廳或是跳舞場,報紙也說跳社交舞是一個不好的風氣。不過台灣愛跳舞的人沒有變少,尤其是中上階層的人去咖啡廳或者飯店裏頭跳。

1931年台灣的第一間舞廳「同聲俱樂部」開幕,這間是在大稻埕的醫生、茶商、米商和一些當時有權勢的人申請開設。在他們開這間之前也有人申請,只不過都無法核准。又沒多久才有第二間日本人經營的「羽衣會館」。這兩個跳舞的場所都相當高級,要進去的人要穿得很體面才可以。不過兩人摟在一起跳的社交舞還是受到許多人反對,也有可能在跳舞場所常發生事故。日本政府先在內地,也就是日本,後來也在台灣取締社交舞。

國民政府還沒來到台灣的時候,就已經在上海下令禁止跳舞,尤其限制舞廳營業,理由有兩個,一個是特別時期不可浪費,要限制虛華的娛樂;另外一個理由就是男女跳社交舞不符倫理和道德,舞廳環境還會讓人失去理智。國民政府來到台灣的時候,已經不少人在跳舞,若是全面禁止恐怕有人反抗,所以為了這個問題政府各部門還有討論提出意見。若按照那時聯合報的報導,當時各部門的看法也不一樣。內政部認為不要限制跳舞,只要沒有舞廳就好,民政廳表示要嘛全禁,要嘛全面開放,不能有些人可以跳,有些人不能跳。教育部和國防部都認為軍人可以跳舞,只要時間不太晚,也不要有舞女就行;司法部和國民黨總部是支持全面禁止。結果在禁舞辦法中,寫到跳舞是正當娛樂,家庭舞會與軍中俱樂部都可以跳,不過禁止營業性的舞廳。還另加一項,就是政府應該提倡民間舞藝。所以觀念上他們也認同跳舞是好的活動,只不過社交舞不行,要推廣比較正當的舞。不過該推廣的「民間舞藝」應該當時訂這個辦法的人也還沒想清楚。

從這裡開始,在戒嚴時期政府開始發展出中華民族舞蹈和推廣土風舞也就是民俗舞。在這件事有很多不相同的目的:一個是建立和推廣中華文化,一個是對抗中共的宣傳,對抗中共不文明的秧歌舞,最重要的一個是維持社會規矩和順序,尤其是男女隔離的文化。

這三個目的是同時出現,所以現在回顧台灣舞蹈的發展歷史是受到很多的限制。這和國民黨當時要證明他有統治中國的權利和正當性有關係,也和那時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對倫理道德的文化要求有關。目的是以娛樂的方式來改變當時的社會文化,也用這個方式來維持社會道德,所以政府花錢辦跳舞比賽和舞蹈研習會來對抗民間的舞廳。

國民政府要用民族舞蹈來推廣中國文化,不過也不是所有的中國範圍內各民族的舞都包含在內,當然也沒台灣在地的舞蹈和音樂。就像在中國的秧歌舞,因為是共產黨推廣代表農民的舞蹈,就不算是1950年代的中華民族舞蹈裡頭。開始推廣民間舞藝的時候,政府還派人去改良台灣山地歌舞,一方面推廣國語,另外一方面除去日本影響,加入反共意識和中華文化。

什麼才是可以代表中華文化的舞蹈,還有關係到怎麼跳。那時政府認為不可以搖屁股,身體不可以隨便動,注重表情和手的動作,而且服裝要很漂亮。他們用這套標準去改良山地歌舞,也用這種方式去要求創作民族舞的老師。

那時政府舉辦民族舞蹈比賽,在台灣有幾個去日本留學學過舞蹈的老師會參加,像蔡瑞月就編出《苗女弄杯》,辜雅棽也做出《蒙古舞》。很趣味的是這些台灣老師他們可能看過中國舞,有的也沒去過中國,她們若不是看書看圖,就是靠他們在日本學到的一些南洋或者外國舞蹈編出來的。那時也有一位很有名從中國東北來台灣的舞蹈家劉鳳學,她去過花蓮收集原住民的歌舞,也認真去了解中國文化,創作出中國的舞蹈,不過她也參加兩次政府舉辦的民族舞蹈比賽就不再去了。政府雖然花錢推廣跳民族舞,不過政府對什麼才是好的舞蹈的意見,對這些真正學過跳舞的老師造成不少限制。另外是台灣廟會藝陣的表演方式很多款,有文陣,有武陣,從八家將到十二婆姐陣,這些舞蹈都沒有算在民族舞蹈裡頭。所以那時在台灣發展出來的中華民族舞蹈是政府挑選過的。

1952年政府成立的中華民族舞蹈推行委員會,除了鼓勵這些舞蹈家編中國舞,也在民間推廣土風舞,一方面用來代替那時流行的交際舞,另外一方面也用來對抗中共推行秧歌舞。所以在沒有舞廳,不能跳舞的年代,土風舞是政府允許,還推廣的聯誼活動。

我們先來說土風舞從哪裡來?其實是從美國來的。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讓移民到北美的歐洲人跳自己故鄉的舞,不僅是傳承民族意識和傳統,也代表美國多元族群的精神,所以從1930年代開始美國就開始推廣土風舞,就是民俗舞蹈,民眾跳的舞。所以從美國來的土風舞是包括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在跳的舞。在1957年,在美國援助台灣的時候,政府特別請一位美國老師來台灣教學校的老師和大學的學生跳土風舞。這個老師在台灣教了30多支,世界各地的舞蹈。

土風舞有什麼特別?很多是大家圍成圓圈跳舞,也有其他排列的隊形,一條舞時間都不長 2-5分鐘,每一條舞有固定的名字,音樂和跳的方法。土風舞也有雙人舞不過只可以牽手。

美國老師來教了以後,隔年救國團就開始推廣,所以在1960年代救國團辦土風舞營隊教學,也會安排舞蹈表演,還出版教材。一直到1979年行政院將太極拳,外丹功,健身操和土風舞列為全民運動的項目。土風舞變成不僅是大專學生或者參加救國團的年輕人在跳,連公園的老大人和小學的小孩也都在跳。那時是土風舞最紅的時候,在1981年土風舞還成為運動大會的比賽項目,1992年也成立中華民國土風舞協會,有定期聚會,也培養教練裁判,出版教材,在各地設立分會。除了政府的推廣,土風舞也變成是在戒嚴時代,也沒有國外新聞,不能出國的年代。土風舞是一個了解外國文化和外國交流的一項活動,因為是在跳世界各地的舞,無論是以色列,墨西哥還是其他地方的舞蹈可以認識外國音樂和文化。土風舞的老師教練有機會參加國際會議。這是一個讓土風舞可以流行的另外一個原因,變成在公園運動的人也在跳土風舞。

台灣土風舞還有一個特色,就是什麼音樂和舞蹈都可以編進去土風舞裏頭。剛剛說到土風舞原來是每一首舞曲有固定的跳法,表演的時候單子上也都會特別註明這條是哪一個地方或者國家的舞。不過在很多人跳的時候,土風舞老師

也會自記編舞,所以原來的社交舞也可以改作雙人的土風舞來跳,流行的音樂和舞蹈都可以編進土風舞,因為這是唯一合法政府鼓勵的舞蹈。

解嚴以後,救國團失去影響,學生也不要再跳土風舞。過去培養出來的這些土風舞老師的學生就漸漸變成是有年紀的女性和家庭主婦,他們用流行的音樂加動作做出適合這些在公園運動的人需要的舞蹈,大部分不是要表演是為了健康來練習的。

徐瑋瑩,2018,「體」現中國?:1950-1960年代威權統治下的臺灣民族舞蹈與創作能動性,《文化研究》26:9 – 58

吳偉綺,2019,土風舞又土又瘋?!臺灣新世代土風舞者的承啟與使命,《台灣舞蹈研究》 14:140 - 1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