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15, 2022

161 新港文書寫什麼?


十七世紀時荷蘭人來台灣一直到離開前後有38年。他們帶來的有蔬菜水果,有水牛,還有其他許多東西,不過我今天要說的是新港文。新港文怎麼來的?從留下來的新港文書可以看到什麼? 

台灣南島民族至少有二十多種語言,很多已經消失。這些南島語言都沒有文字,一直到荷蘭人來台灣才用羅馬拼音來寫過去在台南的西拉雅(Siraya)語, 也還有寫在雲林附近的法佛朗(Favorlang)語。西拉雅語留下來的的資料比較多,主要有三種:聖經馬太福音整本的翻譯、西拉雅語的基督教義、和新港文書,就是過去說的番仔契。

這個西拉雅語也叫做新港語 在荷蘭時代他們稱為Formosa話,民間早期都叫做番仔字。這個文字後來會叫做新港文,是一個日本學者取的,因為這個語言是從新港社開始有。到目前為止已經找到180多份文件,有全部都用平埔族群的語言寫的「單語新港文書」,也有族語和華語寫在一起的「雙語新港文書」。現在找到的文件最早是1687年的,最晚是1818年的,這代表荷蘭人走了以後,這個文字還有繼續使用,前後的時間有170多年,一直到1830年左右這個文字和語言才不見。

為什麼荷蘭人不去其他聚落是去新港社留下新港文?

這和台灣那時西拉雅族不同部落之間的關係有關。那時在台南西拉雅族除了在新化的新港社還有在佳里的蕭壟社、在善化的目加溜灣Ba̍k-ka-liu社、和麻豆的蔴荳社,這幾個算是西拉雅族的四大社,人最多的是麻豆社。

荷蘭人來台灣的目的一開始是將台灣當作是轉運或者物品集散地 後來發現台灣可以發展的經濟資源 像米 糖 鹿皮 因為要長期開發所以也派人來傳教。來台灣的牧師也是從東印度公司薪水,他們除了傳教以外也負責東印度公司和台灣人的交流。1627年第一個正式派來的牧師叫做干治士(Candidius), 那時開始的傳教地區就是新港社。為什麼新港人願意接受甘治士?現在看起來是新港社人政治上的決定。因為當時西拉雅的部落之間經常有戰爭,那時最大的 人最多的是麻豆社,對新港社人來說是一種威脅,所以他們認為,如果能有荷蘭人和他們住再一起,那麼荷蘭人會來保護新港社。不過這也不代表新港社仁和荷蘭人都是和諧的關係。甘治士傳教兩三年就發生一個事件。有一個日本人帶著16個新港社人,包括他們的長老Dika回去日本找幕府將軍想要替日本解決他們和荷蘭的貿易問題,大概就是交出台灣主權,讓日本人將荷蘭人趕走。結果這群人回來台灣時,那時管理台灣的荷蘭軍隊就跑進新港社要抓人,這讓很多新港社人跑走,也開始懷疑甘治士的目的。為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的代表帶兵來新港社這件事,甘治士還寫信去總督說他的傳教工作是如何受到這位台灣代表的影響。這和很多殖民地的故事一樣,官方的人,生意人,和傳教士的目的不太一樣,也都會因為這樣起衝突,直接影響到殖民地的人。

甘治士牧師為了傳教就用羅馬字母教寫新港社人寫自己的語言,後來找到的新港文書,除了主要的西拉雅語以外,還有部分是大武瓏語和馬卡道語。甘治士牧師在台灣的時間有10年左右,他原本還想和新港社的婦女結婚,他也認為結婚對長期住在台灣,學新港語,了解當地文化對傳教有幫助,這件事並沒有完成,他就被調走了。

新港文是長什麼樣子?

用華語寫的歷史資料也就有提到台灣人「有能書紅毛字者」。紅毛字是因為外國人也是因為這種字的寫法是橫的,從左邊到右邊,和漢字不一樣。很特別的是新港文書的字體是十七世紀的荷蘭人的寫法,同那個時間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文的寫法就不一樣。現代的寫法就是從那時義大利斜體字的寫法(littera italica),西班牙、葡萄牙也都有受到影響。不過荷蘭與德國因為語言和地理上都離義大利比較遠,所以在十七世紀還是用較古早的寫法,這也反映在台灣找到的新港文書。

為了傳教荷蘭人將西拉雅語寫下來,再用這個文字寫教義和祈禱文,用這些教材來教。不過西拉雅人又怎麼學會讀和寫新港文?後來1636年荷蘭人在新港開辦了第一間學校,這個學校一方面教大家識字,同時也是教讀聖經,宣傳宗教信仰。沒幾年當時牧師的報告就寫說這間學校就已經收80個學生,有24個在學寫字,也有10個人已經會寫。在別的部落的學校也是。一份荷蘭人的報告就說中南部二十個部落裡,信教地的原住民大約60%,也有年輕人已經會寫字。這些教育的目的除了讓西拉雅族的人可以看懂教義,也是培養當地人幫助傳教。

不過那時西拉雅族人都願意學嗎?也不是這樣的。自從荷蘭人社學校後來也辦地方聚會以後,為了讓大家都來上課,參加聚會就規定,若沒有出席的人罰一張鹿皮,交不出鹿皮的人就鞭打。後期的學校比較有規模,是早上學福爾摩沙語,下午讀荷蘭語,學校也派學生將在學校裏頭沒有講荷蘭語的人名記下來交給老師來處罰,因為也發生過小孩被打死,所以後來規定一天只打一次。荷蘭人從辦學校到離開的時間很短,學會荷蘭語的人應該也不多。不過學校培養出不少會傳教和教新港文的老師。他們在荷蘭人離開臺灣後,還是有繼續在傳教在教。若是看大清的文獻這些人稱為教冊或者教冊仔。這些人在部落都有一定的地位,因為他們會讀也會寫,大部分也會負責部落的財產管理。新港文書的契約可能也是靠這些人寫出來的。

新港文使用的範圍很大,一方面是荷蘭人先在新港社教,後來也在別的部落辦學校,再來是荷蘭人離開後,西拉雅人也將新港文帶到其他地方去,所以後來在高雄、屏東也都有找到新港文書。

這些文件寫什麼?

現在找到的文件大部分是買賣的契約,尤其是地契。為什麼會如此?過去歷史學者都認為是西拉雅族的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益,會寫契約,上頭還會將土地的四周界限畫在契約上,才不會被人騙。後來的學者,認為這些契約是大清國皇帝,乾隆提出保護番地政策的時候最多。讓漢人需要在地契上寫番語,就是新港文來表示這些人是自己願意賣地,所以是讓漢人可以應付可能遇到的官司,後來沒恤番政策,這款地契就減少了。所以那時有新港文字,為什麼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買賣契約?李文良的解釋是那時會寫的並沒有積極在使用新港文,不然應該會寫其他的內容, 主要寫的是契約是漢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才會有這些文書. 更進一步來說,這些文書雖然是荷蘭人交新港文才有,不過會寫出來留下來是因為大清國的番界整備運動。

所以歷史學家從新港文看到什麼?從新港文書可以了解那時的地理環境,大部分的土地買賣還是租用的契約會寫四周圍有什麼?是田,是路,是山或是有溪水,也看得出那時的人在那塊地上種什麼? 因為契約會寫地上種的竹子、龍眼、檳榔,這些經濟作物。 

新港文書也證明西拉雅族是一個母系社會,大部分土地契約人還是見證人,都是女性。這代表女性有財產也可以繼承,還有參與定契約的權力。從這些資料也看得出是漸漸變成有男女共同繼承。從資料也看得到西拉雅人原本是學荷蘭人用鵝毛筆寫字,但到十八世紀以後,就越來越多是改用毛筆。從這些新港文書還有更多可以研究的題目,可以回答的問題,不過因為平埔族群的語言。 

邱馨慧,2013 〈從近代初期季風亞洲的荷蘭語學習看臺灣荷蘭時代的殖民地語言現象與遺緒〉,《臺灣史研究》20 (1): 1-47

中村孝志,2002,〈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以一六五九年中南部視察報告為中心而述〉,收入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文化》板橋:稻鄉出版社,頁103-133。

李文良,2018,〈番語與手印:新港文書的清代歷史學研究〉,《師大台灣史學報》,11:1-32。

李瑞源,從新港文書看16-19世紀的平埔族 https://ihc.cip.gov.tw/EJournal/EJournalCat/4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