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 09, 2022

賣台灣茶的英國人


台灣茶品質很好,價格很高,在世界比賽常常得獎,這很多人都知道。不過台灣茶是因為一個英國來的生意人,將茶賣到國外,才開始有名,有好的價錢。我今天來說外國人怎麼讓台灣茶進入世界市場,以及洋行和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在說茶以前,我要先說一件事,連續很多個星期我說西班牙人、荷蘭人、法國人來台灣的故事。我沒說的是,這些外國人來到台灣帶來的是戰爭,有許多人受傷死亡,他們留下來的建築和社會文化影響,都是後來才看得到的。國際往來並不都是和平互助的。十九世紀以後,台灣和外國的生意越來越多,這些生意對台灣來說也是有好有壞。外國生意人當然是來拿台灣的資源,來賺錢,不過也因為這些外國商行,台灣開始和清國,日本,東南亞以外的地方做生意,真正進入世界市場,建立一個新的經濟模式。我今天用台灣茶的例子來說,英國人對台灣茶的影響。

其實很早以前台灣就有種茶。從清國沿海來台灣的人將他們故鄉的茶樹帶來台灣,他們在台灣先做成毛茶,再運回去清國加工變成可以喝的精茶。只不過台灣人想喝茶,就又要從那邊進口。

後來台灣茶會開始大量生產是因為有一個英國人杜德 (John Dodd) 看到台灣茶的世界市場。這個人家裡並不有錢,12歲就來到香港的一間外國商行工作。他學得很快,漸漸負責的工作越來越多,後來變成是香港的怡和洋行派到台灣的代理人。

怡和洋行很早就對臺灣貿易有興趣。在還沒開港以前,他們是派船長,負責將船上的東西運過來賣,再買臺灣產品回去。後來台灣四個港口:北部的淡水和基隆,南部的安平和打狗,開放給外國船和外國人使用,來台灣的傳教師和生意人就越來越多。那時怡和洋行就派人來臺灣港口代理經營。後來也因為生意上需要處理的問題很多,像收錢或是貨物檢查,所以這個代理人的工作就變成請在台灣的其他洋行負責。杜德從一開始是代理人,負責將鴉片運來台灣賣,再買台灣的樟腦、煤炭、米和其他東西回去。後來也因為業務越來越多,他自己就在大稻埕開寶順洋行。那時台灣還沒有出口做好的(精)茶,他是因為樟腦受管制很難買,又有其他清國人來搶鴉片生意,原本的買賣越來越難做。有一次他去桃園找樟腦的時,想到也可以在那裏種茶,做茶賣到國外去。

那個地方本來有茶,不過不多,為了讓農民願意種茶,他在1865先從福建安溪買茶苗過來,又貸款給茶農,保證會將他們種的茶買回去,又請做茶師傅來台灣教做茶,在台灣直接做出精茶,不必將毛茶再運回清國加工。為了降低成本他也從清國引進很多做茶的工人來做茶。後來為了方便運到港口外銷,他就在艋舺附近設茶工廠。

沒幾年以後,寶順洋行以「福爾摩沙烏龍茶」的名將臺灣茶賣到美國。這是台灣製造的茶第一次有自己的名出現在國際市場。杜德有辦法將茶賣去美國的原因是,更早以前他就和有美國做茶生意,所以在那裏已經有客戶。後來台灣茶的出口每年增加,這不僅讓其他外國商行也想要來賣茶,在台灣,在東南亞的生意人也都想要來做茶的生意。杜德除了早就有客戶,他也最早開始和茶農合作又引進製茶的技術和人工,所以其他洋行比較難競爭。

杜德曾試過要和大間的洋行來獨佔茶的市場,他和其他的洋行一開始讓台灣茶的價格越抬越高。不過杜德真正賺錢的時間也不久長,因為越來越多人來競爭。後來美國市場出現問題,台灣茶又生產很多,台灣茶商就想到將原本要出口美國的茶業加工做成加香花的包種茶 賣去南洋 新加坡,這些人後來也變成是賣台灣茶的貿易商,也開發出他們自己在南洋的客戶,華人的茶行越開越多。從1871年開始,因為買茶葉的成本提高,加上茶葉品質變不好,杜德開始賣房子來彌補寶順商行的損失。再來他在大稻埕的商行也被火燒掉。不過因為他對台灣的認識 所以曾做過美國的代理領事,後來也做過荷蘭和美國的副領事。

除了茶的生意,杜德的貢獻是他替那時的台灣留下不少詳細的資料。他寫的《北台灣封鎖記》就是在說法國人佔領北台灣的時間,他看到的事情。那時有錢人會逃到清國,杜德的資產都在台灣,他就留在台北。他的紀載裡有寫到法軍射出的砲彈價格特別好,不少人會撿到市場賣,當然也有很多人因為撿到還沒爆炸的炸彈受傷死亡。那時外國生意還會去市場美炸彈買來放在家裡或花園裡。他也寫到茶生意如何受到戰爭的影響。那時法國人將台灣北部的港口都封起來,所有的生意都受影響,做生意的杜德很不滿,還想過要按照國際法來要求清國和法國的賠償。後來又開放時,採茶、製茶都趕,能夠從福建過來的技術工人變少,當然品質就比較不好,所以那一年茶的出口就減少了。在那個年代的出口箱子都是用鉛條封起來。不過因為鉛本來就需要進口,又是戰爭物資,受到管制,所以為了出口茶業,負責裝箱的業者將民間鉛製的祭拜器具,漁網上的鉛塊都買光。甚至也有人要偷渡進來,最後都被海關收走。那時不僅裝箱需要的鉛漲價,烘茶需要的碳也漲三四倍,西仔返沒幾個月的戰爭讓台灣欠物資,所有的東西都變貴。

話說回來從杜德開始的台灣茶貿易,這些外國商揚的影響很大,他們也建立一套新的經濟系統。那時還有媽振館,就是廣東人來台灣設的像銀行和中盤的機構。媽振館收到本地茶行的進貨,並先付款八成,並將茶葉運到廈門倉庫,然後待茶價較高時轉賣給洋行,再把欠的二成交給本地茶行;同時,他也接受洋行收購茶葉的委託,媽振館也會把外國商行的資金先貸款給茶葉生產者,洋行則等待茶可以收以後,再拿來加工出口。除了媽鎮館,還有和匯豐銀行的接觸和關係。

另外一個改變是讓茶從生產到賣到國外分做很多部分進行。這些洋行都需要語言會通的人來幫忙。像杜德就是和李春生一起做生意,李春生是廈門人會說很多語言,他替杜德去安溪買茶,去找農民種茶。向李春生這款協助外國人和台灣做貿易的經理人,他們提供翻譯的服務,也從中間賺不少錢。在台灣真正種茶的茶農有的會間做毛茶他們的收入比較少;接下來有茶販從茶農那裏收茶賣給茶行或是茶工廠在製。

開港以後的洋行的運作對台灣有哪些影響?

在那段時間台灣進出口的金額變多,物品也變多。除了茶的出口增加很多以外,糖的生產和出口反而減少,因為全世界糖的產量增加。進口的東西主要是鴉片,不過後來也進口金屬,鉛,和西洋的布料。再來台灣的貿易的對象從清國和日本,南洋增加不少,也開始有新的美國和歐洲市場。和外國的生意變多,台灣人也漸漸認識銀行和保險制度。李春生後來變成大稻埕的大富人,像他一樣原本幫外國人做生意的人,漸漸也知道國際貿易怎麼運作,認識外國客戶,後來就變成可以自己做貿易的生意人。在這段時間和外國的生意往來和經濟組織的變化對後來靠貿易賺錢的台灣經濟有很大的影響。

英國人對台灣茶生意的影響,一直到日本接管台灣的初期都還在。因為茶的外銷生意,他們有辦法讓日本政府繼續用清國時代的稅金來徵收茶的貿易稅。日本政府規定台灣和清國不再往來,不過在英國生意人的要求下,還是讓福建的茶工人來台灣做茶。一直到後來因為稅金談不攏,日本政府在台灣的管理和規定也越來越完整,英國茶商才漸漸失去他們對台灣茶生意的影響力。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聯經。

黃富三,2004,〈十九世紀之外來挑戰與臺灣新商業〉,《歷史月刊》201: 60-7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42 做伙來讀:〈老母的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

今仔日我欲介紹ê是今年發表ê〈老母ê回想:空襲、疏開、228 、白色恐怖kap 424 事件〉,這篇是雅怡老師建議逐个讀ê文章。這篇m̄是詩,無算散文,mā m̄是小說。老師家己寫講,這是伊替民間口述歷史留落來足珍貴ê資料,是伊訪問伊家己ê老母,用in老母ê話寫出來ê家族故事。 ...